CN207905679U - 一种建筑组合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组合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5679U
CN207905679U CN201820202237.1U CN201820202237U CN207905679U CN 207905679 U CN207905679 U CN 207905679U CN 201820202237 U CN201820202237 U CN 201820202237U CN 207905679 U CN207905679 U CN 207905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hutter
main body
partition wall
building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022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2022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5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5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56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组合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窗户亮子、主体窗、百叶窗,其中:窗户亮子与主体窗之间、以及主体窗与百叶窗之间分别通过隔墙隔开,对应百叶窗的位置还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百叶窗的保温板。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夏季通风要求及冬季通风要求,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组合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组合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外窗,不论是冬季通风或者是夏季通风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严寒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室内有采暖,为了保证室内取暖,很少开启建筑外窗,新风补充较少,从而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烦闷之感;若冬季开启建筑外窗,由于建筑外窗面积较大,只能通过控制开启窗扇的角度、面积,或控制窗扇的开启时间来实现新风补充,开启面积或开启时间不当,容易造成室内热量的大量损失,难以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当处于夏季时,虽然可以通过完全开启窗扇达到最大的通风面积,但为了避免烈日曝晒,通常在室内设置窗帘等,从而直接制约室内通风效果,并且还导致室内光线较暗,同样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烦闷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夏季及冬季通风要求进行调整的、可时刻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组合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组合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窗户亮子、主体窗、百叶窗,其中:窗户亮子与主体窗之间、以及主体窗与百叶窗之间分别通过隔墙隔开,对应百叶窗的位置还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百叶窗的保温板。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与主体窗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上安装有遮阳百叶,遮阳百叶由第一隔墙上端向室外延伸。
进一步的,主体窗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墙,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外窗台,其中:外窗台由第二隔墙向室外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主体窗的高度在1000-1400mm之间,百叶窗的高度在300-500mm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隔墙的高度在250-350mm之间,第二隔墙的高度在80-120mm之间。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主体窗、以及百叶窗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与楼板梁之间留设有窗上墙,百叶窗与下楼板之间留设有窗下墙,其中:窗上墙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窗下墙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
进一步的,遮阳百叶由第一隔墙上端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600-800mm之间。
进一步的,遮阳百叶上设置有感光开关,其中:感光开关根据室外光照自动调节遮阳百叶的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外窗台由第二隔墙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200-3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通过窗户亮子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无论何时,室外光线均可通过窗户亮子进入室内,保证室内具有一定的光亮强度;通过主体窗与百叶窗的配合设置,从而实现了夏季主体窗与百叶窗同时开启,加大通风面积,提高夏季通风效果,另外,主体窗与百叶窗的配合设置同时实现了冬季主体窗关闭,可通过控制百叶窗的开启角度,进而实现冬季时对室内新风量的有效控制,保证新风一定补给的前提下避免室温的急剧下降,此外,冬季百叶窗关闭时,保温板可覆盖在百叶窗上,进一步保证室内保温效果;由于百叶窗设置于主体窗下侧,其位置基本在人体腿部位置,出风位置靠下避免百叶窗开启直吹头部或上身导致舒适感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合理设置窗户亮子、主体窗、及百叶窗的高度,从而使得建筑组合窗可以同时协调满足冬季通风要求及夏季通风要求,另外,也使得建筑组合窗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美观。
3、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的第一隔墙上端向室外延伸设置有遮阳百叶,从而实现了夏季可通过遮阳百叶的关闭来遮挡阳光且不影响主体窗的通风效果;并且实现了冬季可通过遮阳百叶的打开透射阳光并经主体窗进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及居住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的第二隔墙向室外延伸设置有外窗台,外窗台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晾晒物品,另一方面对其下方的百叶窗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的窗户亮子与楼板梁之间留设有窗上墙,百叶窗与下楼板之间留设有窗下墙,进一步的,合理的设置了窗上墙及窗下墙的高度,从而保证了建筑组合窗安装后,墙体仍然满足强度要求;另外,也使得建筑组合窗安装后,楼房外墙体的外观更加美观。
6、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夏季通风要求及冬季通风要求,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建筑组合窗夏季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建筑组合窗冬季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述建筑组合窗冬季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窗户亮子、2-主体窗、3-百叶窗、4-第一隔墙、5-遮阳百叶、6-第二隔墙、7-外窗台、8-上楼板、9-楼板梁、10-下楼板、11-窗上墙、12-窗下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窗户亮子1、主体窗2、百叶窗3,其中:窗户亮子1与主体窗2之间、以及主体窗2与百叶窗3之间分别通过隔墙隔开,对应百叶窗3的位置还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百叶窗3的保温板。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窗户亮子1、主体窗2、以及百叶窗3的宽度相同且由上向下依次布置,整齐且美观。窗户亮子1设置在最上方,从而不管冬季或者夏季,部分室外光线均可通过窗户亮子1射入室内,从而始终保证室内具有一定的光亮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窗户亮子1分割设置成多块,例如如图1所示,分割成三块,当然也可以不进行分割,从而使得用于安装窗户亮子1的框架的结构更加简单。主体窗2主要用于夏季的通风以及夏季与冬季的采光,主体窗2所占面积远大于窗户亮子1或者百叶窗3所占面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主体窗2分割成多扇窗体,从而便于窗体上玻璃的安装,以及夏季通风量的把控,例如,如图1所示,主体窗2具有三扇窗体。百叶窗3设置在建筑组合窗的最下方,主要用于冬季进入室内的新风量的控制,设置在下方更便于用户直接进行手动调节。保温板铰接设置在室内墙板上,冬季百叶窗3关闭时,保温板可通过旋转覆盖封闭百叶窗3,进一步保证室内保温效果;当百叶窗用于通风打开时,保温板可通过旋转敞开/打开百叶窗3;当然保温板也可以折叠设置在室内墙板上,从而减少室内占用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不设置保温板,使得组合窗的结构更加精简。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优选的在楼房的南北墙分别设置,从而使得室内南北通透,实现气流的南北流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夏季时,打开主体窗2以及百叶窗3,加大通风面积,且通过南北侧建筑组合窗实现气流南北流动,从而显著加强室内的通风;冬季时,如果室外温度较低,则如图3所示,关闭主体窗2以及百叶窗3,减少冷风的渗透,保证室内温度;冬季时,如果室外温度较高,则如图3所示,关闭主体窗2,并通过调整百叶窗3的开启角度控制进入室内的新风量,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有效避免室内温度的急剧下降。应当指出的是,若组合窗设置有保温板,当百叶窗3处于打开状态时,应保证保温板旋转敞开百叶窗3,保证百叶窗3的通风效果;当冬季温度较低时,百叶窗3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保温板旋转覆盖百叶窗3,避免百叶窗3缝隙透风,从而保证室内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通过窗户亮子1的设置,从而实现了无论何时,室外光线均可通过窗户亮子1进入室内,保证室内具有一定的光亮强度;通过主体窗2与百叶窗3的配合设置,从而实现了夏季主体窗2与百叶窗3同时开启,加大通风面积,提高夏季通风效果,另外,主体窗2与百叶窗3的配合设置同时实现了冬季主体窗2关闭,可通过控制百叶窗3的开启角度,进而实现冬季时对室内新风量的有效控制,保证新风一定补给的前提下避免室温的急剧下降,此外,冬季百叶窗3关闭时,保温板可覆盖在百叶窗3上,进一步保证室内保温效果;由于百叶窗3设置于主体窗2下侧,其位置基本在人体腿部位置,出风位置靠下避免百叶窗3开启直吹头部或上身导致舒适感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1与主体窗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4,第一隔墙4上安装有遮阳百叶5,其中:遮阳百叶5由第一隔墙4上端向室外延伸罩设在主体窗2的上方,从而实现了夏季可通过遮阳百叶5的关闭遮挡阳光且不影响主体窗2的通风效果;并且实现了冬季可通过遮阳百叶5的打开透射阳光并经主体窗2进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及居住舒适度。
具体的,遮阳百叶5上设置有感光开关,其中:感光开关可根据室外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遮阳百叶5的开启角度。当然,遮阳百叶5的开启角度也可以通过手动随时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主体窗2与百叶窗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墙6,第二隔墙6上设置有外窗台7,其中:外窗台7由第二隔墙6向室外延伸设置。外窗台7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晾晒物品,另一方面对其下方的百叶窗3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1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主体窗2的高度在1000-1400mm之间,百叶窗3的高度在300-500mm之间。合理设置窗户亮子1、主体窗2、及百叶窗3的高度,从而使得建筑组合窗可以同时协调满足冬季通风要求及夏季通风要求,另外,也使得建筑组合窗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美观。
优选的,窗户亮子1的高度为500mm,主体窗2的高度为1200mm,百叶窗3的高度为400mm。
进一步的,窗户亮子1与楼板梁9之间留设有窗上墙11,百叶窗3与下楼板10之间留设有窗下墙12,其中:窗上墙11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窗下墙12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合理的设置了窗上墙11及窗下墙12的高度,从而保证了建筑组合窗安装后,墙体仍然满足强度要求;另外,也使得建筑组合窗安装后,楼房外墙体的外观更加美观。
具体的,楼板梁9位于上楼板8的下方,与上楼板8浇筑固结。优选的,窗上墙11的高度为500mm,窗下墙12的高度为500mm。
进一步的,第一隔墙4的高度在250-350mm之间,第二隔墙6的高度在80-120mm之间,遮阳百叶5由第一隔墙4上端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600-800mm之间,外窗台7由所述第二隔墙6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200-300mm之间。第一隔墙4以及第二隔墙6的设置,实现窗户亮子1、主体窗2、百叶窗3的分体设置,使其运输、安装、维修、更换更加方便;第一隔墙4以及第二隔墙6的高度选择应保证窗户亮子1、主体窗2、百叶窗3安装后墙面的整体强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遮阳百叶5以及外窗台7在保证其所具有的作用的前提下,设置更短的延伸长度,大大减小建筑组合窗的设置成本以及使得建筑组合窗更少的占用室外空间。
优选的,第一隔墙4的高度为300mm,第二隔墙6的高度为100mm,遮阳百叶5由第一隔墙4上端向室外延伸的长度为700mm,外窗台7由第二隔墙6向室外延伸的长度为250mm。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夏季时,如图2所示,打开主体窗2以及百叶窗3,关闭遮阳百叶5,加强室内通风且减少阳关射入;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如图3所示,关闭主体窗2以及百叶窗3,打开遮阳百叶5,减少冷风的渗透,保证室内温度,增加室内光照;冬季室外温度较高时,如图4所示,关闭主体窗2,调整百叶窗3开启角度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控制室内新风量,且打开遮阳百叶5,增加室内光照。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组合窗结构简单,可同时满足夏季通风要求及冬季通风要求,实用性较强。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窗户亮子、主体窗、百叶窗,其中:所述窗户亮子与所述主体窗之间、以及所述主体窗与所述百叶窗之间分别通过隔墙隔开,对应所述百叶窗的位置还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所述百叶窗的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亮子与所述主体窗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上安装有遮阳百叶,所述遮阳百叶由所述第一隔墙上端向室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窗与所述百叶窗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外窗台,其中:所述外窗台由所述第二隔墙向室外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亮子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所述主体窗的高度在1000-1400mm之间,所述百叶窗的高度在300-50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的高度在250-350mm之间,所述第二隔墙的高度在80-12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亮子、所述主体窗、以及所述百叶窗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亮子与楼板梁之间留设有窗上墙,所述百叶窗与下楼板之间留设有窗下墙,其中:所述窗上墙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所述窗下墙的高度在400-60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百叶由所述第一隔墙上端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600-80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百叶上设置有感光开关,其中:所述感光开关根据室外光照自动调节所述遮阳百叶的开启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台由所述第二隔墙向室外延伸的长度在200-300mm之间。
CN201820202237.1U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建筑组合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5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2237.1U CN207905679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建筑组合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2237.1U CN207905679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建筑组合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5679U true CN207905679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0223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5679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建筑组合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5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2187B1 (ko) 하이브리드 파사드 시스템 및 건물의 실내공기 제어방법
MX2013010299A (es) Unidad de postigo de ventana para su montaje externo en un edificio.
CA2584905A1 (en) A ventilation device
KR101672838B1 (ko) 고층건물의 에너지 절약형 통풍 시스템
CN106014126B (zh) 一种空调窗及其操作方法
CN106761187A (zh) 一种建筑双层节能窗结构及方法
KR20090053471A (ko) 발코니용 창호시스템
CN215803506U (zh) 一种阳光房
CN100575631C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207905679U (zh) 一种建筑组合窗
CN209053551U (zh) 一种亮子可开启的调控式集热通风窗
KR101586109B1 (ko) 하이브리드 윈도우 시스템
CN203499529U (zh) 外遮阳卷帘系统
CN103982111B (zh) 一种具有导光遮阳通风功能的被动式窗墙系统
JP4687984B2 (ja) 空調設備の制御方法
JPH0157258B2 (zh)
CN207131294U (zh) 一种玻璃幕墙的智能通风窗
CN112314266A (zh) 配备多段通风结构的塑料大棚
KR200238298Y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다기능 환기 창호
CN210564275U (zh) 一种电动调节式窗帘
CN203856338U (zh) 一种具有导光遮阳通风功能的被动式窗墙系统
KR101589979B1 (ko) 친환경 주택
EP3384123B1 (en) Facade system
CN208218148U (zh) 一种智能温控电梯空调
CN216042874U (zh) 具有遮阳保温功能的双层阳光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