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6260U -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6260U
CN207896260U CN201820324564.4U CN201820324564U CN207896260U CN 207896260 U CN207896260 U CN 207896260U CN 201820324564 U CN201820324564 U CN 201820324564U CN 207896260 U CN207896260 U CN 207896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water proof
fixed device
proof ring
waterproof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45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何克红
袁晟
杨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CVS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rd Wireless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rd Wireless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Laird Wireless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45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6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6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6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车载天线组件包括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该防水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防水圈,天线元件能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底座的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防水圈设置在限位槽中并被限位,防水圈与底座为可拆分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固定装置无需在防水圈周围形成包胶固定层,且加工及装配均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耗材成本及装配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天线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车载天线组件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在车顶上的底座,为了防止水进入车内,通常在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现有技术中的底座与防水密封圈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具体的,防水圈通过包胶工艺成形在底座上。为了保证防水圈与底座之间结合的可靠性,以防止防水圈从底座上剥落,需增大防水圈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通常的做法是增大包胶面积,在防水圈的周围形成包胶固定层。如此,导致包胶面积较大,随之带来较高的耗材成本和加工成本。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该防水固定装置无需在防水圈周围形成包胶固定层,耗材成本较低;且其加工及装配均较为简单,装配成本也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所述车载天线组件包括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其包括:底座和防水圈,所述天线元件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防水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对所述防水圈进行限位,所述防水圈与所述底座为可拆分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水圈的上端面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限位槽的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水圈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多条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止挡圈,所述止挡圈在所述底座与所述车载天线组件的罩体相连接时顶固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连续的凸起以形成所述止挡圈。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以形成所述止挡圈。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罩体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止挡圈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车顶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止挡圈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止挡圈上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供所述天线元件设置。
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
罩体;
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述的防水固定装置,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下端,所述天线元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并被收容在所述罩体和所述底座限定出的容置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固定装置,通过在底座的下端面设置限位槽,并将防水圈设置在限位槽中,从而限位槽可以对防水圈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从而无需在防水圈外侧以及周围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包胶固定层,即可使防水圈与底座之间的结合具有较佳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耗材成本。
此外,防水圈以可拆分的方式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面,如此,防水圈和底座可以单独制造完成后再进行装配,这样,防水圈和底座可根据实际尺寸和需求的不同,被设计成标准件。如此,无需考虑两者可能因尺寸不匹配而造成无法装配的问题,从而防水固定装置的加工制造以及装配成本较低。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底座的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的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该车载天线组件可以包括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未示出)。
具体的,该防水固定装置可以包括底座1和防水圈2,底座1的上端面用于供天线元件设置,底座1的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104,防水圈设置在限位槽104中,限位槽104对防水圈2进行限位,并且防水圈2与底座1为可拆分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天线组件还可以包括罩体(未示出),其可以呈鲨鱼鳍状,从而该天线组件可以为鲨鱼鳍天线组件。
罩体可以与底座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罩体的下端可以设置有螺纹孔,底座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第一安装孔101位于止挡圈3的外侧且供螺栓穿设,螺栓旋合在螺纹孔中,籍此实现罩体与底座1的连接,从而在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将天线元件收容在其中的容置空间。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底座1的上端面靠近边缘处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止挡圈3,止挡圈3可以在底座1与车载天线组件的罩体相连接时顶固在罩体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圈3可以为底座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连续的凸起形成的,也可以为底座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在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止挡圈3,可以实现底座1与罩体安装前的预定位,防止底座1和罩体的下端对接后两者之间发生水平滑动,从而提高底座1与罩体的安装效率。
此外,底座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车顶上的第二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02位于止挡圈3内,进而将天线组件固定在车顶上。底座1固定设置在车顶上的方式同样可以如上文所述的螺栓连接,在此不作赘述。
天线元件可以以垂直的方式设置在底座1上,从而天线元件可以延伸进入由罩体和底座1限定出的容置空间中。
天线元件可以为如公开号为CN104466432A、名称为《具有DSRC功能的多频带MIMO车载天线组件》所提供的,适于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或者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场景的贴片天线。
或者,天线元件也可以为如公告号为CN205104600U、名称为《用于遥控车辆用途的天线和车辆天线组件》所提供的、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和至少一个导电体(例如,导电迹线、金属线等),至少一个导电体例如可以以缠绕、卷绕、旋绕、盘绕等方式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所形成的螺旋天线元件。
天线元件可以通过搭扣配合连接、诸如螺栓、其他紧固构造等的机械紧固件连接、诸如超声、溶剂、激光等方式的焊接、热熔、卡擎、卡扣连接、钩连接、集成紧固特征等方式设置在电路板(未示出),在将该设置或支撑有天线元件的电路板设置在底座1上,使得天线元件大致沿垂直于底座1的方向向上延伸以被收容在有罩体和底座1限定出的容置空间中。
其中,电路板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具体的,止挡圈3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三安装孔103,第三安装孔103中可以穿设螺栓,以实现电路板的固定。
防水圈2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从而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能。优选地,防水圈2的下端面可以向内凹陷形成多条凹槽201,相邻两个凹槽201之间可以形成有凸起202。这样,防水圈2的下端面受到车顶壁的挤压时,凹槽201和凸起202可以释放出较大的面积,如此,增大与车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防水和密封效果。
防水圈2的上端面为平整表面,其可以通过粘结剂与限位槽104的顶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防水圈2和底座1之间的可拆分连接。
限位槽104的形状与防水圈2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得防水圈2能够以无形变或者无拉伸/收缩的方式固定设置在限位槽104中,从而尽量减少防水圈2发生应力疲劳的情况发生。
限位槽104的深度优选小于防水圈2的厚度,从而防水圈2可以从限位槽104中露出,以实现与车顶的接触,进而实现防水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固定装置,通过在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限位槽104,并将防水圈2设置在限位槽104中,从而限位槽104可以对防水圈2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从而无需在防水圈2外侧以及周围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包胶固定层,即可使防水圈2与底座1之间的结合具有较佳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耗材成本。
此外,防水圈2以可拆分的方式设置在底座1的下端面,如此,防水圈2和底座1可以单独制造完成后再进行装配,这样,防水圈2和底座1可根据实际尺寸和需求的不同,被设计成标准件。如此,无需考虑两者可能因尺寸不匹配而造成无法装配的问题,从而防水固定装置的加工制造以及装配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实用新型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所述车载天线组件包括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防水圈,所述天线元件能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防水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对所述防水圈进行限位,所述防水圈与所述底座为可拆分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的上端面通过粘结剂与所述限位槽的顶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由橡胶材料制成,其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多条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止挡圈,所述止挡圈在所述底座与所述车载天线组件的罩体相连接时顶固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连续的凸起以形成所述止挡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以形成所述止挡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罩体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止挡圈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车顶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止挡圈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圈上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供所述天线元件设置。
10.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
罩体;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固定装置,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下端,所述天线元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并被收容在所述罩体和所述底座限定出的容置空间中。
CN201820324564.4U 2018-03-09 2018-03-09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Active CN207896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4564.4U CN207896260U (zh) 2018-03-09 2018-03-09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4564.4U CN207896260U (zh) 2018-03-09 2018-03-09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6260U true CN207896260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4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4564.4U Active CN207896260U (zh) 2018-03-09 2018-03-09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6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118A (zh) 天线器件以及包括该天线器件的电子装置
CN206180109U (zh) 一种北斗/gps车载接收天线
CN205005229U (zh) 一种带有麦克风的终端
RU2012108152A (ru) Многопротокольная антенна и способ синтеза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такой антенны
CN207896260U (zh) 用于车载天线组件的防水固定装置及车载天线组件
CN201629398U (zh) Rru远程射频单元一体化天线
CN105609929A (zh)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nfc天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01891A (zh) 天线模块
CN207818870U (zh) 天线组件
CN207396979U (zh) 一种智能电子手表
CN207818869U (zh) 天线组件
CN206314128U (zh) 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
CN205283172U (zh) 一种桌面无线充电器
CN208157602U (zh) 天线组件
CN205828663U (zh) 一种内嵌式异形截面天线罩
CN207135098U (zh) 无线充电短报文集成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随身宝系统
CN108390142A (zh) 天线组件
CN209843954U (zh) 一种新型gsm ip68防水天线
CN207164493U (zh) 智能手表
CN206921998U (zh) 安装底座以及应用该安装底座的天线组件
CN108390141A (zh) 天线组件
CN106026242A (zh) 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06349483U (zh) 一种nfc天线模块
CN207427425U (zh) 一种无线充电音箱
CN103200806A (zh) 移动网络信号补偿放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10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zone 179 6, 7, 8, Cai Lun Road.

Patentee after: Molex wirel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10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zone 179 6, 7, 8, Cai Lun Road.

Patentee before: Laird wireles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