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96131U -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96131U
CN207896131U CN201721923699.4U CN201721923699U CN207896131U CN 207896131 U CN207896131 U CN 207896131U CN 201721923699 U CN201721923699 U CN 201721923699U CN 207896131 U CN207896131 U CN 207896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ion
annular
flange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36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朝阳
王有生
王四生
丁坤
张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36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96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96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96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包括具有电极设置孔的盖板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极设置孔上的电性连接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性连接件固定到盖板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电性连接件为柱状结构,所述电性连接件下部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扣合所述凸缘并固定到所述盖板构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固定组件将电性连接件固定到盖板上,固定组件的外环体与内环体配合,内环体与电性连接件配合,使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下陷,更好地保护电池,具有结构设计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与便携化,需要一种稳定而又方便的电源。而电池正好因为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电池顶盖包括盖片以及极柱,顶盖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顶盖需要封盖在电池壳体的上端开口,且极柱穿设在盖片中,这样,这种结构导致电极柱的固定不够稳固,在压力较大情况下,电极柱容易下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包括具有电极设置孔的盖板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极设置孔上的电性连接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性连接件固定到盖板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电性连接件为柱状结构,所述电性连接件下部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扣合所述凸缘并固定到所述盖板构件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凸缘外形适应设置的内环体以及用于扣合所述内环体的外环体,所述外环体包裹所述内环体设置,所述外环体底部设置有连接到盖板构件表面的连接部。所述外环体包裹所述内环体设置,可以使结构更为紧凑,减小所述固定件松动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内设置有环形的内部限位槽,所述内部限位槽与所述电性连接件凸缘相适应。所述内部限位槽对所述电性连接件进行限定,使所述电性连接件更加地稳固。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下部设置一内凸部以扣合所述电性连接件。所述内凸部与所述内部限位槽结合,用于扣合所述电性连接件的凸缘,同时,也可以支撑所述电性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外设置有环形的外部限位槽,所述外环体设置有一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环形扣合部,所述环形扣合部嵌入所述外部限位槽内。所述外部限位槽用于限定所述外环体的位置,所述外部限位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外环体的环形扣合部由上而下扣合在所述外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构件上表面设置有直径与所述外环体直径相对应的环形下沉槽,所述外环体设置于所述环形下沉槽内。所述环形下沉槽可以更好地支撑所述电性连接件,使所述电性连接件的位置得到限定,不容易发生偏移。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凸缘下方。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电性组件,使密封效果更加优秀。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凸缘下方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通过所述内环体的内面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盖板构件的电极设置孔的孔边缘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密封圈的内面通过所述环形凸台进行定位。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密封圈配合,能使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电性连接件设置有一向所述电极设置孔内延伸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电极设置孔配合,固定所述电性连接件的位置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固定组件将电性连接件固定到盖板上,固定组件的外环体与内环体配合,内环体与电性连接件配合,使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下陷,更好地保护电池,具有结构设计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盖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环体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环体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构件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爆炸示意图。
其中:1、盖板构件,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13、电极设置孔,14、环形凸台、15、下沉槽,16、网槽结构,17、回流孔,2、电性连接件,21、定位凸台,22、凸缘,3、固定组件,31、外环体,311、内卷曲边缘,312、连接部,32、内环体,321、内部限位槽,322、内凸部,323、外部限位槽,4、爆破孔,41、爆破片,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包括具有电极设置孔13的盖板构件1、设置于所述电极设置孔13上的电性连接件2、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性连接件2固定到盖板构件1的固定组件3;所述电性连接件2为柱状结构,所述电性连接件2下部设置有一凸缘22,所述固定组件3用于扣合所述凸缘22并固定到所述盖板构件1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性连接件2为两个,所述电极设置孔13相应的设置为两个,在所述两个电极设置孔13之间,还设置有爆破孔4,所述爆破孔4内设置有爆破片41。
进一步的,所述电性连接件2为铜和铝的复合材料构成。
另外,所述环形凸台14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构件1包括第一盖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1下的第二盖板12,所述外环体31外边缘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一盖板11与所述第二盖板1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外环体31边缘与所述环形凹槽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盖板12上电极设置孔13外周设置为环形凸台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板12上还设置有网槽结构16,所述网槽结构16内设置有回流孔1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凸缘22外形适应设置的内环体32以及用于扣合所述内环体32的外环体31,所述外环体31包裹所述内环体32设置,所述外环体31底部设置有连接到盖板构件1表面的连接部312。所述外环体31包裹所述内环体32设置,可以使结构更为紧凑,减小所述固定件松动的可能。
进一步的,外述外环体31内表面与所述内环体32的外表面适应设置,达到紧密配合,可以减少松动的可能性,同时也保证密封性能。
所述外环体31底部与所述盖板构件1上的凹槽相适应,便于连接,减少所述外环体31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32内设置有环形的内部限位槽321,所述内部限位槽321与所述电性连接件2凸缘22相适应,即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凸缘22嵌入所述内部限位槽321内,利用内部限位槽321对所述电性连接件2进行限定,使所述电性连接件2更加地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限位槽321为径向设置,所述内部限位槽321与所述电性连接件2凸缘22配合以限定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32下部设置一内凸部322以扣合所述电性连接件2。所述内凸部322与所述内部限位槽321结合,用于扣合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凸缘22,同时,也可以支撑所述电性连接件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32外设置有环形的外部限位槽323,所述外环体31设置有一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环形扣合部,所述环形扣合部嵌入所述外部限位槽323内。所述外部限位槽323用于限定所述外环体31的位置,所述外部限位槽323的开口朝上,所述外环体31的环形扣合部由上而下扣合在所述外部限位槽323内。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外环体31的环形扣合部为上方内卷曲边缘3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构件1上表面设置有直径与所述外环体31直径相对应的环形下沉槽15,所述外环体31设置于所述环形下沉槽15内。环形下沉槽15可以形成对外环体及内环体32的定位,便于进行生产组装,同时使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位置得到限定,不容易发生偏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环体31与所述环形下沉槽15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如粘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凸缘22下方,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电性组件,设置于凸缘22的下方可利用盖板与凸缘22之间的面进行密封,使密封效果更加优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凸缘22下方的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通过所述内环体32的内面进行定位,具体的,内环体32设置有内凸部322,通过内凸部322对密封圈5的外周面进行限位,保持与密封圈5的紧密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5采用绝缘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构件1的电极设置孔13的孔边缘设置有环形凸台14,所述密封圈5的内面通过所述环形凸台14进行定位,利用环形凸台14进行对密封圈5定位,增加了密封路径,同时能够提高密封圈5的紧密性,使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台14的外周直径与所述下沉槽15的内缘直径相适应设置,以使得第一盖板11能够很好的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性连接件2设置有一向所述电极设置孔13内延伸的定位凸台21,利用定位凸台21与所述电极设置孔13配合,可实现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定位,更好的实现电性连接件2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性连接件2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凸台14的内径。使所述环形凸台14能够支撑所述电性连接件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并非绝对的圆形,而是根据电性连接件2的外周结构,或孔结构等外周结构环绕设置的形状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极设置孔的盖板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极设置孔上的电性连接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性连接件固定到盖板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电性连接件为柱状结构,所述电性连接件下部设置有一凸缘,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扣合所述凸缘并固定到所述盖板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凸缘外形适应设置的内环体以及用于扣合所述内环体的外环体,所述外环体包裹所述内环体设置,所述外环体底部设置有连接到盖板构件表面的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内设置有环形的内部限位槽,所述内部限位槽与所述电性连接件凸缘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下部设置一内凸部以扣合所述电性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外设置有环形的外部限位槽,所述外环体设置有一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环形扣合部,所述环形扣合部嵌入所述外部限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构件上表面设置有直径与所述外环体直径相对应的环形下沉槽,所述外环体设置于所述环形下沉槽内。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凸缘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凸缘下方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通过所述内环体的内面进行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构件的电极设置孔的孔边缘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密封圈的内面通过所述环形凸台进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防掉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件设置有一向所述电极设置孔内延伸的定位凸台。
CN201721923699.4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Active CN207896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699.4U CN20789613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699.4U CN20789613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96131U true CN207896131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5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3699.4U Active CN20789613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96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105A (zh) * 2018-10-30 2019-02-01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105A (zh) * 2018-10-30 2019-02-01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7365U (zh) 电池包和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207896131U (zh) 一种极柱防掉落结构
CN20152799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柱的密封结构
CN204109700U (zh) 小型外置式胎压监测传感器
CN207868230U (zh) 一种蓄电池的电池盖
CN208315619U (zh) 一种防掉落的铆压电池顶盖
CN10229926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06478269U (zh) 一种蓄电池防爆阀
CN109585748A (zh) 一种动力电池防爆结构
CN103035863B (zh) 一种电池集电体
CN205583079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
CN207925527U (zh) 一种电池盖
CN105679990B (zh) 一种蓄电池
CN105958078B (zh) 电池集电体
CN209489021U (zh) 防水无线遥控器
CN203743558U (zh) 一种新型防水透气阀
CN209487684U (zh) 一种功分器
CN108110201B (zh) 一种极片固定机构及扣式电池
CN209526116U (zh) 一种便于塞入锌筒的电池钢壳
CN208248292U (zh) 一种转向器外球头关节的装配结构
CN206441775U (zh) 一种可防水防尘的电池盖
CN201667367U (zh) 圆柱型锂电池及组合盖帽
CN206723454U (zh) 果汁搅拌机机轴密封圈
CN208368555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其密封结构
CN205595401U (zh) 一种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200 Minghu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399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Redfor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ming Marti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water Sixth Industrial Zone xufa Science Park 6, building 7, building 3 floor 3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