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5286U -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5286U
CN207885286U CN201820040843.8U CN201820040843U CN207885286U CN 207885286 U CN207885286 U CN 207885286U CN 201820040843 U CN201820040843 U CN 201820040843U CN 207885286 U CN207885286 U CN 20788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growing
growing block
layer
nursery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08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小强
钟楷
王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08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52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育苗块组合结构。该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包括第一育苗块和第二育苗块,第一育苗块位于第二育苗块内;第一育苗块呈圆柱体状,第一育苗块的外部包裹有生物可降解纤维,第一育苗块包括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及保水层,保水层设于第一育苗层和第二育苗层之间,第一育苗层位于保水层的上方,第一育苗层上设有育苗孔;第二育苗块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第二育苗块包括由全淀粉塑料制成的培育框和置于培育框内的营养块,营养块的顶部设有能够容纳第一育苗块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环保、幼苗培育成功率高、便于移栽的效果。

Description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育苗块适用于蔬菜和花卉等各种作物栽培育苗,其集基质、营养和容器于一体。育苗块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育苗需自行准备育苗床土、添加肥料、消毒防病等繁琐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育苗块大多是由草炭与适量添加剂等混合均匀直接压制而成,育苗块的结构为;育苗块的上部中心留有育苗孔,可以直接放置种子。待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后,再将幼苗挖出,移植到盆中。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幼苗从育苗块中挖出再进行移植,容易弄伤幼苗,不利于幼苗的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栽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包括第一育苗块和第二育苗块,第一育苗块位于第二育苗块内;
第一育苗块呈圆柱体状,第一育苗块的外部包裹有生物可降解纤维,第一育苗块包括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及保水层,保水层设于第一育苗层和第二育苗层之间,第一育苗层位于保水层的上方,第一育苗层上设有育苗孔;
第二育苗块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第二育苗块包括由全淀粉塑料制成的培育框和置于培育框内的营养块,营养块的顶部设有能够容纳第一育苗块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育苗块的外部包裹生物可降解纤维,可以提高第一育苗块的稳固性,便于远距离运输,同时由于包裹的纤维是可降解的,随着种子的发芽长大,纤维将逐渐降解,当种子长成幼苗并生出根系后,幼苗的根系可以伸入第二育苗块中,继续从营养块中汲取营养,由此可以大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由于第一育苗块的第一育苗层和第二育苗层之间设有保水层,保水层中含有保水剂,由此通过保水层能够延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可以延长浇水间隔,降低劳动强度,并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设置培育框可以提高第二育苗块的结构稳定性,便于远距离运输,且由于培育框是采用可降解于泥土中的全淀粉塑料制成的,由此,当幼苗培育完成后,可以连同整个双育苗块结构一起移植,防止出现弄伤植物根系的情况出现,更加有利于植物的栽培,同时也更加环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育苗块还包括第三育苗层和保肥层,第三育苗层位于第二育苗层的下方,保肥层位于第二育苗层和第三育苗层之间。由此,通过在第一育苗块中设置保肥层可以增加土壤吸附微量营养元素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育苗块的保肥和供肥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育框由弹性侧板和底板组成,弹性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由此,通过在弹性侧板上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可以增加营养块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促进幼苗的成长,进而提高幼苗的培育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气孔呈长条形且竖向布置。由此,此种设计既可以使得培育框能够对营养块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也可以提高培育框的透气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多个第二透气孔,可以进一步增加营养块内的氧气含量,进一步提高幼苗的培育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侧板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边沿。由此,通过在侧板的顶部设置向外凸出设置的边沿,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放与取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育苗块的底部固定有吸水棉芯,吸水棉芯的一端伸入营养块内,营养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吸收棉芯的通道,通道位于凹槽的下方,通道与凹槽相连通。由此,通过在第一育苗块的底部设置吸水棉芯,当第一育苗块内的水分不足时,可以通过吸水棉芯将营养块内的水分吸取到第一育苗块内,以供种子或幼苗发育,进而提高培育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育苗块的底部设有卡槽,卡槽内嵌有用于固定吸水棉芯的圆环,圆环采用全淀粉塑料制成。由此,通过设置圆环,可以便于吸水棉芯的固定,同时通过在第一育苗块的底部设置卡槽,可以便于圆环的安放,使得圆环不会影响第一育苗块和第二育苗块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育苗块组合结构中的第一育苗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育苗块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双育苗块组合结构中的培育框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双育苗块组合结构中的营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营养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如图所示,该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包括第一育苗块1和第二育苗块2,第一育苗块1位于第二育苗块2内。
其中,第一育苗块1呈圆柱体状,第一育苗块1的外部包裹有生物可降解纤维,第一育苗块1包括第一育苗层11、第二育苗层12及保水层13,保水层13设于第一育苗层11和第二育苗层12之间,第一育苗层11位于保水层13的上方,第一育苗层11上设有育苗孔111。由此,通过在第一育苗块1的外部包裹生物可降解纤维,可以提高第一育苗块1的稳固性,便于远距离运输,同时由于包裹的纤维是可降解的,随着种子的发芽长大,纤维将逐渐降解,当种子长成幼苗并生出根系后,幼苗的根系可以伸入第二育苗块2中,继续从第二育苗块2中汲取营养,由此可以大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由于第一育苗块1的第一育苗层11和第二育苗层12之间设有保水层13,保水层13中含有保水剂,由此通过保水层13能够延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可以延长浇水间隔,降低劳动强度,并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第一育苗块1还包括第三育苗层14和保肥层15,第三育苗层14位于第二育苗层12的下方,保肥层15位于第二育苗层12和第三育苗层14之间。由此,通过在第一育苗块1中设置保肥层15可以增加土壤吸附微量营养元素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育苗块1的保肥和供肥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第一育苗层11、第二育苗层12和第三育苗层14可以采用草炭和适量添加剂压制而成,保水层13可以采用保水剂与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是枯枝落叶、珍珠岩、炉渣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压制而成,保肥层15可以采用保肥剂和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是枯枝落叶、珍珠岩、炉渣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压制而成。
第二育苗块2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第二育苗块2包括由全淀粉塑料制成的培育框21和置于培育框21内的营养块22,营养块22的顶部设有能够容纳第一育苗块1的凹槽221。由此,通过设置培育框21可以进一步对营养块22起到限制、固定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育苗块2具有较好的稳固性,便于远距离运输。同时由于培育框21是采用可降解于泥土中的全淀粉塑料制成的,由此,当幼苗培育完成后,可以连同整个双育苗块组合结构一起移植,防止出现弄伤植物根系的情况出现,更加有利于植物的栽培,同时也更加环保。
营养块22可采用草炭和适量添加剂压制而成。
培育框21可由弹性侧板211和底板212组成,弹性侧板2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111。由此,通过在弹性侧板211上设置多个第一透气孔2111,可以增加营养块22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促进幼苗的成长,进而提高幼苗的培育成功率。
第一透气孔2111可呈长条形且竖向布置。由此,此种设计既可以使得培育框21能够对营养块22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也可以提高培育框21的透气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育苗块2的透气率,底板212上可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2121。通过在底板212上设置多个第二透气孔2121,可以进一步增加营养块22内的氧气含量,进一步提高幼苗的培育成功率。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放与取出,弹性侧板211的顶部可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边沿2112。
为了便于幼苗能够吸取营养块22中的养分及水分,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固定有吸水棉芯16,吸水棉芯16的一端伸入营养块22内,营养块22内设有用于容纳吸收棉芯的通道222,通道222位于凹槽221的下方,通道222与凹槽221相连通。由此,通过在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设置吸水棉芯16,当第一育苗块1内的水分不足时,可以通过吸水棉芯16将营养块22内的水分吸取到第一育苗块1内,以供种子或幼苗发育,进而提高培育成功率。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可设有卡槽17,卡槽17内嵌有用于固定吸水棉芯16的圆环18,圆环18采用全淀粉塑料制成。由此,通过设置圆环18,可以便于吸水棉芯16的固定,同时通过在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设置卡槽17,可以便于圆环18的安放,使得圆环18不会影响第一育苗块1和第二育苗块2连接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育苗块(1)和第二育苗块(2),所述第一育苗块(1)位于所述第二育苗块(2)内;
所述第一育苗块(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育苗块(1)的外部包裹有生物可降解纤维,所述第一育苗块(1)包括第一育苗层(11)、第二育苗层(12)及保水层(13),所述保水层(13)设于所述第一育苗层(11)和所述第二育苗层(12)之间,所述第一育苗层(11)位于所述保水层(13)的上方,所述第一育苗层(11)上设有育苗孔(111);
所述第二育苗块(2)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育苗块(2)包括由全淀粉塑料制成的培育框(21)和置于所述培育框(21)内的营养块(22),所述营养块(22)的顶部设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一育苗块(1)的凹槽(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育苗块(1)还包括第三育苗层(14)和保肥层(15),所述第三育苗层(14)位于所述第二育苗层(12)的下方,所述保肥层(15)位于所述第二育苗层(12)和所述第三育苗层(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框(21)由弹性侧板(211)和底板(212)组成,所述弹性侧板(2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2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孔(2111)呈长条形且竖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2)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21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侧板(211)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边沿(21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固定有吸水棉芯(16),所述吸水棉芯(16)的一端伸入所述营养块(22)内,所述营养块(22)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吸收棉芯的通道(222),所述通道(222)位于所述凹槽(221)的下方,所述通道(222)与所述凹槽(22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育苗块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育苗块(1)的底部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内嵌有用于固定所述吸水棉芯(16)的圆环(18),所述圆环(18)采用全淀粉塑料制成。
CN201820040843.8U 2018-01-10 2018-01-10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0843.8U CN207885286U (zh) 2018-01-10 2018-01-10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0843.8U CN207885286U (zh) 2018-01-10 2018-01-10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5286U true CN207885286U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5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084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85286U (zh) 2018-01-10 2018-01-10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52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5452A (zh) * 2018-09-29 2019-01-29 王懿 一种嵌套式多功能营养钵
CN113575360A (zh) * 2021-09-15 2021-11-02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体化保姆式烤烟营养块及其制备方法和育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5452A (zh) * 2018-09-29 2019-01-29 王懿 一种嵌套式多功能营养钵
CN113575360A (zh) * 2021-09-15 2021-11-02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体化保姆式烤烟营养块及其制备方法和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111B (zh) 油橄榄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4322257A (zh) 一种铁皮石斛简易大棚规范化种植的方法
CN102823401A (zh) 铁皮石斛绑树栽培方法
CN103004568A (zh) 一种草莓无土栽培基质配方
CN104996256A (zh) 金花茶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
CN104541870B (zh) 地被竹地毯式景观苗培育方法
CN107258448A (zh) 一种枣树的高产种植方法
CN2788541Y (zh) 经济节水型花盆
CN207885286U (zh) 双育苗块组合结构
CN1965623B (zh) 一种棉花穴盘育苗移栽的基质及方法
CN101061784A (zh) 一次性营养纸钵作物栽培
CN107853046A (zh) 一种湿地松工厂化扦插育苗方法
CN105766263A (zh) 一种粗枝云杉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9588290A (zh) 一种基于少量基质栽培植物的方法
CN101720656A (zh) 一种盆栽苹果基质栽培方法
CN204069927U (zh) 双层双基质扦插营养钵
CN105340625A (zh) 一种马尾松切根扦插容器苗的制作方法
CN105948936B (zh) 一种适用于热带地区植物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1946615B (zh) 一种简单高效的农作物护根育苗方法
CN205320797U (zh) 一种用于水稻育秧的网格织品装置
CN201947730U (zh) 一种新型的植物培育杯
CN108029540A (zh) 一种利用烤烟育苗大棚育苗残液种植西瓜的方法
CN108617296A (zh) 一种藤本植株的扦插方法
CN103749129A (zh) 一种红花天料木无性快繁方法
CN211152945U (zh) 一种水稻环保促生型育秧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208-1210, Building 57, Science Park Road,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125, Building 2, No. 1197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intelligent control network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