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5073U -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5073U
CN207885073U CN201820044017.0U CN201820044017U CN207885073U CN 207885073 U CN207885073 U CN 207885073U CN 201820044017 U CN201820044017 U CN 201820044017U CN 207885073 U CN207885073 U CN 207885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ng member
heat generating
air
heat
isola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40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弢
陆敏
曲巍
刘学强
刘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lker Lake Intellig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lker Lake Intellig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lker Lake Intellig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lker Lake Intellig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40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5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5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5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管和罩设在发热件上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作为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中设置有将所述发热件加热的气流排出所述排风口的风机。隔离罩用于对发热件发出的热量进行隔离,避免发热件发出的热量散发在晨检设备内部。风管与隔离罩构成散热通道,风机与进风口和排风口配合,对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强制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强制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背景技术
晨检设备作为幼儿园健康检测设备,随着其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晨检设备内部的发热件散热不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晨检设备主要利用自然散热的方式将发热件产生的热量散出,这种方式散热不充分、不及时,发热件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到晨检设备内部空间,不仅导致其他零部件的温度升高,影响零部件的功能,还使晨检设备内部压力升高,造成压力爆破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管和罩设在发热件上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作为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中设置有将所述发热件加热的气流排出所述排风口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隔离罩与所述发热件抵接并罩住所述发热件,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离罩上与所述发热件相连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为设置在所述隔离罩上的至少一个缺口,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与所述发热件在位置上相对应。
一种晨检设备,所述晨检设备包括发热件和上述散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晨检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发热件和所述隔离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外,或设置在所述通孔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隔离罩用于对发热件发出的热量进行隔离,避免发热件发出的热量散发在晨检设备内部。风管与隔离罩构成散热通道,风机与进风口和排风口配合,对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强制散热。具体地,发热件产生的热量将空气气流加热,在风机的作用下,被加热的气流流经隔离罩和风管,然后被排出排风口,避免了热量散在发热件所在设备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散热装置100;发热件200;隔离罩10;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风管20;第一风管21;第二风管22;风机30;进风口40;出风口50,排风口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只能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100,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装置100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包括:罩设在发热件上的隔离罩10,和风管20;隔离罩10上设有进风口40和出风口50;风管20的一端插接于出风口50,风管20的另一端作为排风口60,排风口60中设置有将发热件200加热的气流排出排风口60的风机。
本实施例中,隔离罩10用于对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离,避免发热件200发出的热量影响其他零部件,风管20和出风口50构成散热通道,发热件200加热的气流在该散热通道内流通。风机30启动后能够将发热件200加热的气流排出排风口60,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避免了晨检设备内部温度升高。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可以包括一个风管20和一个隔离罩10,也可以包括多个风管20和多个隔离罩10。多个风管20可以组合后与至少一个隔离罩10相连,也可以分别独立地与一个或多个隔离罩10相连。风管20上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至少一个排风口60和至少一个风机30。发热件200可以是能够产生热量的零部件或电子元件,也可以是安装有能够产生热量的零部件或电子元件的载体。一个隔离罩10可以与一个发热件200相连,也可以与多个发热件200相连。风管20可以为圆柱形、棱柱形或其他任意形状的管体,隔离罩10的外形可以是长方体形、锥台形或其他任意形状。
风机30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风机30可以是轴流风机30或离心风机30。
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装置100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散热装置100包括两个风管20和两个隔离罩10,每一个隔离罩10分别与一个发热件200相连,每个发热件200上均设有多个发热零部件。每一个隔离罩10上均开设有进风口40和出风口50。两个风管20分别指水平设置的第一风管2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风管22。第二风管22设有排风口60和风机30。第一风管21和第二风管22相连,并呈大致的T字型。第一风管21的两端各与一个隔离罩10的出风口50连通。发热零部件产生的热量将空气气流加热,在风机30的作用下,被加热的气流流经隔离罩10和第一风管21后在第二风管22内汇集,最后被排出排风口60。
在本示例中,风管20为圆柱形管体,每个隔离罩10均包括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第一罩体11的外形为长方体。第二罩体12上开设出风口50,第二罩体12连接第一罩体11和风管20,第二罩体12的外形为直径自第一罩体11向风管20逐渐减小的锥台型。形成为锥台型的第二罩体12不仅有效避免了隔离罩10内的热量散发出去,还对被加热气流起到了疏导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隔离罩10与发热件200抵接并罩住发热件200,进风口40设置在隔离罩10上与发热件200相连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40设置在隔离罩10上与发热件200相连的一端有效提高了对发热件200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进风口40为设置在隔离罩10上的至少一个缺口,至少一个缺口与发热件200在位置上相对应。
隔离罩10上的进风口40可以由一个缺口组成,也可以由间隔排列的多个缺口组成,缺口的位置与发热件200的位置相对。由此,当风机30启动时,气流可以在发热件200表面流过,有效提高了对发热件200的散热效果。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进风口40为设置在隔离罩10上的多个缺口,且缺口的位置与发热件200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晨检设备,晨检设备包括发热件200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晨检设备还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与风管20相匹配的通孔,发热件200设置在壳体内部,隔离罩10也设置在壳体内部,风管20的一端设置在壳体内部,另一端伸出通孔外,或设置在通孔所限定的范围内。
隔离罩10用于对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离,风机30使被加热件加热的气流经隔离罩10和风管20被排出晨检设备外,避免热量散到晨检设备内,有效降低了晨检设备内部温度的升高,避免了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对晨检设备内其他零部件的影响。例如避免了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对晨检设备的温度传感器的影响。风机30对发热件200进行强制散热,散热充分及时,提高了散热效果。进风口40设置在隔离罩10上,而隔离罩10位于晨检设备内,因此,散热装置100不仅能够对与隔离罩10相连的发热件200进行有效散热,还提高了晨检设备内其他零部件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晨检设备的其他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管和罩设在发热件上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管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作为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中设置有将所述发热件加热的气流排出所述排风口的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与所述发热件抵接并罩住所述发热件,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离罩上与所述发热件相连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设置在所述隔离罩上的至少一个缺口,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与所述发热件在位置上相对应。
4.一种晨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晨检设备包括发热件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晨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晨检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发热件和所述隔离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外,或设置在所述通孔所限定的范围内。
CN201820044017.0U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Active CN207885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4017.0U CN207885073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4017.0U CN207885073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5073U true CN207885073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4017.0U Active CN207885073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50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641A (zh) * 2019-03-19 2019-07-12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后备箱散热装置
CN111935924A (zh) * 2020-06-29 2020-11-13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的监控设备
CN113056166A (zh) * 2021-02-07 2021-06-29 深圳市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式智能馈线终端罩式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641A (zh) * 2019-03-19 2019-07-12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后备箱散热装置
CN110012641B (zh) * 2019-03-19 2024-05-14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后备箱散热装置
CN111935924A (zh) * 2020-06-29 2020-11-13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的监控设备
CN111935924B (zh) * 2020-06-29 2024-02-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的监控设备
CN113056166A (zh) * 2021-02-07 2021-06-29 深圳市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式智能馈线终端罩式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507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晨检设备
TWI359635B (en) Wind-guiding cover
CN110192763A (zh) 蒸烤双腔一体机
CN206162362U (zh) 一种易携带的计算机外置散热器
CN202340260U (zh) 监控摄像机
CN205664450U (zh) 带冷暖风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04968331U (zh) 电源散热装置及电源模块
CN209659853U (zh)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08779715U (zh) 一种暖风机壳体
CN2911775Y (zh) 电脑主机的导风管装置
CN205982965U (zh)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208799052U (zh) 加热水壶
CN207990707U (zh) 一种机芯及采用其的电磁灶
CN106059489A (zh) 一种被动光伏散热器
CN209420223U (zh) 散热箱
CN207975728U (zh) 电热油取暖器及其壳体
CN206099425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结构的一体式直流充电机
CN20978569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感壳
CN209622920U (zh) 一种室内增温系统
CN20939056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执行器
CN207519031U (zh) 一种核电站用危急冷却装置
CN208677414U (zh) 一种用于x光机的散热装置
CN108151291A (zh) 一种直热式加热器
CN107087385A (zh)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电子组件
CN208075894U (zh) 一种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