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4379U -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4379U
CN207884379U CN201820165217.1U CN201820165217U CN207884379U CN 207884379 U CN207884379 U CN 207884379U CN 201820165217 U CN201820165217 U CN 201820165217U CN 207884379 U CN207884379 U CN 207884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winding
tail portion
phas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52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春晖
钱银科
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52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4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4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包括装在电机定子中的骨架,所述骨架内壁设有若干个线槽体,所述线槽体上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线槽体与所述绕组线圈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绕组线圈包括n组三相线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材料成本,制作方便,满足了市场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电机定子是电机中固定的部件,其上形成有成对的交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定子绕组作为电机定子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线圈组在端部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定子电路,与转子磁通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势,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为:并联绕线、并联接线,使用三轴线盘,三相同时绕制,每槽单独绕制,无过桥线,绕线完成后,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4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7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U相线,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5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8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W相线,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6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9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V相线,线槽C1-C9的穿出端引线连接在一起,焊接为公共点;此绕线方式工艺复杂,每绕一组三相线圈就要剪一次线,从而绕线时间加长,工作效率低,而且漆包线线材浪费严重,9根穿出端引线焊接在一起焊接难度高,极易造成假焊,影响电机定子的使用寿命。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节省材料又能提高绕线效率的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包括装在电机定子中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内壁设有若干个线槽体,所述线槽体上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线槽体与所述绕组线圈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绕组线圈包括n组三相线圈,其中n≥3,所述n组三相线圈包括奇数组和偶数组;所述三相线圈分为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且依次循环排列,所述n为奇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分为U1、U2……Un,V相线圈分为V1、V2……Vn,W相线圈分为W1、W2……Wn,所述U1、V1、W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V2、W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V1、W1的尾部与U2、V2、W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Vn、Wn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1、V1、W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Vn、Wn的尾部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1的首部、U2的尾部……Un的首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的首部、V2的尾部……Vn的首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的首部、W2的尾部……Wn的首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作为优选,所述n为偶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分为U1、U2……Un-1、Un,V相线圈分为V1、V2……Vn-1、Vn,W相线圈分为W1、W2……Wn-1、Wn,所述U1、V1、W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V2、W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V1、W1的尾部与U2、V2、W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1、Vn-1、Wn-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1、V1、W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1、Vn-1、Wn-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n、Vn、Wn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n-1、Vn-1、Wn-1的尾部与Un、Vn、Wn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1的首部、U2的尾部……Un-1的首部和Un的尾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的首部、V2的尾部……Vn-1的首部和Vn的尾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的首部、W2的尾部……Wn-1的首部和Wn的尾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同相位的相邻两组线圈采用相反方向的绕制方式串联在一起,前线圈的尾部和后线圈的首部形成过桥线,前线圈的首部和后线圈的尾部连接在一起外接相线,实现了线圈并联连接的目的,减少了剪线次数,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了工作时间充分利用了线材,避免了多次剪线带来的线材浪费;通过使用过桥线之间直接短接形成公共点的工艺结构,简化了焊接工艺,避免了多股线圈接头焊接造成的假焊现象的发生;通过线圈采用分布并联连接的方式,使整个电机定子电阻最小,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电压、细线径线圈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材料成本,制作方便,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绕线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骨架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绕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绕线示意图;
图中表示:骨架1;线槽体2;三相线圈3;U相线圈31;U1311;U2312;Un-1313;Un314;V相线圈32;V1321;V2322;Vn-1323;Vn324;W相线圈33;W1331;W2332;Wn-1333;Wn334;过桥线34;绕组线圈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2-3,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包括装在电机定子中的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内壁设有若干个线槽体2,所述线槽体2上设有绕组线圈4,所述线槽体2与所述绕组线圈4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绕组线圈4包括n组三相线圈3,其中n≥3,所述n组三相线圈包括奇数组和偶数组;所述三相线圈3分为U相线圈31、V相线圈32和W相线圈33,且依次循环排列,所述n为奇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31分为U1311、U2312……Un314,V相线圈32分为V1321、V2322……Vn324,W相线圈33分为W1331、W2332……Wn334,所述U1311、V1321、W1331在线槽体2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312、V2322、W233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311、V1321、W1331的尾部与U2312、V2322、W233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34,所述过桥线34与过桥线34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314、Vn324、Wn334在线槽体2上的绕线方向与U1311、V1321、W133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314、Vn324、Wn334的尾部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1311的首部、U2312的尾部……Un314的首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321的首部、V2322的尾部……Vn324的首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331的首部、W2332的尾部……Wn334的首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本实施例在绕线过程中,首先将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的首部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尾部沿线槽体2绕线,完成绕线匝数后,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的尾部做过桥线34处理后,作为U2312、V2322、W2332三组线圈的首部沿线槽体2绕线,且绕线方向与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相反,完成绕线匝数后做剪线处理,依此类推,相邻的两组三相线圈之间做同样的绕线处理,最后将Un314、Vn324、Wn334三组线圈的首部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尾部沿线槽体2绕线,绕线方向同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完成绕线匝数后做剪线处理;待取下电机定子后,相邻过桥线34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Un314、Vn324、Wn334三组线圈的尾部短接形成公共点,U1311的首部、U2312的尾部……Un314的首部外接U相线输入端,V1321的首部、V2322的尾部Vn324的首部外接V相线输入端,W1331的首部、W2332的尾部……Wn334的首部外接W相线输入端。
实施例2
参阅图4,所述n为偶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31分为U1311、U2312……Un-1313、Un314,V相线圈32分为V1321、V2322……Vn-1323、Vn324,W相线圈33分为W1331、W2332……Wn- 1333、Wn334,所述U1311、V1321、W1331在线槽体2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V2、W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311、V1321、W1331的尾部与U2312、V2322、W233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34,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1313、Vn-1323、Wn-1333在线槽体2上的绕线方向与U1311、V1321、W133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1313、Vn-1323、Wn-1333在线槽体2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n314、Vn324、Wn334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n-1313、Vn-1323、Wn-1333的尾部与Un314、Vn324、Wn334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34,所述过桥线34与过桥线34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35;所述U1311的首部、U2312的尾部……Un-1313的首部和Un314的尾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321的首部、V2322的尾部……Vn-1323的首部和Vn324的尾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331的首部、W2332的尾部……Wn-1333的首部和Wn334的尾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本实施例在绕线过程中,首先将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的首部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尾部沿线槽体2绕线,完成绕线匝数后,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的尾部做过桥线34处理后,作为U2312、V2322、W2332三组线圈的首部沿线槽体2绕线,且绕线方向与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相反,完成绕线匝数后做剪线处理,依此类推,相邻的两组三相线圈之间做同样的绕线处理,最后将Un-1313、Vn-1323、Wn-1333三组线圈的首部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尾部沿线槽体2绕线,绕线方向同U1311、V1321、W1331三组线圈,完成绕线匝数后,Un-1313、Vn-1323、Wn-1333三组线圈的尾部做过桥线34处理后,作为Un314、Vn324、Wn334三组线圈的首部沿线槽体2绕线,且绕线方向与Un-1313、Vn-1323、Wn-1333三组线圈相反,完成绕线匝数后做剪线处理;待取下电机定子后,相邻过桥线34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U1311的首部、U2312的尾部……Un-1313的首部和Un314的尾部外接U相线输入端,V1321的首部、V2322的尾部……Vn-1323的首部和Vn324外接V相线输入端,W1331的首部、W2332的尾部……Wn-1333的首部和Wn334的尾部外接W相线输入端。
参阅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通过同相位的相邻两组线圈采用相反方向的绕制方式串联在一起,前线圈的尾部和后线圈的首部形成过桥线,前线圈的首部和后线圈的尾部连接在一起外接相线,实现了线圈并联连接的目的,减少了剪线次数,简化了生产工艺,充分利用了线材,避免了多次剪线带来的线材浪费;通过使用过桥线之间直接短接形成公共点的工艺结构,避免了多股线圈接头焊接造成的假焊现象的发生;通过线圈采用分布并联连接的方式,使整个电机定子电阻最小,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电压、细线径线圈的特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包括装在电机定子中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内壁设有若干个线槽体,所述线槽体上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线槽体与所述绕组线圈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绕组线圈包括n组三相线圈,其中n≥3,所述n组三相线圈包括奇数组和偶数组;所述三相线圈分为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且依次循环排列,所述n为奇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分为U1、U2……Un,V相线圈分为V1、V2……Vn,W相线圈分为W1、W2……Wn,所述U1、V1、W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V2、W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V1、W1的尾部与U2、V2、W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通过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Vn、Wn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1、V1、W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Vn、Wn的尾部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1的首部、U2的尾部……Un的首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的首部、V2的尾部……Vn的首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的首部、W2的尾部……Wn的首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偶数组三相线圈时,U相线圈分为U1、U2……Un-1、Un,V相线圈分为V1、V2……Vn-1、Vn,W相线圈分为W1、W2……Wn-1、Wn,所述U1、V1、W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所述U2、V2、W2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1、V1、W1的尾部与U2、V2、W2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n-1、Vn-1、Wn-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1、V1、W1绕线方向相同,所述Un-1、Vn-1、Wn-1在线槽体上的绕线方向与Un、Vn、Wn绕线方向相反,所述Un-1、Vn-1、Wn-1的尾部与Un、Vn、Wn的首部相连,形成过桥线,所述过桥线与过桥线之间短接形成公共点;所述U1的首部、U2的尾部……Un-1的首部和Un的尾部相连,外接U相线输入端,所述V1的首部、V2的尾部……Vn-1的首部和Vn的尾部相连,外接V相线输入端,所述W1的首部、W2的尾部……Wn-1的首部和Wn的尾部相连,外接W相线输入端。
CN201820165217.1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Active CN20788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5217.1U CN20788437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5217.1U CN20788437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4379U true CN207884379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1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5217.1U Active CN207884379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4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932A (zh) * 2018-01-31 2018-06-01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932A (zh) * 2018-01-31 2018-06-01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CN108110932B (zh) * 2018-01-31 2023-09-08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7337A (zh) 一种可节省出线端布线空间的新型双层波绕组方法
CN207884379U (zh)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CN202977126U (zh) 一种消除谐波的电力变压器绕组结构
CN101436460A (zh) 非晶合金干式配电变压器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32714B (zh) 一种复合型非晶变压器铁芯
CN102064619B (zh) 串激电机、串激电机定子结构、串激电机定子芯片结构
CN108110932A (zh) 一种新型绕线方式的直绕电机定子
CN204391911U (zh) 一种集中绕组拼装式定子
CN202931045U (zh) 交流发电机组合爪极及转子
CN102364638A (zh) 三相整流变压器
CN202695100U (zh) 逆变电源中多个变压器组成主变压器的结构
CN201854113U (zh) 一种线圈及具有该线圈的电机
CN208315312U (zh) 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
CN202601385U (zh) 一种新型高频变压器骨架
CN203118747U (zh) 小型闭磁路点火线圈
CN203219159U (zh) 一种双凸极电励磁发电机
CN202796401U (zh)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
CN102290200A (zh) 一种可控饱和电抗器
CN207009250U (zh) 一种芯片式双线共模电感器磁性元件
CN201436739U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集电环结构
CN205542317U (zh) 相同联结组的轴向双分裂干式变压器线圈结构
CN203734322U (zh) 零序电流分流器
CN209358319U (zh) 一种发电机转子线圈对极连绕结构
CN202601382U (zh) 一种一线一槽高频变压器骨架
CN103035378B (zh) 一种夹层式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