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1261U -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1261U
CN207881261U CN201820035443.8U CN201820035443U CN207881261U CN 207881261 U CN207881261 U CN 207881261U CN 201820035443 U CN201820035443 U CN 201820035443U CN 207881261 U CN207881261 U CN 207881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chamber
integral type
working medium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54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璐
冯红翠
姚群
张学超
周华
邵帅
邓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Original Assignee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filed Critical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Priority to CN2018200354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1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1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1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复杂、占用面积大、热损耗大、储热成本高、换热效率低等缺陷而设计。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储罐本体包括由隔板相连接的三个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换热室和冷储室;换热室与热储室之间设有工质通道;换热室与冷储室之间设有溢流口;换热室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换热装置;热储区设有工质进口,冷储区设有工质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散热损耗小、储热效果好以及换热效果高,能够高效储存并利用光热能量来生产因光热汽轮机发电所需的热蒸汽,提高光热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方式。与常规火电厂相比,光热发电不仅取之不尽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诸多优点,市场前景广阔。
在目前的光热发电工艺中,通常先利用熔盐/导热油为一次工质在光热集热器中吸收光热能量,然后将加热后的将熔盐/导热油送入熔盐/导热油与水/蒸汽的换热系统中加热水/蒸汽,再将获得的热蒸汽输送到光热汽轮机内进行发电。其中,熔盐/导热油与水/蒸汽的换热系统存在以下两个特点:
1.为提高光热汽轮机的发电效率,通常要求主蒸汽参数尽可能高,而背压排汽参数尽可能低,因此,在熔盐/导热油与水/蒸汽的换热系统中常布置预热器、蒸发器、再热器等多种不同参数的换热器设备;
2.为提高光热汽轮机利用率,通常在熔盐/导热油系统中配套独立的冷储罐和热储罐来储存不同温度的工质。
上述两个特点造成目前光热发电中熔盐/导热油系统有以下几个缺陷:设备较为分散,设备之间管道连接路径长,管材用量大,系统占地面积大;设备内外温差大,对设备保温要求高,系统复杂,投资大,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能够高效储存并利用光热能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包括由隔板分割成的三个密闭空间,三个所述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换热室和冷储室;所述换热室与所述热储室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能够让工质进出的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与所述冷储室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能够让工质进入所述冷储室的溢流口;所述换热室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换热装置;所述热储室设有工质进口;所述冷储室设有工质出口。
较佳的,所述汽水管道包括进水/蒸汽管和出蒸汽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水/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出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
较佳的,所述换热室、所述热储室和/或所述冷储室设有内压调节装置。
较佳的,所述内压调节装置为内压调节器,所述换热室、所述热储室和/或所述冷储室设有内压调节管道,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一侧的端口与所述内压调节器密封连接,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包括调压气体进气管道和调压气体出气管道。
较佳的,所述工质进口设置于所述热储室顶部,所述工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冷储室底部。
较佳的,所述储罐本体为圆柱形;其内部由两个同轴设置的环形隔板分割成所述热储室、所述换热室和所述冷储室三个密闭空间。
较佳的,所述隔板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储罐本体外部包裹有保温材料。
较佳的,所述储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
较佳的,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防工质凝结的电加热装置。
较佳的,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排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的储罐本体,储热换热集中布置,减少了各设备间连接需要的管道,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结构合理;
2.一体式储罐本体中三个所述密闭空间通过隔板分开,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温差比常规布置时小,减少了系统的散热损耗和保温材料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储热效果;
3.能够将汽水与工质(例如熔盐或导热油)实现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设置于换热室内部,工质由热储室流向冷储室都要经过所述换热装置,方便所述换热装置吸收热量,保证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4的俯视图。
其中:1热储室;2换热室;3冷储室;4工质进口;5换热室进口;6冷储室进口;7工质出口;8进水/蒸汽管;9出蒸汽管;10调压气体进气管道;11调压气体出气管道;12排空口;13换热装置;14安全阀;15电加热装置;16工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为圆柱形,所述储罐本体包括由两个同轴设置的环形隔板分割成的三个密闭空间,三个所述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1、换热室2和冷储室3;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出的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入所述冷储室3的溢流口;所述换热室2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能够将汽水与工质16实现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13,所述换热室2外部设有与所述汽水管道相连接的光热汽轮机;所述热储室1设有工质进口4,所述工质进口4端与光热集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储室3设有工质出口7,所述工质出口7端与熔盐泵进口相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从光热集热器流出来的热工质1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施例中描述的工质16特指熔盐,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工质16并不局限于熔盐,也可以用导热油等其他的工质16代替)通过工质进口4进入到所述储罐本体中,储存在所述热储室1中;
其次,热工质16通过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能够让工质16进出的所述工质通道进入所述换热室2,使热工质16接触或淹没所述换热装置13;
然后,所述换热装置13吸收热工质16的热量,再加热其自身内部的由所述汽水管道进入的水/蒸汽;加热后获得的热蒸汽通过所述汽水管道排出所述换热装置13进而排出所述储罐本体,再将热蒸汽输送到所述光热汽轮机内部以供所述光热汽轮机发电;
再者,冷却后的工质16经过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的能够让工质16进入所述冷储室3的所述溢流口,进而进入到冷储室3中;
最后,所述冷储室3中的冷工质16最后通过所述工质出口7排出所述储罐本体,最终进入熔盐泵中。
在工作过程中,当热工质16从所述热储室1流向所述换热室2再流向所述冷储室3的过程中,因为所述溢流口的最低端所在的水平面等于或高于所述工质通道的最顶端所在的水平面,所以所述溢流口和所述工质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交叉分布,进而可以保证工质16按一定的路径流动,便于所述换热装置13吸取热量,避免热工质16没被吸收热量就流向所述冷储室3而导致本实施例的换热效率低。
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储罐本体,储热换热集中布置,减少了各设备间连接需要的管道,大大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设备结构简单、合理;
三个所述密闭空间通过隔板分开,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本实施例的散热损耗和保温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储热效果;
所述换热装置13设置于所述换热室2内部,工质16由所述热储室1流向所述冷储室3都要经过所述换热装置13,方便所述换热装置13吸收热量将水/蒸汽转换成热蒸汽。保证了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能够高效利用并储存光热能量,并且可以高效的生产热蒸汽或热水,将热蒸汽用于光热汽轮机,提高光热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为圆柱形,所述储罐本体包括由隔板分割成的三个密闭空间,三个所述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1、换热室2和冷储室3;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出的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入所述冷储室3的溢流口;所述换热室2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能够将汽水与工质16实现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13,所述换热室2外部设有与所述汽水管道相连接的光热汽轮机;所述热储室1设有工质进口4,所述工质进口4端与光热集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储室3设有工质出口7,所述工质出口7端与熔盐泵进口相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从光热集热器流出来的热工质16通过工质进口4进入到所述储罐本体中,储存在所述热储室1中;其次,热工质16通过所述工质通道进入所述换热室2,使热工质16接触或淹没所述换热装置13;然后,所述换热装置13吸收热工质16的热量,再加热其自身内部的水/蒸汽,加热后获得的热蒸汽通过所述汽水管道排出所述换热装置13进而排出所述储罐本体,再将热蒸汽输送到所述光热汽轮机内部以供所述光热汽轮机发电;再者,冷却后的工质16经过所述溢流口,进而进入到冷储室3中;最后,所述冷储室3中的冷工质16最后通过所述工质出口7排出所述储罐本体,最终进入熔盐泵中。
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由于采用了一体式的储罐本体,储热换热集中布置,大大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设备结构简单、合理;减少了本实施例的散热损耗和保温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储热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所述换热装置13吸收热量将水/蒸汽转换成热蒸汽的效率。保证了换热效果。将获得的热蒸汽用于光热汽轮机,提高光热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为方形,所述储罐本体包括由隔板分割成的三个密闭空间,三个所述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1、换热室2和冷储室3;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出的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能够让工质16进入所述冷储室3的溢流口;所述换热室2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能够将汽水与工质16实现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13,所述换热室2外部设有与所述汽水管道相连接的光热汽轮机;所述热储室1设有工质进口4,所述工质进口4端与光热集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储室3设有工质出口7,所述工质出口7端与熔盐泵进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一样,最终实现热转换以获取热蒸汽用于光热汽轮机发电,同时实现工质的回收再利用。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设备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散热损耗小,生产成本低,储热效果好,换热效果高。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3结构类似,为一体式的罐体结构,其外形为方形或者多边形,内部由隔板分割成依次连接的热储室1、换热室2和冷储室3,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能够让工质16进出的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能够让工质16进入所述冷储室3的溢流口;所述换热室2设有汽水管道,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能够将汽水与工质16实现换热功能的换热装置13;所述热储室1设有工质进口4;所述冷储室3设有工质出口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一样,实现热转换以获取热蒸汽用于光热汽轮机发电,同时实现工质的回收再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散热损耗小,生产成本低,储热效果好,换热效果高。实施例5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汽水管道包括进水/蒸汽管8和出蒸汽管9;所述换热装置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水/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出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这样,所述换热装置13可以加热其自身内部的由进水/蒸汽管8进入的水/蒸汽;加热后获得的蒸汽再由出蒸汽管9排出所述换热装置13进而排出所述储罐本体,再将热蒸汽输送到所述光热汽轮机内部以供所述光热汽轮机发电。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汽水管道包括进水/蒸汽管8、出蒸汽管9和热水出口;所述热装置13分别与在所述进水/蒸汽管8、所述出蒸汽管9和热水出口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热水出口上的在所述换热室2外部一侧的端口与集水装置相连。这样,就可以收取由所述换热装置13制得的热水以应用到生活或生产的其他方面,使得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功能更加强大。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室2、所述热储室1和/或所述冷储室3设有内压调节装置,所述内压调节装置与所述储罐本体密封连接。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当所述热储室1和所述冷储室3液面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所述内压调节装置来调节通过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压力,以稳定工质16在所述工质通道的流量和压力,确保所述换热室2中的所述换热装置13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所述换热装置13的换热效果,同时也确保在恶劣工况下,设备仍然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内压调节装置为内压调节器,所述换热室2、所述热储室1和/或所述冷储室3设有内压调节管道,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一侧的端口与所述内压调节器密封连接,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包括调压气体进气管道10和调压气体出气管道11,所述调压气体进气管道10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的一端通过惰性气体(如氮气)管道与所述内压调节器相连接。这样,通过设置调压气体进气管道10和调压气体出气管道11的气压,可以方便的给所述储罐本体施加气压进而起到稳定所述储罐本体内部工质16的流速与压力以达到所述换热装置13工作需求的目的,同时,也可对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工作过程中,当所述热储室1和所述冷储室3工质16液面变化时,通过调节所述气压调节装置调节所述调压气体进气管道10和所述调压气体出气管道11的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进而来调控所述储罐本体内部各室的压力以稳定工质16在所述换热室进口5和所述冷储室进口6的流量和压力,最终确保所述换热装置13在所述换热室2的正常稳定运行,保证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将所述内压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储罐本体外部,通过惰性气体管道密封连接,这种结构便于对所述内压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更换、维护以及保养,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内压调节装置密封连接于所述储罐本体内部,将调控开关设置成可移动的设备,比如操控手柄、遥控器或者手机,实现远程操控;所述内压调节装置与所述储罐本体外部的气体管道密封连接。这样,将所述内压调节装置内置,可以使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体积更小,外观更加简洁美观。优选所述储罐本体设有内压调节管道,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一侧的端口与所述内压调节装置密封连接,便于对所述内压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更换、维护以及保养。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质进口4设置于所述热储室1的顶部,所述工质出口7设置于所述冷储室3的底部。这样,将所述工质进口4设置于所述热储室1的顶部,由光热集热器加热的工质16可以源源不断的顺利进入所述储罐本体,保证了本实施例中的热载体的供应;同时将所述工质出口7设置于所述冷储室3底部,方便冷却后的工质16排出所述储罐本体,最终收集到熔盐泵中,便于工质16回收以及再次循环利用。
作为对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质通道为换热室进口5,所述溢流口为冷储室进口6,所述冷储室进口6的最低端所在的水平面等于或高于所述换热室进口5的最顶端所在的水平面。这样,由所述热储室1收集的热工质16通过所述热储室1下部或下端的所述热换室进口5流到所述换热室2内,随着热工质16的不断进入,工质16在所述换热室2内不断上升,进而保证热工质16接触所述换热装置13或浸没所述换热装置13,使得所述换热装置13从热工质16中吸收热量以加热其内部的水/蒸汽而释放出热蒸汽,随着热工质16热量不断被吸收,工质16温度随之下降,冷却后的工质16随着底部热工质16的不断涌入而液位上升,当到达所述溢流口即所述冷储室进口6时,冷工质16通过所述冷储室进口6进入到所述冷储室3当中。通过所述冷储室进口6的最低端所在的水平面等于或高于所述换热室进口5的最顶端所在的水平面的设置,保证了热工质16按一定的流向在所述储罐本体内部流动,即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热工质16由底部涌入,再由上部溢出。这样,方便热工质16与所述换热装置13实现热量转换的同时,也保证工质16的热量最大限度的被所述换热装置13吸收利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工质16与所述换热装置13之间的热转换效率,避免工质16所携带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吸收就流向所述冷储室3内最终排出所述储罐本体导致热转换效率低。
实施例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圆柱形的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由环形隔板分割成所述热储室1、所述换热室2和所述冷储室3三个密闭空间;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热储室1之间的环形隔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工质通道;所述换热室2与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环形隔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溢流口,所述工质通道为换热室进口5,所述溢流口为冷储室进口6。这样,将所述热储室1与所述冷储室3由隔板以及所述换热室2分开,避免所述热储室1内的热工质16仅仅通过隔板与所述冷储室3内的冷工质16分隔开来导致冷工质16与所述热储室1接触面积过多而再次被加热,保证进入到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热工质16的热量最大限度被所述换热装置13所吸收利用,提高换热效率。当然也可以将所述换热室进口5和所述冷储室进口6设置一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等,可根据所述储罐本体的大小、工质16的流速、所述换热装置13的结构特点以及所述换热室进口5和所述冷储室进口6的大小等可根据具体要求或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内部的密闭空间可以由隔板分割成是其他结构形式,也可以由隔板分割成多个密闭空间;所述储罐本体也可以是其他外形,如椭圆形的储罐本体等,只要保证进入储罐本体内部的热工质16便于跟所述换热装置13实现储热换热功能即可,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定做,增强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对安装场地的适应性。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4。这样,在所述储罐本体顶部设有安全阀14,可以调节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压力,在内部压力到达一定界限时所述安全阀14自动打开来给所述储罐本体泄压,最终保证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压力处于一定的安全数值,保证了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安全运行。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防工质16凝结的电加热装置15。这样,在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防工质16凝结的电加热装置15,当工质16因为温度降低或浓度过高而沉积于所述储罐本体底部时,或者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闲置导致残存的工质16凝结于所述储罐本体底部时,通过所述电加热装置13加热,将所述储罐本体底部的工质16恢复到熔融状态,使工质16能够在所述本体内部的正常流动,以保证本实施例的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正常运行。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排空口12,所述排空口12连接有排空阀。这样,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工作结束时,通过排空阀可以快速的将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工质16排出,防止残存的工质16凝结在所述储罐本体底部,以备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下次能够快速的投入使用;同时也便于将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沉积物通过所述排空阀排出,方便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维护和保养,也可以快速的应对突发状况,能够快速的将所述储罐本体内部的工质16排出,使本实施例具有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的功能。
实施例1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室2分别与所述热储室1和所述冷储室3之间的隔板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储罐本体外部包裹有保温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所述换热室2内的与所述换热装置13发生热交换后的工质16在流向所述冷储室3之前再次被相邻的所述热储室1内部的热工质16加热,同时避免冷储室3内的冷工质16被相邻的隔板另一侧的热工质16加热而排出所述储罐本体,导致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热转换率降低。同时,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包裹保温材料,可以减少携带热量的工质16储存于所述储罐本体内部时因所述储罐本体外周与空气接触导致散热而造成的热损耗,保证由光热集热器中的工质16吸收的热量在进入到所述储罐本体后能够被所述换热装置13最大限度的吸收,进而保证了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热转换效率。
实施例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作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室2设有至少一组能够保障不同蒸汽品质的蒸汽通过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2内部,每组所述汽水管道连接至少一件所述换热装置13。这样,设有至少一组所述汽水管道,不仅可以根据需求充分的利用所述换热室2的空间,提高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能够保障不同蒸汽品质的蒸汽通过的所述汽水管道,不仅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置换热量的效率,还可以根据需求将制得的不同品质的蒸汽应用到生活或生产所需的各个方面,使得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的换热功能更加强大、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装置13为盘管结构。这样,所述换热装置13采用盘管结构,可以增大所述换热装置13与工质16的接触面积,将进入所述换热装置13内部的水/蒸汽通过预热、蒸发和再热等过程最终转换成热蒸汽,提高所述换热装置13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热蒸汽的产量,将热蒸汽输送到所述光热汽轮机内,提高所述光热汽轮机的发电效率。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换热装置为由上到下至少往返一次的竖直管段。只要尽可能的增大所述换热装置13与工质16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热转换效率、提高热蒸汽的产量即可,将获取的热蒸汽输送到光热汽轮机内部,提高光热汽轮机的利用率以及发电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的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包括由隔板分割成的三个密闭空间,三个所述密闭空间分别为热储室、换热室和冷储室;
所述换热室与所述热储室之间的隔板的下部或下端设有能够让工质进出的工质通道;
所述换热室与所述冷储室之间的隔板的上部或上端设有能够让工质进入所述冷储室的溢流口;
所述换热室设有至少一组汽水管道,每组所述汽水管道在所述换热室内部一侧的端口密封连接有换热装置;
所述热储室设有工质进口;
所述冷储室设有工质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管道包括进水/蒸汽管和出蒸汽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水/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出蒸汽管上的位于所述换热室内部的端口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所述热储室和/或所述冷储室设有内压调节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调节装置为内压调节器,所述换热室、所述热储室和/或所述冷储室设有内压调节管道,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在所述储罐本体外部一侧的端口与所述内压调节器密封连接,所述内压调节管道包括调压气体进气管道和调压气体出气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进口设置于所述热储室顶部,所述工质出口设置于所述冷储室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为圆柱形;其内部由两个同轴设置的环形隔板分割成所述热储室、所述换热室和所述冷储室三个密闭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储罐本体外部包裹有保温材料。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
9.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防工质凝结的电加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的底部设有排空口。
CN201820035443.8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Active CN207881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443.8U CN20788126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443.8U CN20788126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1261U true CN207881261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5443.8U Active CN20788126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1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9318A (zh) 一种喷淋式填充床储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WO2016197663A1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及应用
CN105953202B (zh) 一种基于串联调节的显热蓄热式直接蒸汽发生系统及方法
CN105509019B (zh) 一种陶瓷基体熔盐相变高温蓄热式谷电利用蒸汽发生装置
CN208983647U (zh) 一种喷淋式填充床储热系统
CN107621186B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水速冷模块及装置
CN201944920U (zh) 超导太阳能热泵热水洗浴采暖系统
CN107449026A (zh) 基于分级式储热放热的高效太阳能供暖方法和系统
WO2023231300A1 (zh) 一种高温换热蓄热单元及结构和装置
CN107101247A (zh) 一种移动式蓄热装置
CN208205475U (zh) 一种太阳能单蓄热器循环利用系统
CN211527119U (zh) 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蓄热热水供热系统
CN207881261U (zh) 一种一体式熔盐储热换热装置
CN110657697B (zh) 一种谷电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25869B (zh) 环敷在回转窑壁面的热回收系统及选用方法
CN102384682A (zh) 内循环式特型高效换热器
CN205090466U (zh) 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208282449U (zh) 能源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CN108644880B (zh) 一种基于螺旋板式反应器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180025U (zh) 热泵热水器及组合式热水器
CN202119310U (zh) 换热管及使用该换热管的余热回收装置
CN112228853B (zh) 多孔介质传蓄热装置、传蓄热发电系统及储能电站
CN211450858U (zh)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单罐熔融盐斜温层储热系统
CN114719651A (zh) 一种蒸汽加热熔盐储放热系统
CN110736261B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电站的熔融盐管路预热装置及预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