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052U -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052U
CN207875052U CN201721858314.0U CN201721858314U CN207875052U CN 207875052 U CN207875052 U CN 207875052U CN 201721858314 U CN201721858314 U CN 201721858314U CN 207875052 U CN207875052 U CN 207875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mboo
spun
bonded fibre
whitening ag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83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oly Nonwoven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oly Nonwove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oly Nonwoven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oly Nonwove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583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第一纺粘纤维层、第二纺粘纤维层和第二增白剂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有超柔聚酯纤维层,且超柔聚酯纤维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纺粘纤维层设置在第一竹炭纤维层的顶部,且第一纺粘纤维层的顶部设有第一增白剂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底部设有弹性纤维层,所述第二纺粘纤维层设置在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底部,且第二纺粘纤维层的底部设有第二增白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超柔聚酯纤维层和弹性纤维层的配合使用,使得手感更加柔软舒适,同时强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受外力作用时,不易产生破裂;通过第一增白剂层和第二增白剂层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无纺布具有增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生活、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作为一种防渗拒水、透气、无毒、柔软度适中的复合无纺布,近些年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婴儿纸尿裤、成人尿裤、妇女卫生巾的防漏隔边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类卫生用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S(纺粘)无纺布基本上都是以单一聚丙烯为原料,S无纺布具有一定弹性,但手感粗糙偏硬,塑感大于布感、强度低,受外力作用时,容易产生破裂,并且不具有杀菌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超柔聚酯纤维层、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纺粘纤维层、第一增白剂层、弹性纤维层、第二竹炭纤维层、第二纺粘纤维层和第二增白剂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顶部设有超柔聚酯纤维层,且超柔聚酯纤维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一纺粘纤维层设置在第一竹炭纤维层的顶部,且第一纺粘纤维层的顶部设有第一增白剂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底部设有弹性纤维层,且弹性纤维层的底部设有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第二纺粘纤维层设置在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底部,且第二纺粘纤维层的底部设有第二增白剂层。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基层是由横向纤维层和竖向纤维层相互交织而成,且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20-30μm。
优选的,所述超柔聚酯纤维层的厚度为10-15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相同,且第一竹炭纤维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15-2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SS增白超柔无纺布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超柔聚酯纤维层和弹性纤维层的配合使用,使得手感更加柔软舒适,同时强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受外力作用时,不易产生破裂;通过第一竹炭纤维层和第二竹炭纤维层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杀菌的作用;通过第一增白剂层和第二增白剂层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无纺布具有增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纺布基层;2、超柔聚酯纤维层;3、第一竹炭纤维层;4、第一纺粘纤维层;5、第一增白剂层;6、弹性纤维层;7、第二竹炭纤维层;8、第二纺粘纤维层;9、第二增白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1、超柔聚酯纤维层2、第一竹炭纤维层3、第一纺粘纤维层4、第一增白剂层5、弹性纤维层6、第二竹炭纤维层7、第二纺粘纤维层8和第二增白剂层9,无纺布基层1是由横向纤维层和竖向纤维层相互交织而成,且无纺布基层1的厚度为20-30μm,无纺布基层1的顶部设有超柔聚酯纤维层2,超柔聚酯纤维层2的厚度为10-15μm,且超柔聚酯纤维层2的顶部设有第一竹炭纤维层3,第一纺粘纤维层4设置在第一竹炭纤维层3的顶部,且第一纺粘纤维层4的顶部设有第一增白剂层5,无纺布基层1的底部设有弹性纤维层6,通过超柔聚酯纤维层2和弹性纤维层6的配合使用,使得手感更加柔软舒适,同时强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受外力作用时,不易产生破裂;且弹性纤维层6的底部设有第二竹炭纤维层7,第一竹炭纤维层3和第二竹炭纤维层7相同,且第一竹炭纤维层3和第二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5-20μm,通过第一竹炭纤维层3和第二竹炭纤维层7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杀菌的作用;第二纺粘纤维层8设置在第二竹炭纤维层7的底部,且第二纺粘纤维层8的底部设有第二增白剂层9,通过第一增白剂层5和第二增白剂层9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无纺布具有增白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基层(1)、超柔聚酯纤维层(2)、第一竹炭纤维层(3)、第一纺粘纤维层(4)、第一增白剂层(5)、弹性纤维层(6)、第二竹炭纤维层(7)、第二纺粘纤维层(8)和第二增白剂层(9),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顶部设有超柔聚酯纤维层(2),且超柔聚酯纤维层(2)的顶部设有第一竹炭纤维层(3),所述第一纺粘纤维层(4)设置在第一竹炭纤维层(3)的顶部,且第一纺粘纤维层(4)的顶部设有第一增白剂层(5),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底部设有弹性纤维层(6),且弹性纤维层(6)的底部设有第二竹炭纤维层(7),所述第二纺粘纤维层(8)设置在第二竹炭纤维层(7)的底部,且第二纺粘纤维层(8)的底部设有第二增白剂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是由横向纤维层和竖向纤维层相互交织而成,且无纺布基层(1)的厚度为20-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柔聚酯纤维层(2)的厚度为10-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3)和第二竹炭纤维层(7)相同,且第一竹炭纤维层(3)和第二竹炭纤维层(7)的厚度为15-20μm。
CN201721858314.0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Active CN207875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8314.0U CN207875052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8314.0U CN207875052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052U true CN207875052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3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8314.0U Active CN207875052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4336A (zh) 保健型新型内衣服饰纺织面料
CN205007136U (zh) 一种失禁内裤
CN207875061U (zh) 一种smms亲水无纺布
CN207875052U (zh) 一种ss增白超柔无纺布
CN105714477A (zh) 亲水亲肤式无纺布
CN207724995U (zh) 一种smms柔软拒水无纺布
CN109371534A (zh) 一种婴幼儿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727252U (zh) 一种ss增白超柔亲水无纺布
CN208031385U (zh) 纳米纤维纸尿裤
CN207942777U (zh) 一种ss超柔无纺布
CN206186453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无纺布
CN202148393U (zh) 双面毛巾
CN205498187U (zh) 可降解式亲肤无纺布
CN107287727A (zh) 一种用于羽绒或超细纤维被芯的静音柔软防羽面料
CN206635495U (zh) 一种高效阻燃释放负氧离子绒布
CN104594039A (zh) 一种保健纤维及其应用
CN205929646U (zh) 一种抗菌防臭防螨婴儿用床品面料
CN205800402U (zh) 一种防潮抗菌的涤纶经编毛毯
CN206403950U (zh) 一种全降解环保型复合无纺布
CN214646597U (zh) 一种亲肤无纺布
CN205603940U (zh) 一种沙发布料
CN208646173U (zh)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纱
CN210706344U (zh) 一种高透湿透气仿麻围巾面料
CN108928058A (zh) 一种婴儿用纺织面料
CN210617505U (zh) 一种吸湿排汗功能纤维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