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3367U -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3367U
CN207873367U CN201820125855.0U CN201820125855U CN207873367U CN 207873367 U CN207873367 U CN 207873367U CN 201820125855 U CN201820125855 U CN 201820125855U CN 207873367 U CN207873367 U CN 207873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door
ontology
plasma cut
driving motor
clamp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258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 Pu Automotive Part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 Pu Automotive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 Pu Automotive Part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 Pu Automotive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258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3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3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3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切割工位,机器人,以及安装在机器人上的等离子切割头;切割工位包括安装在本体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装夹工件且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夹具,安装在本体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防护门,驱动装置能够驱动防护门旋转,第一驱动电机能够驱动夹具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防护门旋转,使防护门能够旋转开合,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防护门开合的路径长度,能够很快实现开合动作,从而当防护门开合时只需要花费较短的时间,能够减少机器人和操作员在此期间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机器人和操作员的工作饱和度。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背景技术
等离子切割站配合不同的工作气体可以切割各种氧气切割难以切割的金属,尤其是对于有色金属(如不锈钢、碳钢、铝、铜、钛、镍)切割效果更佳;其主要优点在于切割厚度不大的金属的时候,等离子切割速度快,尤其在切割普通碳素钢薄板时,速度可达氧气切割法的5~6倍,其切割面光洁、热变形小并且几乎没有热影响区,等离子切割站广泛运用于汽车、机车、压力容器、化工机械、核工业、通用机械、工程机械、钢结构等各行各业。
现有等离子切割站通常安装有一套等离子切割夹具,夹具沿竖直方向竖立安装,通过上下两端对工件进行夹持,防护门沿水平方向开合,一个机器人工作携带等离子切割头对工件进行切割。但是这种等离子切割站在装夹工件的时候,操作员以及机器人均需要等待,并且等待时间较长,导致操作员和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较低;同时防护门采用水平开合,因开合的路径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打开或者关闭,进一步导致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下降;当机器人进行切割作业时,操作员在这段时间内是空闲的,导致操作员的工作饱和度进一步下降。
也有采用安装两套等离子切割夹具的,两套等离子切割夹具可以绕中间的主轴旋转,通过主轴旋转,可以对安装在夹具上的工件的相对两面均进行切割,两套等离子切割夹具共用一个防护门,防护门也是沿水平方向开合,通过两个机器人分别携带等离子切割头,分别对安装于两端的工件进行等离子切割。虽然通过两套等离子切割夹具能够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上述具有单个等离子切割夹具的等离子切割站的问题,当装夹零件时,操作员及机器人均需要等待;导致操作员和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较低;防护门打开的时候,机器人均需要等待,导致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进一步下降;当机器人进行切割作业时,操作员在这段时间内是空闲的,导致操作员的工作饱和度进一步下降。
因而亟需一种等离子切割站改善现有等离子切割站在加工工件时,操作员和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站,以解决现有等离子切割站在加工工件时,操作员和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包括本体,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切割工位,机器人,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上的等离子切割头;
所述切割工位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装夹工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夹具,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防护门,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防护门旋转,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夹具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夹具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装夹部,以及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装夹部;
所述第一装夹部和所述第二装夹部分别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装夹部转动,所述第二装夹部能够从动于所述第一装夹部。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防护门的轴线和所述夹具转动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
所述从动轮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的轴线重合,所述防护门顶部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底部的端面连接,所述防护门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防护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有圆环状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中轴线和所述从动轮转动的轴线重合,所述防护门靠近底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滑轨的外周面贴合,所述防护门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二装夹部正下方的位置设置为漏斗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大端低于所述第二装夹部的底端,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小端位于其大端的下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废料传送带,所述废料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漏斗形结构的正下方,切割工件的废料能够从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小端掉落到所述废料传送带上。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工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割工位间隔设置,且均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机器人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防护门旋转,使防护门能够旋转开合,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防护门开合的路径长度,能够很快实现开合动作,从而当防护门开合时只需要花费较短的时间,能够减少机器人在此期间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等离子切割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等离子切割站A处的剖视示图;
图3为图1所示等离子切割站的两个防护门一个打开另一个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11、漏斗形结构;
2、切割工位;
21、第一驱动电机;
221、第一装夹部;222、第二装夹部;
231、第二驱动电机;232、减速机;233、主动轮;234、从动轮;
24、防护门;
3、废料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如图1~2所示,包括本体1、切割工位 2、机器人(附图中未示出)以及等离子切割头(附图中未示出),切割工位2 用于夹持工件并且安装在本体1上,机器人安装在本体1的一侧并且靠近切割工位2,等离子切割头安装在机器人上且用于对工件进行等离子切割。本实施例中切割工位2的数量为两个,当然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更多个,机器人的数量为一个。
切割工位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夹具、驱动装置以及防护门24。第一驱动电机21安装在本体1上,夹具包括第一装夹部221和第二装夹部222,其中,第一装夹部221与第一驱动电机2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1能够带动第一装夹部221转动,第二装夹部222安装在本体1上并且相对本体1能够转动,第一装夹部221位于第二装夹部222的正上方,第一装夹部221和第二装夹部222在使用时,分别和工件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21 的驱动下,第一装夹部221带动工件转动,第二装夹部222跟随工件一起转动。
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31、减速机232、主动轮233以及从动轮 234,第二驱动电机231以及减速机232均固定在本体1上,减速机232与第二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233安装在减速机232的输出轴上,并且和从动轮234啮合,防护门24的顶部的一端与从动轮23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防护门24底部的一端与本体1转动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231的驱动下,防护门24跟随从动轮234一起转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从动轮234的轴线沿竖直方向,本体1上设有一圆柱形凸块(附图中未示出),从动轮234套设在该凸块上且相对凸块能够转动,该凸块的中间设有通孔,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从通孔中穿过,并且从动轮234的轴线和第一驱动电机21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重合,防护门24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并且防护门24圆弧形结构的轴线和从动轮234转动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重合,从而防护门24、从动轮234以及第一驱动电机21的轴线相互重合,使切割工位2的整体结构高度紧凑。本实施例中,从动轮234底部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附图中未示出),连接板底部的一端与防护门24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本体1靠近防护门24底部的一端设有滑轨,滑轨呈圆环形,滑轨的外周面和防护门24的内周面贴合,防护门24能够相对滑轨滑动。防护门24可以旋转开合,现有技术中防护门沿直线开合,并且需要同时对两个切割工位进行安全防护,其运动路径至少涵盖了两个切割工位的总宽度,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防护门24需要防护的面积相对减少,移动的路径相对减小,从而可以更加迅捷地打开和关闭。
本体1位于第二装夹部222下方的位置设有漏斗形结构11,该漏斗形结构 11的大端位于第二装夹部222底端的下方,并且大端的直径等于防护门24的直径,该漏斗形结构11的小端位于大端的下方,对工件进行等离子切割产生的废料能够从该漏斗形结构11的小端掉落。
优选的,该等离子切割工站还包括废料传送带3,在每一个切割工位2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废料传送带3,并且两个废料传送带3相对设置。具体的,切割工位2的一端位于该漏斗形结构11的正下方,另一端位于该本体1的一侧,废料能够从漏斗形结构11的小端直接掉落到废料传送带3上,从而废料不会在本体1下方堆积,无需对废料进行定期清理。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切割工位2,如图3所示,当其中一个工位进行切割时,另一个工位可以进行工件的安装及拆卸,通过两个切割工位2的分工作业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机器人处于持续工作的状态,避免机器人的闲置,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同时,对于操作员而言,当其中一个切割工位2 进行切割时,可以对另一个切割工位2进行工件的装夹或卸载,以及对另一个切割工位2的切割程序进行编排,减少了操作员的等待时间,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操作员的工作饱和度。通过在每一个切割工位2设置旋转的防护门24,一方面减少了防护门24打开时需要的移动的路径长度,使其可以很快的打开或者闭合,另一方面,当打开或者关闭其中一个切割工位2的防护门24时,不妨碍机器人对另一个切割工位2进行等离子切割,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的闲置时间,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饱和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至少一个切割工位(2),机器人,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上的等离子切割头;
所述切割工位(2)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21),用于装夹工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的夹具,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防护门(24),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防护门(24)旋转,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夹具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输出端上的第一装夹部(221),以及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且与所述本体(1)转动连接的第二装夹部(222);
所述第一装夹部(221)和所述第二装夹部(222)分别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装夹部(221)转动,所述第二装夹部(222)能够从动于所述第一装夹部(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24)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防护门(24)的轴线和所述夹具转动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3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输出端连接的减速机(232),与所述减速机(232)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233),与所述主动轮(233)啮合的从动轮(234);
所述从动轮(234)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转动的轴线重合,所述防护门(24)顶部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234)底部的端面连接,所述防护门(24)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能够驱动所述防护门(2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圆环状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中轴线和所述从动轮(234)转动的轴线重合,所述防护门(24)靠近底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滑轨的外周面贴合,所述防护门(24)和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位于所述第二装夹部(222)正下方的位置设置为漏斗形结构(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结构(11)的大端低于所述第二装夹部(222)的底端,所述漏斗形结构(11)的小端位于其大端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传送带(3),所述废料传送带(3)的一端位于所述漏斗形结构(11)的正下方,切割工件的废料能够从所述漏斗形结构(11)的小端掉落到所述废料传送带(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工位(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割工位(2)间隔设置,且均位于所述本体(1)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等离子切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的数量为一个。
CN201820125855.0U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Active CN207873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855.0U CN207873367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5855.0U CN207873367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3367U true CN207873367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5855.0U Active CN207873367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33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253A (zh) * 2019-03-29 2019-06-28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工位等离子自动切割生产线
CN113319417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cm机台用靶材电子束焊接成型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253A (zh) * 2019-03-29 2019-06-28 泰州鑫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工位等离子自动切割生产线
CN113319417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cm机台用靶材电子束焊接成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3367U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站
CN202428103U (zh) 一种相贯线等离子切割机专用除尘箱
CN204449778U (zh) 一种工件焊接夹紧装置
CN206029622U (zh) 一种五轴切割水刀
CN207189648U (zh) 一种机械手
CN211966063U (zh) 合金套油槽开槽设备
CN201394776Y (zh) 滚筒去刺机
CN205835342U (zh) 一种仓库用货物搬运机器人
CN208713696U (zh) 一种去毛刺机的转动机构
CN207223117U (zh) 一种简易齿轮剃齿面去毛刺机
CN214291544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焊接装置
CN103192142B (zh) 攻牙甩油系统
CN203401127U (zh) 弯头坡口机
CN210998719U (zh) 一种辅助不锈钢管倒角的机械手
CN110524392A (zh) 一种管线自动打磨装置
CN204747903U (zh) 一种用于焊接件的旋转升降装置
CN115365585A (zh) 一种齿轮倒棱自动上下料生产系统
CN208390296U (zh) 喷涂用一字转台
CN206356983U (zh) 一种具有铁屑收集效果的便捷式车床
CN113385697B (zh) 一种机床除尘主轴结构和机床除尘装置
CN211708287U (zh) 一种组合式钣金件加工用倒角装置
CN208713601U (zh) 一种单工位去毛刺装置
WO2018196100A1 (zh) 双机械手清洗机及其清洗方法
CN207272859U (zh) 一种立式铣床挡料防护装置
CN210060661U (zh) 去毛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