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6288U - 一种游戏手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游戏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6288U
CN207856288U CN201721317656.1U CN201721317656U CN207856288U CN 207856288 U CN207856288 U CN 207856288U CN 201721317656 U CN201721317656 U CN 201721317656U CN 207856288 U CN207856288 U CN 207856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umb
rocking bar
keyboard
ke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76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西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 100 Technology (beij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Ling 100 Technology (beij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 100 Technology (beijing) LLC filed Critical Ling 100 Technology (beijing) LLC
Priority to CN2017213176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6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6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62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游戏手柄,其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所述主操控面上设置有摇杆和/或十字方向键;在所述摇杆的周向上和/或在十字方向键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拇指按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结构简单但更加人性化,增加了适配游戏类型,方便于用户操控、提高了用户的反应速度或者操控速度,提高了用户在竞技游戏中的胜利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游戏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游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游戏手柄。
背景技术
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娱乐方式,而作为电子游戏最为重要的附件之一,游戏手柄也不断的进行改进,以满足游戏玩家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游戏手柄通常设置有摇杆、功能键、方向键等控制装置。
现在手机游戏的日益流行,其特征由单纯的休闲化(愤怒的小鸟为代表)向竞技化(王者荣耀)过渡,然而在手机上的操作效果却一直不尽人意,特别是现有游戏外设更是无法满足。这主要是由于竞技类手游很大程度上借鉴了PC游戏,操作复杂程度远超传统游戏,传统游戏外设不能提供足够的按键。人物移动方向和攻击方向不一致(即左手控制上下左右的人物空间位移,右手鼠标控制360 度的攻击方向);而现有的手机游戏外设依然延续的是游戏机的手柄设计,其控制特点是以人物移动方向引导攻击方向(请参考魂斗罗,依赖人物的上下左右的移动来引导子弹攻击方向)。
总之,现有的游戏手柄仍然无法满足游戏玩家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手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游戏手柄仍然无法满足游戏玩家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
所述主操控面上设置有摇杆和/或十字方向键;
在所述摇杆的周向上和/或在十字方向键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拇指按键。
进一步地,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用于游戏中选择技能释放方向和/或技能释放对象;
和/或,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用于游戏中实现技能释放。
进一步地,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所述第一拇指按键分为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近距按键、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远距按键。
进一步地,在包含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摇杆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最高点或者中心点的投影高度为键面高度;
所述远距按键的键面高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从而更便于拇指精准地操控。
由于壳体形状为多变,难以表述。为表述方便,本申请以设计的用户操作手势为参考,例如拇指、食指到小手指等等触及的操控区域,对壳体上位置进行定义或者描述。用户在操作游戏手柄时,左、右手掌的掌心通常对着壳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左右手的拇指处于主操控面上方,左右手拇指分别操控主操控面的不同区域内的按键或者摇杆;左右手拇指的指根部位抵靠在或者靠近左右侧面的上侧边缘。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等四个手指自左右侧面伸向背面(远离用户的侧面)。
一般情况下,壳体的顶部的主操控面分为左手拇指负责的左操控区域和右手拇指负责的右操控区域;操控时,左手拇指的指根或者拇指掌骨部抵靠左操控区域的左侧边缘并更靠近壳体前侧面(靠近用户的侧面);右手拇指的指根或者拇指掌骨部抵靠右操控区域的右侧边缘并更靠近壳体前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与所述主操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拇指掌骨或者拇指指根抵靠的内凹的弧形槽;其中所述弧形槽靠近壳体前侧面设置;
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所述远距按键为远离所述弧形槽的第一拇指按键,近距按键为靠近弧形槽的第一拇指按键;所述远距按键键面高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弧形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高度逐渐增加;即在远离弧形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远高近低地设置。
另外,在本申请中,操控拇指指根处也可以近似认定为弧形槽处。
当然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主操控面上,不排除设置其他拇指按键(或称第二拇指按键)。通常第二拇指按键为操作不频繁的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摇杆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为所述远距按键;
所述摇杆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为所述近距按键;
即,摇杆远离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大于靠近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从而用于方便操控拇指越过摇杆操控较远的第一拇指按键。
或称,摇杆远离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较高,摇杆靠近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较低。
进一步地,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所述摇杆背离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高于所述摇杆键面中心或者最高点的投影高度;
摇杆靠近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低于所述摇杆键面中心或者最高点的投影高度。
进一步地,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远大近小设置;即远离拇指指根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大于靠近拇指指根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
所述第一拇指按键分为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近距按键、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远距按键;所述远距按键的键面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键面;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面积逐渐增大。
换句说,所述远距按键的键面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键面。
即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面积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面积,从而减小因为距离而导致的拇指对较远第一拇指按键的不精准或者不方便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主操控面上设置有左摇杆和右摇杆,所述左摇杆和/或所述右摇杆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拇指按键。
其中,摇杆圆周上的第一拇指按键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为3-8个。摇杆圆周上的第一拇指按键的横截面大体呈扇形,在扇形高度一致的情况下,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一侧第一拇指按键周向长度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一侧第一拇指按键周向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顶部设置有径向外凸的凸檐。
进一步地,在所述摇杆周向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拇指按键,在径向上,所述第三拇指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摇杆键面和/或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在靠近其操作拇指指根的方向上逐渐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远距按键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在包含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摇杆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摇杆键面边缘距离拇指跟最近点低于摇杆键面拇指两侧边缘点,所述边缘点和摇杆键面中心的连线与摇杆键面边缘距离拇指指根最近点和拇指指根的连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游戏手柄,其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壳体的背面(远离用户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用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操控的背部按键。
用户手操控游戏手柄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伸到壳体的背部,若干个所述背部按键的位置分别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的末端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按键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背部按键呈行或者呈列平行间隔设置,或者呈矩阵式布设。
背部按键数量多个,从而形成一个输入键盘,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背面与左侧面和/或右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两者过渡的斜面;所述背部按键设置在所述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背面与左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内凹的左凹槽;
和/或,壳体的背面与右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内凹的右凹槽;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V型或者弧形,若干个背部按键设置在构成所述凹槽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组或者若干组侧按键组;所述凹槽包括相交设置的两个侧操控面;
每个所述侧按键组包括一对平行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操控面上的所述背部按键。
用户操控游戏手柄时,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手指伸入所述凹槽内,用于触碰操控背部按键。
进一步地,同一组内的两个所述背部按键彼此靠近设置,以便于一个手指末端可同时触碰操控同组内的两个背部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侧和/或右侧底部设置有用于无名指、中指和小手指中一个或者若干个插入的孔洞,进而提高用户操控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便于人手把持所述壳体的护手板。
所述侧面包括但不限于壳体的左、右两侧、背面、左右两侧面与背面或者前侧面交界处的过度面(斜面或者凹槽面)等。
进一步地,所述护手板包括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上下间隔设置,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护手板通过卡接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护手板在高度上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的中部,用户操控游戏手柄时,所述护手板插卡在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相邻的两个手指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护手带,护手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的外侧端连接;
所述护手带、所述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围成护套,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护套内。
其中,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之间,所述护手带贴靠在手背上并趋向于与壳体侧面一起夹持住手掌。
其中,所述上护手板和下护手板的外侧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护手带的两端套装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架卡接的卡接槽。
当游戏手柄配置有支撑架时,用户可以通过卡接槽将游戏手柄固定在支撑架上,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左半壳和右半壳拼装而成,所述主操控面由此被分割为分别设置在左半壳顶面上的左操控区域、设置在右半壳顶面上的右操控区域;并且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左右间隔距离可调。
用户的左右手则分别负责左操控区域和右操控区域上的控制键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间距距离调节时导向的导向结构或者导向件。
导向结构或者导向件的形式很多,例如,一个半壳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向杆,另一个半壳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若干个插孔;或者,两个半壳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同一导向轨道上;或者,两个半壳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杆,通过伸缩杆,两个半壳间的距离可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结构简单但更加人性化,增加了适配游戏类型,方便于用户操控、提高了用户的反应速度或者操控速度,提高了用户在竞技游戏中的胜利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游戏手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部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键盘式背部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侧面底部设置有孔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侧面设置有护手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侧面设置有护手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半壳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游戏手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摇杆键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护手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十字方向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凸檐;2-第三拇指按键;10-壳体;10a-左半壳;10b-右半壳;11-主操控面;11a-左操控区域;11b-右操控区域;12-弧形槽; 13-左侧面;14-右侧面;15-背面;16-左凹槽;17-右凹槽;20-第一拇指按键;21-远距按键;22-近距按键;30-第二拇指按键;40- 摇杆;41-十字方向键;50-背部按键;60-孔洞;70-护手板;71- 上护手板;72-下护手板;73-护手带;80-卡接槽;90-导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11;
主操控面11上设置有摇杆40;
在摇杆40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拇指按键20。
部分或者全部第一拇指按键20用于游戏中选择技能释放方向和/或技能释放对象;部分第一拇指按键20用于游戏中实现技能释放。
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第一拇指按键20分为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近距按键22、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远距按键21。
在包含无外力作用时摇杆40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上,第一拇指按键20键面最高点或者中心点的投影高度为键面高度;
远距按键21的键面高度大于近距按键22的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Y上,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从而更便于拇指精准地操控。
由于壳体10形状为多变,难以表述。为表述方便,本申请以设计的用户操作手势为参考,例如拇指、食指到小手指等等触及的操控区域,对壳体10上位置进行定义或者描述。用户在操作游戏手柄时,左、右手掌的掌心通常对着壳体10的左右两个侧面,左右手的拇指处于主操控面11上方,左右手拇指分别操控主操控面 11的不同区域内的按键或者摇杆40;左右手拇指的指根部位抵靠在或者靠近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的上侧边缘。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等四个手指自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伸向背面(远离用户的侧面)。
一般情况下,壳体10的顶部的主操控面11分为左手拇指负责的左操控区域11a和右手拇指负责的右操控区域11b;操控时,左手拇指的指根或者拇指掌骨部抵靠左操控区域11a的左侧边缘并更靠近壳体10前侧面(靠近用户的侧面);右手拇指的指根或者拇指掌骨部抵靠右操控区域11b的右侧边缘并更靠近壳体10前侧面。
壳体10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与主操控面11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拇指掌骨或者拇指指根抵靠的内凹的弧形槽12;其中弧形槽 12靠近壳体10前侧面设置;
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远距按键21为远离弧形槽12的第一拇指按键20,近距按键22为靠近弧形槽12的第一拇指按键20;远距按键21键面高度大于近距按键22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弧形槽12的方向上,第一拇指按键20键面高度逐渐增加;即在远离弧形槽12的方向上,第一拇指按键20远高近低地设置。
在本申请中,操控拇指指根处也可以近似认定为弧形槽12处。
当然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主操控面11上,不排除设置键面高度相同的其他拇指按键(或称第二拇指按键30)。通常第二拇指按键30为操作不频繁的按键。
从另一角度讲,摇杆40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为远距按键21;摇杆40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为近距按键22。
即摇杆40远离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 20的键面高度较高,摇杆40靠近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较低。
或者称,摇杆40远离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大于靠近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从而用于方便操控拇指越过摇杆40操控较远的第一拇指按键20。
在本实施例中,在投影平面上,摇杆40远离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高度高于摇杆40的投影高度;
摇杆40靠近操作该摇杆40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20 的键面高度低于摇杆40的投影高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示,在左手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Y上,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远大近小设置;即远离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大于靠近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
第一拇指按键20分为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近距按键22、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远距按键21;远距按键21的键面大于近距按键22的键面;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Y上,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面积逐渐增大。
换句说,远距按键21的键面大于近距按键22的键面。
即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面积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键面面积,从而减小因为距离而导致的拇指对较远第一拇指按键20的不精准或者不方便程度。
壳体10的主操控面11上设置有左摇杆和右摇杆,左摇杆和右摇杆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拇指按键20。
其中,摇杆40圆周上的第一拇指按键20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地为3-8个。摇杆40圆周上的第一拇指按键20的横截面大体呈扇形,在扇形高度一致的情况下,远离操控拇指指根的一侧第一拇指按键20周向长度大于靠近操控拇指指根的一侧第一拇指按键 20周向长度。
实施例3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其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11;壳体10的背面15(远离用户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用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操控的背部按键50。
用户手操控游戏手柄时,若干个背部按键50的位置分别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的末端相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伸到壳体10的背部,分别操控对应的背部按键50。
着重参看图3所示,背部按键50数量为多个,且呈矩阵式布设。背部按键50数量多个,从而形成一个输入键盘,方便用户操作。
更为优选地,着重参照图2所示,壳体10背面15与左侧面13 的交界处设置有内凹的左凹槽16;
和/或,壳体10的背面15与右侧面14的交界处设置有内凹的右凹槽17;
左凹槽16和右凹槽17的横截面为V型或者弧形,若干个背部按键50设置在构成凹槽的侧面上。
左凹槽16和右凹槽17内设置有一组或者若干组侧按键组;凹槽包括相交设置的两个侧操控面;
每个侧按键组包括一对平行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操控面上的背部按键50。
用户操控游戏手柄时,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的一个或者若干个手指伸入凹槽内,用于触碰操控背部按键50。
同一组内的两个背部按键50彼此靠近设置,以便于一个手指末端可同时触碰操控同组内的两个背部按键50,从而提高大大提高用户的操控灵活性和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壳体10的左侧和/或右侧底部设置有用于无名指、中指和小手指中一个或者若干个插入的孔洞60,进而提高用户操控时的稳定性。
当然上述稳定机构还可以才有护手板70的形式,如图5所示,壳体10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用于便于人手把持壳体10的护手板70。
护手板70包括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上下间隔设置,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之间。
护手板70通过卡接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0上。
更为优选地,如图6和9所示,还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护手带73,护手带73的两端分别与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的外侧端连接;
护手带73、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围成护套,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护套内。
其中,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对应的手掌部分插卡在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之间,护手带73贴靠在手背上并趋向于与壳体10侧面一起夹持住手掌。
其中,上护手板71和下护手板72的外侧端设置有连接轴,护手带73的两端套装在连接轴上。
如图7所示,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架卡接的卡接槽80。
当游戏手柄配置有支撑架时,用户可以通过卡接槽80将游戏手柄固定在支撑架上,方便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壳体10由左半壳10a和右半壳10b拼装而成,主操控面11由此被分割为分别设置在左半壳10a顶面上的左操控区域11a、设置在右半壳10b 顶面上的右操控区域11b;并且左半壳10a和右半壳10b左右间隔距离可调。
用户的左右手则分别负责左操控区域11a和右操控区域11b上的控制键的操作。
左半壳10a和右半壳10b之间设置有用于间距距离调节时导向的导向结构90。
导向结构90的形式很多,例如,一个半壳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向杆,另一个半壳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若干个插孔;或者,两个半壳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同一导向轨道上;或者,两个半壳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杆,通过伸缩杆,两个半壳间的距离可调。
如图10所示,在上述的第一拇指按键20和/或背部按键50的顶部设置有径向外凸的凸檐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示,在摇杆40周向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拇指按键2,在径向上,第三拇指按键2设置在第一拇指按键20的外侧。
另外,如图12所示,护手板70设置位置比较特殊,护手板70 在高度上设置在左凹槽和右凹槽内的中部,用户操控游戏手柄时,护手板70插卡在用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相邻的两个手指之间。结构更加精确,稳定性更强,同时大提供了手柄的可操控性。
最后,如图11所示,摇杆40键面在靠近其操作拇指指根的方向上逐渐向下。更为优选地,远距按键的倾斜角度大于近距按键的倾斜角度。
摇杆40键面中间低两侧高地内凹设置形成凹槽,从而便于拇指左右拨动摇杆,同时方便拇指顺着凹槽伸入触摸拇指另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3所示,在摇杆40与十字方向键41互换位置,第一拇指按键分布在十字方向键周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游戏手柄,结构简单但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于用户操控、提高了用户的反应速度或者操控速度,在竞技游戏中提高了用户的胜利几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为面向用户的主操控面;
所述主操控面上设置有摇杆和/或十字方向键;
在所述摇杆的周向上和/或在十字方向键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拇指按键;
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所述第一拇指按键分为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近距按键、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的远距按键;
在包含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摇杆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最高点或者中心点的投影高度为键面高度;
所述远距按键的键面高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用于游戏中选择技能释放方向和/或技能释放对象;
和/或,部分或者全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用于游戏中实现技能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与所述主操控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用于拇指掌骨或者拇指指根抵靠的内凹的弧形槽;其中所述弧形槽靠近壳体前侧面设置;
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所述远距按键为远离所述弧形槽的第一拇指按键,近距按键为靠近弧形槽的第一拇指按键;所述远距按键键面高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键面高度;
或者,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弧形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高度逐渐增加;即在远离弧形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远高近低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远离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为所述远距按键;
所述摇杆靠近其操控拇指指根一侧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为所述近距按键;
即,摇杆远离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大于靠近操作该摇杆的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所述摇杆背离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高于所述摇杆键面中心或者最高点的投影高度;
摇杆靠近拇指指根一侧的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高度低于所述摇杆键面中心或者最高点的投影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拇指的操控区域内,在远离拇指指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远大近小设置;即远离拇指指根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大于靠近拇指指根的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键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主操控面上设置有左摇杆和右摇杆,所述左摇杆和/或所述右摇杆的周向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拇指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顶部设置有径向外凸的凸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杆周向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拇指按键,在径向上,所述第三拇指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拇指按键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键面和/或所述第一拇指按键键面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在靠近其操作拇指指根的方向上逐渐向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距按键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近距按键的倾斜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摇杆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摇杆键面边缘距离拇指跟最近点低于摇杆键面拇指两侧边缘点,所述边缘点和摇杆键面中心的连线与摇杆键面边缘距离拇指指根最近点和拇指跟的连线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左半壳和右半壳拼装而成,所述主操控面由此被分割为分别设置在左半壳顶面上的左操控区域、设置在右半壳顶面上的右操控区域;并且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左右间隔距离可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间距距离调节时导向的导向结构或者导向件。
CN201721317656.1U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游戏手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6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7656.1U CN207856288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游戏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7656.1U CN207856288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游戏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6288U true CN207856288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5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765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6288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游戏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6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8006B2 (ja) エルゴノミックキーボード装置
CN1170608C (zh) 游戏机用操作器
CN101196779B (zh) 具有波浪形键高度变化以适应自然手指位置的弯曲键盘
CN107648849A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106155358A (zh) 手持和桌面双模式人体工程学鼠标
US20160310841A1 (en) Controller for video game console
CN201087859Y (zh) 一种双面键盘组件
CN207856288U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7718331U (zh) 一种游戏手柄
EP2902082A1 (en) Video games input device
CN201440239U (zh) 手指键戒
CN205549518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游戏手柄
CN2585674Y (zh) 游戏机手柄
CN201465056U (zh) 一种侧握鼠标
CN2916751Y (zh) 一种可以调整按键功能的鼠标
CN106730826A (zh) 适用于fps游戏的游戏手柄
CN203025652U (zh) 掌上键盘
CN218129912U (zh) 一种游戏控制手柄
CN210534728U (zh) 一种立式摆动鼠标
CN213904297U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左右手的单手游戏键盘
KR200381353Y1 (ko) 컴퓨터용 서있는 마우스
KR101643525B1 (ko) 데이터 입력기
KR20160001023U (ko) 건 마우스
CN217311895U (zh) 一种摇杆可调整的游戏手柄
CN202427152U (zh) 遥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