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3753U -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3753U
CN207853753U CN201721751068.9U CN201721751068U CN207853753U CN 207853753 U CN207853753 U CN 207853753U CN 201721751068 U CN201721751068 U CN 201721751068U CN 207853753 U CN207853753 U CN 207853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fc
capacitance
resistanc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10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510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3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3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37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中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通过将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与逆变焊机电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在当PFC电路的功率增大时可以减小逆变焊机的体积,同时由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为可拆卸电路,因此采用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在大大缩小PFC焊机体积的同时,还可实现PFC电路的灵活切换。

Description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逆变焊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背景技术
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orce Correction)电路,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功率因数越高,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随着焊机行业“节能增效”战略的推进,在焊机里增加PFC电路的要求越来越急迫。PFC必然导致焊机体积的极大增加,引起运输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降低逆变焊机体积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具有如下构成: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二次输出整流电路,所述的逆变电路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包括BOOST升压电路和CPU芯片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开关、电磁兼容性EMC电路、防浪涌电路和滤波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磁兼容性EMC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后的支路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相并联,且与所述的电源开关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一电容和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且所述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的第二电容构成一并联支路;
所述的第二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防浪涌电路包括:PTC电阻、继电器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的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的继电器和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相并联,且所述的PTC 电阻、继电器和第一二极管均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的第六电容分别与所述的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一整流桥与所述的防浪涌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逆变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八电容、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第二IGBT Q2驱动电路;
所述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的第八电容相串联,且所述的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串联后的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 IGBT Q1驱动电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二IGBT Q1驱动电路相连接,第十电容与所述的第四电阻和第五二极管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三电感,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和第三电感的串联支路之间,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正极通过一线圈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电感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逆变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BOOST升压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二十一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所述的第四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与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相并联,所述的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通过一互感器与所述的CPU芯片控制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CPU芯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流电路、电压环调节电路、电流反馈电路、IGBT驱动电路和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第一互感器、第十五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的第六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十五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八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压反馈电流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所述的第一互感器与所述的第六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五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压环调节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容和第十七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相串联,且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第十四电阻的串联支路与所述的第十六电容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IGBT驱动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第十电阻分别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一电压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一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二二极管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二光耦和第十八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八电阻和所述的第二光耦相并联,所述的第二光耦与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相连接后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五电阻连接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到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的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的第十八电容相并联。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通过将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与逆变焊机电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在当PFC电路的功率增大时可以减小逆变焊机的体积,同时由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为可拆卸电路,因此采用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在大大缩小PFC焊机体积的同时,还可实现PFC电路的灵活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中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具有如下构成: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二次输出整流电路,所述的逆变电路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包括BOOST升压电路和CPU芯片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开关、电磁兼容性EMC电路、防浪涌电路和滤波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磁兼容性EMC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后的支路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相并联,且与所述的电源开关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一电容和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且所述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的第二电容构成一并联支路;
所述的第二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防浪涌电路包括:PTC电阻、继电器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的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的继电器和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相并联,且所述的PTC 电阻、继电器和第一二极管均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的第六电容分别与所述的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一整流桥与所述的防浪涌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逆变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八电容、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第二IGBT Q2驱动电路;
所述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的第八电容相串联,且所述的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串联后的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 IGBT Q1驱动电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二IGBT Q1驱动电路相连接,第十电容与所述的第四电阻和第五二极管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三电感,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和第三电感的串联支路之间,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正极通过一线圈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电感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逆变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BOOST升压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二十一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所述的第四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与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相并联,所述的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通过一互感器与所述的CPU芯片控制电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CPU芯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流电路、电压环调节电路、电流反馈电路、IGBT驱动电路和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第一互感器、第十五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的第六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十五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八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压反馈电流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所述的第一互感器与所述的第六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五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电压环调节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容和第十七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相串联,且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第十四电阻的串联支路与所述的第十六电容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IGBT驱动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第十电阻分别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一电压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一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二二极管相并联。
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二光耦和第十八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八电阻和所述的第二光耦相并联,所述的第二光耦与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相连接后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五电阻连接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到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的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的第十八电容相并联。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回路整流电路、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以及与它们相连通的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主回路整流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二次输出整流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源开关SW1,由电阻R1,R2,电容C1,C2,C3,C4,C5,共模电感L1,L2组成的EMC(电磁兼容性)电路,由PTC电阻,继电器RLY 和二极管D1组成的防浪涌电路,整流桥B1,C6组成的滤波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将单相 50/60Hz输入电网电压整流成直流电。逆变电路采用的是双端正激拓扑结构,IGBT Q1,Q2同时导通和关断,驱动频率高达60kHz,将高压直流电逆变成高频交流电,通过高频变压器(T1) 降压成低压交流电。IGBT两端所并联的是由电容C8,C9,电阻R3,R4和二极管D2,D5组成的尖峰电压抑制电路,二极管D3,D4用来将IGBT两端电压钳位在VCC值上,防止IGBT 过压损坏。二次输出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6,D7及滤波电感L3组成,二极管D6用于整流,二极管D7用于续流。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用来对整个焊接电源的时序及功能控制,包括焊接电源工作时序控制电路,焊接电流给定控制电路,PWM调节,IGBT驱动电路,PFC模块电路控制电路,焊接电流取样电路(互感器T2)、电压取样电路等。本发明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对焊接电源开机及关机时序控制,焊接电流给定,焊接起弧电流及推力电流控制,焊接电源异常状态检测及控制;电源用来给控制电路和PFC模块电路供电,采用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电压从电容C7两端的引入,因此其工作电压范围要求为DC 65~400V;PFC模块电路是由BOOST升压电路及以PFC控制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组成的有源PFC电路,它将输入整流电路整流的直流电(从J1,J3处取信号,J3为高压地),通过BOOST升压电路升压至VCC(约为380V左右)的直流电压,将升压后的VCC电压通过J2传递给电解电容C8滤波,同时通过PFC芯片将输入电流调节成与输入电压相位几乎相同的正弦波,PFC模块电路通过J3与电容C6相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带PFC与不带PFC焊接电源的灵活切换,因此设计了J1、J2、 J3三处连接点,当焊机需要带PFC时,通过三点连接PFC模块电路来实现,当取消PFC模块时,将J1与J2(图中虚线所示)连接起来,实现正常的整流滤波。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中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含BOOST升压电路和PFC控制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逆变主回路将输入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通过J1、J2连接输入给由升压电感L4,二极管D9、 D10,电容C21,C11,IGBT Q1和电流取样电路组成的BOOST电路,通过控制IGBT的导通和关断,将输入直流电压升压至VCC电压,再通过J2处的连接输入给逆变主回路滤波电容正端,电阻R1,电容C12和二极管D11组成吸收电路,用于抑制IGBT两端尖峰电压。 PFC模块控制电路以控制芯片U1为核心,包括电压反馈电流,电压环调节电路,电流反馈电路,IGBT驱动电路,PFC时序控制电路。PFC控制芯片采用的是英飞凌公司生产的PFC 控制芯片ICE2PCS01,该芯片采用单周期控制技术,无需传统PFC芯片的AC电压取样及模拟乘法器,大大简化了PFC电路的设计,减小了产品体积,降低了焊机成本。电压反馈电路由电阻R8,R9和电容C6构成的分压电路所组成的,电压环调节电路由电阻R10和电容C7、 C8组成,电流反馈电路由互感器CT,二极管D15,电阻R6、R7和电容C13组成,通过改变互感器的匝比和取样电阻R7的阻值,可实现PFC输出功率的调节。IGBT驱动电路由电阻 R10、R11,三极管Q2、Q3和二极管D12组成,配对三极管用于驱动信号的功率放大,D12 用于加速IGBT关断速度用,同时为了保证整机的EMC性能,驱动频率采用35kHz,使PFC 模块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频段与主回路60kHz逆变频率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频段不产生交叠,达到提升整机电磁兼容性的目的。PFC时序控制电路由电阻R15、R16、R17、R18,PNP型三极管Q4,光耦U2和电容C18组成,通过控制电路的PFC ON控制信号变成低电平,光耦 U2工作,三极管Q4导通,+15V电压给PFC芯片U1的7脚供电,IGBT驱动电路工作,从而整个PFC模块电路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将PFC模块电路和逆变焊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功率因数≥0.99,大大缩小了PFC焊机的体积,且在不增加 PCB尺寸(长度与高度)的同时可灵活的实现带PFC及不带PFC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主回路顺序依次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二次输出整流电路,主回路将单相 50/60Hz电网电压整流成直流,再由逆变电路变成高频交流方波,通过高频变压器降压成低压高频交流,再二次整流成焊接所需要的直流电。PFC模块电路是由BOOST升压电路及以 PFC控制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组成的有源PFC电路,PFC控制芯片采用的是英飞凌公司生产的PFC控制芯片ICE2PCS01,该芯片采用单周期控制技术,无需传统PFC芯片的AC电压取样及模拟乘法器,大大简化了PFC电路的设计,减小了产品体积,降低了焊机成本。控制电路包括PWM调节电路,IGBT驱动电路,电流取样反馈电路,电流给定电路及焊机时序控制电路,其中电流给定电路及焊机时序控制采用单片机来实现。用户设定的焊接电流值,即电流给定与原边互感器峰值取样电路采样到的电流反馈信号误差比较器得到误差电压,误差电压控制PWM调节电路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IGBT驱动电路来驱动主回路上的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IGBT,实现设定的焊接电流输出。该逆变电路采用双端正激式拓扑结构,其中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IGBT Q1,Q2同时开通,同时关断,与高频变压器一起将高压直流电转换成低压交流电,IGBT两端的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组成的吸收网络用来抑制尖峰电压。该高频电压器在电路中起到功率传递及电气隔离的作用,所采用铁氧体磁芯。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的技术方案中,其中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模块单元均能够对应于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并非仅仅属于执行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这些模块和单元所涉及的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以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即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通过将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与逆变焊机电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在当PFC电路的功率增大时可以减小逆变焊机的体积,同时由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为可拆卸电路,因此采用该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在大大缩小PFC焊机体积的同时,还可实现PFC电路的灵活切换。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6)

1.一种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包括主回路整流电路、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当存在所述的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时,所述逆变焊机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如下:
所述的主回路整流电路与所述的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所述的辅助供电电路和所述的控制电路两两相互连接;
当将所述的可拆卸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拆卸后,所述逆变焊机电路的电路连接结构如下:
所述的主回路整流电路、所述的辅助供电电路和所述的控制电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回路整流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二次输出整流电路,所述的逆变电路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包括BOOST升压电路和CPU芯片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开关、电磁兼容性EMC电路、防浪涌电路和滤波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兼容性EMC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后的支路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相并联,且与所述的电源开关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一电容和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且所述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串联后与所述的第二电容构成一并联支路;
所述的第二电感跨接于所述的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并联支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浪涌电路包括:PTC电阻、继电器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的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的继电器和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相并联,且所述的PTC电阻、继电器和第一二极管均与所述的第五电容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的第六电容分别与所述的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一整流桥与所述的防浪涌电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八电容、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第二IGBT Q2驱动电路;
所述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的第八电容相串联,且所述的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串联后的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与所述的第三电阻和第八电容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一IGBT Q1驱动电路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二IGBT Q2驱动电路相连接,第十电容与所述的第四电阻和第五二极管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三电感,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和第三电感的串联支路之间,所述的第七二极管的正极通过一线圈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电感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通过一高频变压器与所述的逆变电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升压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二十一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所述的第四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九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电容与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相并联,所述的第三IGBT Q1驱动电路通过一互感器与所述的CPU芯片控制电路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芯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反馈电流电路、电压环调节电路、电流反馈电路、IGBT驱动电路和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第一互感器、第十五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的第一互感器与所述的第六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六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十五二极管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通过所述的第八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相并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反馈电流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五电容相并联,且所述的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的第十三电阻和第十五电容的并联支路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环调节电路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容和第十七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相串联,且所述的第十七电容与第十四电阻的串联支路与所述的第十六电容相并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GBT驱动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十二二极管,所述的第十电阻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一电压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一电阻和所述的第十二二极管相并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校正PFC时序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四三极管、第二光耦和第十八电容,所述的第十七电阻和第十八电阻相连接,且所述的第十八电阻和所述的第二光耦相并联,所述的第二光耦与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相连接后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的第十五电阻与所述的第十八电容相并联。
CN201721751068.9U 2017-12-15 2017-12-15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3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1068.9U CN207853753U (zh) 2017-12-15 2017-12-15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1068.9U CN207853753U (zh) 2017-12-15 2017-12-15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3753U true CN207853753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106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3753U (zh) 2017-12-15 2017-12-15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37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46A (zh) * 2019-05-10 2019-09-0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恒压开关电源用防浪涌软启动电路及方法
CN110518791A (zh) * 2019-09-27 2019-11-29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fc控制电路
CN110605460A (zh) * 2019-09-29 2019-12-24 南京凌鸥创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逆变焊机功率变换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46A (zh) * 2019-05-10 2019-09-0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恒压开关电源用防浪涌软启动电路及方法
CN110518791A (zh) * 2019-09-27 2019-11-29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fc控制电路
CN110605460A (zh) * 2019-09-29 2019-12-24 南京凌鸥创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逆变焊机功率变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e et al. A novel integrated buck–flyback nonisolated PFC converter with high power factor
CN104124874B (zh) 一种超高频隔离谐振变换器
Narimani et al. A new interleaved three-phase single-stage PFC AC–DC converter
CN101588139A (zh) 高功率因数隔离降压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207853753U (zh)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逆变焊机电路
CN100438286C (zh) 双管双正激升压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8235509B (zh)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CN211018677U (zh) 一种数控短电弧直流叠加脉冲电源
CN102291019A (zh) 全桥整流-直流推挽逆变的ac-dc变换器
CN109661072A (zh) Llc谐振变换器、led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18023U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功率模块
CN110649802A (zh) 一种单级谐振式ac-dc功率因数校正变换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N104967304B (zh) 一种基于无桥cuk隔离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2447403B (zh) 一种低谐波连续输入电流的三相整流电路
CN206283411U (zh) 一种单级隔离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7706055U (zh) 一种dc-dc变换器
CN105429452A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201726318U (zh) 无直流环节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1384127A (zh) 单位功率因数节能调光装置
CN205212694U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205123617U (zh) 一种dc/ac转换装置、dc/dc转换装置和恒流驱动装置
CN108023479A (zh) 一种电力变换器电路
CN209805671U (zh) 单三相输入电压兼容的磁集成无桥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Bonato et al. A novel voltage step-down/up ZCS-PWM Zeta converter
CN207743866U (zh) 一种电力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