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5106U -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5106U
CN209435106U CN201821626618.9U CN201821626618U CN209435106U CN 209435106 U CN209435106 U CN 209435106U CN 201821626618 U CN201821626618 U CN 201821626618U CN 209435106 U CN209435106 U CN 209435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cathode
phase
circuit
e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66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柏宇
刘斌
江弋横
刘海涛
蔡金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6266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5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5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5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包括三相电压源、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和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本实用新型与三相LC滤波无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比,功率因素可达到1.0,且输出电压可控;与三相boost‑buck型PFC整流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在无升压电路的情况下输出较低电压;与三相单开关校正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流控制简单,电感电流工作在连续模式下,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小,且只需两个电感,不需实现三相解耦,控制简单;与三相多开关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驱动和控制策略简单,大幅节约成本,便于实现,使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owerFactorCorrectionTechnique)是电力电子学界和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用于抑制谐波污染以降低高次电流谐波对电网及各用电设备造成的危害。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加,对电能变换器也提出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功率因数的更高要求,因此,各种新型的PFC变换拓扑也应运而生。目前,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比较多,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都相当成熟,而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则相对较晚较少。近年来随着PFC技术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三相PFC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为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两种:无源功率因数校正采用无源器件,例如LC滤波,虽然电路结构简单、效率高,但是功率因数受电感取值影响,最高只能达到0.95,且输出电压不可控,所以多数情况下不被采用;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拓扑结构现有技术中已有Buck、Boost、Buck-Boost、Flyback、Sepic和Cuk等,其中Boost、Buck-Boost电路因具有升压功能,可以保证输入电压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时输入电流的仍处于连续状态,但输出电压依然较高电位,对于要求整流输出电压较低的场合则需要在其后级连接有降压电路进行降压调节。
从使用有源功率管的数量来看,三相PFC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开关结构,一类是多开关结构。三相单开关Boost型PFC电路,为了实现三相之间的解耦,三个电感放在交流侧,并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下,其特点是电流控制简单,但是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流纹波较大,对滤波电流要求较高,输出电压过高,这给功率管的选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电路一般应用于输出功率小于10kw以及对电流THD要求不严格的场合;三相多开关虽然能以较高的精度控制输入电流,获得优异的性能,但驱动和控制策略复杂,成本较高,其适合于较大功率的场合。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进行改进,该电路结构简单,采用注入三次谐波电流的方式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包括三相电压源、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和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其中,
三相电压源,由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组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相连;
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包括并联的三条串联电路,D1的阳极与D4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电路,D2的阳极和D5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电路,D3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电路,以上三条串联电路阴极与阴极相连形成共阴极、阳极与阳极形成共阳极;
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包括由功率开关管Q1、二极管D7、二极管D21、电感L1、电容C1组成第一个buck电路和功率开关管Q2,二极管D8、二极管D21、电感L2、电容C1组成第二个buck电路;Q1的集电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阴极相连,Q2的发射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阳极相连;
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包括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和功率管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其中功率管Q3的集电极与D9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Q3的发射极与D9的阳极、D10的阳极和Q4的发射极相连,Q4的集电极与D10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5的集电极与D11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Q5的发射极与D11的阳极、D12的阳极和Q6的发射极相连,Q6的集电极与D12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7的集电极与D13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7的发射极与D13的阳极、D14的阳极和Q8的发射极相连,Q8的集电极与D14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9的集电极与D15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9的发射极与D15的阳极、D16的阳极和Q10的发射极相连,Q10的集电极与D16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1的集电极与D17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1的发射极与D17的阳极、D18的阳极和Q12的发射极相连,Q12的集电极与D18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3的集电极与D19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3的发射极与D19的阳极、D20的阳极和Q14的发射极相连,Q14的集电极与D20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D3和D6之间的一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个buck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D7的阳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D7的阴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阴极相连,Q1的发射极与D21的阴极和L1的一端相连,L1的另一端与C1的正极相连;第二个buck电路中,Q2的发射极与D8的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8的阴极相连,Q2的发射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21的阳极和L2的一端相连,L2的另一端与C1的负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开关管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采用MOSFET或IGBT。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电压源采用两个对称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其共阴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正半周包络线,共阳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负半周包络线。
有益效果: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效果:与三相LC滤波无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功率因素可达到1.0,且输出电压可控;与三相boost-buck型PFC整流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在无升压电路的情况下输出较低电压;与三相单开关校正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流控制简单,电感电流工作在连续模式下,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小,且只需两个电感,不需实现三相解耦,控制简单;与三相多开关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驱动和控制策略简单,大幅节约成本,便于实现,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环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相电压电流仿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相电压电流仿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c相电压电流仿真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的四条电流回路。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的四条电流回路。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的四条电流回路。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的四条电流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包括:三相电压源电路、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和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
三相电压源,由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组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相连。
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D4、D5、D6,D1的阳极与D4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电路,D2的阳极和D5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电路,D3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电路,以上三条串联电路阴极与阴极相连形成共阴极、阳极与阳极形成共阳极,以此相连构成三相不控整流电路;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D3和D6之间的一点相连。
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包括由功率开关管Q1、二极管D7、二极管D21、电感L1、电容C1组成第一个buck电路和功率开关管Q2,二极管D8、二极管D21、电感L2、电容C1组成第二个buck电路;第一个buck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D7的阳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D7的阴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阴极相连,Q1的发射极与D21的阴极和L1的一端相连,L1的另一端与C1的正极相连;第二个buck电路中,Q2的发射极与D8的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8的阴极相连,Q2的发射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21的阳极和L2的一端相连,L2的另一端与C1的负极相连。
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包括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和功率管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其中功率管Q3的集电极与D9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Q3的发射极与D9的阳极、D10的阳极和Q4的发射极相连,Q4的集电极与D10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5的集电极与D11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Q5的发射极与D11的阳极、D12的阳极和Q6的发射极相连,Q6的集电极与D12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7的集电极与D13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7的发射极与D13的阳极、D14的阳极和Q8的发射极相连,Q8的集电极与D14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9的集电极与D15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9的发射极与D15的阳极、D16的阳极和Q10的发射极相连,Q10的集电极与D16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1的集电极与D17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1的发射极与D17的阳极、D18的阳极和Q12的发射极相连,Q12的集电极与D18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3的集电极与D19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3的发射极与D19的阳极、D20的阳极和Q14的发射极相连,Q14的集电极与D20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
本实施例中,功率开关管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采用MOSFET,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IGBT。
三相输入采用两个对称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其共阴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正半周包络线,共阳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负半周包络线;控制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功率管电流分别跟随输入电压正半周和负半周包络线,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的调制是根据整流器输入电压而换相的低频调制,最终三相相电流与相电压保持相位完全一致,即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仿真结果显示,该PFC功能可使功率因数达到接近1.0。
如图3~5所示,图3为三相输入a相电压Ua和电流ia,图4三相输入b相电压Ub和电流ib,图5为三相输入c相电压Uc和电流ic。从图3~5可以看出三相电流与三相相电压保持同相位,即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图6~9为典型控制方式下,电网电压在Ua>Ub>Uc时,电路工作的四条电流回路:如附图6所示,当Q1、Q2都导通时,电流从Ua出发,经D1、Q1、L1、C1、L2、Q2、D6流回Uc;如附图7所示,当Q1导通,Q2关断时,电流从Ua出发,经D1、Q1、L1、C1、L2、Q12、D17流回Ub;如附图8所示,当Q1关断,Q2导通时,电流从Ub出发,经Q5、D12、L1、C1、L2、Q2、D6流回Uc;如附图9所示,当Q1、Q2都关断时,电流经L1、C1、L2以及D21实现续流。别的电压情况下做类似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电压源、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和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其中,
三相电压源,由a、b、c三相互成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组成,a、b、c三相电压源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相连;
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包括并联的三条串联电路,D1的阳极与D4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一条串联电路,D2的阳极和D5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二条串联电路,D3的阳极和D6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三条串联电路,以上三条串联电路阴极与阴极相连形成共阴极、阳极与阳极形成共阳极;
两个对称的buck电路,包括由功率开关管Q1、二极管D7、二极管D21、电感L1、电容C1组成第一个buck电路和功率开关管Q2,二极管D8、二极管D21、电感L2、电容C1组成第二个buck电路;Q1的集电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阴极相连,Q2的发射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阳极相连;
有源三次谐波电流注入电路,包括二极管D9、D10、D11、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和功率管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其中功率管Q3的集电极与D9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Q3的发射极与D9的阳极、D10的阳极和Q4的发射极相连,Q4的集电极与D10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5的集电极与D11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Q5的发射极与D11的阳极、D12的阳极和Q6的发射极相连,Q6的集电极与D12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7的集电极与D13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7的发射极与D13的阳极、D14的阳极和Q8的发射极相连,Q8的集电极与D14的阴极和D21的阴极相连,Q9的集电极与D15的阴极和第一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9的发射极与D15的阳极、D16的阳极和Q10的发射极相连,Q10的集电极与D16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1的集电极与D17的阴极和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1的发射极与D17的阳极、D18的阳极和Q12的发射极相连,Q12的集电极与D18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Q13的集电极与D19的阴极和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点相连,Q13的发射极与D19的阳极、D20的阳极和Q14的发射极相连,Q14的集电极与D20的阴极和D21的阳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一条串联电路中D1与D4之间的一点相连,b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二条串联电路的中D2和D5之间的一点相连,c相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第三条串联电路的中D3和D6之间的一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buck电路中,功率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D7的阳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D7的阴极相连,Q1的集电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阴极相连,Q1的发射极与D21的阴极和L1的一端相连,L1的另一端与C1的正极相连;第二个buck电路中,Q2的发射极与D8的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8的阴极相连,Q2的发射极与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共阳极相连,Q2的集电极与D21的阳极和L2的一端相连,L2的另一端与C1的负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管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采用MOSFET或IGB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压源采用两个对称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其共阴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正半周包络线,共阳极对中性点电压为三相输入电压负半周包络线。
CN201821626618.9U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Active CN209435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6618.9U CN209435106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6618.9U CN209435106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5106U true CN209435106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6618.9U Active CN209435106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51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514A (zh) * 2018-10-08 2019-01-08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514A (zh) * 2018-10-08 2019-01-08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7765B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和一种逆变器
CN105048490B (zh) 低电流应力的光伏微逆变器及其数字控制装置
CN108599564A (zh) 一种电容电压断续模式电容串接式交错并联Bcuk PFC变换器
CN105553249B (zh) 宽电压范围低电压应力电流注入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6374770A (zh) 输入输出共地可升降压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70196A (zh) 一种带中线的三相pfc整流电路
CN208128129U (zh) 一种无损软开关无桥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9787041U (zh) 一种三相升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N103683952B (zh) 一种并联整合式Buck-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拓扑
CN107465353A (zh) 一种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52144A (zh) 一种基于Zeta的升降压型三电平逆变器
CN109327139A (zh) 一种升降压电路
CN209435106U (zh)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N209881671U (zh) 单电感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104967304B (zh) 一种基于无桥cuk隔离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2075078A (zh) 低压输入的无桥交错倍压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CN204442168U (zh) 一种基于无桥cuk隔离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9742966B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单相并网十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CN209030104U (zh) 一种基于uc3854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
CN109167514A (zh)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N208337407U (zh) 一种三相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Ghorbanian et al. A Soft-Switching Bridgeless Buck-Boos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With Simple Auxiliary Circuit and Low Input Current THD
CN103269160B (zh) 一种三态直/直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08527U (zh) 一种无桥可升降压型直流电源电路
CN204031511U (zh) 一种新型无桥led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