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3507U -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3507U
CN207853507U CN201721852364.8U CN201721852364U CN207853507U CN 207853507 U CN207853507 U CN 207853507U CN 201721852364 U CN201721852364 U CN 201721852364U CN 207853507 U CN207853507 U CN 207853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hell
charger baby
power supply
preci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23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其聪
刘丹
许诗琼
谭文红
邓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523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3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3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3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充电宝,充电宝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充电电芯和电路板,电路板上电连接用于输出供电的输出组件;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用于对充电电芯供电的输入接头,输入接头外露于壳体底部。供电插座包括插排外壳,插排外壳上设置充电插槽,壳体的底部能够配合插入充电插槽;充电插槽中设置用于与输入接头配合导电接触的充电接头。该充电宝可以不使用充电线连接,充电时仅需要将充电宝本体放置于充电插槽内即可,充电宝本体与充电插槽一一对应,为充电宝本体提供放置空间,充电插槽可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用户不会随意放置充电宝本体,将充电宝本体掏出并放置到充电插槽中即可进行充电,使用时从中拔出即可。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耗电速度快,电池续航能力一直是这类产品的障碍,很多人出门时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对智能设备充电;充电宝内部主要为可充电电池,能够反向对其他设备充电。
传统的充电宝通过数据线连接充电,其上设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对其他设备充电时将数据线的一端连接输出接口,另一端连接被充电设备;对充电宝充电时将数据线的一端连接输入接口,另一端通过插头连接插座,对充电宝进行充电。对充电宝充电时至少需要两个步骤,在日常使用时十分容易忘记对充电宝充电,往往出门前方才想起,造成出门在外充电宝电量不足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简化充电宝的充电步骤,保持充电宝处于满电状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充电宝,不需使用数据线,简化充电宝的充电步骤,保持充电宝处于满电状态,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包括:
充电宝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充电电芯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用于输出供电的输出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芯供电的输入接头;所述输入接头外露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外露于所述壳体,用于连接充电线对所述充电电芯供电;
供电插座,包括插排外壳,所述插排外壳上设置充电插槽,所述壳体的底部能够配合插入所述充电插槽;所述充电插槽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输入接头配合导电接触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通过电线连接于电网。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定位缺口,所述充电插槽中设置定位凸块,所述定位缺口和所述定位凸块相互配合接触定位。
可选地,所述插排外壳呈底大顶小的锥台形,所述充电插槽开设于所述插排外壳的顶部表面。
可选地,所述插排外壳的倾斜侧面上设置充电插孔,所述充电插孔用于导电插接插头,并通过所述电线供电。
可选地,所述插排外壳的底部和/或侧壁上开设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供电插座的底部设置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使所述供电插座的底面与支撑面留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供电插座的底部向下凸出设置用于缠绕所述电线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外周转动设置收线盘;所述收线盘包括相互平行固定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电线被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限位。
可选地,所述充电宝本体和所述供电插座之间对应设置吸合磁铁,所述吸合磁铁对所述输入接头和所述充电接头提供压紧的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和供电插座等结构,其中充电宝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充电电芯和电路板,电路板上电连接用于输出供电的输出组件,输出组件可与插头插接,将充电电芯的电能向外输出供电;电路板上还电连接有用于对充电电芯供电的输入接头,输入接头可与电源导通,并且输入接头外露于壳体底部,用于对充电电芯充电。电路板上还设置充电端口,充电端口外露于壳体,用于连接充电线对充电电芯供电。供电插座包括插排外壳,插排外壳上设置充电插槽,壳体的底部能够配合插入充电插槽,充电插槽对壳体进行限位;充电插槽中设置用于与输入接头配合导电接触的充电接头,充电接头通过电线连接于电网,充电电芯依次经由输入接头、充电接头、电线与电网导通,电网对充电电芯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充电宝可以不使用充电线连接,充电时仅需要将充电宝本体放置于充电插槽内即可,充电插槽对充电宝本体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充电宝本体与充电插槽一一对应,为充电宝本体提供放置空间,充电插槽可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用户不会随意放置充电宝本体,将充电宝本体掏出并放置到充电插槽中即可进行充电,使用时从中拔出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正视方向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侧视方向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充电接头和输入接头相互配合的结构图;
图5为插排外壳和收线盘相互装配的剖面图。
图中包括:
充电宝本体1、壳体11、充电电芯12、电路板13、输出组件14、输入接头15、供电插座2、插排外壳21、充电插槽22、充电接头23、电线24、充电插孔25、绕线轴26、防滑垫片27、收线盘3、上压板31、下压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充电宝,不需使用数据线,简化充电宝的充电步骤,保持充电宝处于满电状态。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充电宝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的爆炸结构图;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正视方向和侧视方向的爆炸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1和供电插座2等结构;充电宝本体1包括壳体11,壳体11为外观件,由分体式的壳形组件装配构成,内部用于安装其他部件;壳体11内设置充电电芯12和电路板13,电路板13上电连接输出组件14和输入接头15,输出组件14用于输出电能,利用充电电芯12的电能对外部的用电设备供电,输入接头15用于对充电电芯12充电,对充电电芯12提供电能,电路连接控制通过电路板13实现;输出组件14可为USB接口,也可采用其他电能输出结构,输入接头15外露于壳体11底部。电路板13上还设置充电端口,充电端口外露于壳体11,用于连接充电线对充电电芯12供电,充电端口可设置为Micro USB、USB Type-C等目前主流的接口,实现普通的充电线连接充电。
供电插座2包括插排外壳21,插排外壳21上设置充电插槽22,壳体11的底部能够配合插入充电插槽22,充电插槽22的形状与插排外壳21底部的形状相同;充电插槽22中设置用于与输入接头15配合导电接触的充电接头23,如图4所示,为充电接头23和输入接头15相互配合的结构图;充电接头23通过电线24连接于电网,充电接头23通过电线连接于电网,充电电芯12依次经由输入接头15、充电接头23、电线24与电网导通,电网对充电电芯12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充电宝可以不使用充电线连接充电,充电时仅需要将充电宝本体1放置于充电插槽22内即可,充电插槽22对充电宝本体1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充电宝本体1与充电插槽22一一对应,为充电宝本体1提供放置空间,充电插槽22可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用户不会随意放置充电宝本体,用户出于习惯将充电宝本体1掏出并放置到充电插槽中即可进行充电,使用时从中拔出即可,避免了忘记充电外出时无法使用的情况。
优选地,为了使输入接头15和充电接头23在插接时准确对位,在壳体11的底部设置定位缺口,充电插槽22中设置定位凸块,定位缺口和所述定位凸块唯一对应,两者相互配合接触定位。壳体11的外形为柱体,可设置为圆柱或多棱柱,也可设置为球面或其他形状,在插入充电插槽22时位置无法唯一确定,因此设置了形状唯一对应的定位缺口和定位凸块,壳体11的底部和充电插槽22相互配合的部分不为回转体,只要将定位缺口和定位凸块相互对正插入即可将位置唯一确定。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壳体11为圆柱体,壳体11上设置的定位缺口相当于在底部切出一块弧形的部分。
为了使供电插座2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将插排外壳21设置为底大顶小的锥台形,充电插槽22开设于插排外壳21的顶部表面,插排外壳21与桌面等支撑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并且从下向上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供电插座2底面以上部分在竖向的投影完全落入底面内,不易发生倾倒。
插排外壳21的倾斜侧面上设置充电插孔25,充电插孔25用于导电插接插头,并通过电线24供电;在插排外壳21的内部设置导电组件,导电组件通过电线24连接于电源,当插头从充电插孔25中插入时可与导电组件导通供电。因插充电插孔25在插排外壳21上沿周向分布,各个充电插孔25的朝向不同,相互之间基本不会形成干涉,可方便不同插头的插接。充电插孔25可选用两孔、三孔、五孔或USB接口等形式。
插排外壳21的底部和/或侧壁上开设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孔,与外界连通,以便于空气流动换热。
供电插座2的底部设置防滑垫片27,防滑垫片27可为橡胶垫;防滑垫片27使供电插座2的底面与支撑面留有间隙,以使空气经过底部的散热孔顺畅地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电插座2的底部向下凸出设置用于缠绕电线24的绕线轴26,绕线轴26的面积小于插排外壳21的底部平面;绕线轴26的外周转动设置收线盘3;如图5所示,为插排外壳21和收线盘3相互装配的剖面图,收线盘3包括相互平行固定的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电线24被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限位,由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构成的收线盘3可相对于绕线轴26转动,并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的边缘固定,电线24可从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的边缘拉出,当旋转收线盘3时可将电线24盘绕在绕线轴26上。
充电宝本体1和供电插座2之间对应设置吸合磁铁,充电宝本体1上的磁铁设置在壳体11底部的内表面上,供电插座2上的磁铁设置在充电插槽22中,两块磁铁磁极相反设置,两块吸合磁铁对输入接头15和充电接头23提供压紧的磁力,使充电接头23和输入接头15紧密接触导电。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宝本体(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置充电电芯(12)和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13)上电连接用于输出供电的输出组件(14)、以及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芯(12)供电的输入接头(15);所述输入接头(15)外露于所述壳体(11)底部;所述电路板(13)上还设置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外露于所述壳体(11),用于连接充电线对所述充电电芯(12)供电;
供电插座(2),包括插排外壳(21),所述插排外壳(21)上设置充电插槽(22),所述壳体(11)的底部能够配合插入所述充电插槽(22);所述充电插槽(22)中设置用于与所述输入接头(15)配合导电接触的充电接头(23);所述充电接头(23)通过电线(24)连接于电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定位缺口,所述充电插槽(22)中设置定位凸块,所述定位缺口和所述定位凸块相互配合接触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外壳(21)呈底大顶小的锥台形,所述充电插槽(22)开设于所述插排外壳(21)的顶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外壳(21)的倾斜侧面上设置充电插孔(25),所述充电插孔(25)用于导电插接插头,并通过所述电线(24)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外壳(21)的底部和/或侧壁上开设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插座(2)的底部设置防滑垫片(27),所述防滑垫片(27)使所述供电插座(2)的底面与支撑面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插座(2)的底部向下凸出设置用于缠绕所述电线(24)的绕线轴(26),所述绕线轴(26)的外周转动设置收线盘(3);所述收线盘(3)包括相互平行固定的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所述电线(24)被所述上压板(31)和所述下压板(32)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宝本体(1)和所述供电插座(2)之间对应设置吸合磁铁,所述吸合磁铁对所述输入接头(15)和所述充电接头(23)提供压紧的磁力。
CN201721852364.8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Active CN207853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364.8U CN20785350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364.8U CN20785350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3507U true CN20785350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8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2364.8U Active CN207853507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3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9146U (zh) 手机保护与移动充电装置
CN207853507U (zh) 一种组合式充电宝
CN210577880U (zh) 磁吸潜艇移动电源
CN108550937A (zh) 内置无线充电线圈的充电电池
CN20739927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108767348A (zh) 无线充电电池和无线充电电池组
CN205159396U (zh) 一种充电宝
CN207235276U (zh) 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4243421U (zh) 荧光旋转插座
CN209860070U (zh) 一种type-C型可双向充电的电池
CN202134932U (zh) 手机座充组件
CN203434337U (zh) 球形电插座
CN206076594U (zh) 插线板
CN203119776U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
CN215185888U (zh) 一种可替换充电端头且可伸缩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9913528U (zh)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CN202134933U (zh) 手机座充机构
CN206271935U (zh) 一种圆柱状定时插座
CN207834766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插座
CN203942090U (zh) 一种电连接设备及接头
CN21470724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功能的tws耳机仓
CN215497430U (zh) 一种充电结构
CN207234472U (zh) 充电器转换头
CN210927194U (zh) 磁吸式移动电源
CN214227889U (zh) 魔方充电器及魔方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