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3493U -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3493U
CN207853493U CN201721432521.XU CN201721432521U CN207853493U CN 207853493 U CN207853493 U CN 207853493U CN 201721432521 U CN201721432521 U CN 201721432521U CN 207853493 U CN207853493 U CN 20785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ain body
control circuit
wireless charging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25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志
江怡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 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 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 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 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25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3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34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线圈设于主体第二内侧与铁心板之间,使铁心板与线圈相互贴附;第二控制电路模块为无线充放电控制的电路模块并与线圈电性连接,使主体第二面形成有主感应区;第一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无线充放电功能的启动或关闭;当对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充电时,主体第二面的主感应区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的感应区,使电池中的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再经过线圈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发送出去,被可携式智能型装置接收并由其内部线圈转换成电能使用;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的电磁波并转换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达到无线充放电的功效。

Description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在此专指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型手机与各种可携式移动通讯或多媒体影音装置的普遍化,现代人每天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工作中,几乎随时随地使用着这些通讯装置,以至于常常发生电力不足而需要随时加以充电,但,传统手机或平板计算机(iPad),甚至是智能型手表、移动电源,当电力不足,需要充电时,无论是在家中、室内或外出在户外时,均需要使用连接线的两端接头相互电性连接手机与移动电源(或移动电源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以充电线连通电的方式对移动电源充电),才能进行充电,一旦忘记携带连接线,就无法进行充电,且在每一次充电过程中,反复地将连接线的两端接头插进与抽出,使得连接线的接头容易磨损,接头与电线连接处还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导致充电无法正常进行,同时,还会造成手机、平板计算机(iPad)与移动电源的接口松动损坏,必须花费金钱维修手机或平板计算机(iPad),有时,甚至整台昂贵的手机或平板计算机(iPad)无法维修,不但如此,在充电过程中,连接线也常常发生缠绕、纠结,或断裂毁损的现象,还会因连接线的牵绊,稍一不小心就会拉扯到连接线,造成手机或移动电源掉落地上而损坏的情况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让使用者感到相当地不便;因此,由以上得知,所述缺失,使得传统对手机或平板计算机(iPad)…等各种通讯或智能型装置以有线进行充电的方式,或以有线方式对移动电源本身进行充电,均存在许多不便与困扰,已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鉴于此,如何让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不用连接线就能直接对手机或智能型装置进行充电,同时,当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需要充电时,也不需要连接线或充电线就能被加以充电,大幅提升移动电源使用的便利性与实用性,是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鉴于前述传统各种可携式智能型装置以有线进行充放电的方式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无法突破,而加以精心研究,再积极的研发、创作,通过多年研究于此一行业的专业经验与心得,于是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主要包含有主体、电池、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无线电磁感应模块;所述主体还包含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其中,主体外部形成有主体第一面与主体第二面;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进一步包含有电磁感应圈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电磁感应圈包含有铁心板以及至少一线圈,所述铁心板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其中,线圈设置于主体第二内侧与铁心板之间,即贴靠于铁心板的背面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并与线圈电性连接,使得主体第二面形成有主感应区;其中,电池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的主体第一内侧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也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据以使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主要包含有主体、电池、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无线电磁感应模块;所述主体还包含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其中,主体外部形成有主体第一面与主体第二面;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进一步包含有电磁感应圈;所述电磁感应圈包含有铁心板以及至少一线圈,所述铁心板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其中,线圈设置于主体第二内侧与铁心板之间,即贴靠于铁心板的背面上;所述电磁感应圈的线圈电性连接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使得主体第二面形成有主感应区;其中,电池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的主体第一内侧上;据以使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充电,彻底解决传统对手机或其他可携式智能型装置充电时,受到线的束缚与牵绊的不便,提高随时随地方便进行充电的实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铁心板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状态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
10:主体
100:主感应区
11:第一壳体
110:主体第一面
111:主体第一内侧
12:第二壳体
120:主体第二面
121:主体第二内侧
20:电池
31:第一控制电路模块
32:第二控制电路模块
50:无线电磁感应模块
51:电磁感应圈
511:铁心板
5110:背面
512:线圈
60:感应面端
600:感应区
61:可携式智能型装置
62:无线充电器
7:充电电量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效,将在后文参照附图及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以及图9 所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主要包含有主体10、电池20、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所述主体10 还包含有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其中,主体10外部形成有主体第一面110与主体第二面120;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进一步包含有电磁感应圈51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其中,电磁感应圈 51包含有铁心板511以及线圈512,所述铁心板511设置于第二外壳12的主体第二内侧121上,线圈512设置于主体第二内侧121与铁心板511之间,即贴靠于铁心板511的背面5110上(如图4所示),使得铁心板511与线圈512相互贴附;其中,线圈512卷绕的形状可依据需要为圆形、矩形或其他几何形状,且可依据需要设置为至少一层,其卷绕的圈数也可以依据需要卷绕为任意圈数,以降低空窗区并加强散热效果为目的,并提高电磁波转换与无线充放电的最佳效率;所述铁心板511为可应用于高频的磁性材料的铁氧磁体,由铁与其他元素的氧化物所构成的晶体结构,在高温与特定的方式、时间下将铁氧磁体材料烧结而成,具有高导磁率的特性,由于其各细小磁域并非同一方向排列,因此并不会像一般磁铁展现出N极或S两极;其中,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也设置于第二外壳12的主体第二内侧121上并与线圈5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主要功能为无线充放电控制的电路模块(请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使得主体第二面 120形成有主感应区100;所述电池20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电性连接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11的主体第一内侧111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也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电性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不但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进行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62对其进行充电;所述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可依据需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平板计算机(iPad)或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包含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如图5与图6所示,不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而将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合并设置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同样能由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实施无线充放电的控制功能,也即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也可设有控制无线充放电的电路模块,此时,设置于第二外壳12的主体第二内侧121上的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的线圈512电性连接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其中,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控制无线充放电功能的启动或关闭;请再参照图8以及图9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对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进行充电时,同样地,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的主体第二面120的主感应区100也可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的感应面端60所形成的感应区600,使得储存于电池20中的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再经过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的线圈512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发送出去,进而被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内部的线圈所接收并转换成电能,提供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使用,此充电过程,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为放电状态;而当外部无线充电器62对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进行充电时,外部无线充电器62的感应面端60所形成的感应区600可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的主体第二面120 的主感应区100,使得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的线圈512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62的电磁波,并将所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电能,所述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的转换,进而储存于电池20中,达到无线充放电的功效,并由被充电的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或无线充电器62的充电电量显示7来显示其充电状态;当在充放电过程中,所述电磁波经过线圈512转换时,由于线圈512贴附于铁心板511,不但电磁波不会耦合到邻近的铁或磁性材料组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或干扰,提高无线充放电时的电能转换的效率,符合无线充电联盟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Qi的无线充电国际标准;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还包含有输入埠、输出埠以及电源端口,所述输入埠、输出埠以及电源端口设置于主体10的侧边且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电性连接;其中,输入埠可为USB输入孔,以提供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经过输入埠或电源端口以有线方式接收外部电源所提供的电力,并传送至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再由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以充电模式监控,对电池20进行充电;所述输出埠可为USB输出孔,以供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等,各种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的相关电子产品以有线方式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主体第二面120的主感应区100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的感应区600,使得储存于主体第一内侧111上的电池 20中的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再经过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其电磁感应圈51的线圈512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发送出去,进而被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内部的线圈512所接收并转换成电能,提供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使用,当外部无线充电器62对本实用新型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进行充电时,外部无线充电器62的感应区600也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1的主体第二面120的主感应区100,使得无线电磁感应模块50的线圈512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62的电磁波,并将所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电能,所述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31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32的转换,进而储存于电池20中,由于线圈512贴附于铁心板511,使得充电过程中,不但电磁波不会耦合到邻近的铁或磁性材料组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或干扰,还可提高无线充放电时的电能转换的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进行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62对其进行充电,彻底解决传统对手机或其他可携式智能型装置61充电时,受到线的束缚与牵绊的不便,提高随时随地方便进行充电的实用便利性。
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其他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相同精神及专利范围所做的任何变化与修改或等同设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畴及专利范围。
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上特点而是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其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实用新型的申请条件,因此依法提出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主要包含有主体、电池、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无线电磁感应模块;
所述主体还包含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
其中,主体外部形成有主体第一面与主体第二面;
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进一步包含有电磁感应圈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模块;
所述电磁感应圈包含有铁心板以及至少一线圈,所述铁心板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
其中,线圈设置于主体第二内侧与铁心板之间,即贴靠于铁心板的背面上;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并与线圈电性连接,使得主体第二面形成有主感应区;
其中,电池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的主体第一内侧上;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也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据以使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第二控制电路模块为无线充放电控制的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具有一感应面端;所述感应面端形成有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的主体第二面的主感应区,使得储存于电池中的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再经过无线电磁感应模块的线圈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发送出去,进而被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其内部的线圈所接收并转换成电能,提供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使用,达到对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功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外部无线充电器具有一感应面端;所述感应面端形成有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的主体第二面的主感应区,使得无线电磁感应模块的线圈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的电磁波,并将所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电能;所述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或第二控制电路模块的转换,进而储存于电池中,提供使用,达到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的功效。
5.一种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主要包含有主体、电池、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以及无线电磁感应模块;
所述主体还包含有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
其中,主体外部形成有主体第一面与主体第二面;
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进一步包含有电磁感应圈;
所述电磁感应圈包含有铁心板以及至少一线圈,所述铁心板设置于第二外壳的主体第二内侧上;
其中,线圈设置于主体第二内侧与铁心板之间,即贴靠于铁心板的背面上;
所述电磁感应圈的线圈电性连接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使得主体第二面形成有主感应区;其中,电池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均设置于第一外壳的主体第一内侧上;据以使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可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也可以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具有一感应面端;所述感应面端形成有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的主体第二面的主感应区,使得储存于电池中的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再经过无线电磁感应模块的线圈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发送出去,进而被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其内部的线圈所接收并转换成电能,提供外部可携式智能型装置使用,达到对可携式智能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功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外部无线充电器具有一感应面端;所述感应面端形成有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以接触式以及/或非接触式的方式,对应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装置的主体第二面的主感应区,使得无线电磁感应模块的线圈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的电磁波,并将所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电能;所述电能经过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的转换,进而储存于电池中,提供使用,达到接收外部无线充电器对其进行无线充电的功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第一控制电路模块设有控制无线充放电的电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第一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无线充放电功能的启动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其中,线圈卷绕的形状为几何形状;且所述线圈卷绕的圈数为任意圈数。
CN201721432521.XU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3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2521.XU CN2078534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2521.XU CN2078534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3493U true CN207853493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252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34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3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597A (zh) * 2020-06-08 2020-07-10 佛山市三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电温控淋浴水嘴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597A (zh) * 2020-06-08 2020-07-10 佛山市三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电温控淋浴水嘴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1953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287041B2 (en) Coil devic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having the same
CN204967898U (zh) 一种可无线/有线双模充电的手机外壳
CN203910505U (zh) 非接触充电模块、电子设备和非接触充电设备
US9368998B2 (en) Charging mechanism with ground contact and non-contact coupling
CN202104503U (zh) 无线充电桌
CN107005089A (zh) 无线功率接收器
CN107204667A (zh) 智能控制磁场全覆盖式无线充电桌及其供电方法
CN207853493U (zh)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CN105119357B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
CN203871896U (zh) 桌面贴合式无线充电器
CN206341257U (zh)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CN206977161U (zh) 一种智能控制磁场全覆盖式无线充电桌
CN109728615A (zh)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CN205960727U (zh) 具有显示屏的快充移动电源
TW201916530A (zh) 具有無線充放電功能的行動電源裝置
CN207571692U (zh) 可无线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
US20060108976A1 (en)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CN204334000U (zh) 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
CN207304172U (zh) 一种具有多接收端的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6385086B (zh) 一种三角栅格磁感应波导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107425612A (zh) 一种具有多接收端的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11266517U (zh) 一种基于nfc功能的可反向充电手机配件
CN204519585U (zh) 智能手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