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1257U -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 Google Patents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1257U
CN206341257U CN201621412695.5U CN201621412695U CN206341257U CN 206341257 U CN206341257 U CN 206341257U CN 201621412695 U CN201621412695 U CN 201621412695U CN 206341257 U CN206341257 U CN 206341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battery
module
back splint
antenna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26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仁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 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 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 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 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26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1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1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12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上述多功能背夹,壳体可以实现基本的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并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

Description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变得功能多样化和人性化。人们对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的通信功能,近距离的无线支付、身份认证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然而部分传统的移动终端并不具备近距离通信功能,从而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的多功能背夹,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
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
上述多功能背夹,壳体可以实现基本的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壳体内还设置有储能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电路,从而使得背夹还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并且,上述多功能背夹的壳体内还设置有近距离通信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从而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并将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因此,传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利用该多功能背夹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上述多功能背夹中在储能电池和近距离通信模块的天线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电磁屏蔽装置,从而可以减少储能电池和天线单元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稳定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由导磁材料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池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单元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上方;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所述天线单元为NFC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近距离读写模块和近距离感应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线电连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有线电连接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电连接和数据传输;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多功能背夹的工作进行控制;所述主控制模块内还设有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本体,还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背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背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壳体内的电气部件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近距离读写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近距离感应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天线单元和储能电池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天线单元和储能电池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背夹的结构示意图。该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的电气部件。壳体100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如图1所示。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ipod等。可以理解,壳体100的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适配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结构和尺寸进行设计确定。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外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防滑纹路或者图案等,以增加美观性。
壳体100内的电气部件包括储能电池210、充放电控制电路220、近距离通信模块230、数据传输模块240和电磁屏蔽装置250,如图2所示。
储能电池210用于存储或者释放电能。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则用于对储能电池210进行充放电控制。具体地,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包括第一接口220、第二接口224和控制单元226,如图3所示。第一接口220用于与电源适配器或者外部电源连接。控制单元226用于将第一接口220输入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后向储能电池210进行充电。第二接口224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控制单元226可以在第二接口224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后或者在接收到放电指令后,将储能电池210输出的电能转换为智能移动终端所能接收的电压后向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充电。通过储能电池210和充放电控制电路220可以实现移动电源的功能,从而使得背夹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24可以直接与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充电接口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224也可以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充电端口向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此时,智能移动终端并不限于多功能背夹所能够适配的智能移动终端,还为其他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或者具有适配充电接口的智能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210还用于向壳体100内的其他电气部件供电,以维持其他电气部件的正常工作。
近距离通信模块230用于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40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进而实现对智能移动终端的近距离通信功能的扩展。也即,传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上述多功能背夹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近距离通信模块230可以为NFC模块。数据传输模块240包括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和无线通信模块244。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可以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供电连接以及数字信号连接。有线电连接模块242可以为UBS接口,也可以为light接口等。无线通信模块244则用于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模块244可以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等。
在本实施例中,近距离通信模块230包括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和近距离感应模块234。近距离读写模块232用于作为读卡器,对其他近距离通信设备进行读写操作。近距离感应模块234则可以作为近距离标签使用,以供其他读卡设备进行读写操作。通过同时设置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和近距离感应模块234,使得多功能背夹既具有读卡器功能,还可以作为近距离标签使用。
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包括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410、距离控制单元420和天线单元430,如图4所示。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410用于完成信号的转换、数据处的处理。距离控制单元420用于完成信号辐射强度的控制,以满足可控距离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天线单元430可以为NFC 13.56M天线。天线单元430可以为绕线圈形式、FPC或者PCB形式。天线单元430可以集成在多功能背夹内,也可以分开集成,通过电连接方式与多功能背夹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430还包括有天线匹配单元。天线匹配单元主要是调节天线的匹配参数,使得天线达到最优的使用效果。
近距离感应模块234包括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510和天线单元520,如图5所示。数据接收和发送单元510用于完成信号的转换、数据处的处理。数据接收和发送模块510内还可以设置有放大单元,用于放大发送和感应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天线单元520可以为NFC13.56M天线。天线单元520可以为绕线圈形式、FPC或者PCB形式。天线单元520可以集成在多功能背夹内,也可以分开集成,通过电连接方式与多功能背夹连接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430还包括有天线匹配单元。天线匹配单元主要是调节天线的匹配参数,使得天线达到最优的使用效果。在一实施例中,近距离读写模块232和近距离感应模块234可以共用一个天线单元,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
电磁屏蔽装置250设置在储能电池210和近距离通信模块230的天线单元430、520(以下简称天线单元430)之间,用于对天线单元430、520和储能电池210进行电磁屏蔽,从而减少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520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电磁屏蔽装置250可以采用导磁材料制备而成。导磁材料可以为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导磁材料可以为金属及合金磁性材料或者铁氧体磁性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又分为多晶结构和单晶结构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430、电磁屏蔽装置250和储能电池210依次水平并列在壳体100内。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图6中未显示居于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之间的电磁屏蔽装置250。其中,天线单元430设置在储能电池210的正负电极端,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正负电极所占空间作为隔离空间的一部分,以减少整体所需占用的体积。天线单元430和储能电池210的电芯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3mm。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430和储能电池210的电芯之间的距离为3mm~5mm。
在另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430、电磁屏蔽装置250和储能电池210依次层叠设置,也即电磁屏蔽装置250和天线单元430依次设置在储能电池210表面。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图7中未显示居于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之间的电磁屏蔽装置250。此时,天线单元430与储能电池210的电芯的垂直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1mm。也即,电磁屏蔽装置250的厚度应该大于或者等于1mm。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多功能背夹中还设置有主控制模块260。主控制模块260分别与近距离通信模块230、数据传输模块240和充放电控制模块220连接,以对整个多功能背夹的工作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模块260内还设置有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对近距离通信模块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并存储工作所需的其他数据信息。存储单元可以为掩膜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上述多功能背夹,壳体100可以实现基本的对智能移动终端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储能电池210和充放电控制电路220,从而使得背夹还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并且,上述多功能背夹的壳体内还设置有近距离通信模块230和数据传输模块240,从而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模块230与外部设备进行近距离通信并将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40输出给智能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因此,传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利用该多功能背夹实现近距离通信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上述多功能背夹中在储能电池210和近距离通信模块230的天线单元之间还设置有电磁屏蔽装置250,从而可以减少储能电池210和天线单元430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产品稳定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其包括本体,还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背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背夹,包括壳体,用于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和保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
储能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
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单元;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实现近距离通信;
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接收的信息输出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以及
电磁屏蔽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电磁屏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装置为由导磁材料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池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正负电极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上方;所述电磁屏蔽装置叠放于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天线单元之间;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为NFC模块;所述天线单元为NFC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包括近距离读写模块和近距离感应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线电连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有线电连接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电连接和数据传输;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多功能背夹和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多功能背夹的工作进行控制;所述主控制模块内还设有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近距离通信模块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10.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背夹。
CN201621412695.5U 2016-12-20 2016-12-20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1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695.5U CN206341257U (zh) 2016-12-20 2016-12-20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695.5U CN206341257U (zh) 2016-12-20 2016-12-20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1257U true CN206341257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269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41257U (zh) 2016-12-20 2016-12-20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1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617A (zh) * 2018-03-30 2018-10-02 徐洁 手持式NB-IoT无线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0970950A (zh) * 2018-09-29 2020-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617A (zh) * 2018-03-30 2018-10-02 徐洁 手持式NB-IoT无线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8616617B (zh) * 2018-03-30 2024-04-09 徐洁 手持式NB-IoT无线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0970950A (zh) * 2018-09-29 2020-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CN110970950B (zh) * 2018-09-29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5729B (zh) 电力中继器
CN103904713B (zh) 可扩展近距离无线通信距离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907265B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KR101574322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무선통신 다중 안테나
US2014008765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405578B (zh) 壳体及包括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CN202167034U (zh) 一种外围应用设备及移动终端系统
CN204441452U (zh) 用于可穿戴式装置的nfc天线结构及智能手表
KR20160140311A (ko) 무선 충전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CN102799921A (zh)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智能卡及基于它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6341257U (zh)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多功能背夹
CN108337341A (zh) 集成无线充电天线与nfc天线的背盖及手机
CN102832961A (zh) 一种多频段的信号收发装置
CN203456920U (zh) 一种卡片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CN208423177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177452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102196543B1 (ko) 비접촉 충전 가능한 배터리를 구비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205862350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ic卡
CN205248923U (zh) 一种电能接收结构及无线电能接收模块
CN207853493U (zh) 具有无线充放电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CN203414989U (zh) 一种智能存储卡及其系统
CN203760630U (zh) Nfc天线
CN102542318A (zh) 一种近场射频通信卡及通信终端
CN206639934U (zh) 用于手机配件与手机对接的通用nfc天线和手机配件
CN201388243Y (zh) 一种带副机的超低辐射多功能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