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1396U - 镜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1396U
CN207851396U CN201820257186.2U CN201820257186U CN207851396U CN 207851396 U CN207851396 U CN 207851396U CN 201820257186 U CN201820257186 U CN 201820257186U CN 207851396 U CN207851396 U CN 207851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ide wall
module
uni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71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71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1396U/zh
Priority to TW107120171A priority patent/TWI67948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1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1396U/zh
Priority to US16/198,916 priority patent/US11372190B2/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装置,包括:第一透镜模块,具有第一光轴,包括沿着第一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模块,具有与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用于将沿着第二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改变其光束路径到第一透镜模块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框体,包括沿着第二光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框体包括沿着第一光轴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沿着第一光轴从第一至第二侧壁依序排列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框体固定连接。该镜头装置可以提升第一和第二透镜模块的结合强度。

Description

镜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都设置有镜头装置,以便拍摄影像。图1是本申请人已申请但尚未公开的一种镜头装置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镜头装置10包括成像单元(未图示)、棱镜驱动模块11、透镜驱动模块13、棱镜盖体15、透镜盖体17以及二个轴体19。棱镜驱动模块11与透镜驱动模块13是彼此独立的模块,且可通过这些轴体19彼此连接。
透镜驱动模块13包括:透镜单元13a、固定并承载透镜单元13a的透镜单元载体13b、以及与透镜单元载体13b相连的透镜单元固定件13c。棱镜驱动模块11包括:棱镜单元11a、固定并承载棱镜单元11a的棱镜单元载体11b、以及棱镜单元固定件11c。透镜单元固定件13c与棱镜单元固定件11c通过轴体19彼此连接固定,且棱镜单元载体11b可转动地设置于棱镜单元固定件11c上。
这种镜头装置10的缺陷在于,透镜单元载体13b、透镜单元固定件13c、棱镜单元载体11b、棱镜单元固定件11c均为塑胶件,整体强度不高。若需要提高整体的强度,则需要对应地增加组件的厚度,这不利于镜头装置的小型化。此外,棱镜驱动模块11和透镜驱动模块13彼此独立,也导致整体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镜头装置,可提高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镜头装置,包括:
第一透镜模块,具有第一光轴,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一成像单元;
第二透镜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
用于将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改变其光束路径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连结该第一透镜模块;以及
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光轴从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依序排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相邻,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透镜模块相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光轴,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于第一光轴彼此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在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设置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框体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凹部,且两个凹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一成像单元之间的第一光学组件;
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部内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借助于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框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框体呈凸字形且紧密围绕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所述框体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所述第三侧壁呈弯折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连接部、第二侧壁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彼此平行,且均与所述中间部分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框体内的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以及可沿着所述第一光轴、第三方向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上的第一透镜单元载体,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上且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底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的底部内,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的底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的底部内,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光轴、第二光轴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包括光路转折单元底座、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折单元底座内的光路转折单元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光路转折单元载体内的光路转折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框体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镜头装置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覆盖在所述框体的容置空间上并与该框体连结,其上设置有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该第二透镜模块对应的开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装置,包括:
第一透镜模块,具有第一光轴,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一成像单元;
第二透镜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
用于将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改变其光束路径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连结该第一透镜模块;以及
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光轴方向排列,所述光路转折模块和所述第二透镜模块沿着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和第二透镜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镜头装置将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均固定在框体内,形成一体化加强结构,可以提升第一透镜模块和第二透镜模块的结合强度,降低镜头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一种镜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的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2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2的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2包括:具有容置空间的框体20、依序固定设置在框体20的容置空间内的第一透镜模块30、与第一透镜模块30光学连结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以及第二透镜模块50。其中第一透镜模块30具有第一光轴X,第二透镜模块50具有第二光轴Y。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光轴X与第二光轴Y彼此垂直。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体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框体20包括沿着第二光轴Y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上述容置空间。具体而言,框体20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连接在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23、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24。其中,第一侧壁21与第一透镜模块30相邻,而第二侧壁22与第二透镜模块50相邻。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相对于第一光轴X彼此对称。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22的长度,第三侧壁23呈弯折状,包括相互连接的三部分,即:第一侧壁连接部231、第二侧壁连接部232、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232之间的中间部分233。其中第一侧壁连接部231和第二侧壁连接部232彼此平行,且均与中间部分233垂直。第一侧壁连接部231与第一侧壁21连接,第二侧壁连接部232与第二侧壁22连接。第四侧壁24与第三侧壁23相对于第一光轴X彼此对称,这使得框体20呈凸字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侧壁22的长度。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的长度可以与第二侧壁22相等,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可以仅包括一个部分,使得框体20呈矩形。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的长度可以与第二侧壁22相等,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五个部分,使得框体20呈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或者呈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框体20可以根据需要呈其他形状。
在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上,设置多个穿孔234、244,分别与第一透镜模块30、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相对,当第一透镜模块30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设置在框体20的容置空间内,藉由穿孔234、244可更轻易便利地点胶在第一透镜模块30、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与框体20的间隙内,使镜头装置2整体强度更加稳固。在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凹部235、245,且两个凹部235、245的连线与第一光轴X垂直。
框体20紧密包围在第一透镜模块30、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以及第二透镜模块50的外围,且通过例如胶水固定。整个框体优选地以金属或者合金制成,能够以较小的厚度达到较高的强度。
回到图2、图3和图5,第一透镜模块30包括:沿着第一光轴X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31、第一光学组件32、以及第一成像单元33,该第一成像单元33设置在远离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的一侧,即,靠近第一侧壁21。第一光学组件32可以是例如红外滤光片。第一成像单元33可以是例如CCD或CMOS。
具体而言,框体20的第三侧壁23和第四侧壁24顶面的凹部235、245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31和第一成像单元33之间,第一光学组件32还包括设置在凹部235、245内的固定件321,第一光学组件32借助于固定件321固定于框体20上。
第一透镜模块30还包括固定在框体20内的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以及可沿着第一光轴X、第三方向Z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上的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其中第一透镜单元31固定在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上且第一透镜单元31的底部设于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的底部内。其中第三方向Z与第一光轴X、第二光轴Y垂直。当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沿着第一光轴X方向、第三方向Z运动时,带动第一透镜单元31相对于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进行调整。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的左右两侧通过例如胶水固定连接在框体20内。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包括底座341、以及连接在底座341的左右两侧上的两个主体342,主体342沿着第一光轴X的方向延伸。其中底座341为金属或者合金制成的框体,主体342是塑料件,且通过埋入射出的方式连接在底座342上。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也可以整体为塑料件。
在主体342的彼此相对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沿着第一光轴X的方向延伸的滑槽3421。
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包括顶部连接部351、以及连接在顶部连接部351的左右两侧的主体352,主体352沿着第一光轴X的方向延伸。在主体35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沿着第一光轴X方向延伸的凸肋3521。凸肋3521与底座341上的滑槽3421配合并可沿着第一光轴X在其中滑动。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沿着第三方向Z的宽度小于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的两个主体342之间的间距,使得凸肋3521可以沿着第三方向Z在滑槽3421中调整。为了保证运动的平稳,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上的滑槽可以是例如四个,对应的凸肋也是四个。在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的滑槽两端,还设置有使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限位的止档件。
镜头装置2还包括第一透镜单元驱动件,驱动第一透镜单元载体35相对于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34在第一光轴X、第三方向Z上运动。该透镜单元驱动件可以是例如线圈和位置感应器、以及磁石,除了磁石以及线圈相对配置之外,亦可为音圈马达或压电材料。
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包括光路转折单元底座41、设置在光路转折单元底座41内的光路转折单元载体42、以及固定在光路转折单元载体42内的光路转折单元43。该光路转折单元43可以是例如棱镜单元、反射镜或者折射镜,棱镜单元具有入光面、变向面及出光面,用于将沿着第二光轴Y方向入射的光线经由入光面至变向面折射再由出光面到第一透镜模块30。
第二透镜模块50包括沿着第二光轴方向Y设置的第二透镜单元501、以及第二成像单元(未图示)。来自外界的光线经第二透镜单元501成像于第二成像单元;且可经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到达第一透镜模块30,并成像于第一成像单元33。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模块30可以是望远镜头模块,第二透镜模块50可以是广角镜头模块。
镜头装置2还包括盖体60,盖体60覆盖在第一透镜模块30和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上,其上设置有与光路转折单元43对应的孔61,使得光路转折单43能够从中露出并接收光线。
镜头装置2还包括外壳体(未图示),外壳体覆盖住框体20的容置空间并与该框体20连结,防止灰尘或其他物体落入镜头装置2影响作动,其上设置有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以及第二透镜模块50对应的开孔(未图示),使得光路转折单43以及第二透镜模块50能够从中露出并接收光线,其中外壳体与框体20可为胶合、卡合、扣合等连结方式连接固定,胶合连结方式为外壳体与框体20接触部分点胶黏合,卡合连结方式为外壳体与框体20分别具有相对应设置的凸出部(未图示)及凹陷部(未图示),凹陷部的径宽稍微小于该凸出部的直径,藉此外壳体与框体卡合连结固定,扣合连结方式为外壳体与框体分别具有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勾部(未图示)及第二勾部(未图示),第一勾部可与第二勾部互相扣合,藉此外壳体与框体扣合连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2将第一透镜模块30、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以及第二透镜模块50均固定在框体20内,形成一体化加强结构,可以提升第一透镜模块30、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和第二透镜模块50的结合强度,降低镜头装置2的厚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与第二透镜模块50沿第三方向Z排列,第一透镜模块30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沿第一光轴X方向排列,第一侧壁21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22的长度,光路转折单元模块40与第二透镜模块50同时与第二侧壁22相邻,第一透镜模块30与第一侧壁21、第三侧壁23以及第四侧壁24相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镜模块,具有第一光轴,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一成像单元;
第二透镜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
用于将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改变其光束路径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连结该第一透镜模块;以及
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光轴从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依序排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相邻,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透镜模块相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光轴,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于第一光轴彼此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设置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凹部,且两个凹部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一成像单元之间的第一光学组件;
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部内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借助于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框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呈凸字形且紧密围绕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所述框体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所述第三侧壁呈弯折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连接部、第二侧壁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连接部和第二侧壁连接部彼此平行,且均与所述中间部分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框体内的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以及可沿着所述第一光轴、第三方向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上的第一透镜单元载体,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上且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底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的底部内,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载体的底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固定件的底部内,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光轴、第二光轴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包括光路转折单元底座、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折单元底座内的光路转折单元载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光路转折单元载体内的光路转折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置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覆盖在所述框体的容置空间上并与该框体连结,其上设置有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以及该第二透镜模块对应的开孔。
10.一种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镜模块,具有第一光轴,且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一成像单元;
第二透镜模块,具有与所述第一光轴垂直的第二光轴;
用于将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入射的光线改变其光束路径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连结该第一透镜模块;以及
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这些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框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光轴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与光路转折单元模块沿着所述第一光轴方向排列,所述光路转折模块和所述第二透镜模块沿着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光路转折单元模块和第二透镜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CN201820257186.2U 2018-01-05 2018-02-13 镜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1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7186.2U CN207851396U (zh) 2018-02-13 2018-02-13 镜头装置
TW107120171A TWI679484B (zh) 2018-01-05 2018-06-12 鏡頭裝置(二)
US16/198,916 US11372190B2 (en) 2018-01-05 2018-11-23 Camera device having clamping portions and movable carri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7186.2U CN207851396U (zh) 2018-02-13 2018-02-13 镜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1396U true CN207851396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0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71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51396U (zh) 2018-01-05 2018-02-13 镜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13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74768A1 (en) * 2018-12-27 2020-07-01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4125188A (zh) * 2020-08-26 2022-03-0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74768A1 (en) * 2018-12-27 2020-07-01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1381343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JP2020126231A (ja) * 2018-12-27 2020-08-20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光学素子駆動メカニズム
US11586002B2 (en) 2018-12-27 2023-02-21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1381343B (zh) * 2018-12-27 2023-10-24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JP7417418B2 (ja) 2018-12-27 2024-01-18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光学素子駆動メカニズム
CN114125188A (zh) * 2020-08-26 2022-03-0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4766B (zh) 低构型折叠光学器件多相机系统中的自动对焦
CN107533273B (zh) 带有滚动补偿的自动对焦和光学图像稳定的折叠式相机
CN207124681U (zh) 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3650472B (zh) 摄像机模块
CN111381343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10430345A (zh) 使用折射棱镜的折叠光学阵列相机
CN207851396U (zh) 镜头装置
JP2020510868A (ja) コンパクト屈曲式カメラ構造
CN104364908A (zh) 微型相机模块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US11733477B2 (en) Optical actuator, and corresponding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array
CN207181787U (zh) 一种变焦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1405154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3281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7259105B2 (ja) 平面および曲面ミラーを備えたクローキ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ビークル
WO2021052157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769494A (zh)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US8662762B2 (en) Compact lens optical system and digital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8581283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阵列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230333353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5020718A (ja) 多焦点撮像デバイス及びモバイル機器
CN108777761A (zh) 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KR102550161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09254380A (zh) 光学系统
TW201930999A (zh) 鏡頭裝置(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