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7592U - 拉钩 - Google Patents

拉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7592U
CN207837592U CN201720735514.0U CN201720735514U CN207837592U CN 207837592 U CN207837592 U CN 207837592U CN 201720735514 U CN201720735514 U CN 201720735514U CN 207837592 U CN207837592 U CN 207837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drag hook
gib head
segment
tai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55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元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07355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7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7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7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钩,包括拉杆和钩头,所述钩头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钩头沿着先远离后朝向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所述钩头包括固定段和自由段,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自由段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二表面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侧,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固定段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自由段具有远离所述固定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拉杆的尾端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钩头的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拉钩牵拉生物组织时,生物组织易产生滑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拉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中,用于牵拉血管、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的拉钩多以L型拉钩为主。L型拉钩与生物组织贴合时,由于L型拉钩的钩头部分无固定受力点,使得牵拉时生物组织易从钩头部分滑出,造成手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拉钩,解决了牵拉时生物组织易产生滑移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钩,包括拉杆和钩头,所述钩头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钩头沿着先远离后朝向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所述钩头包括固定段和自由段,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自由段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二表面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侧,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固定段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自由段具有远离所述固定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拉杆的尾端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钩头的开口。
其中,所述自由段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85°。
其中,所述固定段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及远离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固定段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三段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钩头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接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弧形面。
其中,所述钩头的深度大于所述钩头的开口宽度。
其中,所述拉杆具有与所述尾端相对的始端,所述拉钩还包括承托部,所述承托部连接于所述拉钩的始端,所述承托部用以挂靠于外物。
其中,所述承托部与所述自由段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拉杆上具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持面,所述手持面用以防止所述拉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由于钩头沿着先远离后朝向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及钩头的末端与拉杆的尾端形成钩头的开口,这样拉钩的钩头具有收拢的开口结构,该收拢的开口结构具有对生物组织的承载面或受力点,以防止生物组织滑落,提高手术效率。钩头设于所述拉杆的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使得拉钩具有相对于与拉杆后退的钩头,这样可以使得握持拉杆时,钩头的开口朝向生物组织方向,便于拉钩的使用。此外,承托部可有效减少握持疲惫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钩正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钩反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提供的一种拉钩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拉钩100,可用以牵拉血管、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所述拉钩100包括拉杆10和钩头30。所述拉杆10包括相对的尾端11和始端12。所述钩头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钩头30沿着先远离后朝向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的方向延伸。所述钩头30包括固定段31和自由段32,所述固定段31连接所述自由段32与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所述拉杆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所述固定段31与所述第二表面102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同侧。所述自由段32与所述固定段31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相对两侧。所述自由段32具有远离所述固定段31的第一端321。所述第一端321与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钩头30的开口33。
使用时,拉钩100可以以正勾或反勾的形式,进行牵拉生物组织。请参阅图3,所谓的正勾形式,当手从b1方向握持拉杆时,钩头30的开口34沿着b2方向运动,以将生物组织置于钩头30中。请参阅图4,所谓的反勾形式,当手从b3方向握持拉杆时,钩头30的开口34沿着b4方向运动,以将生物组织置于钩头30中。当然钩头30还可以沿其他方向运动。不管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在牵拉过程中,所述钩头30具有承载生物组织的承载点,该承载点增大生物组织与钩头的滑动摩擦,从而防止在牵拉过程中生物组织滑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01和所述第二表面102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面,即所述拉杆的外周面可以是圆杆也可以是方形杆。
可选的,请参阅图5,所述自由段3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32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322。所述第一端321的切面与所述拉杆10的延伸方向b5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322的切面与所述拉杆10的延伸方向b5的夹角为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小于所述第二夹角a2。其中,所述拉杆10的延伸方向b5平行于所述拉杆10的中心轴L延伸的方向。这样钩头30的自由段32朝向靠近所述拉杆10的尾端延伸,形成逐渐收拢的开口34,生物组织由开口34进入钩头后,自由段的第一端32形成生物组织的承载点,防止生物组织从开口34中滑落。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321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85°。优选地,所述第一端321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45°。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所述固定段31包括相连的第一段311及第二段312。所述第一段311连接于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01及远离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的方向b6延伸,所述第二段312朝向所述第一表面101及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的方向b7延伸。所述第一段311、所述第二段312的延伸方向变化,以使钩头30大致呈V形。所述V形的钩头30用以收容血管、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在上述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基础上,所述固定段31还包括第三段313,所述第三段313连接于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第二段312之间。所述第三段313朝向所述第一表面101及所述拉杆10的尾端11的方向b8延伸。所述第一段311、所述第二段312及第三段313的延伸方向变化,以使钩头30大致呈U形。所述U形的钩头30用以收容血管、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
可选的,所述钩头30的深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钩头30的开口34宽度。这里的钩头30的宽度是指自由段32的第一端321与所述拉杆100的尾端11之间的距离。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头30的深度为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连接点到第一端321与尾端11连线中点之间的距离h1。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头30的深度为第一段311与第三段313连接点到第一端321与尾端11连线中点之间的距离h2。优选地,所述钩头30的深度大于所述钩头30的开口34宽度,这样使得钩头30形成深U或V型的结构以收容更多的生物组织,这样在牵拉过程中,钩头30与生物组织贴合的面积增大(也叫承载生物组织的承载面积)或具有更多受力点,以防止生物组织滑落,增加手术效率。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对于钩头30的尺寸不做限定。所述钩头30的尺寸可以较小,以牵拉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特别是婴儿或儿童的心脏瓣膜。例如,钩头30的开口34宽度为2mm~5mm,钩头30深度为5~10mm。
可选的,所述钩头30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101相连接的第三表面301。第三表面301为钩头的内壁,所述第三表面301为弧形面。这样的设计是防止钩头30内壁刮伤生物组织,同时也减小残留物的残留空间,便于术后的清洁。
本申请对于所述第一段311、所述第二段312和所述第三段313的形状不做限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段311、所述第二段312和所述第三段313可以由偏平状弯折段形成,当拉钩牵拉薄膜状的生物组织时,该钩头与生物组织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具有更多的承载面积,以防止生物组织滑落。
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拉杆10延伸方向b5相交。可选的,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拉杆10之间的夹角为91°~179°,优选地,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拉杆10之间的夹角为120°~150°,这个角度范围对于拉钩100的倾斜使用时省力。
请参阅图1,所述拉钩100还包括承托部50。所述承托部50连接于所述拉钩100的始端12。所述承托部50用以挂靠于外物。所述承托部50具有承托面501,所述承托面501贴合于外物,如手部的虎口处,以支撑所述拉钩100,减轻握持所述拉钩100的疲劳感。
可选的,所述承托部50与所述自由段32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同一侧。例如,所述第一段311设于拉杆10的A侧,那么所述承托部50设于拉杆10的B侧,这样当拉钩100反勾时,所述承托部50贴合于用户的手部,通过手部的简单的移动即可实现牵拉生物组织的目的。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所述承托部50与所述自由段32可以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相对两侧。这样当拉钩100正勾时,所述承托部50贴合于用户的手部,这样可以让所述拉钩100设于生物组织的下方,以从生物组织的下方进行牵拉。
可选的,所述承托部50可以是可弯折的柔性材料,可以进行不同方向的弯折,以适应正勾和反勾,还可以匹配不同用户的手部,通过弯折所述承托部50,使承托部50与不同大小的手部进行贴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承托部5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承托件51和第二承托件52。所述第一承托件51和所述第二承托件52分别朝向所述拉杆10所在延伸线L的相对两侧延伸,如拉杆10的C侧和D侧。所述第一承托件51和所述第二承托件52均与外物贴合,以增加所述拉钩100的挂靠稳定性。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托件51和所述第二承托件52可以与所述拉杆10一体成型,并在所述拉杆10的一端弯折而成。所述第一承托件51和所述第二承托件52可以制成环形,一方面减少拉钩100的总重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该环形将拉钩100挂于支撑物上。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杆10上具有手持部13,所述手持部13包括手持面131。当拉杆10为圆杆,手持面131可以大致为平面。当手指压紧所述手持面131,可以防止所述拉杆10转动。可选的,手持部13还可以为偏平状杆,以便于手部握持。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面1、1还可以设置防滑的磨砂面、凹凸面等,以增大手部与拉钩100的滑动摩擦系数,防止滑动。
本实施例对于所述拉钩100的材质不做限定。可选地,所述拉钩100可以为空心结构,以减轻所述拉钩100的重量,在使用者需要长时间握持拉钩100时,减少握持的疲惫感。
可选地,所述拉杆10可以为可伸缩式拉杆,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同的使用者。
本实施例中,钩头30具有收拢的开口34,该收拢的开口34可以在拉钩牵拉血管、心脏瓣膜等生物组织时,给予这些生物组织受力点,以防止生物组织滑落,确保手术效率。钩头30设于所述拉杆10的第一表面101的相对两侧,使得拉钩100具有相对于与拉杆10后退的钩头30,这样可以使得握持拉杆10时,钩头30的开口朝向生物组织方向,便于拉钩100的使用。此外,承托部50可有效减少握持疲惫感。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和钩头,所述钩头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钩头沿着先远离后朝向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所述钩头包括固定段和自由段,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自由段与所述拉杆的尾端,所述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二表面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侧,所述自由段与所述固定段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自由段具有远离所述固定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拉杆的尾端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钩头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段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切面与所述拉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8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拉杆的尾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及远离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三段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拉杆的尾端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接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弧形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的深度大于所述钩头的开口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具有与所述尾端相对的始端,所述拉钩还包括承托部,所述承托部连接于所述拉钩的始端,所述承托部用以挂靠于外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与所述自由段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具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持面,所述手持面用以防止所述拉杆转动。
CN201720735514.0U 2017-06-22 2017-06-22 拉钩 Active CN207837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5514.0U CN207837592U (zh) 2017-06-22 2017-06-22 拉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5514.0U CN207837592U (zh) 2017-06-22 2017-06-22 拉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7592U true CN207837592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5514.0U Active CN207837592U (zh) 2017-06-22 2017-06-22 拉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7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37592U (zh) 拉钩
CN215129267U (zh) 一种甲状腺乳腺双用直角拉钩
CN201436019U (zh) 一种小儿后颅凹牵开器
CN210812834U (zh) 一种移动式引流袋悬挂行走装置
CN201847718U (zh) 气管切开钳式撑开器
CN210673360U (zh) 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
CN210095892U (zh) 股骨转子下复位钳子
CN208988982U (zh) 一种腹腔镜减重手术用拉钩
CN202154713U (zh) 一种新型骨科手术拉钩
CN213787584U (zh) 一种肝胆手术拉钩
CN201253233Y (zh) 舌体牵拉固定架
CN204121345U (zh) 一种医用托盘支架
CN201279156Y (zh) 手术切口扩张器
CN215424657U (zh) 一种抽血辅助固定装置
JP3047004U (ja)
CN202568344U (zh) 三向拉钩
CN209203364U (zh) 一种用于乳腺手术的拉钩结构
CN208435796U (zh) 一种显微外科医疗箱锁架
CN107280401A (zh) 钳式茶夹
CN202010126U (zh) 有柄的清洁用具
CN209253097U (zh) 一种骨折钢丝缝线导引器
CN206880820U (zh) 内窥镜手术台悬挂储物装置
CN211094391U (zh) 持针钳夹持部防滑结构
CN201683923U (zh) 一种心脏外科用静脉插管
CN218474376U (zh) 一种用于床垫外套制作的勾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