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3062U - 光纤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3062U
CN207833062U CN201820290391.9U CN201820290391U CN207833062U CN 207833062 U CN207833062 U CN 207833062U CN 201820290391 U CN201820290391 U CN 201820290391U CN 207833062 U CN207833062 U CN 207833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ptical fiber
splicing device
fiber splic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03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淑惠
李彦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loriole Electropti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Jian 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g Get 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03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3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3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3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装置,适用于配接于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围绕出连接孔的内环面,及凹设于该内环面其中一侧的键槽。所述光纤连接装置包含本体单元、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后端的端接单元,及套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套接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面板,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两相反端的侧板。所述端接单元包括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基板、两个分别衔接所述基板两相反端的衔接板,及一个适用于伸置于所述键槽中的连接键。选择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方向即可使所述连接键配合所述适配器的键槽的位置,故不需特别考虑插接时的方向性。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置光纤网络所用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的光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多纤推拉式(Multi-Fiber Push On,MPO)光纤连接器为一种适用于高密度的光纤网络配置的光纤连接器,对于目前需要庞大流量的通讯产业而言,在有限空间中配置高密度的光纤是必须的。因此,所述多纤推拉式光纤连接器即成为常用的光纤连接器种类,在高密度光纤网络的配置工程中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参阅图1,为一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适用于配合一装配有至少一对应的适配器2的终端设备(图未绘示)。该光纤连接器1包含一本体11、一套接于该本体11外的套接件12,及两个设置于该本体11与该套接件12间且分别位于相反侧的弹簧13(图1中因绘示角度关系仅可见一个)。该本体11具有两个彼此间隔且与所述弹簧13位于同侧的侧板111、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侧板111的相反端的衔接板112、两个凹设于所述侧板111的外侧且是自所述侧板111的前端向后延伸的凹槽113(因视角关系图中仅标示一个)、一凸设于其中一个衔接板112上的接键部114,及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侧板11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凹槽113相对后方的配接槽115(图1中因绘示角度关系仅可见一个)。该套接件12得以通过所述弹簧13的弹性,以所述弹簧13的延伸方向,来回在一初始位置及一连接位置间移动。在该初始位置时,该套接件12未压缩所述弹簧13,且覆盖所述配接槽115;在该连接位置时,该套接件12压缩所述弹簧13,且未覆盖所述配接槽115。
该适配器2包括一围绕出一连接孔200的内环面21、两个自该内环面21的相反两侧朝向彼此凸设的凸块22,及一凹设于该内环面21其中一侧的键槽23。当该光纤连接器1朝向于该适配器2的连接孔200移动时,该本体11逐渐伸置于该连接孔200,该键槽23得以供该本体11的接键部114通过,而所述凸块22得以通过该本体11的凹槽113,并且顶抵该套接件12而使该套接件12移动至该连接位置,接着,所述凸块22得以分别卡制于显露的所述配接槽115,使该光纤连接器1确实配接于该适配器2。
依据如上所述的配接步骤,可知该光纤连接器1连接于该适配器2的连接孔200时,必须考虑到该本体11的接键部114与该适配器2的键槽23的方向对应性,否则该本体11的接键部114将无法顺利通过该连接孔200。参阅图2,在该适配器2的规格固定的情况下,为了配合该适配器2,并考虑光纤配接在该光纤连接器1中的方向性,该光纤连接器1除了如图1所示的规格以外,还具有该接键部114形成于另一衔接板112上的另一种规格。然而,制造两种规格的该光纤连接器1,除了耗费开模或其他加工的制造成本以外,在配接时也会有所限制,对于施工效率以及配置光纤网络的自由度而言,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外,由于目前对于通讯的传输量需求日渐增加,如何在有限空间中有效配置足够密度的光纤网络,则成为提高传输量的关键。既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配置大量的光纤,则该光纤连接器1的体积是否能微小化,亦成为相关领域研发者亟欲突破的要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接于适配器时不需考虑方向性,且有利于微小化制造的光纤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装置,适用于配接于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围绕出连接孔的内环面,及凹设于所述内环面其中一侧的键槽。所述光纤连接装置包含本体单元、可更换连接方向地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后端的端接单元、套接于所述本体单元上且连接于所述端接单元相对前方的套接单元,及可拆卸地自后方安装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握持单元。
所述本体单元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面板,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的两相反端的侧板,每一个面板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
所述端接单元包括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基板、两个分别衔接所述基板的两相反端的衔接板,及自其中一个基板向前延伸且可配合连接方向而选择设置于其中一个凹槽中,并适用于伸置于所述适配器的键槽中的连接键。而所述套接单元限位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光纤连接装置还包含可拆卸地自后方安装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握持单元。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基板具有形成于表面的连接部,所述握持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连接部的基体,及自所述基体向后延伸的握把,所述基体包括具有顶面及底面的顶板部,及自所述顶板部的底面远离所述顶板部延伸又弯折向前延伸的弯折部,所述顶板部与所述弯折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连接部,且彼此间隔而界定出朝向前方的安装口。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还具有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顶板部及所述弯折部,且分别供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配接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每一个连接部为凸块,而每一个配接部为槽孔。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套接单元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各自形成朝向彼此的限位槽的限位件,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限位件的相反两侧的侧围板,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键是通过其中一个限位槽,并由对应的限位件所定位。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基板还具有两个彼此横向间隔且向前延伸的勾部,而所述套接单元的每一个限位件具有形成所述限位槽的本体部,及两个自所述本体部朝相反两侧延伸,且分别供所述勾部勾设固定的侧伸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衔接板具有呈贯穿状的辨识孔,所述本体单元的每一个侧板呈现两种颜色,使得所述端接单元以不同方向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时,所述辨识孔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选择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方向,可使所述连接键设置于与所述面板其中一个的凹槽中,借此配合适配器的键槽的位置,故不需特别考虑插接时的方向性。另外,由于所述端接单元与所述套接单元是各自独立的两件式设计,故能各自制作细节的结构再配合所述本体单元组装,相较于在一件式的设计上制作许多细节结构而言,更有利于微小化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皆是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光纤连接器连接于一适配器的情况;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装置的一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本体单元、一端接单元,及一套接单元组装完成的情况;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端接单元与该套接单元的连接关系;
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利用该端接单元配合该适配器的规格而改变组装方向;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改变该端接单元的一连接键的位置;
图8与图9皆是立体分解图,分别说明图4以及图6所呈现的该实施例配合两种不同规格的适配器的情况;及
图10是一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握持单元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配接一适配器9(绘示于图8至图10),该适配器9包括一围绕出一连接孔910的内环面91,及一凹设于该内环面91其中一侧的键槽92。该实施例包含一本体单元3、一可更换连接方向地连接于该本体单元3的后端的端接单元4、一套接于该本体单元3上且连接于该端接单元4相对前方的套接单元5,及一可拆卸地自后方安装于该端接单元4的握持单元6。
参阅图3与图4,该本体单元3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面板31,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31的两相反端的侧板32,每一面板31具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311,而每一侧板32在特定区域着有不同色彩,也就是使每一侧板32呈现两种颜色(图式因单色绘制故未呈现)。其中,该实施例配接于该适配器9时,该本体单元3适用于插设于该连接孔910中,使得该本体单元3中配置的光纤线路得以与连接于该适配器9的终端装置(图中未绘示)连接。
该端接单元4包括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31的基板41、两个分别衔接所述基板41的两相反端的衔接板42,及一自其中一基板41向前延伸且可配合连接方向而选择设置于其中一凹槽311中,并适用于伸置于该适配器9的键槽92中的连接键43。每一基板41具有一形成于表面的连接部411,及两个彼此横向间隔且向前延伸的勾部4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部411为一凸块的型态,而每一衔接板42具有一呈贯穿状的辨识孔420(因角度关系图中仅可见一个),得以经由所述辨识孔420看见该本体单元3的侧板32的颜色。由于所述辨识孔420的位置偏离该衔接板42的纵向中心,故配合每一侧板32在纵向区隔而形成不同颜色的区域,能在该端接单元4以不同方向连接于该本体单元3时,使得该辨识孔420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借此产生辨识效果。
该套接单元5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各自形成一朝向彼此的限位槽511的限位件51,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限位件51的相反两侧的侧围板52,该端接单元4的连接键43是通过其中一限位槽511,并由对应的限位件51所限位。同时参阅图3至图5,每一限位件51具有一形成该限位槽511的本体部510,及两个自该本体部510朝相反两侧延伸,且分别供所述勾部412勾设固定的侧伸部512。
该握持单元6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基板41的连接部411的基体61,及一自该基体61向后延伸的握把62。该基体61具有一具有一顶面618及一底面619的顶板部611、一自该顶板部611的底面619远离该顶板部611延伸又弯折向前延伸的弯折部612,及两个分别形成于该顶板部611及该弯折部612,且分别供所述连接部411连接的配接部617。其中,配合每一连接部411的凸块型态,而每一配接部617为一槽孔的型态,使得所述的凸块能与所述的槽孔彼此卡合连接。该顶板部611与该弯折部612通过所述配接部617,得以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41的连接部411,且彼此间隔而界定出一朝向前方的安装口600,使得该握持单元6能以向前的组装方向安装于该端接单元4上。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该端接单元4与该套接单元5是各自独立的两件式设计,故能在各自制造时将细节结构分开于两个单元上制作,相较于直接在一件式的组件上制作所有细节结构而言,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装置的微小化制造。经本实用新型创作人实际实施,得以有效将该实施例的长度缩短至16毫米,并维持与先前技术所述光纤连接器1相同的插拔使用动作,故更有利于在有限空间中配置密集光纤网络的使用。
参阅图6与图7,考虑到该适配器9的键槽92所在的位置,为了使该实施例得以配合插接,得以改变该端接单元4组装的方向。如图6所示,即是相对于如图3所示而使该端接单元4旋转180度而组装,使得该连接键43通过另一个限位槽511,并且伸置于另一个键槽92中。经由上述动作,得以如图7所示地使该实施例呈现得以配合另一种规格的适配器9的型态。此时,为了确实辨识该连接键43是否已改变过组装方向,借此确认所配接的光纤线路的方向性,通过所述侧板32在特定区域呈现不同颜色的设计,特别是配合所述辨识孔420的位置而设计,得以通过所述辨识孔420中观察所呈现的颜色,达成辨识是否已改变方向的效果。
参阅图8与图9,只要配合该适配器9的键槽92所在的位置,调整该端接单元4安装的方向,即能借由将可通过所述键槽92的连接键43调整至对应的位置,使得该实施例得以依据需求,配合插接于如图8或图9所示的适配器9中,发挥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装置的泛用功效。值得特别说明的是,通过该端接单元4与该套接单元5的两件式设计,该实施例插接于该适配器9的动作,能自该端接单元4施力而推入该连接孔910,以完成推入的插接动作;而当欲将该实施例自该适配器9拆卸时,自该端接单元4施以拉拔力道时,则可通过该端接单元4与该套接单元5间的连接关系,一并带动该套接单元5相对于该本体单元3向后移动,以达成拉拔而拆卸该实施例的动作。
参阅图10,要特别说明的是,若该实施例在未装有该握持单元6的情况下,即已先行插设于该适配器9时,由于该握持单元6的该安装口600是朝向前方,所以是以向前组接的方式,通过所述配接部617分别结合于所述连接部411的机制,连接于该端接单元4上。因此,纵然在多个本实施例横向紧密配置的情况下,仍能自特定一个实施例的正后方组接该握持单元6,借此达成本实施例在狭小的操作空间中仍易于施力插拔的功效。

Claims (8)

1.一种光纤连接装置,适用于配接于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围绕出连接孔的内环面,及凹设于所述内环面其中一侧的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装置包含:
本体单元,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面板,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面板的两相反端的侧板,每一个面板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
端接单元,可更换连接方向地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的后端,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基板、两个分别衔接所述基板的两相反端的衔接板,及自其中一个基板向前延伸且可配合连接方向而选择设置于其中一个凹槽中,并适用于伸置于所述适配器的键槽中的连接键;及
套接单元,套接于所述本体单元上且连接于所述端接单元相对前方,并限位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装置还包含可拆卸地自后方安装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握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基板具有形成于表面的连接部,所述握持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连接部的基体,及自所述基体向后延伸的握把,所述基体包括具有顶面及底面的顶板部,及自所述顶板部的底面远离所述顶板部延伸又弯折向前延伸的弯折部,所述顶板部与所述弯折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连接部,且彼此间隔而界定出朝向前方的安装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具有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顶板部及所述弯折部,且分别供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配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连接部为凸块,而每一个配接部为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单元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各自形成朝向彼此的限位槽的限位件,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限位件的相反两侧的侧围板,所述端接单元的连接键是通过其中一个限位槽,并由对应的限位件所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基板还具有两个彼此横向间隔且向前延伸的勾部,而所述套接单元的每一个限位件具有形成所述限位槽的本体部,及两个自所述本体部朝相反两侧延伸,且分别供所述勾部勾设固定的侧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单元的每一个衔接板具有呈贯穿状的辨识孔,所述本体单元的每一个侧板呈现两种颜色,使得所述端接单元以不同方向连接于所述本体单元时,所述辨识孔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CN201820290391.9U 2018-03-01 2018-03-01 光纤连接装置 Active CN207833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0391.9U CN207833062U (zh) 2018-03-01 2018-03-01 光纤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0391.9U CN207833062U (zh) 2018-03-01 2018-03-01 光纤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3062U true CN207833062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0391.9U Active CN207833062U (zh) 2018-03-01 2018-03-01 光纤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3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0450B1 (en) Rotat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11150414B2 (en) Field change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polarity keying with color coding
CN102844692B (zh) 受管理的光纤连接系统
US7540667B2 (en) Positional differentiating connector assembly
US8821036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system
CA2298096C (en) Connector for fibre optic cable
US9823424B2 (en) Ferrule assembly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20170293088A1 (en) Polarity identification for polarity reversing duplex unibody connectors
CN208953732U (zh) 用于多光纤光学连接器的套圈、光纤连接器和光纤电缆组件
CN103930812A (zh) 装有遮光器的lc适配器
CN108780196A (zh) 具有双重多纤维套圈的光纤连接器及包括光纤连接器的电缆组件和系统
CN207833062U (zh) 光纤连接装置
CN109932787B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双联四芯连接器组件
US20190227240A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102033267B (zh) 一种光纤跳线及光配线架
US20020137393A1 (en) Adapter for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20110069930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having strengthening unit
CN214474086U (zh) 一种mpo光纤连接器
CN106941222A (zh) 可换极性的通讯连接器
JP2004354693A (ja) 光コネクタ
CN206369830U (zh)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
CN109975930A (zh) 光纤连接器
CN219915992U (zh) 阶梯型多联一体式适配器
CN201837743U (zh) 光纤产品连接器
CN206497230U (zh) Lc双工一体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