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9026U -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9026U
CN207829026U CN201820187030.1U CN201820187030U CN207829026U CN 207829026 U CN207829026 U CN 207829026U CN 201820187030 U CN201820187030 U CN 201820187030U CN 207829026 U CN207829026 U CN 207829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ond
fixedly connected
catch basin
layer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70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870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9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9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9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防水组件、排水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外墙本体、无纺纱布层、水泥砂浆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和内墙本体;所述集水槽可以将所述内墙本体和所述外墙本体之间的渗水进行汇集引导并顺利的排出,增加了排水结构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防水的保障,所述气孔可以将所述第一汇集池和内部所述集水槽保持通风状态,减少了日常内部的水汽,增加了内部的干燥,解决了混凝土基层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使得仅有的一重防水结构失效,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多重的防水有效的避免了日后的返工,避免了经济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室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室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地下室防地下室连在一起的内外墙必须一起浇筑,外墙自防水砼,全部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具体施工工艺及操作办法详见地下室施工方案内相关章节内容,水的复杂性。
目前市场上地下室防水的传统做法是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即一面具有多层防水结构的墙,混凝土基层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附着在混凝土基层上的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将会随同损坏,使得这仅有的一重防水结构失效,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返修费用也非常昂贵,造成经济的损失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下室防水的传统做法是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即一面具有多层防水结构的墙,混凝土基层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附着在混凝土基层上的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将会随同损坏,使得这仅有的一重防水结构失效,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返修费用也非常昂贵,造成经济的损失和浪费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防水组件、排水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外墙本体、无纺纱布层、水泥砂浆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聚苯乙烯泡沫层和内墙本体,所述外墙本体、所述无纺纱布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和所述第一防水层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本体、所述无纺纱布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和所述第一防水层从外到内依次排列,所述内墙本体、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内墙本体、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从内到外依次排列,所述排水组件包括集水槽、收集斗、第一汇集池、排水管、排水槽、第二汇集池和支管,所述集水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水层,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外侧壁,所述收集斗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所述收集斗位于所述集水槽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斗,所述第一汇集池位于所述收集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包括地杆、外盖和气孔,所述地杆位于所述外盖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开设有所述气孔,所述排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的内侧壁,所述排水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墙本体,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内墙本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汇集池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水槽,所述第二汇集池位于所述排水槽的外表面,所述支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汇集池,所述支管位于所述第二汇集池的内侧壁,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水泵、浮球、绳索和管道,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的内部,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绳索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水泵和所述浮球分别位于所述绳索的两端,所述管道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管道位于所述水泵的上表面,所述水泵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设置有倾斜的坡度,所述收集斗为所述集水槽的坡底,所述排水槽设置有同样的坡度,所述排水槽的坡底为所述第二汇集池。
优选的,所述收集斗设置为漏斗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和所述第一汇集池,连接于所述集水槽的一端比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的一端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汇集池和所述第二汇集池均设置为矩形的立体池,四周均开设有孔洞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孔径大于所述收集斗的孔径,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且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收集斗的正对面。
优选的,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所述地杆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的三分之二处。
优选的,所述气孔设置有两排,每排为十个,所述气孔均匀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汇集池的外侧壁,所述气孔位于所述地杆的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所述集水槽可以将所述内墙本体和所述外墙本体之间的渗水进行汇集引导并顺利的排出,增加了排水结构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防水的保障,所述第一汇集池可以将整个地下室的水全部进行汇集,集中排出方便排水,节省了材料和人工,所述排水槽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集水进行四周的汇集引导排出,有效的防止内部的水对墙体的侵蚀,所述气孔可以将所述第一汇集池和内部所述集水槽保持通风状态,减少了日常内部的水汽,增加了内部的干燥,避免了热胀冷缩对水汽的影响,解决了混凝土基层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附着在混凝土基层上的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将会随同损坏,使得仅有的一重防水结构失效,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多重的防水有效的避免了日后的返工,避免了经济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组件、11-外墙本体、12-无纺纱布层、13-水泥砂浆层、14-第一防水层、15-第二防水层、16-聚苯乙烯泡沫层、17-内墙本体、2-排水组件、21-集水槽、22-收集斗、23-第一汇集池、231-地杆、232-外盖、233-气孔、24-排水管、25-排水槽、26-第二汇集池、27-支管、3-辅助组件、31-水泵、32-浮球、33-绳索、3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防水组件1、排水组件2和辅助组件3,防水组件1包括外墙本体11、无纺纱布层12、水泥砂浆层13、第一防水层14、第二防水层15、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内墙本体17,外墙本体11、无纺纱布层12、水泥砂浆层13和第一防水层14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外墙本体11、无纺纱布层12、水泥砂浆层13和第一防水层14从外到内依次排列,内墙本体17、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第二防水层15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内墙本体17、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第二防水层15从内到外依次排列,排水组件2包括集水槽21、收集斗22、第一汇集池23、排水管24、排水槽25、第二汇集池26和支管27,集水槽21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14,集水槽21位于第一防水层14的外侧壁,收集斗22固定连接于集水槽21,收集斗22位于集水槽21的外表面,第一汇集池23固定连接于收集斗22,第一汇集池23位于收集斗22的外表面,第一汇集池23包括地杆231、外盖232和气孔233,地杆231位于外盖232的下表面,第一汇集池23开设有气孔233,排水管24固定连接于第一汇集池23,排水管24位于第一汇集池23的内侧壁,排水槽25固定连接于内墙本体17,排水槽25位于内墙本体17的外侧壁,第二汇集池26固定连接于排水槽25,第二汇集池26位于排水槽25的外表面,支管27固定连接于第二汇集池26,支管27位于第二汇集池26的内侧壁,辅助组件3包括水泵31、浮球32、绳索33和管道34,水泵31固定连接于第一汇集池23,水泵31位于第一汇集池23的内部,浮球32通过绳索33固定连接于水泵31,水泵31和浮球32分别位于绳索33的两端,管道34固定连接于水泵31,管道34位于水泵31的上表面,水泵31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集水槽21可以将内墙本体17和外墙本体11之间的渗水进行汇集引导并顺利的排出,增加了排水结构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防水的保障,通过设置第一汇集池23可以将整个地下室的水全部进行汇集,集中排出方便排水,节省了材料和人工,通过设置排水槽25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集水进行四周的汇集引导排出,有效的防止内部的水对墙体的侵蚀,通过设置气孔233可以将第一汇集池23和内部集水槽21保持通风状态,减少了日常内部的水汽,增加了内部的干燥,避免了热胀冷缩对水汽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浮球32引动绳索启动水泵31的开关,避免了工人的操作节省了人力,通过设置集水槽21可以将内墙本体17和外墙本体11之间的渗水进行汇集导流,通过设置第一汇集池23可以将整个地下室的水全部进行汇集集中排出,通过设置排水槽25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集水进行四周的汇集引导排出,通过设置气孔233可以将第一汇集池23和内部集水槽21保持通风状态,增加了内部的干燥,在使用时,四周的雨水会被外墙的多层防水阻挡在外面,部分渗漏会汇集到集水槽21中进行引导排进第一汇集池23,随后空气中的部分水汽被内墙的多层防水再次阻挡在外墙本体11和内墙本体17之间,地下室内部的水流都被倒入到四周的排水槽25中,随后汇集到第二汇集池26中,再从支管27将第二汇集池26内的水排到集水槽21中,全部汇集到第一汇集池23中,在第一汇集池23中的浮球32随着水位的上升,拉动绳索启动水泵31,进行排水,部分也会从排水管24排出,加速了排水的速度,增加了地下室防水的实用性,解决了混凝土基层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附着在混凝土基层上的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将会随同损坏,使得仅有的一重防水结构失效,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多重的防水有效的避免了日后的返工,避免了经济的损失。
进一步的,集水槽21设置有倾斜的坡度,收集斗22为集水槽21的坡底,排水槽25设置有同样的坡度,排水槽25的坡底为第二汇集池26;收集斗22设置为漏斗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集水槽21和第一汇集池23,连接于集水槽21的一端比连接于第一汇集池23的一端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集水槽21可以将内墙本体17和外墙本体11之间的渗水进行汇集导流,通过设置倾斜的坡度可以增加了水的流速和对水流方向的引导,通过设置排水槽25设置有同样的坡度,排水槽25的坡底为第二汇集池26,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水进行引导排出,通过设置漏斗型方便了集水槽21内水的汇集和排出,为地下室防水中排水结构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第一汇集池23和第二汇集池26均设置为矩形的立体池,四周均开设有孔洞且固定连接于集水槽21和排水槽25。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汇集池23可以收集所有的污水进行集中的排出,节省了人力和维修其余的材料,第二汇集池26可以将地下室内部的排水解决,保证了地下室内部的干燥。
进一步的,排水管24的孔径大于收集斗22的孔径,排水管24位于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且排水管24位于收集斗22的正对面;水泵31位于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地杆231位于第一汇集池23的三分之二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排水管24的孔径大于收集斗22的孔径,可以快速的将排进的水排出,增加了排水的速度,排水管24位于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水中的垃圾堵塞住排水管24,保证了排水管24的通畅,排水管24位于收集斗22的正对面,保证了日常出风时的通畅,增加了日常集水槽21中的干燥,水泵31位于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同样是为了保证水泵31的通畅,不会被垃圾堵住孔洞,地杆231位于第一汇集池23的三分之二处,可以将地杆231以上部分暴露在地面上,为气孔233的通畅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气孔233设置有两排,每排为十个,气孔233均匀环绕设置在第一汇集池23的外侧壁,气孔233位于地杆231的上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气孔233可以将第一汇集池23和内部集水槽21保持通风状态,减少了日常内部的水汽,增加了内部的干燥,避免了热胀冷缩对水汽的影响,气孔233设置有两排,每排为十个,气孔233均匀环绕设置在第一汇集池23的外侧壁,气孔233位于地杆231的上侧,增加了气孔233的数量,保证了日常通风的流通性,增加了内部的干燥程度,防止水汽对内墙本体17和外墙本体11的侵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组件(1)、排水组件(2)和辅助组件(3),所述防水组件(1)包括外墙本体(11)、无纺纱布层(12)、水泥砂浆层(13)、第一防水层(14)、第二防水层(15)、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内墙本体(17),所述外墙本体(11)、所述无纺纱布层(12)、所述水泥砂浆层(13)和所述第一防水层(14)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本体(11)、所述无纺纱布层(12)、所述水泥砂浆层(13)和所述第一防水层(14)从外到内依次排列,所述内墙本体(17)、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所述第二防水层(15)之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内墙本体(17)、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16)和所述第二防水层(15)从内到外依次排列,
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集水槽(21)、收集斗(22)、第一汇集池(23)、排水管(24)、排水槽(25)、第二汇集池(26)和支管(27),所述集水槽(2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4),所述集水槽(21)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4)的外侧壁,所述收集斗(22)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21),所述收集斗(22)位于所述集水槽(2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23)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斗(22),所述第一汇集池(23)位于所述收集斗(2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23)包括地杆(231)、外盖(232)和气孔(233),所述地杆(231)位于所述外盖(232)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汇集池(23)开设有所述气孔(233),所述排水管(2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所述排水管(24)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的内侧壁,所述排水槽(25)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墙本体(17),所述排水槽(25)位于所述内墙本体(17)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汇集池(26)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水槽(25),所述第二汇集池(26)位于所述排水槽(25)的外表面,所述支管(2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汇集池(26),所述支管(27)位于所述第二汇集池(26)的内侧壁,
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水泵(31)、浮球(32)、绳索(33)和管道(34),所述水泵(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所述水泵(31)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的内部,所述浮球(32)通过所述绳索(33)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31),所述水泵(31)和所述浮球(32)分别位于所述绳索(33)的两端,所述管道(34)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31),所述管道(34)位于所述水泵(31)的上表面,所述水泵(31)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1)设置有倾斜的坡度,所述收集斗(22)为所述集水槽(21)的坡底,所述排水槽(25)设置有同样的坡度,所述排水槽(25)的坡底为所述第二汇集池(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斗(22)设置为漏斗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21)和所述第一汇集池(23),连接于所述集水槽(21)的一端比连接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的一端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和所述第二汇集池(26)均设置为矩形的立体池,四周均开设有孔洞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槽(21)和所述排水槽(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4)的孔径大于所述收集斗(22)的孔径,所述排水管(24)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且所述排水管(24)位于所述收集斗(22)的正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1)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所述地杆(231)位于所述第一汇集池(23)的三分之二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233)设置有两排,每排为十个,所述气孔(233)均匀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汇集池(23)的外侧壁,所述气孔(233)位于所述地杆(231)的上侧。
CN201820187030.1U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9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7030.1U CN207829026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7030.1U CN207829026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9026U true CN207829026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70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9026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902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0794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四川省盛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CN110439038A (zh) * 2019-08-20 2019-11-1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新型构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83061A (zh) * 2021-02-26 2021-06-1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剧院高位水舞台防水结构
CN113550357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654594A (zh) * 2022-10-26 2023-01-31 浙江嘉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导流防潮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0794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四川省盛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CN110439038A (zh) * 2019-08-20 2019-11-1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新型构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83061A (zh) * 2021-02-26 2021-06-1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剧院高位水舞台防水结构
CN113550357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南京明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654594A (zh) * 2022-10-26 2023-01-31 浙江嘉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导流防潮结构
CN115654594B (zh) * 2022-10-26 2023-09-19 浙江嘉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导流防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9026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106119448B (zh) 一种热态钢渣快速冷却的方法
GB2576826A (en) Siphonic device for changing water in estuary underground reservoi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JP2014109141A (ja) 雨水貯溜配管構造
CN207211195U (zh) 一种地下管廊内部排水装置
CN207582618U (zh) 一种泵排进水系统
CN207211190U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112523239A (zh) 一种基坑气举反循环降水装置及方法
CN205776490U (zh)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
CN207062994U (zh) 一种城市雨洪联合利用系统
CN106592687A (zh) 集装箱式活动房雨水收集系统
CN215978111U (zh) 一种种植屋面结构
CN205774611U (zh) 热态钢渣快速冷却的设备
JP5713258B2 (ja) 洗濯機の洗濯水自動回収容器
CN114809085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装置
CN115596162A (zh) 渗漏水自动归集和提升式防水装置或技术
CN2139796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屋顶防水结构
CN212441819U (zh) 一种迷你人造瀑布
CN219653775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后浇带部位的漏水修补结构
CN220978284U (zh) 一种新型雨污分流截流井结构
CN216142003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设施分布式事故挡油系统
CN21409022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地下室自排水系统
CN203782821U (zh) 多功能同层排水器
CN219638065U (zh) 一种景观排水系统
CN203030588U (zh) 供热热水管网的冲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