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5301U -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5301U
CN207825301U CN201721926944.7U CN201721926944U CN207825301U CN 207825301 U CN207825301 U CN 207825301U CN 201721926944 U CN201721926944 U CN 201721926944U CN 207825301 U CN207825301 U CN 207825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tire
mold
fan blades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69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西猛
孟杰
杜平
王万里
孙日文
王磊
李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69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5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5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53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轮胎硫化后侧面出现胶毛和胶边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由于设置有多个沿侧板体圆周方向的侧板扇片,以相邻侧板扇片之间的间隙作为排气通道,将轮胎模具内的气体排出模具,避免了因开设排气孔,胶料从排气孔流出而导致的硫化后的轮胎侧面出现胶毛和胶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时,活络模具合模过程中需要将侧板部位与胎坯之间的气体排出,长期以来的办法是在侧板部位设置排气孔,但是排气孔在排出气体的同时也会将胶料从气孔排出,在轮胎侧面形成很多胶毛。设置排气孔的侧板还存在以下问题:1.硫化出的轮胎不美观,轮胎出厂前,如果需要修剪这些胶毛,还会增加轮胎厂的人工成本;2.修剪下来的胶毛只能做为废料处理,浪费原材料,胶毛自然降解困难,污染环境;3.排气孔容易堵塞,为保证硫化正常进行,需要定期停产对排气孔进行疏通,降低了轮胎厂的硫化效率;4.气孔堵塞或者气孔排布不合理,还可能出现由于模具排气不畅造成轮胎缺胶、明疤等缺陷,导致硫化后的轮胎成为次品或报废,降低轮胎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模具侧板,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轮胎硫化后侧面出现胶毛和胶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其具备上述的轮胎模具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其包括环形的侧板体;与侧板体连接的钢圈;以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侧板体上的多个侧板扇片;其中,侧板扇片具备胎侧定型硫化面;钢圈具备胎踵定型硫化面;相邻的侧板扇片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侧板体上开设有连通排气通道的排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排气通道的宽度为0.01mm-0.0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侧板扇片与侧板体沿径向方向可活动地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侧板扇片与侧板体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当第一螺栓被拧紧时,侧板扇片被固定在侧板体上;当第一螺栓松动时,侧板扇片可相对于侧板体沿径向方向做微量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轮胎模具侧板还包括与侧板体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位于侧板扇片与侧板体之间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用于带动第二齿轮以侧板体的轴线为轴转动;第二齿轮与侧板扇片螺纹配合,用于在转动时带动侧板扇片沿径向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钢圈设置有第一锥面,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二锥面,钢圈与侧板扇片通过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相互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钢圈与侧板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调整垫片,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改变侧板扇片沿径向方向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调整垫片设置在钢圈沿径向方向靠近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侧板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一凸起;或侧板体设置有第一凸起,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可沿径向方向可活动地配合,并用于使侧板扇片沿周向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钢圈和侧板扇片均与侧板体可拆卸地连接。
一种轮胎模具,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轮胎模具侧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通过将侧板扇片设置为沿侧板体圆周方向间隔的多个,并且以相邻侧板扇片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在轮胎模具的合模过程中,气体通过排气通道和侧板体上的排气孔排出。胎侧定型硫化面设置在侧板扇片上,胎踵定型硫化面设置在钢圈上,避免了直接在硫化面开设排气孔,导致的在轮胎硫化过程中,胶料从排气孔流出,使硫化后的轮胎侧面形成胶毛和胶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模具,包括上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因此也具有能够避免使硫化后的轮胎侧面形成胶毛和胶边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Ⅱ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中侧板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中侧板扇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中钢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2中Ⅵ-Ⅵ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轮胎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标:010-轮胎模具;011-底座;012-上盖;013-花纹块;014-导环机构;015-模具型腔;100-轮胎模具侧板;110-侧板体;111a-底面;111b-第一承接面;111c-第二承接面;112-第一固定孔;113-第二固定孔;114-第一凹槽;115-第二凹槽;116-排气孔;117-周向排气槽;118-径向排气槽;120-侧板扇片;121-胎侧定型硫化面;122-第一被承接面;123-第一锥面;124-第一螺栓孔;125-第一凸起;126-排气通道;127-排气缝隙;128-排气槽;130-钢圈;131-胎踵定型硫化面;132-第二被承接面;133-第二锥面;134-第二螺栓孔;135-第二凸起;136-调整垫片;141-第一螺栓;142-第二螺栓;151-第一齿轮;15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Ⅱ向整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模具侧板100包括侧板体110以及与侧板体110连接的钢圈130和沿侧板体110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侧板扇片120。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中侧板体110的局部剖视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侧板体110呈圆环状。侧板体110具备底面111a,与底面111a相对设置的用于承接侧板扇片120的第一承接面111b以及用于承接钢圈130的第二承接面111c,第一承接面111b与第二承接面111c平行设置。侧板体110上开设有从底面111a贯穿至第一承接面111b的第一固定孔112,以及从底面111a贯穿至第二承接面111c的第二固定孔113。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中侧板扇片120的局部剖视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侧板扇片120呈扇环状。侧板扇片120具有第一被承接面122,第一被承接面122用于与侧板体110的第一承接面111b接触。与第一被承接面122相对地设置有用于对轮胎的胎侧进行定型硫化的胎侧定型硫化面121。在侧板扇片120上还开设有从第一被承接面122向胎侧定型硫化面121延伸的第一螺栓孔124,第一螺栓141贯穿第一固定孔112与第一螺栓孔124螺纹连接。当第一螺栓141被拧紧时,侧板扇片120被固定在侧板体110上;当第一螺栓141松开时,侧板扇片120可相对于侧板体110做微量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承接面111b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4,第一被承接面12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25,第一凸起125卡接在第一凹槽114中,第一凹槽114的径向尺寸略微大于第一凸起125,使侧板扇片120的周向被固定的同时径向有微量的运动空间。当松开第一螺栓141时,侧板扇片120只能相对侧板体110的径向作微量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凹槽114设置在侧板扇片120上,第一凸起125设置在侧板体110上。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中钢圈130的局部剖视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钢圈130为与侧板体110同轴设置的环状。钢圈130具备用于与第二承接面111c接触的第二被承接面132,以及用于对轮胎的胎踵进行定型硫化的胎踵定型硫化面131。在第二被承接面132上还开设有垂直第二被承接面132延伸的第二螺栓孔134。第二螺栓142贯穿第二固定孔113与第二螺栓孔134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钢圈130还设置有第一锥面123,侧板扇片120设置有第二锥面133,第一锥面123与第二锥面133相互配合,且第一锥面123与第二锥面133的锥度相同。通过第一锥面123与第二锥面133的配合使得设置在钢圈130上的胎踵定型硫化面131与设置在侧板扇片120上的胎侧定型硫化面121连接成一个过渡圆滑的面。由于钢圈130与侧板扇片120通过锥面可实现紧密配合,避免了钢圈130与侧板扇片120的配合部位出现胶边的问题。
进一步的,钢圈130的第二被承接面132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135,相应的,侧板体110的第二承接面111c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5,通过第二凸起135与第二凹槽115的配合,使钢圈130的径向被固定。第二凸起135与第二凹槽115的具体位置、形状、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35与第二凹槽115为方形。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钢圈130与侧板体110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136,用于调整钢圈130与侧板体110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垫片136的形状为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调整垫片136的形状,例如,扇形等。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136,改变钢圈130与侧板体110之间的距离,由于钢圈130与侧板扇片120通过锥面相互配合,当钢圈130的高度改变时,侧板扇片120可沿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从而改变排气通道126的尺寸。调整垫片136的位置可优选的设置在钢圈130沿径向方向靠近外侧的位置。
图6为图2中Ⅵ-Ⅵ向的剖视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侧板扇片120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侧板体110上。相邻的侧板扇片120之间形成排气通道126。在侧板体110上开设有从底面111a贯穿至第一承接面111b的排气孔116,排气孔116与排气通道126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在工作过程中,胎侧定型硫化面121用于对轮胎的胎侧进行定型硫化;胎踵定型硫化面131用于对的轮胎的胎踵进行定型硫化。由于将侧板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的侧板体110和多个侧板扇片120,以相邻侧板扇片120之间的间隙作为排气通道126,直接避免了直接在侧板用于多轮胎进行定型硫化的工作面上开设排气孔116,导致的轮胎侧面出现胶毛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排气孔116置不合理带来的轮胎表面瘢痕的问题,使得轮胎外观更加整洁。
为了避免因排气通道126宽度过窄导致排气不畅的问题,以及排气通道126过宽导致的少量胶料进入排气通道126中的问题,排气通道126的宽度设置在0.01mm-0.04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6的宽度设置为0.02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排气通道126的宽度。当需要将排气通道126的宽度设置为其他数值时,只需更改调整垫片136的厚度,当调整垫片136的厚度增加或减小时,侧板扇片120将相对于侧板体110沿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进而使排气通道126的宽度变小或变大。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能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设置排气通道126的宽度,且操作简单、便捷。
请继续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126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气缝隙127和排气槽128。沿轴线方向,排气槽128位于排气缝隙127与排气孔116之间,排气缝隙127通过排气槽128与排气孔116连通。排气缝隙127各处的宽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宽度为0.02m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0.01mm-0.04mm之间的其他数值。本实施例中,排气缝隙127的深度为5m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也设置为3mm-10mm之间的其他数值。沿排气缝隙127至排气孔116的方向。排气槽128的宽度逐渐增大,这样可以减小排气阻宽度大于排气孔116的直径。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侧板体110的底面111a还开设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周向排气槽117,和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排气槽118。周向排气槽117与各个排气孔116连通,径向排气槽118与轴向排气槽128连通,径向排气槽118的一端贯穿至侧板体110的内周面,使进入径向排气槽118的气体从侧板体110的内周面排出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来自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进入排气缝隙127后,经过排气槽128进入排气孔116,各个排气孔116的气体汇集到周向排气槽117中,最后通过径向排气槽118排出。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包括侧板体110、钢圈130和多个沿侧板体110圆周间隔设置的侧板扇片120,由于在轮胎模具010的和模过程中,气体是通过相邻侧板扇片120之间的排气通道126排出,避免了通过在侧板和钢圈130部位设置的排气孔116排气导致轮胎侧面出现胶毛的问题,因此轮胎装入轮辋后气密性好,车辆行驶更安全、更舒适;对于需要去除胎侧和胎踵部位胶毛的轮胎厂来说,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硫化后的轮胎胎侧和胎踵部位无胶毛,不需要单独去除胶毛,降低了轮胎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侧板扇片120和钢圈130均与侧板体110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形状和规格的侧板扇片120以及钢圈130,实现了侧板体110的互换和通用;在使用过程中,若侧板体110、侧板扇片120或钢圈130出现了损伤,可直接更换损坏的零件,降低了使用成本,延长了轮胎模具侧板1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设置有调整垫片136,可以使侧板扇片120沿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进而能够调节各个周向分布的侧板扇片120之间排气缝隙127的大小,避免了由于使用过程中对排气通道126宽度的不同需求,排气缝隙127偏小或者偏大,而需要返修、调试的风险,使得轮胎模具侧板100的使用范围更广,同时保证模具排气不排胶的使用效果。
在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01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的局部剖视图。请参照图7,轮胎模具0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012和底座011以及两套上述的轮胎模具侧板100。其中一套轮胎模具侧板100与上盖012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另一套轮胎模具侧板100与底座0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轮胎模具010还包括多个设置在轮胎模具侧板100径向外侧的花纹块013,以及用于在开模和合模时控制花纹块013合拢或打开的导环机构014。如图7所示,轮胎模具010处于合模状态,花纹块013与两套轮胎模具侧板100共同构成模具型腔015。在对轮胎进行硫化的过程中,模具型腔015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缝隙127进入排气槽128,然后通过排气槽128进入排气孔116,多个排气孔116内的气体汇集到周向排气槽117内,最后通过周向排气槽117进入径向排气槽118,从而排到轮胎模具010外。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010包括上述的轮胎模具侧板100,因此也具有能够避免使硫化后的轮胎侧面形成胶毛和胶边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侧板100,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节侧板扇片120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的方式不同。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侧板100的局部剖视图。请参照图8,具体的,轮胎模具侧板100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51和第二齿轮152。第一齿轮151为锥齿轮,其沿侧板体110的径向与侧板体1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齿轮152为与侧板体110同轴设置的锥齿轮,当第一齿轮151转动时第二齿轮152被带动,发生绕侧板体110轴线方向的转动。第二齿轮152设置在侧板体110与侧板扇片120之间,其与轮齿相对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第二齿轮152与侧板扇片120螺接在第一被承接面122上。当转动第一齿轮151时第二齿轮152被带动,发生绕侧板体110轴向方向的转动,由于侧板扇片120与第二齿轮152螺纹连接,使得第二齿轮152绕侧板体110轴线的转动转化为侧板扇片120相对于侧板体110的径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51和第二齿轮152均为锥齿轮,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齿轮151和第二齿轮152设置为其他齿轮。
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排气通道126的宽度设置为其他数值时,将第一螺栓141松动,转动第一齿轮151,使之带动第二齿轮152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52与侧板扇片120螺接,在第二齿轮152转动时,侧板扇片120将相对于侧板体110沿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进而使排气通道126的宽度变小或变大,然后第一螺栓141紧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的侧板体;
与所述侧板体连接的钢圈;以及
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体上的多个侧板扇片;
其中,所述侧板扇片具备胎侧定型硫化面;所述钢圈具备胎踵定型硫化面;相邻的所述侧板扇片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的宽度为0.01mm-0.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扇片与所述侧板体沿径向方向可活动地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扇片与所述侧板体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当所述第一螺栓被拧紧时,所述侧板扇片被固定在所述侧板体上;当所述第一螺栓松动时,所述侧板扇片可相对于所述侧板体沿径向方向做微量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模具侧板还包括与所述侧板体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位于所述侧板扇片与所述侧板体之间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以所述侧板体的轴线为轴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侧板扇片螺纹配合,用于在转动时带动所述侧板扇片沿径向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圈设置有第一锥面,所述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二锥面,所述钢圈与所述侧板扇片通过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相互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圈与所述侧板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调整垫片,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改变所述侧板扇片沿径向方向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垫片设置在所述钢圈沿径向方向靠近外侧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一凸起;
或所述侧板体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侧板扇片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可沿径向方向可活动的配合,并用于使所述侧板扇片沿周向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和所述侧板扇片均与所述侧板体可拆卸地连接。
13.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模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侧板。
CN201721926944.7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5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6944.7U CN20782530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6944.7U CN20782530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5301U true CN207825301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694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5301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5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225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2256A (zh) * 2017-12-29 2018-06-15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377B (zh) 用于对车用轮胎执行硫化及模制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201592499U (zh) 轮胎活络模具胎侧板
EP3650173B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wheel burrs with brushes
CN100566920C (zh)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扇形块的精确制造方法
US8192670B2 (en) Tire forming mold and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7825301U (zh)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US7118702B2 (en) Tire mold
CN201394899Y (zh)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胎侧板
CN207825512U (zh)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106351962A (zh) 一种轴承座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CN104552671A (zh) 可调节排气间隙的花纹块及无气孔轮胎活络模具
CN108972375B (zh) 一种多层陶瓷结合剂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149300A (ja) タイヤ、タイヤの加硫方法、金型の製作方法及び金型用マトリックス
CN108162256A (zh)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204431574U (zh) 可调节排气间隙的花纹块及无气孔轮胎活络模具
CN208305627U (zh) 一种橡胶圈生产模具
CN207825302U (zh)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107913982A (zh) 一种单螺杆转子的铸造方法
CN1297810A (zh)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精确制造方法
CN204771922U (zh) 一种砂轮节块去毛刺装置
CN202528060U (zh) 齿轮成型磨金刚石滚轮
US6997790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pliant workpieces, tool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ose tools
JP2013154308A (ja) ペレット製造用ダイス、ペレット製造装置、および中子
CN206765180U (zh) 单条齿形v带的硫化模具
CN203331294U (zh) 轮胎成型用活络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