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2030U -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 Google Patents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2030U
CN207822030U CN201720494842.6U CN201720494842U CN207822030U CN 207822030 U CN207822030 U CN 207822030U CN 201720494842 U CN201720494842 U CN 201720494842U CN 207822030 U CN207822030 U CN 207822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charge
main pipeline
regulating valve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48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友爱
杨秋虹
张凤
吕洋
于婉婉
贾兰兰
陈玲
牛涵
闫攀攀
王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4948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2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2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20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该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左右背部进行支撑抬高,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患者局部身体的抬高防压,最终通过上述,从而能够通过多区域互转方式,来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的防压保护,提高了患者卧床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也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患者的医从性,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背景技术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患者。目前临床采用的是用外部软垫对患者肢体局部进行支撑抬高,达到减轻患者肢体压疮出现的作用,但上述方式,不仅支撑固定效果差,还极易出现支撑物丢失情况,从而经常需要医护人员查找再给患者使用,这样也就给医护人员带来操作负担。此外现有传统气垫,虽然为充气式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压效果,但有时会需要对局部身体进行抬高或转换抬高部位,此时传统气垫无法方便的实现,给临床使用带来极大的困扰,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包括框架、气泵、主管道、泄压阀、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第五分管、第六分管、第七分管、左背气垫、右背气垫、头部气垫、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足部气垫、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所述的气泵位于框架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气泵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位于框架内部右侧,所述的主管道与框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主管道与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泄压阀位于主管道底部,所述的泄压阀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分管位于主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分管位于主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三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四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五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分管位于主管道下端左侧,所述的第六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分管位于主管道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七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左背气垫位于框架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左背气垫与框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左背气垫与第七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右背气垫位于框架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右背气垫与框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右背气垫与第六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头部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上侧,所述的头部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头部气垫与第一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上肢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前端左侧和右背气垫前端右侧,所述的上肢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上肢气垫与第二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躯干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中部,所述的躯干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躯干气垫与第三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下肢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下侧,所述的下肢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下肢气垫与第四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足部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下侧,所述的足部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足部气垫与第五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位于第一分管中端,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位于第二分管中端,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位于第三分管右侧,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三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调节阀位于第四分管中端,所述的第四调节阀与第四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调节阀位于第五分管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五调节阀与第五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调节阀位于第六分管左侧,所述的第六调节阀与第六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调节阀位于第七分管左侧,所述的第七调节阀与第七分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内部右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框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主管道右侧中端还设有排气阀,所述的排气阀与主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和足部气垫前端还设有按摩垫,所述的按摩垫分别与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和足部气垫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按摩垫前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按摩球,所述的按摩球与按摩垫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使用前,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以及排气阀都为关闭状态,使用时,接着根据实际情况,若需要对患者左侧背部进行抬高支撑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七调节阀,使第七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七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七分管流入左背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左背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左背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左侧背部的支撑抬高,同理,当患者右侧背部需要支撑抬高时,医护人员打开第六调节阀,使第六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六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六分管流入右背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右背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右背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右侧背部的支撑抬高,此外当部分患者,因病情状况需要抬高局部身体,如需要抬高头部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一调节阀,使第一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一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一分管流入头部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头部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头部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区域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两侧手臂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二调节阀,使第二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二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二分管流入上肢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上肢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上肢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两侧上肢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躯干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三调节阀,使第三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三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三分管流入躯干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躯干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躯干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躯干部位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四调节阀,使第四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四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四分管流入下肢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下肢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下肢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下肢部位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足部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五调节阀,使第五分管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使气泵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流入到第五分管,然后空气通过第五分管流入足部气垫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足部气垫的膨胀,此时,通过足部气垫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脚部区域的支撑抬高,最终通过上述的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抬高互转,即有效的防止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产生的作用,同时,若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排气时,可直接打开排气阀以及对应的调节阀,即实现气体从排气阀向外界的排出,此外,当该装置内部气压超过泄压阀的原始设定值时,泄压阀被触发打开,即实现该装置内部气体的安全排出,最终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该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左右背部进行支撑抬高,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患者局部身体的抬高防压,最终通过上述,从而能够通过多区域互转方式,来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的防压保护,提高了患者卧床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也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患者的医从性,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医护人员也可将按摩垫放在该装置上,当患者躺在按摩垫上后,因按摩球为凸起形态,使其与患者背部形成点接触,即达到对患者背部的按摩作用,此外,按摩球材质为硅胶,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与患者软接触,从而也达到降低压疮产生的作用,蓄电池是为了给气泵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与气泵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正常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的主视图;
图2是按摩垫取出状态图;
图3是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的剖视图;
图4是左背气垫与右背气垫剖视状态图;
图5是气泵部位剖视放大图。
框架1、气泵2、主管道3、泄压阀4、第一分管5、第二分管6、第三分管7、第四分管8、第五分管9、第六分管10、第七分管11、左背气垫12、右背气垫13、头部气垫14、上肢气垫15、躯干气垫16、下肢气垫17、足部气垫18、第一调节阀19、第二调节阀20、第三调节阀21、第四调节阀22、第五调节阀23、第六调节阀24、第七调节阀25、蓄电池101、按摩垫102、按摩球103、排气阀3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包括框架1、气泵2、主管道3、泄压阀4、第一分管5、第二分管6、第三分管7、第四分管8、第五分管9、第六分管10、第七分管11、左背气垫12、右背气垫13、头部气垫14、上肢气垫15、躯干气垫16、下肢气垫17、足部气垫18、第一调节阀19、第二调节阀20、第三调节阀21、第四调节阀22、第五调节阀23、第六调节阀24、第七调节阀25,所述的气泵2位于框架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气泵2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3位于框架1内部右侧,所述的主管道3与框架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主管道3与气泵2螺纹相连,所述的泄压阀4位于主管道3底部,所述的泄压阀4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分管5位于主管道3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分管5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分管6位于主管道3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分管6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分管7位于主管道3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三分管7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分管8位于主管道3中端左侧,所述的第四分管8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分管9位于主管道3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五分管9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分管10位于主管道3下端左侧,所述的第六分管10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分管11位于主管道3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七分管11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左背气垫12位于框架1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左背气垫12与框架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左背气垫12与第七分管1胶水相连,所述的右背气垫13位于框架1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右背气垫13与框架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右背气垫13与第六分管10胶水相连,所述的头部气垫14位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前端上侧,所述的头部气垫14分别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头部气垫14与第一分管5胶水相连,所述的上肢气垫15位于左背气垫12前端左侧和右背气垫13前端右侧,所述的上肢气垫15分别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上肢气垫15与第二分管6胶水相连,所述的躯干气垫16位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前端中部,所述的躯干气垫16分别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躯干气垫16与第三分管7胶水相连,所述的下肢气垫17位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前端下侧,所述的下肢气垫17分别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下肢气垫17与第四分管8胶水相连,所述的足部气垫18位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前端下侧,所述的足部气垫18分别与左背气垫12和右背气垫1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足部气垫18与第五分管9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调节阀19位于第一分管5中端,所述的第一调节阀19与第一分管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调节阀20位于第二分管6中端,所述的第二调节阀20与第二分管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调节阀21位于第三分管7右侧,所述的第三调节阀21与第三分管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调节阀22位于第四分管8中端,所述的第四调节阀22与第四分管8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调节阀23位于第五分管9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五调节阀23与第五分管9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调节阀24位于第六分管10左侧,所述的第六调节阀24与第六分管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调节阀25位于第七分管11左侧,所述的第七调节阀25与第七分管11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内部右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3右侧中端还设有排气阀301,所述的排气阀301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所述的上肢气垫15、躯干气垫16、下肢气垫17和足部气垫18前端还设有按摩垫102,所述的按摩垫102分别与上肢气垫15、躯干气垫16、下肢气垫17和足部气垫18活动相连,所述的按摩垫102前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按摩球103,所述的按摩球103与按摩垫102胶水相连。
该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使用前,第一调节阀19、第二调节阀20、第三调节阀21、第四调节阀22、第五调节阀23、第六调节阀24、第七调节阀25以及排气阀301都为关闭状态,使用时,接着根据实际情况,若需要对患者左侧背部进行抬高支撑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七调节阀25,使第七分管11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七分管11,然后空气通过第七分管11流入左背气垫12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左背气垫12的膨胀,此时,通过左背气垫12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左侧背部的支撑抬高,同理,当患者右侧背部需要支撑抬高时,医护人员打开第六调节阀24,使第六分管10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六分管10,然后空气通过第六分管10流入右背气垫13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右背气垫13的膨胀,此时,通过右背气垫13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右侧背部的支撑抬高,此外当部分患者,因病情状况需要抬高局部身体,如需要抬高头部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一调节阀19,使第一分管5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一分管5,然后空气通过第一分管5流入头部气垫14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头部气垫14的膨胀,此时,通过头部气垫14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区域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两侧手臂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二调节阀20,使第二分管6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二分管6,然后空气通过第二分管6流入上肢气垫15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上肢气垫15的膨胀,此时,通过上肢气垫15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两侧上肢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躯干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三调节阀21,使第三分管7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三分管7,然后空气通过第三分管7流入躯干气垫16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躯干气垫16的膨胀,此时,通过躯干气垫16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躯干部位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四调节阀22,使第四分管8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四分管8,然后空气通过第四分管8流入下肢气垫17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下肢气垫17的膨胀,此时,通过下肢气垫17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下肢部位的支撑抬高,同理,需要对患者足部进行抬高时,医护人员可打开第五调节阀23,使第五分管9处于畅通状态,接着,医护人员打开气泵2,使气泵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主管道3,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流入到第五分管9,然后空气通过第五分管9流入足部气垫18内,即在气体流入的作用下,实现了足部气垫18的膨胀,此时,通过足部气垫18膨胀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脚部区域的支撑抬高,最终通过上述的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抬高互转,即有效的防止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产生的作用,同时,若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排气时,可直接打开排气阀301以及对应的调节阀,即实现气体从排气阀301向外界的排出,此外,当该装置内部气压超过泄压阀4的原始设定值时,泄压阀4被触发打开,即实现该装置内部气体的安全排出,最终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医护人员也可将按摩垫102放在该装置上,当患者躺在按摩垫102上后,因按摩球103为凸起形态,使其与患者背部形成点接触,即达到对患者背部的按摩作用,此外,按摩球103材质为硅胶,具备良好的柔软性,能够与患者软接触,从而也达到降低压疮产生的作用,蓄电池101是为了给气泵2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101与气泵2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正常供应。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气泵、主管道、泄压阀、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第五分管、第六分管、第七分管、左背气垫、右背气垫、头部气垫、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足部气垫、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所述的气泵位于框架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气泵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位于框架内部右侧,所述的主管道与框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主管道与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泄压阀位于主管道底部,所述的泄压阀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分管位于主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分管位于主管道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三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四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分管位于主管道中端左侧,所述的第五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分管位于主管道下端左侧,所述的第六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分管位于主管道下端左侧,所述的第七分管与主管道螺纹相连,所述的左背气垫位于框架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左背气垫与框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左背气垫与第七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右背气垫位于框架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右背气垫与框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右背气垫与第六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头部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上侧,所述的头部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头部气垫与第一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上肢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前端左侧和右背气垫前端右侧,所述的上肢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上肢气垫与第二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躯干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中部,所述的躯干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躯干气垫与第三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下肢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下侧,所述的下肢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下肢气垫与第四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足部气垫位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前端下侧,所述的足部气垫分别与左背气垫和右背气垫胶水相连,且所述的足部气垫与第五分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位于第一分管中端,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第一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位于第二分管中端,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第二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位于第三分管右侧,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三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调节阀位于第四分管中端,所述的第四调节阀与第四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调节阀位于第五分管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五调节阀与第五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调节阀位于第六分管左侧,所述的第六调节阀与第六分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七调节阀位于第七分管左侧,所述的第七调节阀与第七分管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内部右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框架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右侧中端还设有排气阀,所述的排气阀与主管道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和足部气垫前端还设有按摩垫,所述的按摩垫分别与上肢气垫、躯干气垫、下肢气垫和足部气垫活动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垫前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按摩球,所述的按摩球与按摩垫胶水相连。
CN201720494842.6U 2017-05-05 2017-05-05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2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842.6U CN207822030U (zh) 2017-05-05 2017-05-05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4842.6U CN207822030U (zh) 2017-05-05 2017-05-05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2030U true CN207822030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484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2030U (zh) 2017-05-05 2017-05-05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20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003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南京市江宁医院 一种瘫痪病人体位辅助垫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9003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南京市江宁医院 一种瘫痪病人体位辅助垫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0079U (zh) 腿部骨科护理装置
CN207822030U (zh) 多区域互转防压气垫床
CN106726443A (zh) 一种烧烫伤自动超声清创治疗装置
CN207445150U (zh) 全自动翻身气垫
CN204671448U (zh) 一种多功能充气护理垫
CN208017693U (zh) 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CN207722013U (zh) 多功能良肢位摆放垫
CN208598689U (zh) 脊髓脊柱患者术后充气式体位垫
CN207627532U (zh) 带有防压疮功能的消肿装置
CN208725981U (zh) 一种带有防压保护功能的踝关节固定支具
CN207721253U (zh) 防压疮病员服
CN204744599U (zh) 充气式眼罩
CN207562094U (zh) 危重卧床患者用康复靠垫
CN207639687U (zh) 阴囊医用保护内裤
CN209644867U (zh) 一种舒适型一体化扩阴器
CN206777159U (zh) 一种神经内科理疗枕
CN206809497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肠道水疗机
CN203988660U (zh) 阴囊托垫
CN205988386U (zh) 一种手术护理用病人固定装置
CN209422310U (zh) 一种应用于骶骨尾部的减压垫
CN208942649U (zh) 骶尾部保护套
CN204158650U (zh) 一种腰臀垫
CN204618828U (zh) 一种座椅式会阴坐浴盆
CN206896435U (zh) 一种阴囊托
CN214104917U (zh) 一种医用妇产科麻醉恢复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