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1948U -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1948U
CN207821948U CN201720528871.XU CN201720528871U CN207821948U CN 207821948 U CN207821948 U CN 207821948U CN 201720528871 U CN201720528871 U CN 201720528871U CN 207821948 U CN207821948 U CN 207821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uspention
threading hole
fixing piece
sof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88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红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ge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get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get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get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288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1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1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1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包含固定件、悬吊线以及引导线;所述固定件具有穿线孔;所述悬吊线、引导线穿设在所述穿线孔中,与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移植物完全填充整条股骨隧道,使移植物和骨隧道尽快愈合。

Description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前交叉韧带是人体膝关节中用于韧性连接胫骨和股骨的软组织韧带,起到维持关节稳定和协调关节运动的作用。前交叉韧带自我修复能力差,关节镜下手术早期重建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现在的移植物有自体移植物、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移植物。重建时在胫骨和股骨上各建立一个接纳移植物的骨隧道,让移植物可以放入。用于ACL重建的移植物直径一般在7-9mm。交叉韧带股骨端悬吊固定装置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线圈金属板装置,一般由一个长度可调或不可调的线圈、金属附着板和引线组成。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1875 U与CN 104394777 B的专利文献,不管是哪种设计,其悬吊固定原理类似:移植物穿过线圈,金属附着板悬挂在股骨隧道口外侧来实现股骨端悬吊固定的目的。问题是线圈是有一定长度的,股骨隧道一定有一段填充的是线圈而不是移植物。如果该悬吊固定装置线圈长度固定,股骨隧道还会产生一段长度约6mm的空腔,移植物会有钟摆效应和蹦极效应,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骨道变大、妨碍骨道与移植物愈合、韧带松动,关节不稳等等。总之,现有的股骨端悬吊固定方式有很多弊端,如移植物没有和骨道充分接触,不利于移植物和骨隧道的愈合,影响治疗效果;会有钟摆效应和蹦极效应,产生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包含固定件、悬吊线以及引导线;
所述固定件具有穿线孔;
所述悬吊线、引导线穿设在所述穿线孔中,与固定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导线包含牵引线与翻转线;
所述穿线孔包含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
所述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在固定件上依次设置;
牵引线、悬吊线、翻转线分别与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穿设连接。
优选地,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包含线圈:
--牵引线
--悬吊线
--翻转线
所述线圈与穿线孔相扣。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翻转线附着有不同的颜色标识部。
优选地,存在多个所述穿线孔;
一根或多根悬吊线穿设在多个所述穿线孔中;
一个或多根悬吊线至少延伸至固定件的下侧,与固定件形成封闭的悬吊空间。
优选地,所述悬吊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悬吊线首尾相连,对称分布在固定件上、下两侧。
优选地,还包含调节器;
所述固定件上侧面存在凹槽,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悬吊线穿过所述凹槽;
调节器能够使悬吊线产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包含通孔与卡合块,调节器能够沿周向转动;
调节器沿周向转动至锁定角度时,卡合块与固定件卡合;
悬吊线穿过所述通孔并随调节器转动产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包含弹性片;
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壁面上;
悬吊线随弹性片变形而产生相应的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移植物完全填充整条股骨隧道,使移植物和骨隧道尽快愈合;
2、能避免股骨隧道出现“移植物空腔段”,避免由此引起的蹦极效应和雨刷效应;
3、移植物悬吊线为软性材料,能够避免固定件在通过骨隧道时因刚性件截面积大产生剧烈碰撞或难以通过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终固定效果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种调节器未卡合时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种调节器卡合时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种调节器一种形态下的示意图;
图8为第二种调节器一种形态下B-B截面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种调节器另一种形态下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种调节器另一种形态下B-B截面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固定件1 翻转线32
悬吊线2 调节器4
引导线3 卡合块41
牵引线31 弹性片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交叉韧带悬吊固定装置股骨隧道有一段填充的是线圈而不是移植物,即出现了所谓的移植物空腔,容易发生蹦极效应和雨刷效应,导致股骨隧道扩大,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移植物也没有充分填充股骨隧道,不利于移植物和隧道的愈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的装置。根据本装置可以让移植物完全填充整个骨隧道,使移植物和患者骨隧道充分接触,促进移植物与骨隧道的愈合,又可以避免蹦极效应和雨刷效应,为交叉韧带重建修复提供更好的股骨固定效果。
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包含固定件1、悬吊线2以及引导线3。如图1、图2所示,固定件1上设置有穿线孔,牵引线2、引导线3穿设在所述穿线孔中与固定件1连接。引导线3包含牵引线31与翻转线32,穿线孔包含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牵引线31、悬吊线2、翻转线32分别与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穿设连接。实际操作过程中,牵引线31用于将固定件1已经附着在固定件1上的其他部件一同从骨隧道中拉出,而翻转线32则是在固定件1被拉到预定位置后,将固定件1从骨隧道口翻转出来,横跨在骨隧道口外面,因此,为保证固定件1能够翻转过来,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在固定件1上依次设置。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不小心只拉住某根引导线3的一端,而导致该引导线3从穿线孔中滑出,可以将引导线3打结形成一个线圈,线圈与穿线孔相扣,这样便能保证引导线3不会从穿线孔中滑出。优选例中,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包含线圈:牵引线;悬吊线;翻转线。此外,两个引导线3的功能不同,在两者上分别附着不同颜色的标记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对两根引导线3进行识别,所述标记部可以是只存在在引导线3的线头上,也可以是对整根线进行不同颜色的标记。
如图1、图2所示,固定件1的形状为U形,本实用新型变化例中固定件1的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弧形等形状,固定件1的边界应圆滑过渡,防止对周边组织造成割伤,穿线孔内壁到固定件外表面的过渡处也需倒圆,防止割坏甚至割断悬吊线2与引导线3。此外,固定件1的最大长度至少应大于骨隧道的直径,以保证能够横跨在骨隧道口外面。移植物则完全位于骨隧道内,骨隧道口不会出现移植物鼓包现象,同事保证移植物与骨隧道充分接触,以尽快愈合。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定件1上设有7个穿线孔,其中含1个牵引线穿线孔、2个翻转线穿线孔以及4个悬吊线穿线孔。悬吊线2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穿过固定件1上中间4个穿线孔缠绕而成,悬吊线2深度约5-9mm。具体的,UHMWPE纱线依次自孔I上侧、孔II下侧、孔III上侧、孔IV下侧穿过,将两个纱线线头缠绕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一定深度的悬吊线2。把纱线线头剪掉,取一根缝线从孔I上侧向下穿出,然后缠绕两根纱线;依次穿过孔II、孔III,再次缠绕两根纱线,依次穿过孔IV、孔I。重复上述步骤,一直到纱线上缠绕足够的缝线为止,具体视使用环境而定。最后把缝线藏到缠绕线中间,减掉外露线头即可形成一个无头无尾的纱线线托。使用时医生可根据移植物的直径来具体选择线托的深度规格,一般以移植物刚好穿过线托为准。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线2还可以是UHMWPE纱线以外的其他材料,比如UHMWPE编织缝线。如图2所示,变化例中,固定件1上设有5个穿线孔,其中含1个牵引线穿线孔、2个翻转线穿线孔以及2个悬吊线穿线孔。悬吊线2选用上述的UHMWPE编织缝线,固定件1带5个线孔,编织缝线横跨在中间两个悬吊线穿线孔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线圈,编织缝线头尾缝合固定即可。使用时医生可根据移植物的直径来具体选择悬吊线2的深度规格,一般以移植物刚好穿过悬吊线2为准。
在优选例中,悬吊线2还可以是多根,只需保证一个或多根悬吊线2至少能够延伸至固定件的下侧,并与固定件形成封闭的悬吊空间。此外,悬吊线2还可以是其他的穿设方式,比如类似于图1中,悬吊线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1连接的模式,悬吊线2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悬吊线穿线孔从下往上穿入,然后两个端部分别打结,便能实现悬吊线2的设置,如果还需进一步限制悬吊线2的位移,则还可以先分别在悬吊线2稍远离端部的位置打结,然后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悬吊线穿线孔,再分别打结即可。如图2所示的悬吊线2方式,即悬吊线2首尾相连,对称分布在固定件1上、下两侧,优选例中还可以对其进一步改进,在U形固定件1上设置一条横梁,所述横梁上侧面存在凹槽,悬吊线2位于固定件1上侧的部分穿过所述凹槽,凹槽内还可以设置调节器4。调节器4能够使悬吊线2发生变形,此处变形具体是指悬吊线2在所述凹槽中的长度的改变。当悬吊线2在凹槽中的长度较短时,悬吊空间变大,方便移植物的穿入;操作调节器4,增大悬吊线2在凹槽中的长度,缩小悬吊空间,尽可能减小移植物的移动范围,有利于缩小骨隧道内的空腔,促进移植物与骨隧道的愈合。
为实现改变悬吊线2在凹槽内长度的功能,优选例提供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如图4至图6所示,调节器4包含通孔与卡合块41,调节器4的远端与固定件1上侧面凹槽的底面之间嵌套连接,调节器4能够以自身轴线为中心线相对固定件1产生周向转动,悬吊线2穿过调节器4上的通孔,当调节器4转动时,悬吊线2缠绕在调节器4的外壁上,进而增大了悬吊线2在凹槽中的长度。调节器4的内部有空腔,两个卡合块41分别通过弹簧与调节器4连接,卡合块41自空腔内延伸并穿过调节器4的外壁。凹槽相对的两个壁面上设置有卡合槽,调节器4从图5所述的位置旋转90度,便能变成图6所示的结构,此时卡合块41进行卡合槽内,限制调节器4的周向运动,进而将悬吊线2的位置固定。另外一种方案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调节器4包含弹性片42,弹性片4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壁面上。弹性片42能够在释放形态与压迫状态这两种形态中切换,如图7、图8所示,在释放形态下,此时弹性片向上拱起,远离凹槽底面,悬吊线2能够沿凹槽轴线方向以直线路径穿过凹槽,因此悬吊线2位于凹槽中的部分的长度较短;将弹性片42往下按至如图9、图10所示的位置,在压迫形态下,弹性片42靠近凹槽底面并将悬吊线2压向凹槽底面,悬吊线2在凹槽中的延伸方向发生弯折,因而增加了悬吊线2位于凹槽中的部分的长度。为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弹性片42受到悬吊线2的作用力而回复到上拱形态,弹性片42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弹性。另外,为防止悬吊线2脱离凹槽,还可以将其中一段凹槽变成通孔,悬吊线2从通孔穿过。尤其是,还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案结合在一起使用,在第一种方案里,卡合块41进入卡合槽后难以再拔出,因此结合第二种方案中的弹性片42进行改进,弹性片42的端部连接一个带坡面的滑块,卡合块41的远端能够与坡面接触,当弹性片42在释放形态与压迫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变形时推动滑块,卡合块41在坡面的作用下被推出卡合槽,进而能够再对第一种方案提供的调节器4进行操作。例如,弹性片42的端部连接滑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如图3所示,膝关节具有可供交叉韧带(ACL)重建和修复手术中植入的组织移植物,例如膑腱移植物、腘绳肌腱移植物。取一根移植物,测量长度后2折成4股后置于预张器上,给以一定强度拉力后将移植肌腱穿过悬吊线2,并以医用缝线缝合4股肌腱两端,长度约8cm,直径8-9mm。
然后在胫骨内以预定角度和距离钻出胫骨隧道,以放置胫骨移植物;同样以预定角度和距离钻出股骨隧道,以放置股骨移植物。股骨隧道直径相同,以放置较粗的肌腱移植物。
将牵引线31和翻转线32连接到穿线器并从下到上经过胫骨隧道外口-胫骨隧道内口-股骨隧道内口-股骨隧道外口拉出。提拉牵引线31,在股骨道外口处分开牵引线31和翻转线32并向两边分开拉紧,拉动翻转线32使固定件1两端横梁横跨于股骨皮质骨之上并牢固固定肌腱。屈膝30°位拉紧韧带。将界面螺钉顺胫骨道拧入,完成肌腱的固定。反复屈伸膝关节20次,促进移植肌腱形成顺应性。镜下检查有无撞击及活动受限。
实施方式二:
患者仰卧位,麻醉。先自患膝胫骨平台下4cm、胫骨结节内2cm处向下作一条约2cm长纵行切口,显露鹅足的半腱肌与股薄肌止点,并连同骨膜一并切断。分别将部分半腱肌、股薄肌止点游离后,用肌腱剥离器截取肌腱,修整为长14-18cm的肌腱束,除去肌腱上面附着的肌肉和多余的筋膜,将移植肌腱套入移植物悬吊线2内,用肌腱缝线编织并对折成4股,预张牵拉5分钟,备用。
建立骨隧道。以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在胫骨髁间嵴止点连线的中点处为重建肌腱的胫骨止点,用胫骨定位器定位胫骨骨隧道位置,屈膝90°,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从胫骨平台下4cm、胫骨结节内侧2cm处向胫骨止点方向钻取胫骨骨隧道;以股骨外髁内侧面下1/3、距股骨后壁约7mm处为重建肌腱的股骨止点,屈膝120°,经膝内侧入路向外上方钻约2cm深的股骨隧道。
在穿线器及导引钢丝的协助下将移植肌腱自胫骨隧道经关节腔引入股骨隧道,确定悬吊线2已穿出骨皮质后,拉动翻转线32,使固定件1扣在股骨皮质上。胫骨端先用螺钉鞘将肌腱分开充分与骨壁接触,再拧入可吸收螺钉固定,并用门型钉加强固定。冲洗关节腔,缝合切口,用大棉垫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件、悬吊线以及引导线;
所述固定件具有穿线孔;
所述悬吊线、引导线穿设在所述穿线孔中,与固定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线包含牵引线与翻转线;
所述穿线孔包含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
所述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在固定件上依次设置;
牵引线、悬吊线、翻转线分别与牵引线穿线孔、悬吊线穿线孔、翻转线穿线孔穿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包含线圈:
--牵引线
--悬吊线
--翻转线
所述线圈与穿线孔相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翻转线附着有不同的颜色标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所述穿线孔;
一根或多根悬吊线穿设在多个所述穿线孔中;
一个或多根悬吊线至少延伸至固定件的下侧,与固定件形成封闭的悬吊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线首尾相连,对称分布在固定件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调节器;
所述固定件上侧面存在凹槽,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悬吊线穿过所述凹槽;
调节器能够使悬吊线产生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含通孔与卡合块,调节器能够沿周向转动;
调节器沿周向转动至锁定角度时,卡合块与固定件卡合;
悬吊线穿过所述通孔并随调节器转动产生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含弹性片;
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壁面上;
悬吊线随弹性片变形而产生相应的变形。
CN201720528871.XU 2017-05-12 2017-05-12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Active CN207821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8871.XU CN207821948U (zh) 2017-05-12 2017-05-12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8871.XU CN207821948U (zh) 2017-05-12 2017-05-12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1948U true CN207821948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3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8871.XU Active CN207821948U (zh) 2017-05-12 2017-05-12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19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8684A (zh) * 2017-05-12 2017-08-11 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8684A (zh) * 2017-05-12 2017-08-11 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ith et al. Allograf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tilizing internal brace augmentation
US8968402B2 (en) ACL implant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EP1889575B1 (en) Button and continuous loop for fixation of ligaments
US6517578B2 (en) Graft suspension device
CN102481187B (zh) 双束前十字韧带修复
AU2013243719B2 (en) Graft anchor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79091B (zh) 可植入生物保持器
AU2012322239A1 (en) Bridge button fo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CN207821948U (zh)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CN106264634A (zh) 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固定系统
CN107028684B (zh) 软材料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CN107157617A (zh) 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CN207679580U (zh) 组织移植物直接悬吊固定装置
RU2347541C1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застарелого разрыва передней крестообразной связк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RU2506057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передней крестообразной связк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у взрослых
CN206548551U (zh) 一种用于韧带重建的固定系统
CN105125319A (zh)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一体重建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7430257U (zh) 一种固定型带袢钛板
RU2306891C1 (ru) Способ малоинвазивного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хронической медиальной не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артроскопичес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RU2821760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медиальной бедренно-надколенниковой связки
CN204971710U (zh) 前交叉韧带和前外侧韧带一体重建的固定装置
Shetty et al. Open anatomical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a tendon graft with an Endobutton loop
CN215651855U (zh) 一种用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微创治疗的固定带
Petersen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 With a Flat Allograft Semitendinosus Tendon
RU2697233C1 (ru) Способ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связоч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при привычном вывихе надколенни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700 Room 301, Building 1, No. 508 Tianchen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geta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Room 301, Building 1, No. 508 Tianchen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GET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