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9743U -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9743U
CN207819743U CN201721861834.7U CN201721861834U CN207819743U CN 207819743 U CN207819743 U CN 207819743U CN 201721861834 U CN201721861834 U CN 201721861834U CN 207819743 U CN207819743 U CN 207819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reepage distance
tank body
overlength
out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18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继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ly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ly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ly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ly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18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9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9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9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外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包括电源壳上盖以及设置在电源壳上盖底部的电源壳下盖。爬电距离为内槽体的内壁和外槽体的结合,比传统的U形槽爬电距离多出一倍,内壳体初级元件可以减少保留到外壳体内壁的爬电距离,极大的增加了产品壳内空间的利用率,为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创造了保障条件;橡胶卡块的两个斜边收缩变形,将橡胶卡块的斜边紧紧的贴覆在内槽体的内壁上,使得内槽体为中空状态,有利于隔绝内槽体和外界的空气,极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到侵蚀,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是电输送的载体,如果载体出现问题,可想而知很容易就出现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为确保用电安全,需要对电源进行保护,常用电源外壳对电源进行保护。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的大小和工作电压、绝缘材料等直接相关,同时注意不同的使用环境也会有所影响,如气压、污染等。
但传统的电源外壳上下盖超声处为U形槽,导致爬电距离短,壳内初级元件需要分开放置,极大的降低了产品壳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上下盖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到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到侵蚀,影响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源外壳上下盖超声处为U形槽,导致爬电距离短,壳内初级元件需要分开放置,极大的降低了产品壳内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上下盖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到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到侵蚀,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包括电源壳上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源壳上盖底部的电源壳下盖,所述电源壳上盖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电源壳上盖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一对引脚安装孔,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外槽体,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置有内槽体。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绝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内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引脚安装孔和所述正极引脚无缝焊接,另一个所述引脚安装孔和所述负极引脚无缝焊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壳下盖的开口端设置有卡边,所述卡边包括内卡边以及外卡边,所述内卡边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卡块。
优选的,所述内卡边和所述内槽体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外卡边和所述外槽体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橡胶卡块和所述内卡边粘连固定,且所述橡胶卡块的截面呈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爬电距离为内槽体的内壁和外槽体的结合,比传统的U形槽爬电距离多出一倍,内壳体初级元件可以减少保留到外壳体内壁的爬电距离,极大的增加了产品壳内空间的利用率,为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创造了保障条件。
2、该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橡胶卡块的两个斜边收缩变形,将橡胶卡块的斜边紧紧的贴覆在内槽体的内壁上,使得内槽体为中空状态,有利于隔绝内槽体和外界的空气,极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到侵蚀,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内部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壳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筒结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壳上盖;11、外壳体;12、内壳体;13、绝缘层;14、引脚安装孔;15、外槽体;16、内槽体;2、电源壳下盖;21、卡边;22、内卡边;23、外卡边;24、橡胶卡块;3、正极引脚;4、负极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电源壳上盖1以及设置在电源壳上盖1底部的电源壳下盖2,电源壳上盖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电源壳上盖1包括外壳体11,外壳体11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12,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内壳体12的表面设置有一对引脚安装孔14,外壳体11和绝缘层13之间设置有外槽体15,绝缘层13和内壳体12之间设置有内槽体16,外壳体11和绝缘层13为一体成型结构,绝缘层13和内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一个引脚安装孔14和正极引脚3无缝焊接,另一个引脚安装孔14和负极引脚4无缝焊接,电源壳下盖2的开口端设置有卡边21,卡边21包括内卡边22以及外卡边23,内卡边2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卡块24,内卡边22和内槽体16卡接配合,外卡边23和外槽体15卡接配合,安装时,将电源壳下盖2的开口端对准电源壳上盖1的开口端,将外卡边23对准外槽体15卡入,此时内卡边22卡入到内槽体16内部,将电源壳上盖1和电源壳下盖2进行固定,将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分别安装到引脚安装孔14内,保障电源外壳的正常使用,同时绝缘层13可以保护电源外壳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由于设置有内槽体16和外槽体15,爬电距离为内槽体16的内壁和外槽体15的结合,比传统的U形槽爬电距离多出一倍,内壳体12初级元件可以减少保留到外壳体11内壁的爬电距离,极大的增加了产品壳内空间的利用率,为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创造了保障条件。
如图4所示,橡胶卡块24和内卡边22粘连固定,且橡胶卡块24的截面呈梯形,当内卡边22卡入到内槽体16时,内卡边22端部的橡胶卡块24进入到内槽体16开口端时,内槽体16开口端时开口端挤压橡胶卡块24的两个斜边,此时橡胶卡块24的两个斜边收缩变形,将橡胶卡块24的斜边紧紧的贴覆在内槽体16的内壁上,使得内槽体16为中空状态,有利于隔绝内槽体16和外界的空气,极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到侵蚀,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包括电源壳上盖(1)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源壳上盖(1)底部的电源壳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上盖(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正极引脚(3)和负极引脚(4),所述电源壳上盖(1)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11)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12),所述外壳体(11)和所述内壳体(1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所述内壳体(12)的表面设置有一对引脚安装孔(14),所述外壳体(11)和所述绝缘层(13)之间设置有外槽体(15),所述绝缘层(13)和所述内壳体(12)之间设置有内槽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和所述绝缘层(1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绝缘层(13)和所述内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引脚安装孔(14)和所述正极引脚(3)无缝焊接,另一个所述引脚安装孔(14)和所述负极引脚(4)无缝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下盖(2)的开口端设置有卡边(21),所述卡边(21)包括内卡边(22)以及外卡边(23),所述内卡边(2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卡块(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边(22)和所述内槽体(16)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边(23)和所述外槽体(15)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卡块(24)和所述内卡边(22)粘连固定,且所述橡胶卡块(24)的截面呈梯形。
CN201721861834.7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Active CN207819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1834.7U CN2078197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1834.7U CN2078197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9743U true CN207819743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1834.7U Active CN2078197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97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83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的高压模块
CN114023605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极结构及紧凑型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831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的高压模块
CN110890831B (zh) * 2018-09-07 2022-03-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的高压模块
CN114023605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极结构及紧凑型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7557A1 (zh) 电池模组
CN205159418U (zh) 一种动力电池铜铝复合极柱装配结构
CN202977174U (zh) 一种铝壳密封电解电容器
CN207819743U (zh) 一种超长爬电距离电源外壳结构
EP3985699A1 (e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09301103A (zh)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顶盖的生产工艺
CN208889707U (zh) 二次电池顶盖
WO2024094179A1 (zh) 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04078702B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08580774U (zh) 二次电池顶盖
CN208889705U (zh) 二次电池顶盖
JP2022537283A (ja) 電気化学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
CN110212147A (zh) 极耳式顶盖结构
CN215911489U (zh) 扣式电池
CN106601973B (zh) 一种高效率高倍率锂电池结构
CN205657094U (zh) 可无线充电的助听器电池
CN211789118U (zh) 一种新型电池
CN211151075U (zh) 预装式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的搭接结构
CN218123581U (zh) 一种方形电池
CN110391480A (zh) 一种柱型电池
CN205303197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CN211265538U (zh) 一种密封壳体结构、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0467681U (zh) 一种安装于真空断路器的铜板结构
CN215578748U (zh) 一种圆柱储能电池
CN211404603U (zh) 一种扣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