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9087U -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9087U
CN207819087U CN201721798550.8U CN201721798550U CN207819087U CN 207819087 U CN207819087 U CN 207819087U CN 201721798550 U CN201721798550 U CN 201721798550U CN 207819087 U CN207819087 U CN 207819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rt
filter band
connecting terminal
filt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985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世松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985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9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9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9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滤波板,其中:所述滤波板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具有第一导电部以及至少一个滤波电容,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具有第二导电部,且所述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所述端子本体上具有接线部和与所述接线部导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三导电部导电连接、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滤波板将滤波电容集成到接线端子,不仅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而且避免了因空间辐射而导致的滤波电路失效。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抑制电子设备中内部电路11对外产生电磁噪声,可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0的内部增加一个滤波电路12,如图1所示。该滤波电路12一般由滤波电感L和/或滤波电容C等元件组成,其基本形式如图2所示。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功率、工作场合等实际情况调整滤波电路的形式,既可以将多个滤波电路12级联使用,也可以使用单个元件作为滤波电路12。
然而,由于尺寸的限制以及结构安装的需要,上述滤波电路12往往无法放置在距离接线端子13最近的地方。这样就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11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空间辐射的形式干扰滤波电路12与接线端子13之间的走线(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导致滤波电路12失效,进而产生电磁干扰超标的问题。
特别地,对于需要流经大电流的端子,一般使用金属结构件14导流,滤波电路12中的滤波电容C一般无法放置在电流主路径上,使得连接滤波电容C的引线15的宽度比较细并且长度较长,如图3所示,从而导致滤波电容C的引线电感变大。这样会产生两方面问题:1)滤波电容C适用的滤波频率范围降低,2)电容阻抗变大。
由于电容滤波主要通过为噪声提供低阻抗路径,使噪声回流到噪声源头,从而达到抑制噪声向外传播,因此若电容阻抗变大,将导致滤波电路12的滤波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电子设备中因内部电路空间辐射而导致滤波电路失效、以及滤波电路中因电容引线电感而导致滤波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滤波板,其中:所述滤波板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具有第一导电部以及至少一个滤波电容,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具有第二导电部,且所述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一侧具有接线部和与所述接线部导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三导电部导电连接、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接线部包括突出的接线头;所述滤波板上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接线头的尺寸;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接线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滤波板上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端子本体采用导电材料包胶结构,所述接线头的自由端和第三导电部由裸露在包胶部分外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接线头的根部;所述第二导电部由所述滤波板第二面的覆铜构成;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朝向端子本体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第一导电部由固定在所述滤波板第一面的金属弹片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端子本体上具有环绕所述接线头根部的安装槽,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滤波板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嵌入所述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端子本体上具有多个平行于接线头的轴向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槽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具有多个滤波电容,且所述多个滤波电容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端子本体还包括插接口,且所述插接口位于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二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滤波板将滤波电容集成到接线端子,不仅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而且避免了因空间辐射而导致的滤波电路失效。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引线电感和阻抗小,安装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设备中抗干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大电流端子的电子设备的抗干扰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中滤波板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安装到电子设备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4-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接线端子可用于连接外部功率端子,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供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端子包括端子本体2和滤波板3,其中滤波板3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该滤波板3的第一面(例如滤波板3的正面)具有第一导电部32以及至少一个滤波电容31,且该滤波板3的第二面(例如滤波板3的背面)具有第二导电部33,上述滤波电容31连接在第一导电部32和第二导电部33之间;端子本体2的第一侧(即安装时朝向电子设备壳体4的一侧)具有接线部21和与接线部21导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22。
在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4(该壳体4为金属壳体,或者壳体4整体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并在接线端子的安装部位具有接地结构)时,滤波板3位于端子本体2与壳体4之间,并通过端子本体2压接固定。此时滤波板3的第二面的第二导电部33与端子本体2的第三导电部22导电连接,滤波板3的第一面的第一导电部32与电子设备的壳体4(或壳体4上的接地结构)导电连接。
上述接线端子,通过滤波板3将滤波电容31集成到接线端子,无需在电子设备的内部增加滤波电容,不仅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而且由于滤波电容31直接与接线端子连接,避免了因内部电路的空间辐射而导致的滤波电路失效,大大提高了滤波的可靠性。
具体地,为便于滤波板3的加工,上述滤波电容31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滤波板3的第一面,并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部32和第二导电部33导电连接。并且,当滤波板3的第一面上具有多个滤波电容31时,该多个滤波电容31可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第一导电部32和第二导电部33之间。
端子本体2上的接线部具体可包括突出的接线头,该接线头可插接到壳体4的内部,并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导电连接(端子本体2上还具有用于连接外部线缆或插接头的插接口,该插接口位于端子本体2的第二侧,例如安装时背向电子设备壳体4的一侧)。相应地,滤波板3上具有通孔34,且该通孔34的尺寸与端子本体2上的接线头的尺寸匹配。在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4时,接线头的自由端穿过滤波板3上的通孔34。通过上述结构,不仅便于接线端子的安装固定(即滤波板3无需单独固定),而且提高了滤波板3固定后的稳定性(即不会掉落)。
为提高电气性能,上述端子本体2可采用导电材料(例如金属铜)包胶结构,接线头的自由端和第三导电部22则由裸露在包胶部分外的导电材料构成。具体地,第三导电部22可位于接线头的根部,并呈环带状分布;相应地,滤波板3上的第二导电部33由滤波板3第二面的覆铜构成。在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4时,滤波板3的第二面朝向端子本体2且第二导电部33与第三导电部22直接接触。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端子本体2与滤波板3之间具有较大的导电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滤波电容31的引线电感和阻抗。
为进一步减小滤波电容31的引线电感和阻抗,滤波板3上的第一导电部32可由固定在滤波板3第一面的金属弹片构成(金属弹片在最大压缩状态下的高度高于滤波电容31的高度)。通过金属弹片结构,不仅可以增加第一导电部32与壳体4的接触面积,而且可压迫滤波板3,使滤波板3的第二面的第二导电部33与端子本体2上的第三导电部22可靠接触。
特别地,上述端子本体2上还可具有环绕接线头的根部的安装槽23,第三导电部22可位于安装槽23的底部。上述安装槽23的形状和尺寸与滤波板3的形状和尺寸匹配,这样,在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4时,滤波板3嵌入安装槽23内。通过该方式,大大提高了滤波板3的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滤波板3的安装。
上述端子本体2上还可具有多个固定孔24,并通过分别穿过该多个固定孔24的螺钉5固定到电子设备的壳体4。上述多个固定孔24的中心轴平行于接线头的中心轴,且该多个固定孔24可均匀分布在安装槽23的外侧,从而提高端子本体2与滤波板3之间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通过上述接线端子,在实现电子设备的供电连接的同时,可实现滤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和滤波板,其中:所述滤波板由绝缘材料加工而成,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具有第一导电部以及至少一个滤波电容,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具有第二导电部,且所述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一侧具有接线部和与所述接线部导电连接的第三导电部;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的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三导电部导电连接、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包括突出的接线头;所述滤波板上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接线头的尺寸;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接线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滤波板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采用导电材料包胶结构,所述接线头的自由端和第三导电部由裸露在包胶部分外的导电材料构成,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接线头的根部;所述第二导电部由所述滤波板第二面的覆铜构成;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的第二面朝向端子本体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由固定在所述滤波板第一面的金属弹片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上具有环绕所述接线头根部的安装槽,所述第三导电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滤波板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在所述接线端子装配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时,所述滤波板嵌入所述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上具有多个平行于接线头的轴向的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槽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板的第一面具有多个滤波电容,且所述多个滤波电容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还包括插接口,且所述插接口位于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二侧。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
CN201721798550.8U 2017-12-21 2017-12-21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7819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8550.8U CN2078190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8550.8U CN2078190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9087U true CN207819087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98550.8U Active CN2078190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9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606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连接装置及滤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606A (zh) * 2019-08-09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连接装置及滤波方法
CN110571606B (zh) * 2019-08-0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连接装置及滤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9990029533A (ko) 다중 소자 캐패시터
CN1390374A (zh) 用于减少消极互调影响的射频连接器
US10412867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ssembl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TW201916502A (zh) 帶濾波功能的電連接器
WO2016197566A1 (zh) 具有封装型芯片屏蔽结构的二次电化学电池封口体及电池
TWM440543U (en)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ntenna structure
JP2023513824A (ja) Emcフィルタプラグイン装置
KR20100104810A (ko) 방해 전자파 차폐용 컨택트 구조
CN207819087U (zh) 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US10396505B2 (en) Filter connector
JP2010232245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FI76223B (fi) Apparatstickpropp med integrerat elektriskt avstoerningsfilter.
CN112584689A (zh) 电磁屏蔽结构、电器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JP4814004B2 (ja) ノイズ除去コネクタ
US4611185A (en) Electrical noise filter
CN113851878A (zh) 一种小型化防电磁脉冲连接器
CN204290904U (zh) 信号滤波器
CN114639507B (zh) 一种光电设备数字地与外界机壳绝缘的结构
CN207504271U (zh)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FI76222C (fi) Apparatstickpropp med efterkopplat elektriskt avstoerningsfilter.
CN221058596U (zh) 电源滤波器和电子设备
CN208369539U (zh) 一种集防雷与滤波于一体的滤波组件
CN209748407U (zh) 家用电器接地装置、家用电器控制器及家用电器
CN203228651U (zh) 轻型越野底盘电气系统电磁干扰抑制装置
CN208226850U (zh) 一种高压开关电源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