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3623U -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3623U
CN207803623U CN201820072213.9U CN201820072213U CN207803623U CN 207803623 U CN207803623 U CN 207803623U CN 201820072213 U CN201820072213 U CN 201820072213U CN 207803623 U CN207803623 U CN 207803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buckle
opening
nut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22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吉龙
郑强
任俊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 Xun K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 Xun K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 Xun K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 Xun K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22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3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3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3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所述防拆锁扣包括上卡扣、下卡扣,所述上卡扣的一端与所述下卡扣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上卡扣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所述上卡扣中的通槽与所述上卡扣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用于紧固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所述下卡扣中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贯穿腕带中的通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防拆结构中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防拆锁扣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拆锁扣以及包括所述防拆锁扣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在人员、物资管理的场景中应用定位设备越来越多。
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定位设备(如定位标签、定位手表等)固定在待监控的人员或物资上,通过监测该定位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取待监控的人员或物资的位置。
但是,由于定位设备容易被人私自拆除或恶意拆除,从而无法监测到待监控人员或物资的位置信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防拆结构中通常包括多个散件供用户安装,安装效率和准确度低。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案,能够方便用户安装的同时防止定位设备被人私自拆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拆锁扣,包括:上卡扣、下卡扣,所述上卡扣的一端与所述下卡扣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上卡扣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所述上卡扣中的通槽与所述上卡扣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用于紧固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所述下卡扣中设置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还包括光滑部和螺纹部,所述光滑部的外表面直径D31小于所述螺纹部的外径D32;所述通槽还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大于所述螺栓的所述光滑部的外表面直径D31且小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螺纹部的外径D32,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所述螺栓的螺纹部的外径D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具体为隔垫物的中空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头部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用于贯穿腕带中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的顶部与所述下卡扣的上表面的距离H1大于所述腕带的厚度,且所述距离H1小于所述腕带的厚度的2倍。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螺母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直径,所述螺母与所述下卡扣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任一所述的防拆锁扣,还包括: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包括插入端和锁紧端,所述插入端和所述锁紧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母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扣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辅助定位件;所述辅助定位件的高度、所述插入端的厚度以及所述锁紧端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卡扣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卡扣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2。
进一步的,防拆电路和报警模块,所防拆电路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拆电路用于在所述插入端和所锁紧端紧固时,形成导电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腕带本体中还设置有:表头,所述插入端与所述锁紧端在所述表头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表头内还设置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设备具体为手环、手表、脚环中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防拆锁扣及穿戴设备,通过设置上卡扣、下卡扣,所述上卡扣的一端与所述下卡扣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上卡扣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所述上卡扣中的通槽与所述上卡扣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用于紧固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所述下卡扣中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贯穿待监测对象中的通孔,从而使得用户在安装时无需组装多个散件,实现了安装效率和准确度的提高,同时防止定位设备被人私自拆除。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中的防拆电路和报警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中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拆锁扣,参考图1,包括:上卡扣1、下卡扣2,所述上卡扣1的一端与所述下卡扣2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上卡扣1中设置有螺栓3,所述螺栓3通过所述上卡扣1中的通槽5与所述上卡扣1活动连接,所述螺栓3用于紧固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所述下卡扣2中设置有螺母4。
在具体使用中,待监测对象上设置有配合所述螺母4使用的通孔,通过将螺母4贯穿该通孔从而将本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固定在该待监测对象上,在将所述防拆锁扣定位在该待监测对象上之后,将所述上卡扣1上的所述螺栓3与所述下卡扣2上的所述螺母4拧紧,即可实现上卡扣1和下卡扣2的紧固。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4可以配合不同的待监测对象使用,待监测对象的形态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待监测对象可以具体为腕带,也可以为其他形态。
由于所述螺栓3与所述上卡扣1活动连接,所述上卡扣1限制所述螺栓3从所述上卡扣1中滑出,从而本实施例中各组件不是独立散件,用户仅需要将所述螺栓3与所述螺母4拧紧即可通过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的紧固将该防拆锁扣固定在待监测对象上,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也避免了散件容易丢失的风险,特别是在特殊使用场景(例如对监狱人员、幼儿园儿童、精神病人的监测场景)中,散件的存在,会增大人身安全风险。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拆锁扣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有效的解决了防拆锁扣散件安装不方便,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中的所述螺母4用于贯穿待监测物体中的通孔,所述贯穿除了包括所述螺母4完全穿过该通孔,也包括所述螺母4部分穿过该通孔的情形。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腕带仅用于解释所述螺母4的使用环境,腕带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螺母4的一种使用环境,不应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螺母4仅适用于所述腕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螺母4也可以与其他待监测对象配合使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拆锁扣可以运用于腕带上即可,并不要求所述防拆锁扣已实际使用到腕带中,或必须与腕带配合使用才能实现所述防拆锁扣的技术效果。
考虑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防拆锁扣通常结构大、结构不规则,占用空间大,从而造成待监测物体的存放或使用不方便。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4与待监测物体中的通孔在水平方向上重合,所述螺栓3拧入所述螺母4,从而所述螺栓3的螺纹部也与待监测物体的通孔在水平方向上重合,同时,所述螺栓3与所述螺母4拧紧时,所述螺栓3的高度不高于所述上卡扣1的上表面。这样,所述螺栓3与所述螺母4的结构不仅能将防拆锁扣与待监测物体固定,而且,不增加所述上卡扣1的上表面的所占空间,使得待监测物体的存放、使用更为方便。特别是当待监测物体具体为穿戴设备时,防拆紧固件没有额外增加空间,极大方便用户佩戴穿戴设备时的活动、操作,使得用户佩戴具有防拆锁扣的穿戴设备时,无论是工作或生活,都更为方便。具体的,例如该穿戴设备为腕带时,若设置于该腕带的防拆锁扣节约数毫米的空间,就能极大的提高用户在使用该腕带时的活动便利性,尤其是当用户需要佩戴该腕带进行手工操作时,如果防拆锁扣占用空间过大,用户甚至无法进行一些手工操作。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螺栓3还包括光滑部31和螺纹部32,所述光滑部31的外表面直径D31小于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所述通槽5还包括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所述第一开口51用于容纳所述螺栓3的头部33,所述第二开口52的直径D52大于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的外表面直径D31且小于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并用于限制所述螺栓3从所述上卡扣1中滑出;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并用于供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在所述第三开口53中活动。这样的防拆锁扣结构简单、没有散件、使用方便。例如,在具体使用中,将所述螺母4穿过待监测对象上的通孔,将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闭合,将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拧如所述螺母4中,即将该防拆锁扣固定在待对象上,拆卸时,将所述螺纹部32从所述螺母4中拧出,所述光滑部31在所述第三开口53中滑动,即可将所述防拆卡扣从待监测对象上拆除。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考虑到有效利用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之间的空间,进一步节约防拆锁扣的占用空间,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拆锁扣,所述螺栓3还包括光滑部31和螺纹部32,所述光滑部31的外表面直径D31小于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所述通槽5还包括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所述第一开口51用于容纳所述螺栓3的头部33;所述第二开口52的直径D52大于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的外表面直径D31且小于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并用于限制所述螺栓3从所述上卡扣1中滑出;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开口53的直径D53大于所述螺栓3的螺纹部32的外径D32,并用于供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和所述螺纹部32在所述第二开口52中活动。这样,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和所述螺纹部32的活动空间增大,则在同样大小的活动空间中,这种结构的所述螺栓3的所述光滑部31、所述螺纹部32的长度更短,则进一步节约所述防拆锁扣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52的形成可以是与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三开口53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口52独立于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三开口53成型,并放置于所述通槽5中配合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三开口53使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二开口52、所述第三开口52与所述上卡扣1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这样所述上卡扣1与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二开口52、所述第三开口53在结构上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体的,可以在所述螺栓3的螺纹部32的表面包裹上阻隔物后放入用于注塑形成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二开口52、所述第三开口52的模具中,随后注塑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二开口52、所述第三开口53的所述上卡扣1,这样形成的上卡扣1中包括了所述螺栓3,且所述螺栓3可以通过所述上卡扣1中的所述通槽5活动。待所述上卡扣1注塑成型后,将所述螺纹部32表面的阻隔物剥离,即可配合所述螺母4使用。
又例如,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52独立于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三开口53成型。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开口52具体为隔垫物521中的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开口52的直径D52;从耐用性方面考虑,所述隔垫物52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质;所述隔垫物521与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三开口53在结构上可分立,其中,所述隔垫物521中空部分用于容纳所述螺栓3并供所述螺栓3在其中活动。
可选的,可以在所述隔垫物521的中空部分套入光滑的螺栓后将该螺栓通过挤压工艺形成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所述中空部分的直径D52小于所述螺栓3的所述螺纹部32的外径D32,且大于所述螺栓3的光滑部31,这样就实现了所述螺栓3与所述隔垫物521的一体化;之后,可以将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固定在所述上卡扣1中,即可实现所述螺栓3与所述上卡扣1的活动连接。
具体的,将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固定在所述上卡扣1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设置倒角来实现。具体的,参加图4,在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的外周设置倒角,并在所述第二开口52处设置配合该倒角使用的凹槽,装配时,将所述倒角挤压入所述凹槽中即可实现将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固定在所述通槽5中,从而实现所述螺栓3与所述上卡扣1的活动连接。这种实现方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中,所述倒角的数量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所述倒角的数量为偶数个,以使得所述倒角可对称设置。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所述隔垫物521与所述上卡扣1粘胶来实现。具体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述上卡扣1还包括开口54,所述开口用于容纳固定所述隔垫物521与所述上卡扣1的粘胶,具体装配中,待粘胶注入所述开口54后,将所述隔垫物521贴合于所述开口54的粘胶上,即可实现将所述隔垫物521的实体部分固定在所述通槽5中,从而实现所述螺栓3与所述上卡扣1的活动连接。这种实现方式,没有因为粘胶的注入而增加空间,有效节约了空间。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拆锁扣的安全性,强化防拆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3、所述螺母4均为非标准件。具体的,所述螺栓3的头部33可以为各种非标准形态,优选的,所述螺栓3的头部33为椭圆形,这样进一步提高了他人私自拆卸的难度。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节约防拆锁扣的占用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4用于全部贯穿或部分贯穿腕带中的通孔,所述螺母4的顶部与所述下卡扣2的上表面的距离H1大于所述腕带的厚度,且所述距离H1小于所述腕带的厚度的2倍。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当所述上卡扣1与所述下卡扣2闭合时,在所述上卡扣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卡扣2的上表面形成封闭空间,所述螺母4在该封闭空间中贯穿待监测对象中的通孔,当待监测物体为腕带时,通常将所述腕带围成圆环状使用,所述螺母4同时穿过所述腕带的二层重合处的两个通孔,即可实现将所述防拆锁扣固定在所述腕带上。此时,所述螺母4的顶部与所述下卡扣2的上表面的距离H1大于所述腕带的厚度且所述距离H1小于所述腕带的厚度的2倍,即所述螺母4完全穿过第一层腕带且部分穿过第二层腕带,此时所述螺母4未穿过所述第二层腕带的部分供所述螺栓3活动。这样的结构,在有效利用锁扣与腕带的空间的同时,不仅方便所述螺栓3的活动,而且不因所述螺栓3的活动而额外增加空间。
可选的,考虑到防拆锁扣中各组件之间的紧固性,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所述螺母4还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所述螺母4的所述第一部分41的外表面直径D41小于所述第二部分42的外表面直径D42,所述螺母4与所述下卡扣2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42的外表面直径D42应大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外表面直径D41的2倍,具体在所述下卡扣2的注塑成型中,将所述螺母4的所述第二部分42放入模具中,与所述下卡扣2一体成型,成型后,所述螺母4的所述第二部分42被所述下卡扣包围。通过这种结构,所述螺母4与所述下卡扣2之间的紧固性得到提高,增加了防拆锁扣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防拆锁扣,还包括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包括插入端和锁紧端,所述插入端和所述锁紧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母贯穿的通孔。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述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防拆锁扣10,还包括腕带本体6,所述腕带本体6包括插入端61和锁紧端62,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设置有供所述螺母4贯穿的通孔63。其中,所述防拆锁扣10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防拆锁扣中的所述上卡扣1、所述下卡扣2、所述螺栓3,所述螺母4和所述通槽5。其中,所述通孔6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可以对调使用。具体使用时,将所述腕带本体6的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围成环形,所述螺母4贯穿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的所述通孔63,通过贯穿不同位置处的所述通孔63以调节所述环形的大小以供不同的应用场景或不同的用户使用。
可选的,考虑到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本实施新型提供的防拆锁扣的便捷性,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所述上卡扣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辅助定位件111;所述辅助定位件111的高度、所述插入端61的厚度以及所述锁紧端62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卡扣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卡扣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2。其中,所述辅助定位件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件111的数量为2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栓3的两侧。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螺母4穿过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的通孔63,将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闭合时,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当所述辅助定位件111的高度、所述插入端61的厚度以及所述锁紧端62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卡扣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卡扣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2时,所述辅助定位件111、所述插入端61、所述锁紧端62则完全填充所述上卡扣1和所述下卡扣2之间形成的所述封闭空间的高度,这样,用户在将所述螺栓3拧入所述螺母4的过程中,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之间的力增大,所述螺母4不易从所述通孔63滑出或移位,同时,还保证了所述螺栓3的活动空间。
可选的,考虑到进一步增强本实施新型提供的穿戴设备的防拆功能,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中高端防拆电路和报警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腕带本体6中还设置有:防拆电路604和报警模块605,所防拆电路604与所述报警模块605电连接;所述防拆电路604用于在所述插入端61和所锁紧端62紧固时,形成导电通路。在具体使用中,所述腕带本体6的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围成环形时,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形成导电通路,当所述腕带本体被剪断或被拆开时,导电通路断开,触发报警模块605报警,所述防拆电路604例如可以在所述腕带本体6中设置导电材料来实现,也可以是在所述腕带本体6中设置导线或柔性电路来实现,只要保证在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形成环形时,该环形中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即可。特别是,考虑到如果是人在使用所述穿戴设备时,该闭合回路中的电流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人身安全,而这种微弱的电流又特别容易受到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之间的紧固关系受影响,稍微有一些松动,该闭合回路就会受到影响,产生干扰信号,影响防拆报警信号的监测。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拆锁扣还具有紧固功能,这种通过所述螺母4贯穿所述腕带本体6中的所述通孔63并加以紧固的结构,在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的重合部分的两侧施加力,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所述插入端61和所述锁紧端62之间的紧固,从而使得所述导电通路不受影响,提高了防拆报警信号监测的准确度,从而增强穿戴设备的防拆功能。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在所述穿戴设备的所述腕带本体6中还设置有表头7,所述插入端61与所述锁紧端62在所述表头7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表头7内还设置有容置腔室(图10中未示出);其中,图10表示该穿戴设备的非使用状态,图11表示该穿戴设备的使用状态,当穿戴设备使用时,所述腕带本体6中形成导电通路,而所述防拆锁扣10则有效的保证了该导电通路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表头7的所述容置腔室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701和通信模块70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中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控制模块701与所述通信模块702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605与所述控制模块701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702用于与定位装置(例如定位基站)之间通信,从而使得该定位基站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位置监控,该通信模块702可使用多种通信方式通信,例如可以是WIFI、3G、4G、5G、蓝牙、UWB、Zigbee、RFID、2.4G等等,也可以兼容多种通信方式,例如同时兼容4G、5G以及UWB。所述控制模块701用于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例如控制所述通信模块702收发位置信息的时序等等。其中,在一些使用场景中,当所述腕带本体6被剪断或拆除时,所述报警模块605监测到所述导电通路604中的导电通路断开,即向所述控制模块701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控制模块701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即控制所述通信模块702与所述定位基站之间进行通信,以使得监控管理人员获取报警信息,从而实现监控。特别是所述表头7内的容置腔室的空间有限,通过在所述腕带本体6处设置所述防拆锁扣10,无需占用所述容置腔室的空间,从而为所述控制模块701和所述通信模块702等功能模块的在所述容置腔室内的装配提供了更多空间,有效的增强了所述穿戴设备的监控功能和外观美观度。
具体的,所述报警模块605可以集成在所述控制模块701中,也可以独立设置于所述控制模块702之外。
具体的,所述穿戴设备可为各种常见的穿戴设备,包括不限于手环、手表、脚环等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卡扣、下卡扣,所述上卡扣的一端与所述下卡扣的一端铰接;其中,
所述上卡扣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所述上卡扣中的通槽与所述上卡扣活动连接,所述螺栓用于紧固所述上卡扣和所述下卡扣;
所述下卡扣中设置有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通过所述上卡扣中的通槽与所述上卡扣活动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螺栓还包括光滑部和螺纹部,所述光滑部的外表面直径D31小于所述螺纹部的外径D32;
所述通槽还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大于所述螺栓的所述光滑部的外表面直径D31且小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螺纹部的外径D32,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D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D53大于所述螺栓的螺纹部的外径D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具体为隔垫物的中空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螺栓的头部为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螺母用于贯穿腕带中的通孔,所述螺母的顶部与所述下卡扣的上表面的距离H1大于所述腕带的厚度,且所述距离H1小于所述腕带的厚度的2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螺母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直径,所述螺母与所述下卡扣一体成型。
8.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防拆锁扣,还包括:
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包括插入端和锁紧端,所述插入端和所述锁紧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母贯穿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上卡扣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辅助定位件;所述辅助定位件的高度、所述插入端的厚度以及所述锁紧端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上卡扣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卡扣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中还设置有:
防拆电路和报警模块,所防拆电路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
所述防拆电路用于在所述插入端和所锁紧端紧固时,形成导电通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中还设置有:
表头,所述插入端与所述锁紧端在所述表头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表头内还设置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戴设备具体为手环、手表、脚环中任意一种。
CN201820072213.9U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3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2213.9U CN207803623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2213.9U CN207803623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3623U true CN207803623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7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221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3623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36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3932A (zh) * 2018-09-20 2019-01-04 佛山市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
CN109156938A (zh) * 2018-10-24 2019-01-08 佛山市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表带
CN110288804A (zh) * 2019-07-26 2019-09-27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监控方法以及监控报警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3932A (zh) * 2018-09-20 2019-01-04 佛山市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
CN109156938A (zh) * 2018-10-24 2019-01-08 佛山市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表带
CN110288804A (zh) * 2019-07-26 2019-09-27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监控方法以及监控报警系统
CN110288804B (zh) * 2019-07-26 2021-10-26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监控方法以及监控报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3623U (zh) 一种防拆锁扣、穿戴设备
CN205485346U (zh) 一种电子监管手表
CN102166057B (zh) 用于通讯或追踪的手环结构
CN204390449U (zh) 一种物品防丢失提醒系统
CN206260997U (zh) 一种表带及电子设备
CN20710065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安全帽
CN208984960U (zh) 一种新型智能健康手表
CN103799995B (zh) 一种监护腕带
CN201238631Y (zh) 变电站用多功能工作服
CN206659307U (zh) 一种带有开锁功能的智能手环
CN206978948U (zh) 电子穿戴设备
CN206729371U (zh) 手表表带
CN210639734U (zh) 一种监狱警用可穿戴无线紧急按钮报警装置
CN205902918U (zh) 一种高精度导航支付手环
CN210642843U (zh) 儿童监护手环
CN203250372U (zh) 手机防盗挂件
CN208521341U (zh) 一种自带触摸按键音的智能锁
CN207817929U (zh) 一种蓝牙防丢器
CN207693089U (zh) 适用于服刑人员的监控佩戴设备
CN207870048U (zh) 一种宠物防丢器
CN210039045U (zh) 一种智能防丢定位器
CN206225443U (zh) 一种带锁的便携可拆卸式密封电池仓
CN206312330U (zh) 一种带自检按钮功能的手表式近电报警器
CN216210531U (zh) 一种医护远程数据监测用智能手表
CN214340552U (zh) 一种智能定位腕表的表盘后盖与表扣的一次性防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