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1500U -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1500U
CN207801500U CN201721741189.5U CN201721741189U CN207801500U CN 207801500 U CN207801500 U CN 207801500U CN 201721741189 U CN201721741189 U CN 201721741189U CN 207801500 U CN207801500 U CN 207801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apnel
pedestal
robot
torsional sp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11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恽为民
王健
庞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Changzhou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Changzhou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Changzhou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partner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411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1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1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15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包括基座和弹片,弹片设置于基座上,还包括弹片座,弹片设置于弹片座上,弹片座的两端底部分别通过两根连杆连接在基座上,并且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基座和弹片座,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基座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弹片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弓形凸起保证机器人在充电时接触平和,减少机器人对位时对触点的冲击;2、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弹片被压缩和弹起运动时更加平稳,与机器人接触充电时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自动回充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回充充电座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充电方式,通过机器人的自动移动使触点接触实现机器人自动充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两种充电方式都存在缺陷,例如:立式充电座两极接触片位置较近,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短路现象,而且机器人自充电过程中如轻微移动易造成接触不良现象,同时遇到不平整地面使触点接触不到导致充电失败;卧式充电座两极接触点可回弹范围较小,如在不平坦地面充电易导致接触不良。此外卧式充电座在机器人在自动对位时对触点的冲击较大,使其每次对位时都有一定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自动回充充电座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触点弹起式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包括基座和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座,所述弹片设置于弹片座上,所述弹片座的两端底部分别通过两根连杆连接在基座上,并且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基座和弹片座,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基座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弹片座连接。
上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中部设置有弓形凸起。
上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杆之间平行设置。
上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基座顶面的中部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弹片座底面的中部连接。
上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空气对流孔。
上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弓形凸起保证机器人在充电时接触平和,减少机器人对位时对触点的冲击;2、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弹片被压缩和弹起运动时更加平稳,与机器人接触充电时更稳定。同时连杆的长度决定了弹片回弹的范围,选择合适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充电地点;3、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外一端固定在弹片座,当机器人充电时,机器人底座与弹片接触,扭簧被压缩,当机器人充电完成,弹片恢复至自然状态。在充电过程中,扭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机器人因为外部因素有轻微移动时,扭簧给机器人底座向上的弹力,保证弹片一直和机器人接触,即使有晃动,仍保证机器人能够正常充电;4、机器人充电时由于充电功率较大,所以发热比较严重,所以采用风冷方式散热,添加风扇及对流口。
附图说明
图1为弹片弹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片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看图1和图2,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包括基座100和弹片200,弹片200设置于基座100上,弹片200的中部设置有弓形凸起230。弓形凸起230保证机器人在充电时接触平和,减少机器人对位时对触点的冲击。
弹片200的下部还包括弹片座210,所述弹片200设置于弹片座210上,弹片座210的两端底部分别通过两根连杆220连接在基座100上,并且连杆220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基座100和弹片座210,两根连杆220之间平行设置,两根连杆220与弹片座210和基座100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包括扭簧300,扭簧300的一端与基座100连接,扭簧300的另一端与弹片座210连接。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弹片200被压缩和弹起运动时更加平稳,与机器人接触充电时更稳定。同时连杆220的长度决定了弹片200回弹的范围,选择合适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充电地点;并且扭簧300的一端与基座100顶面的中部连接,扭簧300的另一端与弹片座底210面的中部连接,当机器人充电时,机器人底座与弹片200接触,扭簧300被压缩,当机器人充电完成,弹片200恢复至自然状态。在充电过程中,扭簧30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机器人因为外部因素有轻微移动时,扭簧300给机器人底座向上的弹力,保证弹片200一直和机器人接触,即使有晃动,仍保证机器人能够正常充电。
基座100外还设置有外壳,外壳上设置有空气对流孔。同时在外壳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扇。机器人充电时由于充电功率较大,所以发热比较严重,所以采用风冷方式散热,添加风扇及对流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包括基座和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座,所述弹片设置于弹片座上,所述弹片座的两端底部分别通过两根连杆连接在基座上,并且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铰链连接于基座和弹片座,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基座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弹片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中部设置有弓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连杆之间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基座顶面的中部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弹片座底面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空气对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扇。
CN201721741189.5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1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189.5U CN207801500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189.5U CN207801500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1500U true CN207801500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118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01500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1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9668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主机底座
CN207801500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回充充电座
CN106329657B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座
CN213402516U (zh) 一种便于固定手机的车载手机充电器
CN207753468U (zh) 一种折叠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7234530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7490548U (zh) 一种车载式高频充电机
CN209313489U (zh) 支架式无线充电器
CN206411598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109157045A (zh) 一种具有移动结构可进行无线充电的客厅沙发
CN212572305U (zh) 一种消防应用电机保护控制器
CN210502444U (zh) 主动充电车
CN209539913U (zh) 一种家用电器减震底座
CN209090185U (zh) 一种电动桌上桌
CN205407302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板
CN220342078U (zh) 一种挂壁式游戏手柄充电器
CN211010904U (zh) 一种适用手机无线充的台灯
CN209843792U (zh) 一种节能低耗太阳能锂电池
CN207117242U (zh) 便于使用的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8063277U (zh) 一种无线通讯设备用多功能固定座
CN220544731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移动电源
CN218569920U (zh) 一种防磕碰的无线充电宝
CN209374507U (zh) 一种锂电池用防护装置
CN209445006U (zh) 一种无线充底座
CN203445995U (zh) 一种带无线功能的落地式麦克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