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9178U - 光纤配线箱 - Google Patents

光纤配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9178U
CN207799178U CN201820064174.8U CN201820064174U CN207799178U CN 207799178 U CN207799178 U CN 207799178U CN 201820064174 U CN201820064174 U CN 201820064174U CN 207799178 U CN207799178 U CN 207799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tion
chamber
wiring
diaphragm capsule
f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641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蒂斯·戛文达剌吉
万学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bo Communication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st Kang K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32711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7799178(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st Kang K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st Kang K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641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9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9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9178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箱,包括机箱本体,机箱本体上形成有进线管理腔、出线管理腔、模盒容置腔和布线腔;模盒容置腔用于容置至少一个配线模盒,通过布线腔对配线模盒进行接线;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理线槽板,理线槽板上设有若干理线通槽;一块理线槽板将进线管理腔和布线腔分隔,另一块理线槽板将出线管理腔和布线腔分隔。由此,使得接入和接出的线缆有序的在理线槽板上的理线通槽中分理,布线腔中的线缆的分布更加整齐。同时,由于配线模盒本身就是一个配线盒,将多个配线模盒设于模盒容置腔中使得光纤配线箱具有更大的配线量,且在配线时能够选择性地将线缆接入不同的配线模盒上,配线灵活。

Description

光纤配线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光纤配线箱。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线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世界通信中主要传输方式。
随着通信网络中的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通信需要依靠光纤进行传输。在光纤通信中光纤分路配线设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也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现有的光纤配线盒存在配线量小、配线接线乱、配线接线不灵活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配线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光纤配线盒的结构造成的光纤接线乱、接线量小且不灵活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纤配线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上形成有进线管理腔、出线管理腔、模盒容置腔和布线腔;所述模盒容置腔用于容置至少一个配线模盒,通过所述布线腔对所述配线模盒进行接线;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理线槽板,所述理线槽板上设有若干理线通槽;一块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进线管理腔和所述布线腔分隔,另一块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出线管理腔和所述布线腔分隔。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光纤分路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配线模盒。安装板的板面用于对配线模盒进行安装,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位,所述配线模盒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位上。配线模盒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光纤配线箱上的配线模盒的安装数量可以按需选用以及分布。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理线槽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位数量相等的理线通槽,且所述理线通槽的位置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对应。安装位两侧的理线通槽与安装位对应,使得在接线理线时,一个理线通槽对应一个配线模盒,分线更清晰。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理线通槽贯穿所述理线槽板的边部,以容许线缆穿进或穿出所述理线通槽。在进线和出线时,可将线缆通过理线通槽在理线槽板上的开口穿入到理线通槽中,穿线更方便,且无需受线缆长度和端部连接端子大小的限制。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可拆卸的盖合于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理线通槽在所述理线槽板的边部的开口封堵。通过可拆卸的封盖的设置,从而使得理线槽板的开口闭合,从而防止线缆自开口中穿出,影响布线的整齐度,以及限制线缆的自由度,防止线缆任意移动对接线端形成牵拉,从而造成接线的接触不良。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配线模盒,所述配线模盒上的进线接口和出线接口设于同一面上,所述配线模盒的接线面朝向所述布线腔。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以所述配线模盒的接线面为正面,所述布线腔设于所述模盒容置腔的正前侧,所述进线管理腔设于所述布线腔的顶部,所述出线管理腔设于所述布线腔的底部。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后侧、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左侧、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右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后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左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右侧中至少一侧上设有穿线槽。
作为光纤配线箱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正面上。
本实用新型光纤配线箱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光纤配线箱位于进线管理腔中接入的线缆通过理线槽板插入到布线腔中,位于布线腔中接出的线缆通过另一块理线槽板插入到出线管理腔中导出。由此,使得接入和接出的线缆有序的在理线槽板上的理线通槽中分理,布线腔中的线缆的分布更加整齐。同时,由于配线模盒本身就是一个配线盒,将多个配线模盒设于模盒容置腔中使得光纤配线箱具有更大的配线量,且在配线时能够选择性地将线缆接入不同的配线模盒上,配线灵活。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箱的结构第一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箱的结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箱的结构第二轴测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本体和箱门的结构轴测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光纤配线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架的轴测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支架的轴测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安装支架的轴测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理线槽板的轴测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理线槽板的轴测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支架的轴测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轴测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盖的轴测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盖的轴测图。
图标:10-机箱本体;101-上支架;1011-上安装板;102-下支架;1021- 下安装板;103-主安装支架;1031-上穿线槽;1032-下穿线槽;1033-弧形导向板;104-上理线槽板;1041-匚形槽;1042-凸板;1044-侧板;105-下理线槽板;1051-弯板;1052-异形板;10521、10522、10523、1071、1072、1073- 折弯部;10524-铰接孔;106-侧支架;1061、1063、1081、1082-面;1062- 腰型槽;1064-条形槽;107-顶板;108-封盖;109-箱门;1091-铰链;1012、1022、1034、1035、1036、1037、1038、1039、1039A、1043、1045、1046、 10511、1074、1075、10811-孔;11-进线管理腔;12-出线管理腔;13-模盒容置腔;14-布线腔;20-配线模盒;30-容置腔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光纤配线箱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光纤配线箱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光纤配线箱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光纤配线箱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光纤配线箱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光纤配线箱,包括机箱本体10,机箱本体10上形成有进线管理腔11、出线管理腔12、模盒容置腔13和布线腔14。模盒容置腔13用于容置至少一个配线模盒20,通过布线腔14 对配线模盒20进行接线。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理线槽板,理线槽板上设有若干理线通槽。一块理线槽板将进线管理腔11和布线腔14分隔,另一块理线槽板将出线管理腔12和布线腔14分隔。
上述,线缆通过进线管理腔11伸入到布线腔14完成线缆的接入,布线腔14与模盒容置腔13连通,模盒容置腔13中的配线模盒20用于接入线缆而后接出线缆,接出的线缆通过布线腔14伸入到出线管理腔12而后完成现成线缆的接出。且位于进线管理腔11中接入的线缆通过理线槽板插入到布线腔14中,位于布线腔14中接出的线缆通过另一块理线槽板插入到出线管理腔12中导出。由此,使得接入和接出的线缆有序的在理线槽板上的理线通槽中分理,布线腔14中的线缆的分布更加整齐。同时,由于配线模盒20本身就是一个配线盒,将多个配线模盒20设于模盒容置腔13中使得光纤配线箱具有更大的配线量,且在配线时能够选择性地将线缆接入不同的配线模盒20上,配线灵活。
本实施例中,以布线腔14为参考,进线管理腔11设于布线腔14 的正上方,且进线管理腔11和布线腔14以理线槽板为隔板分隔,可将该处的理线槽板称为上理线槽板104。出线管理腔12位于布线腔14 的正下方,且出线管理腔12和布线腔14以理线槽板为隔板分隔,可将该处的理线槽板称为下理线槽板105。模盒容置腔13设于布线腔14 的正后方,以配线模盒20的接线面为界。
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线缆自顶部接入,底部接出,正面访问,布线更加整齐,接线更加方便。
机箱本体10的尺寸为6U(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的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所决定),模盒容置腔13和布线腔14的高度为4U的高度,进线管理腔11的高度为0.5U的高度,出线管理腔12的高度为1.5U的高度。当然,机箱本体10还可以是其他的尺寸,机箱本体10中的各个腔体的分布以及尺寸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进一步地,机箱本体10还包括安装板,光纤配线箱还包括配线模盒20,安装板用于安装固定配线模盒20,配线模盒20上的进线接口和出线接口设于同一面上,配线模盒20的接线面朝向布线腔14。进线接口和出现接口位于同一接线面上,接线面安装在安装板上将配线模盒20固定。配线模盒20的接线面均设于朝向布线腔14的正面上,使得接线更加方便、明了,进线和出线的对位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包括上下正对分布的上安装板1011和下安装板1021,两块安装板上各设有若干安装位,配线模盒20同时通过上安装板1011和下安装板1021上的安装位安装在模盒容置腔13中,且配线模盒20与安装位之间可拆卸。配线模盒2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光纤配线箱上的配线模盒20的安装数量可以按需选用以及分布,即按需的配置不同数量的配线模盒20以满足配线量,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在不同位置的安装位上安装配线模盒20,以达到较优的配线位置匹配。
具体的,上、下安装板1021上各设有14个安装位,能够安装14 个配线模盒20,与4U模盒容置腔13的尺寸形成匹配。安装位可以为设于安装板垂直于理线槽板的板面上的通孔,配线模盒20的接线面的两侧延伸出翼板,翼板上对应地设有通孔,通过向两个通孔中插入膨胀铆钉(按压膨胀固定扣),从而将配线模盒20连接在安装板上,配线模盒20的接线面将模盒容置腔13和布线腔14分隔。
本实施例中,模盒容置腔13的背面,即配线模盒20接线面的背面一侧的模盒容置腔13的面为开口面,便于对配线模盒20进行装拆。
光纤配线箱10还包括容置腔盖板30,容置腔盖板30的形状和尺寸与配线模盒20的安装面的形状尺寸相同,当安装板的某一安装位上不安装配线模盒20时,在其上安装容置腔盖板30将模盒容置腔13封盖108,与布线腔14分隔,一方面使得外观更加完整,另一方面防止线缆不必要的插入到模盒容置腔13中。
理线槽板上设有与安装位数量相等的理线通槽,且理线通槽的位置与安装位的位置对应。两个理线槽板上各设有14个理线通槽,理线通槽的锐边进行倒圆或倒钝处理,以防止线缆在穿过理线通槽时,被理线通槽的锐边割破。
上安装板1011的安装位与上理线槽板104上的理线通槽位置对应,下安装板1021的安装位与下理线槽板105上的理线通槽位置对应,从而将不同配线模盒的线缆的接入和接触分隔开来,分线更清晰,布线更整齐。
进一步地,理线通槽贯穿理线槽板的边部,以容许线缆通过贯穿于边部的开口穿进或穿出理线通槽。在进线和出线时,可将线缆通过理线通槽在理线槽板上的开口穿入到理线通槽中,穿线更方便,且无需受线缆长度和端部连接端子大小的限制。
光纤配线箱10还包括封盖108,封盖108可拆卸的盖合于理线槽板上,将理线通槽在理线槽板的边部的开口封堵。理线通槽的开口朝向机箱本体的外侧,线缆有从理线通槽的开口中穿出的风险,影响布线的整齐度。通过可拆卸的封盖108的设置,从而使得理线槽板的开口闭合,从而防止线缆自开口中穿出,同时能够限制线缆的移动范围,防止线缆任意移动对接线端形成牵拉,防止接线的接触不良。
封盖108可以为L形板,L形板的一面作为连接面,连接在理线槽板上,另一面为封盖108面,将理线槽板的开口封盖108。封盖108 与理线槽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膨胀铆钉(按压膨胀固定扣) 形成快拆式的连接。
进线管理腔11的后侧、进线管理腔11的左侧、进线管理腔11的右侧、出线管理腔12的后侧、出线管理腔12的左侧、出线管理腔12 的右侧中至少一侧上设有穿线槽。即进线管理腔11和出线管理腔12 上除了正面以外的面上可以设置穿线槽,进线管理腔11通过穿线槽将线穿入,出线管理腔12通过穿线槽将线穿出,从而可以在机箱本体10的后面或两侧进行布线,仅在正面进行接线,布线界限更明确,接线更清晰。
本实施例中,进线管理腔11的左右两侧的穿线槽的上侧设有弧形导向板1033,出线管理腔12的左右两侧的穿线槽的上下两侧设有弧形导向板1033,且对穿线槽的锐边、锐角进行倒圆倒钝处理。弧形导向板1033的圆滑的表面以及穿线槽的圆角能够防止将线缆割断。
如图4所示,机箱本体10还包括箱门109,箱门109可开合的盖设于机箱本体10的正面上,将布线腔14封盖,防止接线端口暴露于外,对接线处进行保护,能够有效的防止线缆的接触不良,同时使得光纤配线箱的正面看起来更加整齐。
具体,箱门109铰接在机箱本体10的正面的下部,机箱本体10 的正面的上部设有固定部,箱门109盖合在机箱本体10的正面时,通过固定部将盖合状态固定。本实施例中,箱门109为金属制,固定部为磁铁,箱门109在盖合于机箱本体10上时与固定部磁吸从而保持盖合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机箱本体10由多个部件拼装而成,具体包括上支架101、下支架102、主安装支架103、上理线槽板104、下理线槽板105、侧支架106、顶板107、封盖108、箱门109,以下对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6中的上支架101是由金属板制成的,并且在其左侧和右侧各形成具有3个孔1012的壁。在前面形成上安装板1011,上安装板1011 上设有安装孔槽以安装多个配线模盒20。
图7的下支架102是上支架101的镜像(结构形态相同,安装呈镜像安装),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在其左侧和右侧各形成具有3个孔 1022的壁。在前面形成下安装板1021,下安装板1021上设有安装孔槽以安装多个配线模盒20。
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作为模盒容置腔13的顶部和底部。
图8所示的支架是由金属板制成的主安装支架103,机箱本体10 的两侧镜像的设有主安装支架103。主安装支架103上设有穿线槽,穿线槽是多条线缆的出入孔槽。上穿线槽1031与进线管理腔11相贯,下穿线槽1032与出线管理腔12相贯。主安装支架103的顶部有一个顶面,顶面上设有两个孔,与顶板107(下文提到)通过孔1074连接,可以采用膨胀铆钉连接。上穿线槽1031上侧的弧形导向板1033的弧形弯曲朝向向上。下穿线槽1032上侧的弧形导向板1033的弧形弯曲朝向向上,下侧的弧形导向板1033的弧形弯曲朝向向下,以对线缆形成保护,防止将受力或移动的线缆割伤。
主安装支架103上设有孔1034、1035、1036。孔1034(3孔)与孔1012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4)锁紧,从而使得上支架101连接在主安装支架103上。孔1035(3孔)与孔1022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4)锁紧,从而使得下支架102连接在主安装支架103上。孔 1036(两排4孔,共8孔)与两个条形槽1064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 M4)锁紧,从而使得侧支架106(下文提到)连接在主安装支架103 上。
图9中的上理线槽板104是由金属板制成的。金属板形成朝向顶部的L形弯曲,切割4个匚形槽1041,以避让上穿线槽1031,便于从后面引入线缆。5个凸板1042向外伸出并且具有孔1043。孔1043与孔1075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4)锁紧,从而使得顶板107连接在上理线槽板104上。上理线槽板104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90°,形成两个侧板1044,侧板上设有两个孔1045。孔1045与孔1037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4)锁紧,从而将顶板107与主安装支架103连接。上理线槽板104上形成14个理线通槽,用于穿过线缆,在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也方便线缆的管理,理线通槽呈手指状。上理线槽板104 上还设有两个孔1046,通过膨胀铆钉,从而将封盖108连接在上理线槽板104上,将理线通槽的开口封堵。
图10中的下理线槽板105是由金属板制成的。它由弯板1051和异形板1052通过沉头螺钉(如M3)连接而成。弯板1051为直角折弯板,弯板1051的顶面上设有14个理线通槽,用于穿过线缆,在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也方便线缆的管理,理线通槽呈手指状,弯板1051 的顶面上还设有孔10511,孔10511与孔10811对齐,从而使得封盖 108连接在下理线槽板105上。异形板1052具有90°折角的多个折弯部10521、10522、10523,折弯部10521上的孔与孔1038对齐,折弯部10522上的孔与孔1039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3)锁紧,从而使得下穿线槽1032与主安装支架103连接。折弯部10523的两侧设有铰接孔10524,铰接孔10524与箱门109连接,从而使得箱门109与机箱本体10形成铰接连接。异形板1052主体为90°折弯,一面作为底面,另一面作为后面,后面设有三个下穿线槽1032,以使线缆穿出,方便在某些情况下穿出被路由到后面的线缆。
图11中的侧支架106是由金属薄板制成的,它被制成一个简单的 L形结构。面1061上设有多个腰型槽1062,面1063上设有两个条形槽1064,将侧支架106连接在主安装支架103上。另外,条形槽1064 的设计在于,机箱本体10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定位,即在不同的凸起高度上安装机箱本体10。
图12的顶板107是用金属板制成的,板被切割和弯曲形成折弯部1071、1072,和1073。上穿线槽1031设于折弯部1073上以便于线缆管理。折弯部1071上的孔用于安装大小合适的磁铁。孔1074用于与主安装支架103连接。折弯部1072上的孔与孔1039A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3)锁紧。孔1075与孔1043对齐,并用沉头螺钉(如M3) 锁紧。
图13中的封盖108是由金属板制成的。金属板通过直角折弯形成面1081、1082,面1081上设有孔10811,孔10811通过膨胀铆钉连接在孔44上,从而使得封盖108连接在下理线槽板105,孔10811通过膨胀铆钉连接在孔1046上,从而使得封盖108连接在上理线槽板104上。
图14中的箱盖109是由金属板制成的。铰链1091连接在下理线槽板105的铰链孔10524上。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光纤配线箱,包括机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上形成有进线管理腔、出线管理腔、模盒容置腔和布线腔;
所述模盒容置腔用于容置至少一个配线模盒,通过所述布线腔对所述配线模盒进行接线;
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理线槽板,所述理线槽板上设有若干理线通槽;
一块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进线管理腔和所述布线腔分隔,另一块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出线管理腔和所述布线腔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分路器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配线模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位,所述配线模盒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槽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位数量相等的理线通槽,且所述理线通槽的位置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通槽贯穿所述理线槽板的边部,以容许线缆穿进或穿出所述理线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可拆卸的盖合于所述理线槽板,将所述理线通槽在所述理线槽板的边部的开口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配线模盒,所述配线模盒上的进线接口和出线接口设于同一面上,所述配线模盒的接线面朝向所述布线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配线模盒的接线面为正面,所述布线腔设于所述模盒容置腔的正前侧,所述进线管理腔设于所述布线腔的顶部,所述出线管理腔设于所述布线腔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后侧、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左侧、所述进线管理腔的右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后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左侧、所述出线管理腔的右侧中的至少一侧上设有穿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箱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机箱本体的正面上。
CN201820064174.8U 2018-01-15 2018-01-15 光纤配线箱 Ceased CN207799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4174.8U CN207799178U (zh) 2018-01-15 2018-01-15 光纤配线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4174.8U CN207799178U (zh) 2018-01-15 2018-01-15 光纤配线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9178U true CN207799178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64174.8U Ceased CN207799178U (zh) 2018-01-15 2018-01-15 光纤配线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9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7613A (zh) * 2018-01-15 2018-04-24 深圳市耐兹康科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7613A (zh) * 2018-01-15 2018-04-24 深圳市耐兹康科通信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7613A (zh) 光纤配线箱
US7343078B2 (en) Patch panels with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that are rota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US9606318B2 (en) Cable management plate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20197579A1 (en) Dense optical termination and patching platforms,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1247881Y (zh) 插座装置
PL213378B1 (pl) Modulowa skrzynka rozdzielcza dla swiatlowodów i uklad modulowych skrzynek rozdzielczych dla swiatlowodów
JPS6155607A (ja) 光分配盤
US10859782B2 (en) Fiber enclosure
CN104979651B (zh) 具有二维阵列电缆连接器的电缆架组件
CN207799178U (zh) 光纤配线箱
JP2001235633A (ja) 光配線盤
US20200319421A1 (en) Module and assembly for fiber optic interconnections
US9728945B2 (en) Patch panel assembly
CN107911302B (zh) 一种用于智慧家庭的壁挂式无线路由器
CN202904081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
CN105656559A (zh) 单端口光端机及其模组
US20200267853A1 (en) Wall mounted utility cabinet
CN210573499U (zh) 一种保护套
KR101627433B1 (ko) 모듈형태의 광스플리터 고정용 서브랙
CN202231735U (zh) 一种oplc楼层用三网融合终端及终端箱
CN209198727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06235764U (zh) 用于综合布线的配线箱
CN209342995U (zh) 一种轨道抽拉式高密度光纤配线箱
CN209656951U (zh) 一种两段式特殊防盗光缆分纤箱
CN209167623U (zh) 一种配线模盒及光纤配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e Zidi

Inventor after: Qiu Menglong

Inventor before: Mathis Gavenda rill

Inventor before: Wan Xueq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7D, Area A, Hongsong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Tairan 9th Road and Tairan 6th Road,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Office,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Oubo communication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601.602-112, North Block, Tairan Cangsong Building, Tairan 6th Road,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AIZIKANGK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103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993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