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8381U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98381U CN207798381U CN201721736204.7U CN201721736204U CN207798381U CN 207798381 U CN207798381 U CN 207798381U CN 201721736204 U CN201721736204 U CN 201721736204U CN 207798381 U CN207798381 U CN 2077983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channel plate
- image converter
- converter tube
- signal
- plate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mage-Pickup Tubes, Image-Amplification Tubes, And Stora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该门控分幅相机包括:微通道板变像管,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转换形成相应的光电子;门控脉冲发生器,与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用于产生脉冲信号至微通道变像管以选通光电子;微通道板变像管还接收并根据脉冲信号选通所形成的光电子,产生相应的可见光动态图像;摄像头,与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采集微通道板变像管产生的可见光动态图像,以获得可见光动态图像的光点像动态分布。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满足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的要求,所采用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触发晃动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快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实验中,ns量级的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辐射包含极其丰富的物理信息,需要采用具有ps量级时间分辨的超快相机对X射线辐射特性进行诊断,即超快诊断技术。超快诊断技术是研究激光等离子体随时间演化、辐射输运、各种动力学过程等物理现象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由于门控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分幅相机可以获得X射线辐射的二维空间分布及其时间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ICF实验。
目前门控MCP分幅相机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增大MCP面积,二是提高时间分辨率。MCP较薄弱,增大其面积比较困难,增大面积的方法是将多个MCP进行拼接,目前获得最大MCP面积是105mm×105mm。由于MCP中电子渡越时间弥散较大,限制了时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使得MCP门控分幅相机的时间分辨率在60-100ps。薄的MCP(厚度0.2mm)可以减小电子渡越时间弥散,将时间分辨率提高至35ps左右,但这种相机比较脆弱、增益低、信噪比差。近年来,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提出采用电子束展宽技术来提高时间分辨率,成功地将时间分辨率提高至10ps以内,该技术正处于探索阶段,采用该技术的时间展宽X射线分幅相机的空间分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ICF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超快诊断设备的精密化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时间分辨的相机能够给出采集图像相对等离子体作用初始时刻的关系,如:在内爆压缩与压缩对称性研究中,需要将X射线分幅相机的门控脉冲信号引出与激光脉冲信号相比较,使得X射线信号与激光脉冲信号能够在时间上关联起来,从而通过内爆压缩的分幅背光图像来研究内爆推进层内界面的运动轨迹等。这些实验数据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之一为X射线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为了满足ICF研究的需求,需提供一种改进的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门控分幅相机,该门控分幅相机包括:
微通道板变像管,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转换形成相应的光电子;
门控脉冲发生器,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用于产生脉冲信号至所述微通道变像管以选通所述光电子;
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接收并根据所述脉冲信号选通所形成的光电子,产生相应的可见光动态图像;
摄像头,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采集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产生的可见光动态图像,以获得所述可见光动态图像的光点像动态分布。
优选地,
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包括基板和微通道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所述基板与微通道板连接的射频接口;
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包括微通道板和阻抗渐变线,所述微通道板通过所述阻抗渐变线与所述射频接口连接,所述微通道板还通过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微带线,每一条所述微带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所述阻抗渐变线连接所述射频接口;每一条所述微带线为光电阴极或选通脉冲传输线。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板包括输入层和输出层,其中,所述多条间隔设置的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入层,通过所述微带线接收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所述输出层接地。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入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铜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金层。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包括与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出层相对设置的荧光屏,所述荧光屏用于接收所述微通道板输出的电子以转换为相应的可见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延时电路、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光信号传输模块、透镜组、示波器以及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激光信号和第二激光信号;
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示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脉冲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示波器,所述示波器接收所述电脉冲信号并监测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
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激光信号产生相应的光信号
所述透镜组设置在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之间,用于将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所产生的光信号成像至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
所述第二探测器通过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至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通过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以选通所述光信号形成的光电子;
所述延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探测器产生的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的时间,以使所述光信号与所述脉冲信号同时到达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及其晃动测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可较好地满足惯性约束聚变实现的要求,所采用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可获得更为准确的触发晃动测量结果、精度更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实施例功能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在激光核聚变实验中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板变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荧光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门控脉冲发生器的脉冲波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光信号传输模块实施例的排列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探测器电脉冲波形图;
图10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所产生的动态图像;
图11是光纤静态图像;
图12是图10中的动态图像的光强时间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实施例功能框图。本实施例的门控分幅相机为在激光核聚变实验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微通道板变像管20所接收的光信号可以通过图1中的成像模块10获得,即可通过成像模块10将X射线成像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上。
其中,成像模块10,设置在变像管20的光线接收方向上,用于将X射线成像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成像模块10可以为针孔阵列,该针孔阵列用于将光线成像在微通道板变像管20上,由微通道板变像管20接收相应的光信号。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门控分幅相机包括:包括门控脉冲发生器30、微通道板变像管20以及摄像头40。
门控脉冲发生器30,与微通道板变像管20连接,用于产生脉冲信号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以选通微通道板变像管20所形成的光电子。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门控脉冲发生器30可以通过50欧姆同轴线与微通道板变像管20连接,将通过该50欧姆同轴线将脉冲信号传输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门控脉冲发生器30可以包括斜坡脉冲电路和与斜坡脉冲电路连接的脉冲成形电路。
斜坡脉冲电路,用于产生一个有较快前沿的高压斜坡脉冲,并将该高压斜坡脉冲传输至脉冲成形电路。
脉冲成形电路,接收斜坡脉冲电路发送的高压斜坡脉冲,根据该高压斜坡脉冲产生一宽度很窄的脉冲信号,并将该脉冲信号发送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脉冲成形电路可以为雪崩二极管或雪崩三极管。例如,利用斜坡脉冲电路产生的高压斜坡脉冲驱动雪崩二极管,以使雪崩二极管产生宽度很窄的脉冲信号。此外,门控脉冲发生器30中晶体管的一致性越高,触发晃动越小。因而,在选择雪崩二极管或雪崩三极管时,需要采用击穿电压及触发电压阈值一致性高的晶体管。
微通道板变像管20,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对所接收的光信号进行处理转换,以形成相应的光电子,同时还接收门控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并根据该脉冲信号选通所形成的光电子,产生相应的可见光动态图像。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微通道板变像管20(微通道板变像管)可以包括基板206、微通道板203、射频接口2061、阻抗渐变线201、微带线202以及荧光屏204。
其中,基板206上设有供基板206与微通道板203连接的多个射频接口2061,其中设置在基板206上的射频接口2061还可供微通道板203变像管与门控脉冲发生器30连接。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基板206可以为PCB板。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基板206可以设置在管法兰上,通过管法兰可以固定支撑基板206,其中,管法兰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
阻抗渐变线201,可以设置多条,其中,每一条阻抗渐变线201的一端与射频接口2061连接,另一端与微带线202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分别与阻抗渐变线一端连接的每一个射频接口2061还通过同轴线与门控脉冲发生器30连接,从而使得门控脉冲发生器30与微通道变像管20实现通讯连接。
微带线202,可以设置多条,且以间隔、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微通道板变像管上,用于接收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其中,每一条微带线20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阻抗渐变线201与一个射频接口2061连接,即每一条微带线202需配置两条阻抗渐变线201和两个射频接口2061。每一条阻抗渐变线201与微带线202可通过金箔片实现连接。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由射频接口2061和微带线202的特性阻抗不同,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条阻抗渐变线201来连接射频接口2061和微带线202,可以确保脉冲信号传输过程中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减小对脉冲信号的衰减。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微带线202即可以作为光电阴极,也可以作为选通脉冲传输线。可以理解地,当微通道板203接收到成像模块10传输的光信号时,成像模块10所传输的光信号发送至微带线202上,由微带线202对光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光电转换,产生相应的光电子,此时,微带线202作为光电阴极;当微通道板203接收到门控脉冲发生器30传输的脉冲信号时,通过脉冲信号在微带线202上的传输,可以对其所转换生成的光电子进行选通,此时微带线202作为选通脉冲传输线。
优选的,本实施例微带线202设置为3条,其中每一条微带线202的宽为8mm,相邻两条微带线202的间隔为2.8mm,其中,微带线202设置在微通道板203的输入层上。
微通道板203(MCP),包括输入层和输出层,其中多条间隔设置的微带线202均设置在微通道板203的输入层,通过微带线202接收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输出层接地。可选的,微通道板203的输入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可以为铜层,第二金属层可以为金层。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微带线202可以由依次设置的铜层和金层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可采用蒸镀的方式设置在微通道板203上。具体地,可以在微通道板203的输入层先蒸镀的铜(Cu),然后再蒸镀的金(Au)。微通道板203的输出层也蒸镀与输入层相同厚度的铜层和金层,其中,如图2所示,微通道板203厚度为0.5mm,外径为56mm,通道直径为12μm,通道间距为14μm,斜切角为6°,且微通道板203与荧光屏204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5m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微通道板203变像管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微通道板203上的压力环207,通过压力环207使微带线202与阻抗渐变线201可以实现稳定连接。具体地,由前述可知,微带线202与阻抗渐变线201之间可以通过金箔片实现连接,以使微带线202与阻抗渐变线201导通,因此,通过增设压力环207压住金箔片,进而使微带线202与阻抗渐变线201稳定导通。进一步地,压力环207可以通过一塑料件固定在管法兰上,塑料件上可以设置螺丝,通过螺丝使压力环207压紧金箔片。
荧光屏204,与微通道板203的输出层相对设置,且间隔0.5mm,主要用于接收微通道板203输出的电子,并转换为相应的可见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荧光屏204可以设置在光纤面板205上。
在本实施例中,荧光屏204接收并转换微通道板203输出的电子,其主要作为信号传递和转换器件。其具体原理为:当微通道板203输出电子时,微通道板203输出的电子在微通道板203的输出面与荧光屏204之间的电场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获得能量,高能电子轰击荧光质产生可见光,实现电子-可见光的空间和强度转换。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荧光屏204包括依次设置在光纤面板上的ITO层2041、荧光质层2042以及铝层2043,其中,荧光质层2042为具有一定面密度、厚度约100μm的荧光质P20,荧光质P20可通过涂覆的方式涂覆在ITO层2041上。铝层2043为导电层,其可以通过蒸镀的方式蒸镀在荧光质层2042表面。通过上述设计,可使所获得的荧光屏204形成一刚性平滑的面板。
通过微通道板203与荧光屏204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可见光图像实现时空分辨。即微通道板203变像管将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像转换成可见光图像,实现时空分辨,其工作过程是:Au阴极(光电阴极)将入射X射线转换成光电子,光电子被微通道板203选通、增益并输出,电子被屏压加速并轰击荧光屏204形成可见光图像。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50、延时电路70、第一探测器90、第二探测器60、光信号传输模块11、透镜组92、示波器91以及前述的门控分幅相机。
激光器50,用于产生第一激光信号和第二激光信号。
第一探测器90与示波器91连接,用于将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脉冲信号并发送至示波器91,示波器91接收电脉冲信号并监测电脉冲信号的幅值。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90可以为PIN探测器。
光信号传输模块11,接收并处理第一激光信号产生相应的光信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光信号传输模块11可以为光纤传光束。
透镜组92设置在光信号传输模块11与微通道板变像管20之间,用于将光信号传输模块11所产生的光信号成像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透镜组92可以由两个透镜组成。
第二探测器60通过延时电路70与门控脉冲发生器30连接,用于将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以触发门控脉冲发生器30产生脉冲信号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通过脉冲信号控制微通道板变像管20,以选通光信号形成的光电子。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探测器60可以为PIN探测器。可以理解地,触发晃动与触发信号相关,触发信号幅值越稳定、宽度越稳定、上升沿越快,则触发晃动越小。对触发信号的幅值也有一定要求,幅值在相机触发阈值的3倍以上时,可获得较小的触发晃动。由于触发信号由PIN探测器产生,故触发晃动与激光器50的稳定性有关,激光器50越稳定,触发晃动越小。
延时电路70用于调节第二探测器60产生的触发信号传输至门控脉冲发生器30的时间,以使光信号与脉冲信号同时到达微通道板变像管2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本实施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前述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实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激光器50产生第一激光信号和第二激光信号;
S2、第二探测器60接收第二激光信号,并将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通过触发信号触发门控脉冲发生器30产生相应的脉冲信号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
S3、使用光信号传输模块10接收并处理第一激光信号产生相应的光信号,并通过透镜组92成像至微通道板变像管20;
S4、通过延时电路70调节触发信号传输至门控脉冲发生器30的时间,以控制脉冲信号与光信号同时到达微通道板变像管20;
S5、微通道板变像管20接收光信号并将其处理转换形成相应的光电子,同时根据脉冲信号选通所形成的光电子,产生相应的可见光动态图像;
S6、通过摄像头40采集可见光动态图像,获得可见光动态图像的光点像动态分布;
S7、对可见光动态图像的光点像动态分布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之前包括:
S1-1、获取门控分幅相机的静态图像;
S1-2、根据静态图像,获得光点像静态分布。
进一步地,步骤S7包括:
S71、根据步骤S1-2所获得的光点像静态分布,对光点像动态分布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动态图像的光强-空间分布;
S72、将归一化动态图像的光强-空间分布转换为光强-时间分布;
S73、将步骤S72所获得的所有数据进行拟合,以获得动态图像的强度-时间分布曲线,利用强度-时间分布曲线获得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所采用的门控脉冲发生器30的脉冲波形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门控脉冲发生器30输出的脉冲信号经1000倍衰减后送入带宽为6GHz的LeCroy单次示波器91,获得其波形,脉冲幅值为-1.9kV,宽度为210ps。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方法所采用的光信号传输模块11的排列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采用光纤传光束法,即光信号传输模块11由光纤传光束组成。具体的,光纤传光束由30根长度依次增大的多模光纤组成,其输出面排列示意图,如图8所示,排成三列,每列10根光纤,光纤长度依次增加,编号为1的光纤长度最短,往后编号每增加1,光纤长度增加2mm,使得紫外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时间增加10ps,从而获得输出时间按10ps均匀递增的30个光点。
其中,触发晃动测量装置采用图5所示的测量装置。第一激光信号为波长为266nm的光信号,第二激光信号为800nm的光信号。
具体地,
首先,先在微通道板203加载直流电压进行静态实验,测量光纤传光束的静态图像,获得入射光信号的静态分布。
其次,进行动态实验,利用飞秒激光器50输出一波长为266nm、宽度为130fs、强度为0.1mJ的第一激光信号,经空气中延时后通过反射镜802(M2)传输至光纤传光束输入端,第一激光信号经光纤传光束后形成30个相邻间隔为10ps的光点,这30个光点经透镜L1、L2成像至微通道板203微带线202上。飞秒激光器50输出的另一波长为800nm的第二激光信号经45°半反半透镜801(M1),其中一路送至第一探测器90(PIN1)产生电脉冲信号,输入至示波器91。另一路送至第二探测器60产生触发信号,触发门控脉冲发生器30产生门控脉冲信号,同时,调节延时电路70,使得266nm的第一激光信号与门控脉冲信号同步到达微通道板203微带线202,从而使得第一激光信号形成的光电子被门控脉冲选通并增益输出,产生可见光动态图像,用摄像头40(CCD)采集该可见光动态图像,获得光点像的动态分布;
接着,根据光点像静态分布归一化处理光点像动态分布,减小光信号在空间的强度不均匀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再由两光点间的时间间隔,将归一化后动态图像的光强-空间分布转换成光强-时间分布;
最后,利用高斯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动态图像的强度-时间分布曲线。其中,该动态图像的强度-时间分布曲线的宽度为门控分幅相机的时间分辨率,强度峰值对应的时间反应了门控脉冲信号到达微通道板203微带线202的时间,如果相机触发晃动为0,则强度-时间分布曲线的峰值时间保持不变。因此,通过强度-时间分布曲线峰值时间的变动情况就可以获得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
另外,在实验时,可以通过示波器91监控第一探测器90(PIN1)产生的电脉冲信号。如图9所示,观测该电脉冲信号,其幅值变化在±5%内的发次,产生的动态图像有效,否则无效,从而可以消除激光器50时间抖动对相机触发晃动造成的影响。
当微通道板203加载门控脉冲和-400V的直流偏置电压,荧光屏204电压3.4kV时,获得光纤的动态图像。进行1000次有效实验,从1000幅图像中选取出5幅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图像如图10所示。将动态图像用图11所示的静态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将归一化后动态像的光强-空间分布转换成光强-时间分布,如图12所示。其中,图8中光纤传光束阵列的编号为:右上角的光纤编号为1,最右边这列从上往下,光纤编号依次为1,2……10,中间这列从下往上编号依次为11至20,最左边这列从上往下编号依次为21至30。
在图12中设编号为1的光纤到达时间为0,其他光纤到达时间依次增加10ps。由图12可得,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约为190ps-96ps=94ps,触发晃动出现在43ps至94ps间的概率为12%,触发晃动在43ps内出现的概率为88%。此外,由图12可得,门控分幅相机的时间分辨率约100ps。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门控分幅相机由微通道板203变像管、X射线成像针孔阵列、门控脉冲发生器30和CCD组成。微通道板203外径56mm,厚度0.5mm,微带线202宽度为8mm,相邻两条微带线202的间隔为2.8mm。采用雪崩三极管或雪崩二极管的门控脉冲发生器30,可以获得幅值-1.9kV,宽度210ps的门控脉冲。当微带线202加载门控脉冲和-400V直流偏置电压时,采用光纤传光束法可以获得光纤动态图像。由归一化动态图像的光强时间分布获得了相机的触发晃动约为94ps、时间分辨率约100ps。相较于高速示波器91测量的触发晃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更加接近于相机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应用时的实际连接方式,因此,通过本装置采用光纤传光束法进行测量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触发晃动测量结果。光纤传光束法为触发晃动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通道板变像管,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转换形成相应的光电子;
门控脉冲发生器,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用于产生脉冲信号至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以选通所述光电子;
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接收根据所述脉冲信号选通所形成的光电子,产生相应的可见光动态图像;
摄像头,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连接,采集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产生的可见光动态图像,以获得所述可见光动态图像的光点像动态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包括基板和微通道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供所述基板与微通道板连接的射频接口;
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包括阻抗渐变线,所述微通道板通过所述阻抗渐变线与所述射频接口连接,所述微通道板还通过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微带线,每一条所述微带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条所述阻抗渐变线连接所述射频接口;每一条所述微带线为光电阴极或选通脉冲传输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包括输入层和输出层,其中,所述多条间隔设置的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入层,通过所述微带线接收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所述输出层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入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铜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金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还包括与所述微通道板的输出层相对设置的荧光屏,所述荧光屏用于接收所述微通道板输出的电子以转换为相应的可见光。
7.一种门控分幅相机的触发晃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延时电路、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光信号传输模块、透镜组、示波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门控分幅相机;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第一激光信号和第二激光信号;
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示波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脉冲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示波器,所述示波器接收所述电脉冲信号并监测所述电脉冲信号的幅值;
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激光信号产生相应的光信号;
所述透镜组设置在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之间,用于将所述光信号传输模块所产生的光信号成像至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
所述第二探测器通过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信号转换为触发信号,以触发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至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通过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以选通所述光信号形成的光电子;
所述延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探测器产生的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门控脉冲发生器的时间,以使所述光信号与所述脉冲信号同时到达所述微通道板变像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36204.7U CN207798381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36204.7U CN207798381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98381U true CN207798381U (zh) | 2018-08-31 |
Family
ID=6328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36204.7U Active CN207798381U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983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1474A (zh) * | 2017-12-13 | 2018-04-20 | 深圳大学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方法 |
-
2017
- 2017-12-13 CN CN201721736204.7U patent/CN20779838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41474A (zh) * | 2017-12-13 | 2018-04-20 | 深圳大学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41474A (zh)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方法 | |
CN103197499B (zh) | 一种同时分幅扫描超高速光电摄影系统 | |
Engelhorn et al. | Sub-nanosecond single line-of-sight (SLOS) x-ray imagers | |
CN112345809B (zh) | 一种电子束时间放大示波器及其测量系统 | |
CN207798381U (zh) | 门控分幅相机及其触发晃动测量装置 | |
JPS5828706B2 (ja) | ストリ−クカメラ撮像管 | |
CN107765506B (zh) | 一种硬x射线分幅相机及其探测硬x射线方法 | |
US2182578A (en) | Television transmitting system | |
CN207798271U (zh) | 一种基于微通道板选通技术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 | |
Cai et al. | Note: Non-gain microchannel plate gated framing camera | |
CN108020325B (zh) | 一种基于微通道板选通技术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 | |
CN107424891A (zh) | 电子脉冲时域展宽器、展宽方法及x射线分幅相机 | |
CN110095785B (zh) | 自触发选通激光成像装置 | |
CN208028017U (zh) | 一种无增益微通道板变像管及选通x射线分幅相机 | |
Khan et al. | Methods for characterizing x-ray detectors for use at the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 |
WO2019205595A1 (zh) | 一种成像性能稳定的条纹相机及条纹相机系统 | |
Cai et al. | Large-format microchannel plate gated framing camera | |
CN109841494A (zh) | 一种高动态范围mcp检测器 | |
Tian et al. | 3-D Imaging Lidar Based on Miniaturized Streak Tube | |
Zuber et al. | Picosecond X-ray streak camera dynamic range measurement | |
CN217426380U (zh) | 一种时间展宽分幅相机性能测量系统 | |
Huang et al. | Measurement of energy distribution of output electrons from a microchannel plate based on vacuum photodiode | |
CN108054075B (zh) | 一种分幅变像管及分幅相机 | |
Lundy et al. | Ultrafast gating of proximity focused microchannel-plate intensifiers | |
CN108183057A (zh) | 一种无增益微通道板变像管及选通x射线分幅相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