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6611U -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6611U
CN207796611U CN201820002407.1U CN201820002407U CN207796611U CN 207796611 U CN207796611 U CN 207796611U CN 201820002407 U CN201820002407 U CN 201820002407U CN 207796611 U CN207796611 U CN 207796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collimation
blue
optical texture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24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曾庆兵
李春晖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atio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atio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atio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atio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24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6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6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6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包含有,蓝色激光模组,其用于产生蓝色光束;合束透镜,其用于汇聚来自所述蓝色激光模组的蓝色光束,并且出射蓝色合束;荧光激发陶瓷,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合束透镜的蓝色合束,并且出射准直前白色光束;锥形遮光筒,其环绕于蓝色合束的外侧;以及,准直反光碗,其处以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为焦点,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反光面朝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发光面,所述准直反光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准直前白色光束,并且出射准直后白色光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远距离的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特别地是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相对于LED光源和传统光源,在窄角度强光照明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采用激光器实现白光照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采用RGB三种颜色的激光光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激光合束和光色混合来实现,通过控制RGB三种激光束的混合比例而实现白光色温的变化,这种方式存在着白光色品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第二种是采用蓝色激光激发黄色荧光体而实现,通过蓝色激光对黄光荧光体激发而产生黄光,激发出来的黄光和剩余下来的一部分蓝光相互混合而产生白光。而目前,第二种的光路结构较为复杂,照明距离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光路结构较为复杂、照明距离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包含有,
蓝色激光模组,其用于产生蓝色光束;
合束透镜,其处于所述蓝色激光模组的出射侧,所述合束透镜用于汇聚来自所述蓝色激光模组的蓝色光束,并且出射蓝色合束;
荧光激发陶瓷,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出射侧,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合束透镜,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中心法线方向与蓝色合束的光轴方向共轴且方向相反,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合束透镜的蓝色合束,并且出射准直前白色光束;
锥形遮光筒,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间,所述锥形遮光筒环绕于蓝色合束的外侧,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大端靠近于所述合束透镜侧,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小端靠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侧;以及,
准直反光碗,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出射侧,所述准直反光碗以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为焦点,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反光面朝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发光面,所述准直反光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准直前白色光束,并且出射准直后白色光束。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合束透镜为非球面聚光透镜。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小端内部具有匀光片。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荧光激发陶瓷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焦点位置。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上具有散热器。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准直反光碗为抛物面型反光镜。进一步地,所述准直反光碗自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大端始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方向延伸。
作为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柱形遮光筒,其环绕于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柱形遮光筒自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周缘始沿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出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照明灯具,陈列有上述光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汇聚和匀化后的蓝色合束投射在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上,蓝色合束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相互作用,产生准直前白色光束。所述准直反光碗焦点位置的白光呈现准琅玻形状的配光分布,准直前白色光束投射到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反光面上,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对准直前白色光束实现准直汇聚,从而形成窄小角度的准直后白色光束,实现远距离的照明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锥形遮光筒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该光学结构主要由蓝色激光模组1、合束透镜2、锥形遮光筒3、荧光激发陶瓷4、准直反光碗5及柱形遮光筒6等部件组成。其中,光路系统的前端为所述蓝色激光模组1和所述合束透镜2,光路系统的中间部分为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和所述准直反光碗5,光路系统的终端为所述柱形遮光筒6。
所述蓝色激光模组1用于产生蓝色光束。
所述合束透镜2处于所述蓝色激光模组1的出射侧。所述合束透镜2用于汇聚来自所述蓝色激光模组1的蓝色光束,并且出射蓝色合束。本实施例中,所述合束透镜2为非球面聚光透镜。
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处于所述合束透镜2的出射侧。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合束透镜2。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中心法线方向与蓝色合束的光轴方向共轴且方向相反。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合束透镜2的蓝色合束,并且出射准直前白色光束。较佳地,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处于所述合束透镜2的焦点位置或附近。基于所述合束透镜2的焦距大小,经过汇聚之后的蓝色合束会在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上形成一个较小的光斑。蓝色合束和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相互作用产生黄光,黄光再与剩余一部分的蓝色合束相互混合,便产生可以用于照明的准直前白色光束。准直前白色光束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发光面出射,光分布呈现准琅玻型。
另外,由于蓝色合束和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此,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上具有散热器,用于导热散热,从而促进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激发黄光效率。
再请参见图2,所述锥形遮光筒3处于所述合束透镜2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间。所述锥形遮光筒3环绕于蓝色合束的外侧。所述锥形遮光筒3的大端靠近于所述合束透镜2侧,而所述锥形遮光筒3的小端靠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侧。所述锥形遮光筒3在不阻拦蓝色合束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蓝光漏射到人眼。此外,所述锥形遮光筒3的小端内部具有匀光片,用于对蓝色合束进行匀化处理,以提高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上的光斑功率密度,能够提高蓝色合束同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荧光激发效率。
所述准直反光碗5处于所述合束透镜2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间。所述准直反光碗5以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为焦点。所述准直反光碗5的反光面朝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发光面。所述准直反光碗5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的准直前白色光束转,并且出射准直后白色光束。本实施例中,所述准直反光碗5为抛物面型反光镜,所述准直反光碗5自所述锥形遮光筒3的大端始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方向延伸。此外,所述准直反光碗5的焦距等于其中心深度。
所述柱形遮光筒6环绕于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外侧。所述柱形遮光筒6自所述准直反光碗5的周缘始沿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出射方向延伸。所述柱形遮光筒6能进一步地遮挡蓝光的杂散光和蓝光的泄露。
工作原理:汇聚和匀化后的蓝色合束投射在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上,蓝色合束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4相互作用,产生准直前白色光束。所述准直反光碗5焦点位置的白光呈现准琅玻形状的配光分布,准直前白色光束投射到所述准直反光碗5的反光面上,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对准直前白色光束实现准直汇聚,从而形成窄小角度的准直后白色光束,实现远距离的照明效果。
将上述涉及的光学结构,在平面上进行X、Y两个方向的线性阵列,从而形成多模组大功率的照明灯具。照明灯具可以应用在户外和海上远距离投光照明作业。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蓝色激光模组,其用于产生蓝色光束;
合束透镜,其处于所述蓝色激光模组的出射侧,所述合束透镜用于汇聚来自所述蓝色激光模组的蓝色光束,并且出射蓝色合束;
荧光激发陶瓷,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出射侧,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合束透镜,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中心法线方向与蓝色合束的光轴方向共轴且方向相反,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合束透镜的蓝色合束,并且出射准直前白色光束;
锥形遮光筒,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间,所述锥形遮光筒环绕于蓝色合束的外侧,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大端靠近于所述合束透镜侧,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小端靠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侧;以及,
准直反光碗,其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出射侧,所述准直反光碗以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为焦点,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反光面朝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发光面,所述准直反光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荧光激发陶瓷的准直前白色光束,并且出射准直后白色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透镜为非球面聚光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小端内部具有匀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处于所述合束透镜的焦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激发陶瓷上具有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反光碗为抛物面型反光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反光碗自所述锥形遮光筒的大端始向所述荧光激发陶瓷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柱形遮光筒,其环绕于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遮光筒自所述准直反光碗的周缘始沿准直后白色光束的出射方向延伸。
10.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结构。
CN201820002407.1U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Active CN207796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2407.1U CN2077966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2407.1U CN2077966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6611U true CN207796611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2407.1U Active CN207796611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66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50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固态光源装置
CN112628618A (zh) * 2021-01-14 2021-04-09 苏州视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激光发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50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固态光源装置
CN112628618A (zh) * 2021-01-14 2021-04-09 苏州视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激光发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91928U (zh) 一种投影照明光路
US11592159B2 (en)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lighting apparatus
CN105388691A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和激光投影设备
WO2018209722A1 (zh) 一种增强光亮的投影光源及其投影系统
CN203204288U (zh) 一种半导体照明光源
CN200976052Y (zh) 一种激光器阵列光纤耦合的照明系统
CN207796611U (zh) 一种用于激光照明的光学结构及照明灯具
CN105425523A (zh) 一种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CN109960099A (zh) 一种非共轴的投影光源系统
CN108107658B (zh) 光源系统、投影系统及照明装置
CN209674172U (zh) 一种非共轴的投影光源系统
CN111176063A (zh)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
CN104676490A (zh) 照明组件和手术灯
CN103899990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919966U (zh) 一种舞台灯光源系统
CN106773073A (zh) 三基色激光器实现均光照明的系统
CN204028471U (zh) 多彩激光景观照明装置
CN106444255A (zh)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激光光源
CN102004385A (zh) 一种高效led投影机用光路前端系统
CN207799245U (zh) 一种采用匀光积分棒的激光照明光路
CN208269062U (zh) 一种led混色装置
CN211403089U (zh)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
CN109140260B (zh) 一种光纤光源系统及光源成型方法
WO2020151628A1 (zh) 光源系统及包括该光源系统的照明装置
CN210072301U (zh) 一种激光光源的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