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4813U -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4813U
CN207794813U CN201820176030.1U CN201820176030U CN207794813U CN 207794813 U CN207794813 U CN 207794813U CN 201820176030 U CN201820176030 U CN 201820176030U CN 207794813 U CN207794813 U CN 207794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ed
mentioned
balance element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60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叶锋
舒妙林
朱浙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 Hao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 Hao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 Hao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 Hao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60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4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4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4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锁上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锁体、锁舌、锁舌板、驱动组件、转动件、导向件、移动杆及平衡件,转动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锁止点始终具有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趋势,锁止点从上锁工位转动至开锁工位过程中,接触部会逐渐靠上平衡件直至锁止点抵靠在平衡件上,平衡件达到力平衡而固定,平衡件挡在锁止点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路径上,当外力碰压后,平衡件受到的总作用力使平衡件运动而离开转动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关门碰压即可快速上锁,上锁方便灵敏。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的自动锁上锁一般是通过钥匙或执手来实现,然而人们在关门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上锁,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自动锁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关门即可上锁、结构简单、上锁方便灵敏的自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包括面板、锁体、锁舌及锁舌板,锁舌固定在锁舌板上,面板上开设有锁舌孔,锁体上还设有驱动组件和转动件,驱动组件能带动锁舌板移动使锁舌伸出锁舌孔,转动件转动设置在锁体上且与锁舌板传动相连,转动件能带动锁舌板移动使锁舌缩入锁舌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导向件、移动杆及平衡件,上述面板上还设有导向孔,导向件固定在锁舌板上且穿设在导向孔内,导向件和锁舌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移动杆一端固设有第一止位部,移动杆的另一端沿锁舌移动方向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连接一第二止位部,上述平衡件套设在移动杆上且位于锁舌板和第二止位部之间,移动杆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靠在第一止位部和锁舌板上,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连靠在锁舌板和平衡件上,平衡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靠在上述第二止位部上,转动件上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上设有锁止点,上述锁体上设有锁止点的上锁工位和开锁工位,转动件在上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锁止点始终具有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趋势,锁止点从上锁工位转动至开锁工位过程中,接触部会逐渐靠上平衡件且压缩第二弹簧,直至锁止点抵靠在平衡件上,此时,锁止点位于开锁工位,平衡件上受到的总作用力为零,平衡件达到力平衡而固定,平衡件挡在锁止点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路径上,当外力通过第一止位部压缩第一弹簧使锁舌板向锁舌缩入方向移动而压缩第二弹簧时,平衡件会移动离开锁止点,撤去外力后,平衡件受到的总作用力使平衡件向锁舌伸出方向运动而离开接触部。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锁止点随上述转动件转动而从上锁工位向开锁工位转动过程中,锁止点从上述移动杆延伸方向的一侧转动到另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转动件外周设有一台阶,该台阶由外弧面、内弧面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面组成,上述锁止点位于连接面上,内弧面相对于外弧面靠近上述上锁工位。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当锁止点位于上述上锁工位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第一止位部上设有导向轮,导向轮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止位部上,转轴与上述移动杆相垂直。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第一止位部呈柱状且穿设在上述第一通孔内,第一止位部的外周形状与第一通孔形状相适应。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转动件通过一铰接件与上述锁舌板传动相连,铰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转件和锁舌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锁体包括两侧板,两侧板上设有锁芯孔,上述转动件上设有啮合齿。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齿轮锁芯,齿轮锁芯设置在上述锁芯孔内,齿轮锁芯上设有齿轮,齿轮与上述转动件的啮合齿外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凸轮锁芯和锁芯转换器,凸轮锁芯包括锁壳和凸轮,锁壳上开设有供凸轮转动的凸轮槽,锁壳的上部截面外周呈一开口的圆,凸轮包括旋转部和拨动部,旋转部转动设置在锁壳上且与锁壳上部同心,拨动部设置在旋转部外周面上,锁芯转换器包括本体及分设在本体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本体呈具有开口的环状,本体套设在上述锁壳的上部且本体内孔形状尺寸与锁壳的上部相适应,上述拨动部位于本体的开口内,本体外周开设有外齿,外齿与上述转动件的啮合齿外啮合,本体分为转动段和延伸段,上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设在延伸段的两侧面上,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从延伸段对应侧面沿本体轴向向远离延伸段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延伸段对应侧面上的投影与对应侧面重合,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的外端面分别靠在锁体两侧板上,将上述转动段限位于上述凸轮槽处,上述旋转部转动过程中拨动部能推动延伸段使转动段转入并穿过凸轮槽。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拨动部推动延伸段时,上述本体的开口两侧面中对应位于延伸段上的侧面与拨动部面对面贴靠。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转动段和延伸段均呈弧条状且转动段的弧长大于延伸段。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外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外凸的限位柱,限位柱从对应外端面沿本体轴向延伸,锁体的两侧板上均开设有供限位柱随本体转动时活动的限位槽,限位槽呈弧条状且两端闭合。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位于同一外端面上的两限位柱中心与本体中心的距离相等。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四个限位柱在延伸段侧面上的投影两两重合。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外齿宽度小于本体宽度且外齿一侧与本体一侧齐平。
在上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中,所述的本体、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及限位柱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关门碰压即可快速上锁,上锁方便灵敏;锁芯可以用齿轮锁芯或凸轮锁芯与锁芯转换器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芯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锁体;3、锁舌;4、锁舌板;5、转动件;6、移动杆;7、驱动弹簧;8、转动组件;9、导向件;10、移动杆;11、平衡件;12、第一止位部;13、第二止位部;14、导向轮;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外弧面;18、内弧面;19、连接面;20、锁止点;21、铰接件;22、本体;23、第一限位部;24、第二限位部;25、外齿;26、限位柱;2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包括面板1、锁体2、锁舌3、锁舌板4、驱动组件、转动件5凸轮锁芯及锁芯转换器,面板1设置在锁体2前端,面板1上开设有锁舌孔,锁舌板4滑动设置在锁体2上,锁舌3固定在锁舌板4前端且穿设在锁舌孔内,驱动组件设有两组,包括导向杆6和驱动弹簧7,导向杆6延伸方向与锁舌3在锁舌孔内的运动方向一致,导向杆6一端固定在锁体2上,另一端穿设在锁舌板4上,驱动弹簧7套设在导向杆6上且两端分别弹靠锁舌板4和锁体2上,驱动弹簧7能向前推动锁舌板4移动使锁舌3从锁舌孔内伸出。
转动件5转动设置在锁体2上且与锁舌板4通过一铰接件21传动相连,铰接件21的两端分别与转动件5和锁舌板4铰接,转动件5上设有啮合齿用于连接锁芯转换器,钥匙转动凸轮锁芯使转动件5逆时针转动能通过铰接件21后拉锁舌板4移动而使锁舌3缩入锁舌孔;转动件5的右侧还设有用于连接执手的转动组件8,转动件5与转动组件8传动相连。
该自动锁还包括导向件9、移动杆10及平衡件11,上述面板1上还设有导向孔,导向件9固定在锁舌板4前端且穿设在导向孔内,移动杆10位于转动件5的右前方,移动杆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位部12和第二止位部13,导向件9和锁舌板4上分别均设有前后贯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止位部12呈柱状且外周形状与第一通孔形状相适应,第一止位部12的前端设有一导向轮14,导向轮14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止位部12上,第一止位部12的后端穿设在导向件9的第一通孔内且固定在移动杆10的前端上,移动杆10的后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述第二止位部13固定在移动杆10的后端端部上,移动杆10的延伸方向与锁舌板4的运动方向一致,上述转轴与移动杆10相垂直;移动杆10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第一弹簧15两端分别连靠在第一止位部12和锁舌板4上,第二弹簧16两端分别连靠在锁舌板4和平衡件11上,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均处于自然伸缩状态,上述导向轮14在第一弹簧15的作用下位于面板1外,平衡件11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靠在第二止位部13上;平衡件11包括连接部和平衡部,连接部活动套在移动杆10上,平衡部固定在连接部的左下端。
转动件5外周设有一台阶,该台阶由外弧面17、内弧面18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面19组成,连接面19为一斜面,台阶上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上设有锁止点20,锁止点20位于连接面19上,外弧面17和内弧面18沿转动件5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上述锁体2上设有锁止点20的上锁工位和开锁工位,锁止点20位于上锁工位时,锁舌3从锁舌孔内伸出,锁止点20位于开锁工位时,锁舌3缩入在锁舌孔内,在驱动弹簧7的作用下,锁舌板4通过铰接件21使转动件5上的锁止点20始终具有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趋势。
凸轮锁芯包括锁壳和凸轮,锁壳的上部截面外周呈一开口的圆,锁壳上开设有供凸轮转动的凸轮槽,凸轮包括旋转部和拨动部,旋转部转动设置在锁壳上且与锁壳圆形上部同心。
如图4所示,锁芯转换器包括本体22及分设在本体22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本体22呈具有开口的环状,本体22套设在锁壳的上部且本体22内孔形状尺寸与锁壳的上部相适应,旋转部位于本体22的内孔内,拨动部一端固定在旋转部外周面上,另一端穿出本体22的开口,本体22外周上开设有一圈外齿25,外齿25与上述转动件5的啮合齿外啮合,外齿25宽度小于本体22宽度且外齿25右侧与本体22右侧齐平,本体22分为转动段和延伸段,转动段和延伸段均呈弧条状且转动段的弧长大于延伸段,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分设在延伸段的左右两侧面上,第一限位部23从延伸段的左侧面沿本体22轴向向左延伸,第二限位部24从延伸段的右侧面沿本体22轴向向右延伸,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在延伸段对应侧面上的投影与对应侧面重合,因此第二限位部24外周具有与外齿25尺寸一致的齿,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的外端面分别靠在锁体2两侧的侧板上,用于将上述转动段限位于凸轮槽处,转动段的宽度小于凸轮槽的宽度。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的外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外凸的限位柱26,限位柱26从对应外端面沿本体22轴向延伸,位于同一外端面上的两限位柱26中心与本体22中心的距离相等,四个限位柱26在延伸段侧面上的投影两两重合,锁体2两侧板上均开设有供限位柱26随本体22转动时活动的限位槽27,限位槽27呈弧条状且两端闭合,限位柱26穿设在对应限位槽27内;本体22、第一限位部23、第二限位部24及限位柱26为一体式结构。
开锁时,通过钥匙驱动旋转部转动,旋转部转动通过拨动部推动延伸段使整个转换器旋转,转动段能转入并穿过凸轮槽,拨动部推动延伸段时,本体22开口两侧面中对应位于延伸段上的侧面与拨动部面对面贴靠,拨动部受力面积大,磨损很小。
开锁过程:通过钥匙或执手使转动件5逆时针转动,转动件5转动过程中通过铰接件21后拉锁舌板4,使平衡件11随锁舌板4向后移动,转动件5上的接触部从移动杆10的右侧向左侧转动,接触部会靠上平衡部,并通过平衡部向上压缩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弹力逐渐增大,接触部和平衡件11继续相对运动,直至锁止点20抵靠在平衡部上,此时,锁止点20位于开锁工位,平衡件11受到转动件5、第二弹簧16以及移动杆10的作用力之和为零,平衡件11达到力平衡而固定不动,而平衡件11挡在锁止点20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顺时针转动的路径上,所以转动件5也固定不动,从而使锁舌板4固定。
上锁过程:关门碰压导向轮14,通过第一止位部12压缩第一弹簧15使锁舌板4向锁舌3缩入方向移动而压缩第二弹簧16,从而使平衡件11向后移动离开锁止点20,移动至一个新的平衡点,撤去外力后,随着锁舌板4前移回位,第二弹簧16压缩弹力变小,此时平衡件11受到的总作用力使平衡件11向锁舌3伸出方向具有一个运动加速度,该加速度使平衡部快速前移离开转动件5,从而使转动件5顺时针转动上锁。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包括面板(1)、锁体(2)、锁舌(3)及锁舌板(4),锁舌(3)固定在锁舌板(4)上,面板(1)上开设有锁舌孔,锁体(2)上还设有驱动组件和转动件(5),驱动组件能带动锁舌板(4)移动使锁舌(3)伸出锁舌孔,转动件(5)转动设置在锁体(2)上且与锁舌板(4)传动相连,转动件(5)能带动锁舌板(4)移动使锁舌(3)缩入锁舌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导向件(9)、移动杆(10)及平衡件(11),上述面板(1)上还设有导向孔,导向件(9)固定在锁舌板(4)上且穿设在导向孔内,导向件(9)和锁舌板(4)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移动杆(10)一端固设有第一止位部(12),移动杆(10)的另一端沿锁舌(3)移动方向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连接一第二止位部(13),上述平衡件(11)套设在移动杆(10)上且位于锁舌板(4)和第二止位部(13)之间,移动杆(10)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第一弹簧(15)两端分别连靠在第一止位部(12)和锁舌板(4)上,第二弹簧(16)两端分别连靠在锁舌板(4)和平衡件(11)上,平衡件(11)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靠在上述第二止位部(13)上,转动件(5)上设有接触部,接触部上设有锁止点(20),上述锁体(2)上设有锁止点(20)的上锁工位和开锁工位,转动件(5)在上述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锁止点(20)始终具有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趋势,锁止点(20)从上锁工位转动至开锁工位过程中,接触部会逐渐靠上平衡件(11)且压缩第二弹簧(16),直至锁止点(20)抵靠在平衡件(11)上,此时,锁止点(20)位于开锁工位,平衡件(11)上受到的总作用力为零,平衡件(11)达到力平衡而固定,平衡件(11)挡在锁止点(20)从开锁工位向上锁工位转动的路径上,当外力通过第一止位部(12)压缩第一弹簧(15)使锁舌板(4)向锁舌(3)缩入方向移动而压缩第二弹簧(16)时,平衡件(11)会移动离开锁止点(20),撤去外力后,平衡件(11)受到的总作用力使平衡件(11)向锁舌(3)伸出方向运动而离开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点(20)随上述转动件(5)转动而从上锁工位向开锁工位转动过程中,锁止点(20)从上述移动杆(10)延伸方向的一侧转动到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5)外周设有一台阶,该台阶由外弧面(17)、内弧面(18)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面(19)组成,上述锁止点(20)位于连接面(19)上,内弧面(18)相对于外弧面(17)靠近上述上锁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位部(12)上设有导向轮(14),导向轮(14)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止位部(12)上,转轴与上述移动杆(10)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2)包括两侧板,两侧板上设有锁芯孔,上述转动件(5)上设有啮合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齿轮锁芯,齿轮锁芯设置在上述锁芯孔内,齿轮锁芯上设有齿轮,齿轮与上述转动件(5)的啮合齿外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锁还包括凸轮锁芯和锁芯转换器,凸轮锁芯包括锁壳和凸轮,锁壳上开设有供凸轮转动的凸轮槽,锁壳的上部截面外周呈一开口的圆,凸轮包括旋转部和拨动部,旋转部转动设置在锁壳上且与锁壳上部同心,拨动部设置在旋转部外周面上,锁芯转换器包括本体(22)及分设在本体(22)两侧的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本体(22)呈具有开口的环状,本体(22)套设在上述锁壳的上部且本体(22)内孔形状尺寸与锁壳的上部相适应,上述拨动部位于本体(22)的开口内,本体(22)外周开设有外齿(25),外齿(25)与上述转动件(5)的啮合齿外啮合,本体(22)分为转动段和延伸段,上述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分设在延伸段的两侧面上,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分别从延伸段对应侧面沿本体(22)轴向向远离延伸段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在延伸段对应侧面上的投影与对应侧面重合,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的外端面分别靠在锁体(2)两侧板上,将上述转动段限位于上述凸轮槽处,上述旋转部转动过程中拨动部能推动延伸段使转动段转入并穿过凸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的外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外凸的限位柱(26),限位柱(26)从对应外端面沿本体(22)轴向延伸,锁体(2)的两侧板上均开设有供限位柱(26)随本体(22)转动时活动的限位槽(27),限位槽(27)呈弧条状且两端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22)、第一限位部(23)、第二限位部(24)及限位柱(26)为一体式结构。
CN201820176030.1U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Active CN207794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6030.1U CN207794813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6030.1U CN207794813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4813U true CN20779481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6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6030.1U Active CN207794813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4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2858U (zh) 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DE10214803A1 (de) Elektrische Zahnbürste
CN106499287A (zh) 一种家具阻尼翻转开闭的调节机构
CN201723018U (zh) 一种带齿轮传动结构的插芯门锁
CN201241532Y (zh) 多功能防盗锁
CN207794813U (zh) 一种通过碰压上锁的自动锁
CN101446154B (zh) 对开门双门联动锁闭装置
CN106050010B (zh) 基于上下联动双保险锁闭原理的天地门锁
CN207988703U (zh) 一种快速开锁的静音自动锁
CN206829796U (zh) 一种门锁机构
CN105927057A (zh) 一种触发式锁具
CN210371618U (zh) 双轴式铰链结构
CN202055620U (zh) 手柄机构
CN208040073U (zh) 一种快速上锁的静音自动锁
CN203755836U (zh) 一种新型防暴锁
CN209799610U (zh) 一种电子锁
CN215520445U (zh) 一种自吸一体锁
CN201129088Y (zh) 对开门双门联动锁闭装置
CN209509731U (zh) 全自动电子锁体
CN208489317U (zh) 应用于方形锂电池卷绕机的插拔卷针装置
CN205604890U (zh) 一种防盗锁及自锁式卷帘门
CN21289805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平推铰链
CN201546529U (zh) 防盗门锁中弧形锁栓的驱动机构
CN206071269U (zh) 离合器
DE96687C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