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2833U -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2833U
CN207792833U CN201721494489.8U CN201721494489U CN207792833U CN 207792833 U CN207792833 U CN 207792833U CN 201721494489 U CN201721494489 U CN 201721494489U CN 207792833 U CN207792833 U CN 207792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air cap
solarization air
supervisor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44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胡刚
叶文华
嵩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Y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ya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ya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ya Ke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44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2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2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2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和多个曝气支管;其中,所述曝气主管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多个所述曝气支管沿所述曝气主管的周向均布,并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上设有曝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连通,并在曝气支管上设置曝气孔,使气流从曝气主管流入到沿其周向均布的曝气支管中,并从曝气孔进入曝气池,曝气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污水处理周期;同时,其曝气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的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水资源及水景观治理中,曝气充氧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它可持续为湖库进行曝气充氧,提高湖库水体溶解氧含量,可以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曝气装置是曝气充氧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曝气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的曝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差,曝气不均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延长了污水处理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稳定性好,且曝气均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和多个曝气支管;其中,所述曝气主管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多个所述曝气支管沿所述曝气主管的周向均布,并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上设有曝气孔。
其中,所述曝气支管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曝气支管的顶面设有第一曝气孔,所述曝气支管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
其中,所述第一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
其中,所述曝气主管的底部设有第三曝气孔。
其中,所述第三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
其中,相邻所述曝气支管通过围栏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连通,并在曝气支管上设置曝气孔,使气流从曝气主管流入到沿其周向均布的曝气支管中,并从曝气孔进入曝气池,曝气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污水处理周期;同时,其曝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曝气主管;2-进气孔;3-围栏;4-第一曝气孔;5-分流管;6-曝气支管;7-第二曝气孔;8-第三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主管1和多个曝气支管6。
曝气主管1的顶部设有进气孔2;多个曝气支管6沿曝气主管1的周向均布,并通过分流管5与曝气主管1连通,曝气支管6上设有曝气孔。
本实施例中,曝气支管6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曝气支管6的顶面设有第一曝气孔4,曝气支管6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7。气流从曝气支管6的底部与顶部溢出,曝气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第一曝气孔6的孔径小于第二曝气孔7的孔径。本实施例中,第一曝气孔6为微孔设计;第二曝气孔7为小孔设计。气流从不同孔径的第一曝气孔6的与第二曝气孔7溢出时,进行交错混合后,可使气体中的氧更加充分与水接触混合,达到更好的曝气效果。
进一步的,曝气主管1的底部设有第三曝气孔8。在曝气装置提出水面时,具有快速泄流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曝气装置内部的水倒流。
进一步的,第三曝气孔8的孔径小于第二曝气孔7的孔径。本实施例中,第三曝气孔8为微孔设计;气流从第三曝气孔8溢出,与从第一曝气孔4的与第二曝气孔7的气流进行交错混合,使气体中的氧更加充分与水接触混合,达到更好的曝气效果。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曝气支管6通过围栏3连接;通过设置围栏3对曝气装置进行保护,避免曝气池中的杂物对曝气装置的结构造成损伤。
下面通过具体的过程,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气流从进气孔2进入曝气主管1,一部分气流从曝气主管1底部的第三曝气孔8溢出;另一部分气流流经分流管5进入曝气支管6,并从第一曝气孔4与第二曝气孔7溢出;第一曝气孔4、第二曝气孔7与第三曝气孔8溢出的气流,进行交错混合,达到更好的曝气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连通,并在曝气支管上设置曝气孔,使气流从曝气主管流入到沿其周向均布的曝气支管中,并从曝气孔进入曝气池,曝气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污水处理周期;同时,其曝气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主管和多个曝气支管;其中,所述曝气主管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多个所述曝气支管沿所述曝气主管的周向均布,并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曝气主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上设有曝气孔;所述曝气支管竖直设置;所述曝气支管的顶面设有第一曝气孔,所述曝气支管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的底部设有第三曝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曝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曝气支管通过围栏连接。
CN201721494489.8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Active CN207792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4489.8U CN20779283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4489.8U CN20779283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2833U true CN20779283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4489.8U Active CN20779283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28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734A (zh) * 2023-06-01 2023-08-11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734A (zh) * 2023-06-01 2023-08-11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
CN116573734B (zh) * 2023-06-01 2023-10-24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2833U (zh) 一种用于河湖高效增氧的曝气装置
CN206799422U (zh) 一种用于浮法玻璃锡槽尾端的锡液回流引导装置
CN205216615U (zh) 一种溶液混合容器
CN205151874U (zh) 一种污水池曝气装置
CN204958496U (zh) 混合器
CN207659166U (zh) 一种污水臭氧氧化装置
CN205654074U (zh) 一种可插入钢筋易脱模的新型复合模板
CN20547297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调节池的新型搅拌曝气装置
CN206799249U (zh)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
CN204779071U (zh) 一种曝气管
CN207325887U (zh) 浇注系统的直浇冒口
CN206359247U (zh) 干吸塔
CN207175606U (zh) 一种耙形释放器
CN207210089U (zh) 一种方板式散气装置
CN205856319U (zh) 拉丝机涂油器的油斗
CN20697029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水力剪切曝气器
CN204550220U (zh) 曝气头调节支架
CN206553287U (zh) 伞曝装置
CN109835978A (zh) 一种新型曝气器
CN206190637U (zh) 一种气缸固定板
CN205221043U (zh) 一种水下吊放设备及其稳定装置
CN204417220U (zh) 一种微孔管式曝气器支撑管
CN106305585A (zh) 一种养殖池底部循环增氧机
CN203517282U (zh) 一种工字钢
CN216172218U (zh) 液体分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9

Address after: 400000 No. 117-359, Yunhan Avenue,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AY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8-2, Beiping, No. 3, No. 5,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 YA GREEN-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