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1537U - 一种置物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物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1537U
CN207791537U CN201820056650.1U CN201820056650U CN207791537U CN 207791537 U CN207791537 U CN 207791537U CN 201820056650 U CN201820056650 U CN 201820056650U CN 207791537 U CN207791537 U CN 207791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double
ply
bag body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66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新
范晓锋
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Lazhas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zhas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zhas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zhas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66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1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1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1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包括:双层袋体、第一袋耳、第二袋耳;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交错分布,且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由于在置物袋的开口处设置交错的两个袋耳,且袋耳分别位于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故在用户需要使用置物袋时,就算手冷干燥或者戴手套,通过拉动两个交错的袋耳也能快速打开置物袋,给用户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置物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储物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物袋。
背景技术
置物袋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比如超市、水果店、菜场等商铺常使用的马夹袋。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保鲜袋、垃圾袋等。现有的置物袋大多由于双层塑料薄膜袋体完全重合,故在需要使用时很难打开,尤其在冬天手冷干燥或者戴手套的时候,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袋,用于解决现有置物袋的双层袋体完全重合致使很难打开,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包括:
双层袋体、第一袋耳、第二袋耳;
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
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交错分布,且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提拎部件。
可选地,所述提拎部件包括两个,所述双层袋体上所述提拎部件所在的侧边向内折叠。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上临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悬挂所述置物袋。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中至少存在一个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可选地,所述提拎部件的上周边设置有使所述提拎部件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向内折叠的侧边上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可选地,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向内折叠的侧边固定的热合线。
可选地,所述提拎部件的上周边设置有使所述提拎部件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向内折叠的侧边中至少存在一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包括:双层袋体、第一袋耳、第二袋耳;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交错分布,且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由于在置物袋的开口处设置交错的两个袋耳,且袋耳分别位于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故在用户需要使用置物袋时,就算手冷干燥或者戴手套,通过拉动两个交错的袋耳也能快速打开置物袋,给用户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通孔的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通孔的方形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生产模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置物袋具体包括:
双层袋体101、第一袋耳102、第二袋耳103。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位于双层袋体101的开口104处;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交错分布,且位于双层袋体101的不同层上。具体实施中,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的形状可以是弧形、直线形、锯齿形等。由于在置物袋的开口处设置交错的两个袋耳,且袋耳分别位于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故在用户需要使用置物袋时,就算手冷干燥或者戴手套,通过拉动两个交错的袋耳也能快速打开置物袋,给用户带来便利。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袋可以是马夹袋,如图2所示,双层袋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提拎部件105,提拎部件105包括两个,双层袋体101上提拎部件105所在的侧边向内折叠。提拎部件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形、弧形、锯齿形等。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袋可以是没有提拎部件的方形袋,比如保鲜袋、垃圾袋等。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袋的双层袋体101上临近开口10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06,通孔106用于悬挂置物袋。具体地,设置通孔106的马夹袋对应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设置通孔106的方形袋对应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
可选地,双层袋体的开口104可以为弧形、直线形、锯齿形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袋体的开口为弧形的结构示例,如图5所示,提拎部件105为弧形,开口104为弧形,通孔106设置于临近弧形开口104的位置,从而既能实现置物袋的悬挂,又不会影响置物袋的置物空间。
可选地,在生产置物袋的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模型不一样时,生产出的置物袋的结构也会不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至少以下三种由于生产模型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的置物袋。下面具体说明:
结构一、如图6(a)所示,置物袋的双层袋体101的左侧边107和右侧边108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热合线为给塑料或者铝箔产品进行封口的耗材,在生产置物袋的过程中,首先形成如图6(b)所示的生产模型,其中对折线为底边1010,然后沿着对折线折叠后,在左侧边106和右侧边107设置热合线109使双层袋体101贴合。
结构二、如图7(a)所示,双层袋体的左侧边107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109,对应的生产模型如图7(b)所示,对折线为双层袋体的右侧边108。
结构三、如图8(a)所示,双层袋体的右侧边108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109,对应的生产模型如图8(b)所示,对折线为双层袋体的左侧边107。
进一步地,针对马甲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至少以下三种由于生产模型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的马甲袋。下面具体说明:
结构一、如图9(a)所示,提拎部件105的上周边1011设置有使提拎部件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侧边上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侧边包括向内折叠的左侧边10121和向内折叠的右侧边10122。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向内折叠的侧边固定的热合线109。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双层袋体的整个底边上设置热合线,也可以根据双层袋体向内折叠的部分的宽度设置热合线。对应的生产模型如图9(b)所示,对折线为双层袋体的底边1010。
结构二、如图10(a)所示,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左侧边10121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对应的生产模型如图10(b)所示,对折线为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右侧边10122。
结构三、如图11(a)所示,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右侧边10122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对应的生产模型如图11(b)所示,对折线为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左侧边10121。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优选实施例:
优选实施例一、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夹袋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马夹袋具体包括:双层袋体101、第一袋耳102、第二袋耳103。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位于双层袋体101的开口104处。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交错分布,且位于双层袋体101的不同层上。双层袋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提拎部件105,提拎部件105包括两个,双层袋体101上提拎部件105所在的侧边向内折叠。双层袋体的开口104以及提拎部件105为弧形,双层袋体101上临近开口10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06。提拎部件105的上周边1011设置有使提拎部件105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向内折叠的左侧边10121和向内折叠的右侧边10122上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双层袋体101的底边1010设置有使向内折叠的左侧边10121和向内折叠的右侧边10122固定的热合线109。
优选实施例二、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袋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该方形袋具体包括:双层袋体101、第一袋耳102、第二袋耳103。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位于双层袋体101的开口104处;第一袋耳102和第二袋耳103交错分布,且位于双层袋体101的不同层上。双层袋体的开口104为直线形,双层袋体101上临近开口10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06。双层袋体101的左侧边107和右侧边108设置有使双层袋体101贴合的热合线109。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物袋,包括:双层袋体、第一袋耳、第二袋耳;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交错分布,且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由于在置物袋的开口处设置交错的两个袋耳,且袋耳分别位于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故在用户需要使用置物袋时,就算手冷干燥或者戴手套,通过拉动两个交错的袋耳也能快速打开置物袋,给用户带来便利。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置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层袋体、第一袋耳、第二袋耳;
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
所述第一袋耳和所述第二袋耳交错分布,且位于所述双层袋体的不同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提拎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拎部件包括两个,所述双层袋体上所述提拎部件所在的侧边向内折叠。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袋体上临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悬挂所述置物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物袋,所述双层袋体的开口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中至少存在一个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拎部件的上周边设置有使所述提拎部件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向内折叠的侧边上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向内折叠的侧边固定的热合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拎部件的上周边设置有使所述提拎部件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向内折叠的侧边中至少存在一侧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所述双层袋体的底边设置有使所述双层袋体贴合的热合线。
CN201820056650.1U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置物袋 Active CN207791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6650.1U CN20779153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置物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6650.1U CN20779153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置物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1537U true CN20779153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6650.1U Active CN207791537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置物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1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7571B2 (ja) 密閉表示器を有する柔軟性貯蔵袋
US20090045189A1 (en) Microwaveable package
JP2016529176A (ja) 刻み煙草入れ
US3670947A (en) Hanger bag with flap closure
US2842179A (en) Closures for elexible walled containers
ITBS990073U1 (it) Elemento per la formazione di sacchetti per confezionare prodotti alimentari sottovuoto.
US3173602A (en) Bag construction
CN206719724U (zh) 一种新型包装盒
CN207791537U (zh) 一种置物袋
US4126085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closable bag
CN206984708U (zh) 一种新型八边封包装袋
CN207275317U (zh) 包装袋
CN208278602U (zh) 一种可折叠方底包装袋
KR200464219Y1 (ko) 세트 포장이 가능한 롤 형태의 연결 지퍼백 구조
CN205972316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包装袋
CN207843901U (zh) 重复使用的快递袋
CN206141992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6336585U (zh) 多腔自立拉链袋
CN205837486U (zh) 一种能快速打开的包装袋
CN213832442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吸塑盒
CN206606464U (zh) 一种半自动开合的翻斗式包装盒
JP2015193387A (ja) 包装容器
RU136791U1 (ru) Упаковка
CN215286122U (zh) 一种熟食肉制品包装盒
CN20795649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编织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