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8797U -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 Google Patents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8797U
CN207788797U CN201721774904.5U CN201721774904U CN207788797U CN 207788797 U CN207788797 U CN 207788797U CN 201721774904 U CN201721774904 U CN 201721774904U CN 207788797 U CN207788797 U CN 207788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nnector
rod cap
detection piece
proof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49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江磊
郭勇
蔡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49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8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8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8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该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包括安装座、连接件、控制组件以及检测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检测件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能够与所述检测件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连杆盖正确安装时,检测件与连杆盖接触,同时,使得检测件与控制组件断开。通过检测件与控制组件的接触和断开来对连杆盖安装方向进行判断。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需对图像或者零件进行识别,只需要判断信号是否发生变化,就能够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也能够减轻员工的视觉疲劳,而且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组件,便于生产维修。

Description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逐渐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目前汽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发动机连杆盖进行安装时,容易造成连杆盖方向装错,这样可能会导致零件异常磨损或抱死,从而造成零件报废,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连杆盖防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目视检查,二是视觉系统防错。第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辨别,在长时间的操作过程中,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连杆盖方向装错,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对零件进行拍照,识别照片中的连杆盖标志,与标准图片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连杆盖方向,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且零件铸造出来的方向标志与周边形状差异较小,易发生误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旨在解决连杆盖装配过程中连杆盖易装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包括安装座、连接件、控制组件以及检测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检测件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能够与所述检测件接触以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件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件包括感应部、杆体以及检测部,所述感应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所述感应部与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杆体的相对侧面上,所述感应部能够与所述控制组件接触。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件、感应器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检测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呈阶梯状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以及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感应器安装于所述第四固定部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所述检测件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连的第二安装件,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垂直且用于安装紧固螺钉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当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不工作时,检测件与控制组件处于接触状态。当连杆盖安装正确时,检测件会与连杆盖接触,同时,检测件与控制组件断开,控制组件从接触到断开,信号发生了变化,从而判断连杆盖能够是否安装正确。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需对图像或者零件进行识别,只需要判断信号是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减轻视觉疲劳,而且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组件,便于生产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安装座 11 第一安装件
12 第二安装件 121 第一安装部
122 第二安装部 1221 安装孔
1222 螺纹孔 2 连接件
21 第一连接部 22 第二连接部
221 凹槽 222 第一铰接孔
3 控制组件 31 固定件
32 感应器 33 弹性件
311 第一固定部 312 第二固定部
313 第三固定部 314 第四固定部
3111 固定孔 4 检测件
41 感应部 42 杆体
43 检测部 44 第二铰接孔
45 连接孔 100 连杆盖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旨在解决连杆盖100装配过程中连杆盖100易装错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包括安装座1、连接件2、控制组件3以及检测件4,连接件2设置于安装座1上,检测件4铰接于连接件2上,控制组件3设置于连接件2上且能够与检测件4接触。当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处于初始状态时,检测件4与控制组件3是处于接触状态。当连杆盖100安装正确时,检测件4会与连杆盖100上的凸起部接触而驱动检测件4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得检测件4与控制组件3断开,控制组件3从接触到断开,信号发生了变化,控制组件3通过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连杆盖100是否安装正确。当连杆盖100安装错误时,检测件4不会转动,从而不会产生信号变化。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要判断信号是否发生变化,无需对图像或者零件进行识别,从而能够减轻了视觉疲劳,降低失误率。另外,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的稳定性也较好,使得判断的结果更为可靠,而且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组件,使其的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也便于维修。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外部连接蜂鸣器等发声装置,当安装正确时,发声装置会发出声音来提醒员工,当安装错误时,发生装置没有产生变化,不会产生声音,员工在检测连杆盖100安装是否正确时,只需辨别是否有声音即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员工的体验感,降低生产强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检测件4包括感应部41、杆体42以及检测部43,感应部41设置于杆体42的第一端,检测部43设置于杆体42的第二端,感应部41与检测部43位于杆体42的相对侧面上,感应部41能够与控制组件3接触。在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处于未工作状态或者连杆盖100安装错误时,感应部41与控制组件3时保持接触,当连杆盖100安装正确时,检测部43与连杆盖100处于接触状态,感应部41与控制组件3处于断开状态。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部43和感应部4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长度设计,以使其能够正常运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控制组件3包括固定件31、感应器32以及弹性件,固定件31安装于连接件2上,感应器32设置于固定件31上,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检测件4且另一端连接固定件31,通过弹性件的作用,能够使检测件4处于初始状态,即检测件4与感应器32保持接触状态,当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判断出连杆盖100安装正确后,检测件4也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得操作过程简单又便捷。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检测件4的工作时的准确性,在检测件4的杆体42上开设有连接孔45,弹性件连接于连接孔45上,通过开设连接孔45,还能够减轻检测件4的重量,增强检测件4的复位效果,间接地使感应器32更好地与检测件4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检测件4工作时的准确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固定件31优选地包括依次连接呈阶梯状的第一固定部311、第二固定部312、第三固定部313以及第四固定部314,第一固定部311与连接件2连接,第一固定部31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111,固定件31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与连接件2进行固定,紧固件安装在固定孔3111内。弹性件与设置于第二固定部312上的通孔连接,感应器32安装于第四固定部314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弹性件的安装空间,便于弹性件的安装,提高装配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31可以呈L型,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2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安装于安装座1上,控制组件3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2的侧面,检测件4铰接于第二连接部22上。当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检测出连杆盖100方向错误时,检测件4保持初始状态与控制组件3保持接触,感应器32上的信号不会发生改变,当连杆盖100安装正确时,检测件4会绕铰接的位置进行转动,使得检测件4与感应器32断开,信号发生了改变,从而来判断安装是否正确。通过铰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也便捷。当需要进行维修时,也便于拆卸及更换。
具体地,第二连接部22上设置有凹槽221,检测件4安装于凹槽221内,使得整个安装结构变得紧凑,不会有突兀感。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连接部22上设置凸台,检测件4铰接在凸台上。在凹槽2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孔222,在检测件4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44,以便于检测件4与第二连接部22进行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件11以及与第一安装件11相连的第二安装件12,连接件2安装于第二安装件12上。具体地,第二安装件12包括第一安装部121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21上的第二安装部122。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22可以垂直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21,也可以与第一安装件11呈一角度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二安装部122优选为垂直连接,垂直连接使得安装结构变得简单,而且便于加工,能够减少加工成本。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1与第一安装件11连接,连接件2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22上。
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部122设置有安装孔1221,连接件2安装于安装孔1221内。第二安装部122还设置有与安装孔1221垂直于的螺纹孔1222,螺纹孔1222为安装紧固螺钉,固定连接件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安装座1上,通过上述连接方式,紧固螺钉松开后,能够对连接件2进行调节,以控制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的伸出长度,并且能够实现快速的进行拆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连接件、控制组件以及检测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检测件铰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能够与所述检测件接触以用于检测所述检测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感应部、杆体以及检测部,所述感应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所述感应部与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杆体的相对侧面上,所述感应部能够与所述控制组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件、感应器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检测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呈阶梯状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以及第四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感应器安装于所述第四固定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所述检测件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连的第二安装件,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垂直且用于安装紧固螺钉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CN201721774904.5U 2017-12-18 2017-12-18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Active CN207788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4904.5U CN207788797U (zh) 2017-12-18 2017-12-18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4904.5U CN207788797U (zh) 2017-12-18 2017-12-18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8797U true CN20778879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4904.5U Active CN207788797U (zh) 2017-12-18 2017-12-18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8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794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零件安装拍照防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794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零件安装拍照防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9572B (zh) 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7788797U (zh) 连杆盖安装防错工装
CN203457438U (zh) 电子装置
CN207027286U (zh) 一种计轴传感器安装夹具
CN209215892U (zh) 一种城市井盖故障检测系统
CN20735048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2878162A (zh)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CN206343793U (zh) 一种杠杆光感式防漏焊装置
CN202974122U (zh) 柴油机主轴孔检具
CN206365175U (zh) 一种易于安装和控制的区间逻辑检查人工解锁盘装置
CN214057540U (zh) 铁路检修车扶手支座结构
CN213545491U (zh) 基于lora无线组网的高支模实时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205623031U (zh) 一种环境在线监控与预警装置
CN208886077U (zh) 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综合保护器
CN207146330U (zh) 一种led灯集线装置
CN204388309U (zh) 一种管道过孔挡板及空调
CN20483024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2075421U (zh) 螺丝锁定检测装置
CN206292283U (zh) 一种可分拆维修的配电柜漏电电流监测系统
CN202349547U (zh) 一种探测相机底座固定结构
CN204451934U (zh) 一种空调主机安装支架和一种汽车
CN205615628U (zh) 用于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仪表的装置
CN204774777U (zh) 汽车座椅扶手用连接件
CN210863913U (zh) 一种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预警装置
CN2107221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