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7043U -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7043U
CN207787043U CN201721864959.5U CN201721864959U CN207787043U CN 207787043 U CN207787043 U CN 207787043U CN 201721864959 U CN201721864959 U CN 201721864959U CN 207787043 U CN207787043 U CN 207787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shaped board
drilling fluid
screen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49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先进
张增年
彭红
侯勇俊
王钰文
席建秋
郑家伟
刘有平
方潘
陈远建
贺殷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49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7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7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70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涉及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解决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的不能使钻井液等流量地分别进入上下层筛面进而影响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和脱液效率的问题。由后侧板、左U型板、中间隔板、上层缓冲板、右U型板、筛箱右侧板、右下缓冲板、前侧板、左下缓冲板、筛箱左侧板组成。中间隔板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距离,使钻井液进入上层筛网左、右侧的流量相同。左U型板上部凸出的部分与左侧板的距离,和右U型板上部凸出的部分与右侧板的距离相等,使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侧的流量相等。本实用新型使双层筛的上下两层筛网钻井液处理量均匀,充分发挥双层振动筛的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液振动筛是用于钻井泥浆净化系统一级固控设备,钻井液振动筛具有振动强度高、筛分面积大、筛箱角度可调、结构紧凑、性能卓越,目前钻井液振动筛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非开挖水平定向穿越,煤层气钻井,页岩气钻井,河道淤泥环保等泥浆净化处理领域。大多数油田钻修井作业用的是单层钻井液振动筛,这种单层振动筛有以下缺点,1、固相颗粒容易破碎筛分效果不好。2、筛分面积小,处理量小,很难满足大排量要求。所以人们发明了双层钻井液振动筛。
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可有效地增大筛分面积,从而提高单台振动筛的处理量。钻井液进入筛面的方式可以是串流,也可以是并流。串流进料时,上层采用粗目筛网分离出钻井液中较大粒径的颗粒,较小粒径的固相和钻井液回流再进入下层细目筛网的筛面进行二次筛分。钻井液进入振动筛时全部进入上层筛面,不需要在上下层进行流量分配,但是此种方式效率慢,一般不采用;并流进料时,双层振动筛的上下层采用相同目数的筛网,钻井液同时进入振动筛的上下层筛面,此种方式效率快。现有技术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的不能使钻井液等流量地分别进入上下层筛面,对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和脱液效率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解决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的不能使钻井液等流量地分别进入上下层筛面,进而影响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和脱液效率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双层钻井液振动筛的不能使钻井液等流量地分别进入上下层筛面,进而影响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和脱液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包括箱体和分流组件,所述箱体由后侧板、筛箱左侧板、筛箱右侧板、和前侧板组成,所述后侧板和前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筛箱左侧板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上层缓冲板、左U型板和右U型板,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腰部呈梯形且左U型板和右U型板侧卧对称设置,所述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左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所述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右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右侧板,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两侧端分别与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和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设有中间隔板,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左下缓冲板和右下缓冲板,所述左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左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左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右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组件的各部件的宽度相同,所述分流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分别与后侧板和前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B,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C,所述左下缓冲板、筛箱左侧板、左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A,所述右下缓冲板、筛箱右侧板、右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D;
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B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B2,右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C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C2,左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A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A2,右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D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D2。
进一步地,左U型板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的一端为低端,左U型板上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B2的上边缘;右U型板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的一端为低端,右U型板上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C2的上部平面;左U型板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的一端为高端,左U型板下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A2的上边缘;右U型板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的一端为高端,右U型板下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D2的上边缘,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上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钻井液向两侧流动;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后再沿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B2和钻井液入口C2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B2和钻井液入口C2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设有凸出部分,中间隔板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的距离,所述中间隔板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或筛箱右侧板设置,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左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A2的下边缘平齐;右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D2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A2和钻井液入口D2流出。
进一步地,左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左侧板的距离,和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右侧板的距离相等,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中间部位开设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的入口E1,所述入口E1的上表面低于上层缓冲板的下表面,所述入口E1的下表面高于左U型板或右U型板的下侧腰部的最高端,保证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时不会流入到导流腔A、导流腔B、导流腔C和导流腔D,以免筛分后的和没筛分的混淆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下部相互平行,且和前侧板、后侧板构成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流出本分流装置的出口E2,把筛分后的钻井液经入口E1回流到本实用新型后再经出口E2流出,实现一机多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组件的设置能使钻井液进入上层筛面和下层筛面的钻井液流量相等,可避免钻井液流量分配不均引起的处理能力的下降,充分发挥双层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并且使上、下层筛面上筛分出的固相量均匀,固相含液量一致,可有效回收钻井液。同时下层筛网不易出现固相堆积。
2、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上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钻井液向两侧流动;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后再沿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流出。
3、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B2和钻井液入口C2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B2和钻井液入口C2流出。
4、所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设有凸出部分,中间隔板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的距离,所述中间隔板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或筛箱右侧板设置,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5、所述左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A2的下边缘平齐;右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D2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A2和钻井液入口D2流出。
6、左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左侧板的距离和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右侧板的距离相等,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7、所述前侧板中间部位开设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的入口E1,所述入口E1的上表面低于上层缓冲板的下表面,所述入口E1的下表面高于左U型板或右U型板的下侧腰部的最高端,保证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时不会流入到导流腔A、导流腔B、导流腔C和导流腔D,以免筛分后的和没筛分的混淆在一起。
8、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下部相互平行,且和前侧板、后侧板构成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流出本分流装置的出口E2,把筛分后的钻井液经入口E1回流到本实用新型后再经出口E2流出,实现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拆去前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后侧板,2-左U型板,3-中间隔板,4-上层缓冲板,5-右U型板,6-筛箱右侧板,7-右下缓冲板,8-前侧板,9-左下缓冲板,10-筛箱左侧板,11-导流腔B,12-导流腔C,13-导流腔D,14-导流腔A,15-入口A1,16-入口B1,17-入口C1,18-入口D1,19-入口B2,20-入口C2,21-入口E1,22-入口A2,23-入口D2,24-出口E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由由后侧板1、左U型板2、中间隔板3、上层缓冲板4、右U型板5、筛箱右侧板6、右下缓冲板7、前侧板8、左下缓冲板9、筛箱左侧板10组成。
后侧板1左侧与筛箱左侧板10焊接,后侧板1右侧与筛箱右侧板6焊接。前侧板8平行于后侧板1,其左侧与筛箱左侧板10焊接,其右侧与筛箱右侧板6焊接。前侧板8的左上侧开设振动筛上层筛网左侧钻井液入口B219,右上侧开设振动筛上层筛网右侧钻井液入口C220,左下侧开设振动筛下层筛网左侧钻井液入口A222,右下侧开设振动筛下层筛网右侧钻井液入口D223,中间部位开设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入分流装置的入口E121。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的腰部呈梯形,并侧卧放置。左U型板2与前侧板8和后侧板1焊接,其向左凸出的一侧面向筛箱左侧板10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10,右U型板5与前侧板8和后侧板1焊接,其向右凸出的一侧面向筛箱右侧板6并平行于筛箱右侧板6;左U型板2上侧腰部斜面高于左上侧钻井液入口B219的上部平面,右U型板5上侧腰部斜面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C220的上部平面;左U型板2下侧腰部斜面高于左下侧钻井液入口A222的上部平面,右U型板5下侧腰部斜面高于右下侧钻井液入口D223的上部平面。
上层缓冲板4的四周分别与后侧板1、前侧板8、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焊接,上表面平齐于前侧板8左上侧钻井液入口B219和右上侧钻井液入口C220的下平面。中间隔板3分别与后侧板1、前侧板8和上层缓冲板4焊接,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10或筛箱右侧板6,其到左U型板2或右U型板5上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的距离,保证钻井液从入口B116、C1进入的流量相同。
左下缓冲板9左侧与筛箱左侧板10焊接、右侧与左侧U型2板下部焊接,前侧与前侧板8焊接,后侧与后侧板1焊接,上部平面与前侧板8左下侧开设的下层筛网左侧钻井液入口A222的下部平面平齐。右下缓冲板7右侧与筛箱右侧板6焊接、左侧与右U型板5下部焊接,前侧与前侧板8焊接,后侧与后侧板1焊接,上部平面与前侧板8右下侧开设的下层筛网右侧钻井液入口D223的下部平面平齐。
左U型板2上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左侧板10的距离,和右U型板5上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右侧板6的距离相等,以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此距离应大于其到中间隔板间3的距离,其具体取值以保证振动筛进料装置出口流出的钻井液均匀地流入到A1、B1、C1、D1四个入口。从入口A115流入的钻井液经左U型板2向左凸出的部分后,流入左下缓冲板9上,然后从下层筛网左侧钻井液入口A222进入下层筛网左侧筛面,从入口D118流入的钻井液经右U型板5向右凸出的部分后,流入右下缓冲板7上,然后从下层筛网右侧钻井液入口D223进入下层筛网右侧筛面,从入口B116流入的钻井液经上层缓冲板4,从上层筛网左侧钻井液入口B219进入上层筛网左侧筛面,从入口C117流入的钻井液经上层缓冲板4,从上层筛网右侧钻井液入口C220进入上层筛网右侧筛面。
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下部相互平行部分和前侧板8、后侧板1构成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入本分流装置的出口E224。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经前侧板8中部开设的入口E121进入本分流装置,然后由出口E224流出。本实用新型使双层筛的上下两层筛网钻井液处理量均匀,充分发挥双层振动筛的处理能力,同时增强筛箱整体刚度和强度。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包括箱体和分流组件,所述箱体由后侧板、筛箱左侧板、筛箱右侧板、和前侧板组成,所述后侧板和前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筛箱左侧板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上层缓冲板、左U型板和右U型板,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腰部呈梯形且左U型板和右U型板侧卧对称设置,所述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左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所述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右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右侧板,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两侧端分别与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和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设有中间隔板,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左下缓冲板和右下缓冲板,所述左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左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左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右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组件的各部件的宽度相同,所述分流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分别与后侧板和前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B11,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C12,所述左下缓冲板、筛箱左侧板、左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A14,所述右下缓冲板、筛箱右侧板、右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D13;
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B11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B219,右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C12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C220,左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A14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A222,右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D13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D223。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包括箱体和分流组件,所述箱体由后侧板、筛箱左侧板、筛箱右侧板、和前侧板组成,所述后侧板和前侧板的两侧分别与筛箱左侧板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上层缓冲板、左U型板和右U型板,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腰部呈梯形且左U型板和右U型板侧卧对称设置,所述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左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所述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右侧板并平行于筛箱右侧板,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两侧端分别与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和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设有中间隔板,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左下缓冲板和右下缓冲板,所述左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左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左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下缓冲板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右U型板的下部和筛箱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组件的各部件的宽度相同,所述分流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分别与后侧板和前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左U型板向左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B11,所述上层缓冲板、中间隔板、右U型板向右凸出的侧面、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C12,所述左下缓冲板、筛箱左侧板、左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A14,所述右下缓冲板、筛箱右侧板、右U型板的底部、后侧板和前侧板形成导流腔D13;
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B11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B219,右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C12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C220,左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A14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A222,右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D13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D223。
作为优选,左U型板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的一端为低端,左U型板上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B219的上边缘;右U型板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的一端为低端,右U型板上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C220的上部平面;左U型板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的一端为高端,左U型板下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A222的上边缘;右U型板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的一端为高端,右U型板下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D223的上边缘,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上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钻井液向两侧流动;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均呈斜面设置,有利于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后再沿左U型板和右U型板的下部侧腰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缓冲板的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B219和钻井液入口C220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B219和钻井液入口C220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设有凸出部分,中间隔板到左U型板或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的距离,所述中间隔板平行于筛箱左侧板或筛箱右侧板设置,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作为优选,所述左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A222的下边缘平齐;右下缓冲板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D223的下边缘平齐,便于钻井液更快速的和均匀的从钻井液入口A222和钻井液入口D223流出。
作为优选,左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左侧板的距离,和右U型板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右侧板的距离相等,不仅保证钻井液进入下层筛网左、右两侧的流量相等,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也便于检查。
作为优选,所述前侧板中间部位开设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的入口E121,所述入口E121的上表面低于上层缓冲板的下表面,所述入口E121的下表面高于左U型板或右U型板的下侧腰部的最高端,保证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时不会流入到导流腔A14、导流腔B11、导流腔C12和导流腔D13,以免筛分后的和没筛分的混淆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左U型板和右U型板下部相互平行,且和前侧板、后侧板构成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流出本分流装置的出口E224,把筛分后的钻井液经入口E121回流到本实用新型后再经出口E224流出,实现一机多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包括箱体和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后侧板(1)、筛箱左侧板(10)、筛箱右侧板(6)、和前侧板(8)组成,所述后侧板(1)和前侧板(8)的两侧分别与筛箱左侧板(10)和筛箱右侧板(6)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上层缓冲板(4)、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所述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的腰部呈梯形且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侧卧对称设置,所述左U型板(2)向左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左侧板(10)并平行于筛箱左侧板(10),所述右U型板(5)向右凸出的侧面面向筛箱右侧板(6)并平行于筛箱右侧板(6),所述上层缓冲板(4)的两侧端分别与左U型板(2)向左凸出的侧面和右U型板(5)向右凸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层缓冲板(4)的上表面设有中间隔板(3),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左下缓冲板(9)和右下缓冲板(7),所述左下缓冲板(9)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左U型板(2)的下部和筛箱左侧板(10)固定连接,所述右下缓冲板(7)的两相对端分别与右U型板(5)的下部和筛箱右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组件的各部件的宽度相同,所述分流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端分别与后侧板(1)和前侧板(8)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缓冲板(4)、中间隔板(3)、左U型板(2)向左凸出的侧面、后侧板(1)和前侧板(8)形成导流腔B(11),所述上层缓冲板(4)、中间隔板(3)、右U型板(5)向右凸出的侧面、后侧板(1)和前侧板(8)形成导流腔C(12),所述左下缓冲板(9)、筛箱左侧板(10)、左U型板(2)的底部、后侧板(1)和前侧板(8)形成导流腔A(14),所述右下缓冲板(7)、筛箱右侧板(6)、右U型板(5)的底部、后侧板(1)和前侧板(8)形成导流腔D(13);
所述前侧板(8)的左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B(11)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B2(19),右上侧开设有与导流腔C(12)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C2(20),左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A(14)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A2(22),右下侧开设有与导流腔D(13)相配合的钻井液入口D2(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左U型板(2)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10)的一端为低端,左U型板(2)上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B2(19)的上边缘;右U型板(5)上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6)的一端为低端,右U型板(5)上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C2(20)的上部平面;左U型板(2)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左侧板(10)的一端为高端,左U型板(2)下侧腰部高于钻井液入口A2(22)的上边缘;右U型板(5)下侧腰部呈斜面设置,靠近筛箱右侧板(6)的一端为高端,右U型板(5)下侧腰部高于右上侧钻井液入口D2(23)的上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缓冲板(4)的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B2(19)和钻井液入口C2(20)的下边缘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U型板(2)或右U型板(5)上侧腰部设有凸出部分,中间隔板(3)到左U型板(2)或右U型板(5)上侧腰部凸出部分采用相同的距离,所述中间隔板(3)平行设置于筛箱左侧板(10)或筛箱右侧板(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缓冲板(9)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A2(22)的下边缘平齐;右下缓冲板(7)上表面与钻井液入口D2(23)的下边缘平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左U型板(2)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左侧板(10)的距离,和右U型板(5)上侧腰部凸出的部分与筛箱右侧板(6)的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8)中间部位开设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回流到分配装置的入口E1(21),所述入口E1(21)的上表面低于上层缓冲板(4)的下表面,所述入口E1(21)的下表面高于左U型板(2)或右U型板(5)的下侧腰部的最高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U型板(2)和右U型板(5)下部相互平行,且和前侧板(8)、后侧板(1)构成上层筛网筛分后的钻井液流出本分流装置的出口E2(24)。
CN201721864959.5U 2017-12-27 2017-12-27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7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4959.5U CN2077870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4959.5U CN2077870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7043U true CN20778704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49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87043U (zh) 2017-12-27 2017-12-27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70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161A (zh) * 2021-03-24 2021-04-23 西南石油大学 负压发生和气液分离一体化的负压钻井振动筛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161A (zh) * 2021-03-24 2021-04-23 西南石油大学 负压发生和气液分离一体化的负压钻井振动筛
CN112696161B (zh) * 2021-03-24 2021-06-29 西南石油大学 负压发生和气液分离一体化的负压钻井振动筛
US20220307336A1 (en) * 2021-03-24 2022-09-29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Negative pressure shale shaker integrat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ion and gas-liquid separation
US11802450B2 (en) * 2021-03-24 2023-10-31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Negative pressure shale shaker integrated with negative pressure generation and gas-liquid separ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0761B2 (en) Screening Apparatus
CN207787043U (zh) 双层钻井液振动筛并流进料等流量分配装置
CN105612071B (zh) 用于汽车的天窗结构
CN205152701U (zh) 双层式振框筛
CN215198184U (zh) 一种重力自流均料装置
CN206731508U (zh) 一种振动筛分料装置
CN104959310B (zh) 矿砂筛分的设备
CN114950960A (zh) 大米分级用白米筛
CN211437010U (zh) 防堵塞筛板
CN102500547B (zh) 沥青搅拌设备用筛网组件及振动筛
CN207170235U (zh) 一种可导流粮食精选机用筛分板
CN108339746A (zh) 用于分离粉体的筛分装置
CN214766777U (zh) 一种方形摇摆筛筛体
CN204735432U (zh) 混凝土集料用筛板以及用于针片状颗粒的筛除装置
CN203076192U (zh) 一种高效的多功能自动筛机
CN208839159U (zh) 一种固液分离机用防堵筛片及振动筛网模块、固液分离机
CN206535647U (zh) 一种带筛网布流板的重介浅槽分选机
CN204842155U (zh) 一种具有双层筛网的筛分装置
CN104668184A (zh) 具有双层筛网的振动筛
CN213838558U (zh) 一种内联多质体振动筛
CN215572084U (zh) 铺边料隔板以及带式焙烧机
CN210614383U (zh) 一种新型复式精选机加设通气孔的重力筛接料槽
CN202683460U (zh) 一种精细筛分装置
CN209829499U (zh) 一种锯末筛选线
CN206392232U (zh) 一种石英砂水力分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4

Address after: 618300, No. two, Nanchang Road, Guanghan, Sichuan, Deyang 48

Patentee after: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ddress before: 618300, No. two, Nanchang Road, Guanghan, Sichuan, Deyang 48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BAOSHI MACHINERY SPE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