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8872U -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8872U
CN207778872U CN201820089586.7U CN201820089586U CN207778872U CN 207778872 U CN207778872 U CN 207778872U CN 201820089586 U CN201820089586 U CN 201820089586U CN 207778872 U CN207778872 U CN 207778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p cavity
equal sap
equal
inle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95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95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8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8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8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分配器本体上形成有均液腔、分配腔和两个进液口,均液腔包括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分别设在均液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进液口设在第一均液腔的顶部且与第一均液腔连通,第二进液口设在第二均液腔的顶部且与第二均液腔连通,沿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的端部朝向均液腔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均液腔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分配腔连通且沿均液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均液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实现了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降膜蒸发器具有冷媒充注少、换热效率高、换热管利用率高和回油高效等优点,使得降膜蒸发器在制冷机组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其中,降膜蒸发器的关键在于其内置的用于分配制冷剂的分配器和换热管管束排布的设计。
相关技术中,由于分配器的设计不良容易导致制冷剂分配不均,造成换热效率下降、换热管利用率下降,而且无法很好地适应制冷剂流量的变化,尤其是在制冷机组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和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更加剧了制冷剂分配不均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实现了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分配器的降膜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降膜蒸发器的制冷机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所述分配器本体上形成有均液腔、分配腔和两个进液口,两个所述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均液腔包括沿长度方向彼此连通的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设在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进液口设在所述第一均液腔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均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设在所述第二均液腔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均液腔连通,沿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均液腔的端部朝向所述均液腔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所述分配腔设在所述均液腔的底部,所述均液腔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分配腔连通且沿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均液孔,所述分配腔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分配腔内部相通的多个分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通过在分配器本体上形成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且将均液腔设置为包括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均液腔和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均液腔,并使得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彼此连通且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的横截面积沿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的端部朝向均液腔中心的方向上均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均液腔内制冷剂的分配较为均匀,尤其是制冷剂在均液腔长度方向上的分配较为均匀,进而当分配器应用于降膜蒸发器时,有效提升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利用率,同时分配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可以很好地适应制冷剂流量的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均液腔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均液腔关于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的横截面积不相等,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关于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所述均液腔横截面积最小处偏离所述均液腔的所述中心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形状均为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形状分别为至少一个腰为曲线的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配器进一步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在所述分配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均液腔或所述分配腔相连,每个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挡板从上到下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均液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均液腔的宽度小于所述分配腔的宽度,所述均液腔的所述底壁的两端沿所述分配器本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所述分配腔的壁面,两个所述挡板的所述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壁的两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通过采用上述的分配器,有效提升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利用率,使得降膜蒸发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从而在保证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降膜蒸发器换热管的用量,以降低降膜蒸发器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机组,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机组,通过采用上述的降膜蒸发器,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同时当制冷机组的负荷发生变化、分配器内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分配器仍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实现制冷机组的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分配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分配器的附视图。
附图标记:
分配器100、
分配器本体1、支耳10、挡板2、进液管3、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
均液腔11、中心平面11a、第一均液腔111、第二均液腔112、
分配腔12、第一进液口131、第二进液口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100,包括分配器本体1。
分配器本体1上形成有均液腔11、分配腔12和两个进液口,两个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均液腔11包括沿长度方向彼此连通的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分别设在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进液口131设在第一均液腔111的顶部且第一进液口131与第一均液腔111连通,第二进液口132设在第二均液腔112的顶部且第二进液口132与第二均液腔112连通,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分配腔12设在均液腔11的底部,均液腔11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分配腔12连通且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均液孔,分配腔12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分配腔12内部相通的多个分配孔。
例如,如图1-图3所示,分配器本体1可以大致形成为长条形且分配器本体1可以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可以均形成为长条形且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可以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左右布置且第一均液腔111的右端与第二均液腔112的左端连通;第一进液口131可以设在均液腔11的左端以与第一均液腔111连通,第二进液口132可以设在均液腔11的右端以与第二均液腔112连通。沿左右方向、在从均液腔11的左端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均液腔11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沿左右方向、在从均液腔11的右端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其中,多个均液孔可以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均液孔的横截面积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当分配器100应用于降膜蒸发器时,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分别流入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内,第一均液腔111内的制冷剂自左向右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均液孔流入分配腔12内,第二均液腔112内的制冷剂自左向右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均液孔流入分配腔12内,而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长度较短,使得第一均液腔111内邻近第一进液口131的一端和远离第一进液口131的另一端之间的制冷剂分配较为均匀、第二均液腔112内邻近第二进液口132的一端和远离第二进液口132的另一端之间的制冷剂分配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均液腔11内制冷剂的分配较为均匀,尤其是制冷剂在均液腔11长度方向上的分配较为均匀,进而当分配器100应用于降膜蒸发器时,有效提升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利用率,同时分配器1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可以在制冷机组上批量使用。
此外,由于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均逐渐减小,且第一均液腔111内的制冷剂在流动的过程中,部分制冷剂通过均液孔流至分配腔12内、另一部分制冷剂继续在第一均液腔111内朝向第一均液腔111的远离第一进液口131的一端流动,从而第一均液腔111内的制冷剂在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少,第一均液腔111各处的横截面积可以与该处的制冷剂的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制冷剂的在第一均液腔111长度方向上分配均匀性;同样,第二均液腔112内的制冷剂在流动的过程中,部分制冷剂通过均液孔流至分配腔12内、另一部分制冷剂继续在第二均液腔112内朝向第二均液腔112的远离第二进液口132的一端流动,从而第二均液腔112内的制冷剂在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少,第二均液腔112各处的横截面积可以与该处的制冷剂的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制冷剂的在第二均液腔112长度方向上分配均匀性,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制冷剂在均液腔11长度方向上的分配均匀性。同时,分配器100可以更好地适应制冷剂的流量变化,从而当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分配器100仍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100,通过在分配器本体1上形成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且将均液腔11设置为包括与第一进液口131连通的第一均液腔111和与第二进液口132连通的第二均液腔112,并使得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彼此连通且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均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均液腔11内制冷剂的分配较为均匀,尤其是制冷剂在均液腔11长度方向上的分配较为均匀,进而当分配器100应用于降膜蒸发器时,有效提升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利用率,同时分配器1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可以很好地适应制冷剂流量的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的横截面积相等,第一进液口131、第一均液腔111与第二进液口132、第二均液腔112关于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布置。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第一进液口131的流通面积和第二进液口132的流通面积相等,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关于均液腔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关于上述中心平面11a对称,即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连接处位于上述中心平面11a处、或者均液腔11的横截面积最小处位于上述中心平面11a处,从而在保证制冷剂分配均匀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分配器本体1的对称性设计,简化了分配器本体1的结构,同时使得分配器本体1的结构较为规整,方便了分配器本体1的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的横截面积不相等,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关于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布置,均液腔11横截面积最小处偏离均液腔11的中心平面11a。也就是说,第一进液口131的流通面积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进液口132的流通面积,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关于均液腔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均液腔11的横截面积最小处偏离均液腔11的上述中心平面11a,即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连接处偏离上述中心平面11a、或者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关于上述中心平面11a不对称,从而在保证制冷剂分配均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分配器100的适用性,使得分配器100可以更好地适应制冷剂的流量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进液口131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进液口132的横截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均液腔11的最小横截面积、均液腔11的横截面积最小处与均液腔11中心平面11a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使得第一进液口131的横截面积、第二进液口132的横截面积、均液腔11的最小横截面积、均液腔11横截面积最小处与均液腔11中心平面11a之间的距离等参数之间互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形状均为梯形。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在水平面上、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投影形状均为梯形,对于第一均液腔111的投影、梯形的两个腰在自均液腔11的左端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彼此逐渐靠近,对于第二均液腔112的投影、梯形的两个腰在自均液腔11的右端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彼此逐渐靠近。由此,通过将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形状均设为梯形,简化了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结构,方便了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成型。
其中,梯形可选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或其他普通梯形,只需保证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即可。
可选地,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形状分别为至少一个腰为曲线的梯形。也就是说,在水平面上、第一均液腔111的投影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一个腰为曲线、另一个腰为直线,或者该梯形的两个腰均为曲线;在水平面上、第二均液腔112的投影形状为梯形,且该梯形的一个腰为曲线、另一个腰为直线,或者该梯形的两个腰均为曲线。由此,在保证制冷剂均匀分配的前提下、保证了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均具有光滑过渡的壁面,减小了制冷剂的阻力损失。
其中,曲线可以为弧线(包括圆弧和椭圆弧)、双曲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的一部分等中的至少一个;当然,曲线还可以包括直线,此时,曲线为弧线、双曲线的一部分和抛物线的一部分等中的至少一个与直线相连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分配器100进一步包括两个挡板2,两个挡板2分别设在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挡板2的一端与均液腔11或分配腔12相连,每个挡板2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例如,如图1-图3所示,两个挡板2分设在分配器本体1的前后两侧,每个挡板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每个挡板2的上端与均液腔11或分配腔12相连,每个挡板2的下端可以向下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底壁。当分配器100应用于降膜蒸发器、并将降膜蒸发器用于制冷机组时,制冷机组中压缩机的吸气口可以设在分配器100的上方,分配腔12的制冷剂通过多个分配孔向下流出并均匀落到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管束上,换热完成后形成的气态制冷剂流向吸气口,由于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2,从而避免了制冷剂未进行换热就流向吸气口,保证了制冷剂均匀地落在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管束上,进而保证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实现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
具体地,两个挡板2从上到下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位于分配器本体1前侧的挡板2自上向下、向前倾斜延伸,位于分配器本体1后侧的挡板2自上向下、向后倾斜延伸,从而进一步使得制冷剂落在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光束上以进行换热后再流向压缩机的吸气口,同时减小了分配器100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节省了分配器100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均液腔11的宽度方向上,均液腔11的宽度小于分配腔12的宽度,均液腔11的底壁的两端沿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壁面,两个挡板2的一端分别与底壁的两端相连。例如,如图1-图3所示,在分配器100的横截面上、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的投影形状可以均为方形,且在前后方向上、均液腔11的宽度小于分配腔12的宽度。均液腔11的底壁的前端向前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前侧壁面,均液腔11的底壁的后端向后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后侧壁面,两个挡板2的上端分别与均液腔11底壁的前后两端相连,从而减少了分配器100的部件,进一步简化了分配器100的结构,方便了分配器100的加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是指在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远离分配器本体1中心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2的上述一端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而不限于此。例如,当分配腔12的底壁的两端沿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壁面时,两个挡板2的上端可以分别与分配腔12的底壁的两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100,分配器100可以内置在降膜蒸发器内,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可以为铜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通过采用上述的分配器100,有效提升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利用率,使得降膜蒸发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从而在保证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降膜蒸发器换热管的用量,以降低降膜蒸发器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机组,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降膜蒸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机组,通过采用上述的降膜蒸发器,保证了制冷机组的可靠运行,同时当制冷机组的负荷发生变化、分配器100内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分配器100仍可以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实现制冷机组的高效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机组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分配器100包括分配器本体1、两个挡板2和进液管3。分配器本体1大致形成为长条形且分配器本体1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分配器本体1上形成有均液腔11、分配腔12和两个进液口,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均形成为长条形且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分配腔12的顶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三个支耳10以便于分配器100的安装。两个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分别设在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例如,如图1-图3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且第一进液口131设在第一均液腔111的左端的顶部且第一进液口131与第一均液腔111连通,第二进液口132设在第二均液腔112的右端的顶部且第二进液口132与第二均液腔112连通。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从均液腔11的端部朝向均液腔11中心的方向上、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使得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分配腔12设在均液腔11的底部,均液腔11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分配腔12连通且沿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均液孔,分配腔12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分配腔12内部相通的多个分配孔。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均形成为圆形口且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的横截面积相等,第一进液口131与第二进液口132关于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布置,第一均液腔111与第二均液腔112关于均液腔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11a对称布置。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处分别设有进液管3,进液管3包括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第一管段31位于第二管段32的上游,第一管段31内限定出第一流道,第二管段32内限定出第二流道,第二流道通过第一进液口131或第二进液口132与均液腔11连通且第二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从而制冷剂自第一流道流入第二流道内时,可以缓冲制冷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游”是指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上游。
在分配器100的横截面上、均液腔11和分配腔12的投影形状均为长方形,且在均液腔11的宽度方向(例如,如图1-图3中的前后方向)上,均液腔11的宽度小于分配腔12的宽度;两个挡板2分别设在分配器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液腔11的底壁的两端沿分配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分配腔12的壁面,两个挡板2的上端分别与底壁的前后两端相连,每个挡板2的下端向下、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延伸。
当分配器100应用于降膜蒸发器时,制冷剂通过第一进液口131和第二进液口132分别流入第一均液腔111和第二均液腔112内,第一均液腔111内的制冷剂自左向右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均液孔流入分配腔12内,第二均液腔112内的制冷剂自左向右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均液孔流入分配腔12内,分配腔12内的制冷剂通过多个分配孔均匀落到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管束上以进行换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器本体,所述分配器本体上形成有均液腔、分配腔和两个进液口,两个所述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所述均液腔包括沿长度方向彼此连通的第一均液腔和第二均液腔,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设在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进液口设在所述第一均液腔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均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设在所述第二均液腔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均液腔连通,沿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均液腔的端部朝向所述均液腔中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横截面积均逐渐减小,所述分配腔设在所述均液腔的底部,所述均液腔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分配腔连通且沿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均液孔,所述分配腔的底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分配腔内部相通的多个分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均液腔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均液腔关于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的横截面积不相等,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关于所述均液腔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对称布置,所述均液腔横截面积最小处偏离所述均液腔的所述中心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形状均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液腔和所述第二均液腔的形状分别为至少一个腰为曲线的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在所述分配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均液腔或所述分配腔相连,每个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从上到下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液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均液腔的宽度小于所述分配腔的宽度,所述均液腔的所述底壁的两端沿所述分配器本体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至超出所述分配腔的壁面,两个所述挡板的所述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壁的两端相连。
10.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
11.一种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膜蒸发器。
CN201820089586.7U 2018-01-18 2018-01-18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Active CN207778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9586.7U CN207778872U (zh) 2018-01-18 2018-01-18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9586.7U CN207778872U (zh) 2018-01-18 2018-01-18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8872U true CN207778872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9586.7U Active CN207778872U (zh) 2018-01-18 2018-01-18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8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8994A (zh) * 2020-09-28 2022-04-0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布液器、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8994A (zh) * 2020-09-28 2022-04-0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布液器、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67911A3 (en) Evaporator
CN207778872U (zh)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降膜蒸发器和制冷机组
EP327959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ulti-split system having same
CN101701756B (zh) 平行流蒸发器及其隔流板构造
CN112033050B (zh) 布液器及蒸发器
CN206787114U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07793701U (zh) 熨斗
CN212209704U (zh) 冷却板组件及车辆
CN108562070A (zh) 满液式蒸发器用均气板
CN212996014U (zh) 烹饪装置的水冷模块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103776206A (zh) 一种制冷剂分配器
CN204041253U (zh) 直列多气缸的缸体水套结构
CN208284562U (zh) 具有冷却循环系统的氢燃料电池
CN214176103U (zh) 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07646490U (zh) 蒸汽熨斗和包括该蒸汽熨斗的熨烫设备
CN110094995A (zh) 壳管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CN201522146U (zh) 平行流蒸发器
CN107202504A (zh) 一种交叉换流装置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06450121U (zh)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和具有其的板式换热器
CN209431714U (zh) 多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CN206878106U (zh) 一种燃料电池流场板
CN207501425U (zh) 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KR200312065Y1 (ko) 열교환기
CN205884235U (zh) 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
CN217402913U (zh) 换热水箱及蓄冷式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