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3368U - 一种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3368U
CN207773368U CN201820126755.XU CN201820126755U CN207773368U CN 207773368 U CN207773368 U CN 207773368U CN 201820126755 U CN201820126755 U CN 201820126755U CN 207773368 U CN207773368 U CN 20777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pontoon
motor
aera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267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小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1267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33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氧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氧机,包括浮船、设置在浮船上的防水罩和叶轮,防水罩内设置有电机,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叶轮包括本体、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设置在本体上且其内设有空腔,第二叶轮嵌于第一叶轮的空腔内其形状与第一叶轮内空腔的形状一致,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上向外一字型设置有通孔,两者通过螺栓和通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氧机,增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助和助长作用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水车式增氧机使用较广。但是现有的水车式增氧机常常存在以下的问题:(1)叶轮的长度固定,其转动时的吃水深度难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2)叶轮靠近装电机的防水罩,在工作的过程中,电机遇水的风险较大;(3)叶轮的结构使得增氧的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增氧机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长度可调,结构设计合理,电机不易受损,增氧效果好的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氧机,包括浮船1、设置在浮船1上的防水罩2和叶轮5,所述防水罩2内设置有电机,所述叶轮5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叶轮5包括本体51、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所述第一叶轮52设置在本体51上且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叶轮53嵌于第一叶轮52的空腔内其形状与第一叶轮52内空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上向外一字型设置有通孔54,两者通过螺栓和通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叶轮53的端部设置有弯折部55,所述弯折部55的弯折方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截面均为“V”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叶轮53为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浮船1包括两个漂浮本体,两者通过连接轴3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水罩2固定设置在连接轴3上位于两个漂浮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叶轮5通过转轴4与电机连接,所述浮船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轴承7,所述转轴4穿过轴承7可转动的固定在浮船1上。
具体地,所述转轴4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氧机,通过将叶轮设置为长度可调的结构,方便的调节叶轮的吃水深度;通过对叶轮结构的改进,进一步的增强整个装置的增氧效果;通过将浮船设为两个漂浮本体,电机设在两者之间,叶轮位于两者之外,增大叶轮与电机间的距离,减少电机遇水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氧机,增氧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浮船、2 防水罩、3 连接轴、4 转轴、5 叶轮、6 支架、7 轴承、8 法兰、51 本体、52 第一叶轮、53 第二叶轮、54 圆形通孔、55 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增氧机,包括浮船1、设置在浮船1上的防水罩2和叶轮5,防水罩2内设置有电机,叶轮5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叶轮5包括本体51,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第一叶轮52设置在本体51上且其内设有空腔,第二叶轮53嵌于第一叶轮52的空腔内且其形状与第一叶轮52内空腔的形状一致,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上向外一字型设置有通孔54,两者通过螺栓和通孔固定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用通过调节浮船的吃水深度,仅仅对叶轮的长度进行调节,即可控制其增氧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增氧效果,使得叶轮能够带动其更多的水转动,我们在第二叶轮53的端部设置了弯折部55,弯折部55的弯折方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一致。
在水被转动带起的过程中,为了带动起较多的水,同时使水分散接触到较多的空气,我们将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设置为截面均为“V”型的结构,一方面带动较多的水转动起来,另一方面使搅起的水呈“八”字型分散。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叶轮的阻力,我们将第二叶轮53设置为了镂空的结构,其一方面可以减少阻力,另一方面可同时对水进行分散增大溶氧,实际应用中,第一叶轮52也可设置为镂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浮船1包括两个漂浮本体,两者通过连接轴3连接在一起,防水罩2固定设置在连接轴3上位于两个漂浮本体之间,浮船的结构较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叶轮5通过转轴4与电机连接,浮船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轴承7,转轴4传过轴承7可转动的固定在浮船1上,结构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增氧机,包括浮船(1)、设置在浮船(1)上的防水罩(2)和叶轮(5),所述防水罩(2)内设置有电机,所述叶轮(5)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包括本体(51)、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所述第一叶轮(52)设置在本体(51)上且其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二叶轮(53)嵌于第一叶轮(52)的空腔内且其形状与第一叶轮(52)内空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上向外一字型设置有通孔(54),两者通过螺栓和通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53)的端部设置有弯折部(55),所述弯折部(55)的弯折方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52)和第二叶轮(53)截面均为“V”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53)为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1)包括两个漂浮本体,两者通过连接轴(3)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水罩(2)固定设置在连接轴(3)上位于两个漂浮本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通过转轴(4)与电机连接,所述浮船(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轴承(7),所述转轴(4)穿过轴承(7)可转动的固定在浮船(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固定在一起。
CN201820126755.XU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增氧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6755.XU CN207773368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26755.XU CN207773368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3368U true CN207773368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675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3368U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3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3763U (zh) 一种倒伞型叶轮曝气机
CN205623940U (zh) 水车式增氧机
TW201902345A (zh) 馬達直驅之湧浪式增氧機
CN207773368U (zh) 一种增氧机
CN201553650U (zh) 耕水式增氧机
CN101088327A (zh) 一种移动式增氧机
CN201999800U (zh) 一种增氧机
CN208434567U (zh) 一种增氧助推器
CN207701481U (zh) 带有新型定向结构的造浪泵
CN107751086B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
CN207083893U (zh)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水车增氧机
CN203516665U (zh) 一种曝气型涌浪式增氧机的齿轮减速箱
CN205946932U (zh) 风力增氧扰流装置
CN108835017A (zh) 一种节能式提水增氧机
CN201097552Y (zh) 一种改进型摇摆增氧装置
CN211379312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设备
CN210683358U (zh) 一种农村小微水体水质净化装置
CN204579557U (zh) 一种涌浪增氧泵
CN209914797U (zh) 一种转圈式增氧机
CN212753856U (zh) 一种渔业养殖池增氧装置
CN207973576U (zh) 一种河道增氧造流曝气机
CN216804889U (zh) 一种瓦楞纸箱印刷机用水性油墨循环装置
CN202379816U (zh) 一种利用风能为动力的充氧器
CN202653009U (zh) 一种高效的活动式增氧机
CN204104540U (zh) 一种双轴筋叶片式增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