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9062U -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9062U
CN207769062U CN201721440167.5U CN201721440167U CN207769062U CN 207769062 U CN207769062 U CN 207769062U CN 201721440167 U CN201721440167 U CN 201721440167U CN 207769062 U CN207769062 U CN 207769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estriction plate
fixed
fixed rear
ro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01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riend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rien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riend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rien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01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9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9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90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包括坐垫,还包括固定后杆、前后调整杆和固定前杆,所述固定后杆下端设置在坐垫上;所述前后调整杆呈弧形,弧形向上突出;所述前后调整杆的后端连接在固定后杆上端,所述前后调整杆的前端连接固定前杆;还包括上限制板、上下调整杆、连接柱、下限制板,所述上下调整杆下端设置在坐垫上,所述下限制板设置在上下调整杆顶部,所述上限制板平行设置在下限制板上侧,所述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设置在上限制板与下限制板的后侧边缘。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前杆和固定后杆的夹持下就避免了使用者的身体晃动,实现了固定身体,保证划船器的正确使用,降低受伤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划船器是以训练为目的,用来模拟水上赛艇运动的机器。室内赛艇比赛已经成为一项专业的比赛。室内划船器也通常被称为测功仪(在国外通常俗称尔格或ERGO),测量运动者在运动中消耗的力量。划船器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有氧练习效果。尤其对腰腹部和上臂部脂肪较多的人群,划船器运动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塑身效果。
划船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身躯保持固定,将把手向身体拉动,夹紧手臂直至碰到腹部。此时应感到背部肌肉收缩十分紧密。保持这样的收缩姿势一秒钟,缓慢地还原为起始位置。但是现有的划船器都是靠自我意识调整动作,对于大多数人很难一直使身躯保持固定,从而划船器的动作不标准,造成身体晃动,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还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同时对于大多数人很难在拉伸过程中一直保证手臂以及把手保持一定的高度,从而划船器的动作不标准,,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还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划船器不能校正训练者的动作,不能使训练者保持身体固定,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固定身体,保证划船器的正确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包括坐垫,还包括固定后杆、前后调整杆和固定前杆,所述固定后杆下端设置在坐垫上;所述前后调整杆呈弧形,弧形向上突出;所述前后调整杆的后端连接在固定后杆上端,所述前后调整杆的前端连接固定前杆;还包括上限制板、上下调整杆、连接柱、下限制板,所述上下调整杆下端设置在坐垫上,所述下限制板设置在上下调整杆顶部,所述上限制板平行设置在下限制板上侧,所述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设置在上限制板与下限制板的后侧边缘。
坐姿划船确实涉及到肩胛运动(后收),但绝对不是肩胛上提,太过紧张的斜方肌上侧很容易把肩胛骨向上抬起,造成耸肩的状况,如果锻炼的过程中感觉到斜方肌上侧十分紧绷,那就说明动作不正确;并且由于耸肩导致肩胛骨前倾,这样会不可避免的让盂肱关节过度延伸,这反过来又导致增加肩关节的不稳定,增加受伤的风险。
在使用划船器的时候,手臂的来回伸缩的标准位置是处于胸部以下,腹部以上,但是在刚开始使用划船器的时候会完成标准动作,但是做久了之后就会疲乏,导致动作的不标准。本实用新型设置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通过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形成把手的轨道,从而限制把手的运动轨道,上限制板的宽度小于双手握住把手后双手之间的间距,这样就能控制手臂的抬举高度,保证动作的标准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坐垫上设置固定后杆、前后调整杆和固定前杆形成固定部件,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划船器时,能够被强制性的控制身躯不晃动。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后杆连接在坐垫上,这样固定后杆就处于使用者的后方,能够防止使用者向后晃动;再通过前后调整杆连接固定前杆,固定前杆处于使用者的前侧,可以防止使用者向前晃动;这样在固定前杆和固定后杆的夹持下就避免了使用者的身体晃动。考虑到使用划船器时腿部可能会有动作同时方便使用者坐上坐垫,因此固定前杆并没有固定在坐垫上。
进一步地,固定后杆由多节直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固定后杆用于调整前后调整杆的高度。固定后杆通过直套管套接形成,这样就能调整高度,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
进一步地,前后调整杆由多节弧形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前后调整杆用于调整固定后杆与固定前杆之间的距离。前后调整杆可以伸缩,调整固定后杆与固定前杆之间的额距离,从而适应于不同身体厚度的人,从而扩大使用人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固定后杆设置有两根,并且两根固定后杆垂直坐垫设置,在两根固定后杆之间连接有调整横杆,所述调整横杆用于调整两根固定后杆的高度相同。在坐垫上设置两根固定后杆,可以平行控制两侧肩部的前后动作。
进一步地,固定后杆设置有一根,并且固定后杆倾斜设置在坐垫上,所述固定后杆与固定前杆平行。设置一根倾斜的固定后杆,可以节约材料,同时也便于使用者进入固定后杆与固定前杆之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上下调整杆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下限制板之间设置角度调整支架,所述角度调整支架以转轴为圆心向外辐射出多根支撑棒连接在下限制板下表面。由于人类个体差异较大,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群,本实用新型设置转轴以及角度调整支架,可以调整每个人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的伸缩角度。
进一步地,上限制板呈弧形,所述上限制板的凸出的一面朝上;所述上限制板的弧面深度为1cm~4cm,圆弧角度在15°以下。由于人体的手臂伸缩会产生一定的弧度,如果强行去掉弧度,可能会造成动作的僵硬,降低人体的舒适度,因此将上限制板设置成具有一定弧度的面板,适应人体正常的动作习惯。
进一步地,下限制板为弧形条状,所述下限制板设置在上限制板中部,并且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把手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用于校正动作,限制把手运动的轨迹,而不是让把手靠着上下限制板来回运动,因此留有一定间隙,保证人体依靠自我意识保持高度,避免距离过小导致人体依赖下限制板达到省力的目的,这样就失去了锻炼上肢、背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前杆和固定后杆的夹持下就避免了使用者的身体晃动,实现了固定身体,保证划船器的正确使用,降低受伤的几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后杆以及前后调整杆,使得可以供不同身高不同身体厚度的人群使用,扩大了使用人群,提高了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限制板和下限制板形成把手的轨道,从而限制把手的运动轨道,上限制板的宽度小于双手握住把手后双手之间的间距,这样就能控制手臂的抬举高度,保证动作的标准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两根固定后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一根固定后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制把手活动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架,2-轨道,3-座垫,4-支架,5-端部,6-把手,8-脚踏,31-固定后杆,32-调整横杆, 33-前后调整杆,34-固定前杆,71-上限制板,72-上下调整杆,73-连接柱,74-下限制板,75- 角度调整支架,7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包括坐垫3,还包括固定后杆31、前后调整杆33和固定前杆34,所述固定后杆31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前后调整杆33呈弧形,弧形向上突出;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后端连接在固定后杆31上端,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前端连接固定前杆34;还包括上限制板71、上下调整杆72、连接柱73、下限制板74,所述上下调整杆72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下调整杆72顶部,所述上限制板71平行设置在下限制板74上侧,所述上限制板71和下限制板74之间通过连接柱73连接;所述连接柱73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与下限制板74的后侧边缘。固定后杆31由多节直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固定后杆31用于调整前后调整杆33的高度。前后调整杆33由多节弧形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前后调整杆33用于调整固定后杆31与固定前杆34之间的距离。
固定后杆31设置有两根,并且两根固定后杆31垂直坐垫3设置,在两根固定后杆31之间连接有调整横杆32,所述调整横杆32用于调整两根固定后杆31的高度相同。
上下调整杆72顶端设置有转轴76,所述转轴76与下限制板74之间设置角度调整支架 75,所述角度调整支架75以转轴76为圆心向外辐射出多根支撑棒连接在下限制板74下表面。
上限制板71呈弧形,所述上限制板71的凸出的一面朝上;所述上限制板71的弧面深度为1cm~4cm,圆弧角度在15°以下。
下限制板74为弧形条状,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中部,并且上限制板71 和下限制板74之间的距离大于把手6的直径。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包括坐垫3,还包括固定后杆31、前后调整杆33和固定前杆34,所述固定后杆31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前后调整杆33呈弧形,弧形向上突出;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后端连接在固定后杆31上端,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前端连接固定前杆34;还包括上限制板71、上下调整杆72、连接柱73、下限制板 74,所述上下调整杆72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下调整杆72顶部,所述上限制板71平行设置在下限制板74上侧,所述上限制板71和下限制板74之间通过连接柱73连接;所述连接柱73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与下限制板74的后侧边缘。固定后杆31由多节直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固定后杆31用于调整前后调整杆33的高度。前后调整杆33由多节弧形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前后调整杆33用于调整固定后杆31与固定前杆34之间的距离。
固定后杆31设置有一根,并且固定后杆31倾斜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固定后杆31与固定前杆34平行。
上下调整杆72顶端设置有转轴76,所述转轴76与下限制板74之间设置角度调整支架 75,所述角度调整支架75以转轴76为圆心向外辐射出多根支撑棒连接在下限制板74下表面。
上限制板71呈弧形,所述上限制板71的凸出的一面朝上;所述上限制板71的弧面深度为1cm~4cm,圆弧角度在15°以下。
下限制板74为弧形条状,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中部,并且上限制板71 和下限制板74之间的距离大于把手6的直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包括坐垫(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后杆(31)、前后调整杆(33)和固定前杆(34),所述固定后杆(31)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前后调整杆(33)呈弧形,弧形向上突出;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后端连接在固定后杆(31)上端,所述前后调整杆(33)的前端连接固定前杆(34);还包括上限制板(71)、上下调整杆(72)、连接柱(73)、下限制板(74),所述上下调整杆(72)下端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下调整杆(72)顶部,所述上限制板(71)平行设置在下限制板(74)上侧,所述上限制板(71)和下限制板(74)之间通过连接柱(73)连接;所述连接柱(73)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与下限制板(74)的后侧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杆(31)由多节直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固定后杆(31)用于调整前后调整杆(3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整杆(33)由多节弧形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前后调整杆(33)用于调整固定后杆(31)与固定前杆(34)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杆(31)设置有两根,并且两根固定后杆(31)垂直坐垫(3)设置,在两根固定后杆(31)之间连接有调整横杆(32),所述调整横杆(32)用于调整两根固定后杆(31)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杆(31)设置有一根,并且固定后杆(31)倾斜设置在坐垫(3)上,所述固定后杆(31)与固定前杆(34)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整杆(72)顶端设置有转轴(76),所述转轴(76)与下限制板(74)之间设置角度调整支架(75),所述角度调整支架(75)以转轴(76)为圆心向外辐射出多根支撑棒连接在下限制板(74)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板(71)呈弧形,所述上限制板(71)的凸出的一面朝上;所述上限制板(71)的弧面深度为1cm~4cm,圆弧角度在1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制板(74)为弧形条状,所述下限制板(74)设置在上限制板(71)中部,并且上限制板(71)和下限制板(74)之间的距离大于把手(6)的直径。
CN201721440167.5U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9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167.5U CN207769062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167.5U CN207769062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9062U true CN207769062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016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9062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9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29048A1 (en) Shaped exercise cushion
CN204447147U (zh) 体育教学用蹬伸锻炼器
US10966552B2 (en) Cushioning posterior fulcrum back shaper
US9561395B2 (en) Ank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device
Lee et al. Comparison of abdominal muscle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knee angles during abdominal drawing-in exercises using pressure biofeedback
CN207769062U (zh)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校正装置
CN107684709A (zh) 游泳训练支架
CN207356513U (zh) 游泳训练支架
CN207445435U (zh) 辅助划船器平行拉伸的校正器
CN207493105U (zh) 校正坐姿的划船器辅助器件
CN107638660A (zh) 一种改进的划船器坐姿纠正器
CN110916869A (zh) 一种具有颈椎牵引机构的驼背矫正架
CN206304296U (zh) 一种多功能腿部训练装置
Wiesener et al. An inertial sensor-based trigger algorithm for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assisted swimming in paraplegics
KR101957566B1 (ko) 런지 운동머신
CN107802398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骨盆修复仪
CN107596628A (zh) 辅助划船器平行拉伸的装置
CN107715379A (zh) 划船器坐姿纠正器
CN205649779U (zh) 一种仰卧起坐器
CN212118909U (zh) 一种胸背部矫正训练装置
KR101332144B1 (ko) 골프 스윙 연습 장치
Plate’s THE CHALLENGE
CN215538160U (zh) 一种仰卧起坐辅助训练装置
CN204337646U (zh) 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安全练习装置
KR20190113310A (ko) 스쿼트용 운동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