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8082U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和厨房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68082U CN207768082U CN201720543626.6U CN201720543626U CN207768082U CN 207768082 U CN207768082 U CN 207768082U CN 201720543626 U CN201720543626 U CN 201720543626U CN 207768082 U CN207768082 U CN 2077680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se transformation
- transformation chamber
- inner casing
- cookware
- wal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和厨房器具,所述锅具包括:内壳和与所述内壳相连的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腔,所述内壳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壳的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的不沾性能良好,且降低了不粘涂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制造成本低,热量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和厨房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锅具不同部分的温差较大,为了减缓食物过度受热而出现糊锅的现象,在锅具的内壁上设置有不粘涂层,但这种不粘涂层的结合力差、耐刮性能差,使用寿命有限,因此涂层容易脱落和失效,同时也常常被刮伤。
失去不粘涂层的锅具会出现糊锅的现象,同时由于不粘涂层容易混入到食物中且被人体摄入,进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人所了解的一种均温锅技术中,利用锅具内外壳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填充液态相变工质以期实现均温目的,但是这种均温锅技术虽然可以减小内壳温差,但是相变工质向内壳传递的热量较少,热量的利用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该锅具的不沾性能良好,且降低了不粘涂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制造成本低,热量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锅具的厨房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包括:内壳和与所述内壳相连的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腔,所述内壳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壳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内壳的厚度小于外壳的厚度,因此相变工质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内壳向内传递,内壳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均匀性好,内壳具有优秀的物理不沾性能,且锅具的热量利用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制造所述内壳所采用的内壳材料的导热率大于制造所述外壳所采用的外壳材料的导热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厚度差不超过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厚度差为0.3mm-0.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的厚度为1mm-1.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厚度为1.3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为铝制件且所述外壳为铁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的真空度为10-2Pa-102P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内设置有液态相变工质,其中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1/2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 1/15-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 1/15-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的内壳内壁面包括与所述相变腔位置对应的相变腔对应壁面,其中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构造为无不沾层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适于与加热源正对的热源正对区域以及热源非正对区域,其中所述无不沾层区域包括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源正对区域设置不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热源正对区域,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温度适于在所述锅具被加热时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度,其中所述无不粘层区域包括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设置不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第一温度区域,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差为0° -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差为0° -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无不沾层区域包括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设置不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和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均为所述无不沾层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内壁面整体构造为所述无不沾层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为外凸的球釜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应所述无不粘层区域的内壳部分由铝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整体为铝制件或铁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厨房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锅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厨房器具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锅具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内壳10,内壳内壁面103,相变腔对应壁面102,热源正对区域102a,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第一温度区域102c,第二温度区域102d,第一环形翻边101,外壳 20,第二环形翻边201,相变腔30,多孔泡沫金属件40,导流间隙50,金属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可以包括内壳10和外壳20,外壳20套设在内壳10的外侧,内壳10与外壳20相连且内壳10与外壳20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腔30。液态相变工质可以在相变腔30中完成形态的转变,例如液态相变工质可以完成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以实现热量的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为一种采用双层结构的物理不沾锅,锅具的内壳10和外壳20之间形成真空的相变腔30,相变腔30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注射有液态相变工质(如水、氨气或正己烷等),这样在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当锅具底部的温度增加至一定温度后 (如温度>100℃),相变腔30内靠近底部位置处的液态工质会汽化挥发为气体,传向相变腔 30内靠近上部的冷凝端,与此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有效传导,使得靠近锅具其开口端的位置被加热,而受冷后的相变工质发生冷凝又重新转变为液体,流至相变腔30的底部,然后重新受热后再蒸发,该加热冷凝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整个锅具各部位在加热数分钟后的温度场基本保持一致(如温差能够控制在±4℃),即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温度呈均匀分布状态,最终实现该锅具表面在煮饭时具有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其中,内壳10的厚度小于外壳20的厚度。换言之,内壳10的厚度较薄,外壳20的厚度较厚,气态相变工质上升至相变腔30中时,热量向内的传递路径更短,热量更容易从厚度较薄的内壳10向内传递,进而对更多的热量可以对内壳10中的食物进行烹煮。
通过对内壳10和外壳20的厚度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在锅体受热相变腔30中的相变工质汽化后,气态相变工质可以将热量通过较薄的内壳10向内传递至内壳10中的食物,进而保证了内壳10上各部分的温度均匀性。
另外,由于外壳20的厚度较厚,因此加厚的外壳20可以作为蓄热层,在对锅具加热过程中能够存储热量,降低整个锅具的热量散失,提升锅具的保温性能和能效,且蒸锅锅具的力学强度得到了提升,锅具的安全性能更高。
在停止对锅具进行加热时,外壳20中存储的热量可以缓慢释放并为其内部的相变工质和食物提供热量,提升整个锅具的保温性能和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制造内壳10采用的内壳材料的导热率大于制造外壳 20采用的外壳材料的导热率。由此,气态相变工质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内壳10向内传递,热量可以更多地对内壳10中的食物进行烹煮,提升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当内壳10与外壳20的厚度差不超过1mm,既可以保证大量的热量能够向内壳10内部传递,提高内壳10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均匀性,又可以保证外壳20能够存储热量,起到保温的效果。
进一步地,内壳10与外壳20的厚度差为0.3mm-0.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壳10的厚度为1mm-1.6mm。外壳20的厚度为1.3mm-2mm。由此,可以保证大量热量通过内壳10向内传递,提高内壳10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均匀性,且内壳10和外壳20的结构强度得到了提升,锅具的安全性能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中,内壳10为铝制件且外壳20为铁制件。由此,内壳10的导热率大于外壳20的导热率,相变工质携带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内壳10向内传递,提高了内壳10各部分的温度均匀性,进而提高了锅具的物理不沾性能。且外壳20为铁制件还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锅具的制造成本。
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相变腔30体积的1/20-1/3。需要说明的是,相变工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以单纯的一种形态存在,相变腔30中的相变工质总是具有液态和气态两种形式,液态相变工质和气态相变工质同时存在于相变腔30中。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即当所有的相变工质的形态为液态时的体积,或者理解为是原始液态冲注量。
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与相变腔30的体积的比值对相变工质的热量传递效率、锅具各部分温度的均匀性具有影响。通过对液态相变工质的体积和相变腔30的体积之间的比值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相变工质在受热汽化后,有合适的空间进行迁移和运动,使其在整个相变腔30内更快速的发生循环往复的相变,提升内壳 10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均匀性,进而促使内层锅内表面在炊煮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与相变腔30的体积的比值太大,会导致气态相变工质的运动和迁移空间小,相变工质的热量传递的效率不高,导致内壳10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均匀性较差,内壳10的物理不沾性能差;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与相变腔30的体积的比值太小时,相变工质的总量太小,会导致相变工质不能快速地将热量从锅具的底部传递至相变腔30的上部和内壳的上部,相变工质的热量传递效率不高,导致内壳10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均匀性较差,内壳10的物理不沾性能差。
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相变腔30体积的1/20-1/3,既可以保证相变工质具有足够的运动和迁徙空间,又可以保证相变工质能够快速地将热量传递至相变腔30的上层,相变工质的热量传递效率高,内壳10的不同部位的温度均匀性好,内壳10具有优秀的物理不沾性能。
优选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相变腔30的体积的1/15-1/4,由此,效果更优。更优选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相变腔30的体积的1/15-1/5。由此,效果最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为10-2Pa-102Pa。控制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为10-2Pa~102Pa,可以降低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温度,便于液态相变工质的循环汽化和冷凝,从而进一步保证锅具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的温度均匀性。当然,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不限于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锅具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可以包括内壳10和与内壳10相连的外壳20,内壳10与外壳20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腔30。液态相变工质可以在相变腔30中完成形态的转变,例如液态相变工质可以完成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以实现热量的传递。
如图4所示,内壳10具有内壳内壁面103,内壳内壁面103为适于与烹饪腔接触的壁面,内壳10的内壳内壁面103包括与相变腔30位置对应的相变腔对应壁面102,这里的位置对应可以理解为是在内壳10的厚度方向上对应,其中相变腔对应壁面10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构造为无不粘层区域。
也就是说,当内壳10与外壳20之间全部为相变腔30时,内壳10的内壳内壁面103全部与相变腔30正对,内壳10的内壳内壁面103全部为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当内壳10 与外壳20之间只有部分为相变腔30时,内壳10的内壳内壁面103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与相变腔30对应的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另一部分为不与相变腔30对应的普通壁面。
相变腔对应壁面102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无不粘层区域。换言之,相变腔对应壁面102 可以只有一部分设置不粘层,另一部分不设置不粘层;或者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可以全部不设置不粘层。
由此,可以大幅降低锅具的加工工艺和加工难度,锅具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且由于减少了不粘层的使用,因此加工成本也得到显著降低。
另外,减少不粘层的设置还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不粘层的脱落,降低不粘层进入到食物中并被人体摄入量,降低了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指的是朝向锅具内部中心的方向,“外”指的是远离锅具内部中心的方向;锅具的中心可以为锅具内盛装食物的烹饪腔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为一种采用双层结构的物理不沾锅,锅具的内壳10和外壳20之间形成真空的相变腔30,相变腔30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注射有液态相变工质(如水、氨气或正己烷等),这样在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当锅具底部的温度增加至一定温度后 (如温度>100℃),相变腔30内靠近底部位置处的液态工质会汽化挥发为气体,传向相变腔 30内靠近上部的冷凝端,与此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有效传导,使得靠近锅具其开口端的位置被加热,而受冷后的相变工质发生冷凝又重新转变为液体,流至相变腔30的底部,然后重新受热后再蒸发,该加热冷凝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整个锅具各部位在加热数分钟后的温度场基本保持一致(如温差能够控制在±4℃),即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温度呈均匀分布状态,最终实现该锅具表面在煮饭时具有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并且上述的锅具,由于相变腔30的存在,相变腔30相对的内壳内壁面103上的温度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壳10的相变腔对应壁面10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可以构造为无不粘层区域,因而有效降低了因不沾涂层的耐磨性能较差、结合力不够理想、寿命较短、易脱落而影响锅具在煮饭时的不沾效果及使用寿命,并有效避免了不沾涂料被人体吸收后,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减少了不粘涂层的使用,锅具的制造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且锅具的加工难度得到了降低,加工工艺得到了简化,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锅具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适于与加热源正对的热源正对区域102a以及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其中无不粘层区域包括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
热源正对区域102a与热源正对,接收到的热量大,食物在热源正对区域102a上容易出现过度加热而导致糊锅的现象,因此可以在热源正对区域102a设置不粘层,降低糊锅的几率。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与热源不直接正对,因此接收到的热量相对热源正对区域102a 较小,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糊锅的几率较低,因此可以在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不设置不粘层以形成无不粘层区域,进而在有效降低了糊锅现象的同时,降低了锅具成本,减少锅具的加工工序以及降低锅具的加工难度,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粘涂料进入到食物中的几率,减少对用户的身体安全造成的隐患。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热源正对区域102a和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都可以不设置不粘层,即无不粘层区域包括热源正对区域102a和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
具体地,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构成热源正对区域102a,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构成热源非正对区域102b。
也就是说,锅具的热源与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正对,锅具的热源与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非正对,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为首先受热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第一温度区域102c的温度适于在锅具被加热时大于第二温度区域102d的温度,其中无不粘层区域包括第二温度区域102d。
第一温度区域102c的温度高,接收到的热量最大,食物在第一温度区域102c容易出现过度加热而导致糊锅的现象发生,因此可以在第一温度区域102c设置不粘层,降低糊锅的几率。第二温度区域102d的温度相对较低,接收到的热量相对第一温度区域102c较小,第二温度区域102d糊锅的几率较低,因此可以在第二温度区域102d不设置不粘层以形成无不粘层区域,进而在有效降低糊锅现象的同时,降低锅具的成本,减少锅具的加工工序以及降低锅具的加工难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粘涂料进入到食物中的几率,减少对用户的身体安全造成的隐患。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都可以不设置不粘层,即无不粘层区域包括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
具体地,如图6所示,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c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d,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c构成第一温度区域102c,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d构成第二温度区域102d。也就是说,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c的温度较高,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d的温度相对较低。例如,第一温度区域102c可以与热源正对,第二温度区域102d 可以与热源非正对。
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的温差为0°-15°。
更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的温差为0°-10°,进一步优选为0°-8°。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之间的温差越大,则越需要在第一温度区域102c设置不粘层;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之间的温差很小甚至无温差时,则第一温度区域102c和第二温度区域102d可以均不设置不粘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照图5和图6所示,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无不粘层区域包括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
无不粘层区域可以仅仅为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当然无不粘层区域也可以同时包括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和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上设置有不粘层。由于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正对热源,因此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 的温度较高,与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直接接触的食物容易过度受热而发生碳化,产生糊锅的现象。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仅仅在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设置不粘层,在有效降低糊锅的同时,降低了锅具成本,减少了锅具的加工工序以及降低了锅具的加工难度,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粘涂料进入到食物中的几率,减少对用户的身体安全造成的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相变腔对应壁面102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 102c)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相变腔对应底壁面(102a、102c)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102b、102d)均为无不粘层区域。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锅具的不粘性能由双层结构以及双层结构中的液态相变工质来实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的温度相对均匀。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均无不粘涂层,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不粘涂层与锅具的结合力不够而出现的脱落现象,不粘涂层不会进入到食物中被消费者吸收,避免了对用户的身体造成的安全隐患。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均无不粘涂层,还可以降低锅具的生产难度,简化锅具的生产工序,进而提高了锅具的生产效率,且大幅降低了锅具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壳10为外凸的球釜形。由此,内壳10内部可以形成超强热对流,产生环流大沸腾,让每一颗米粒都喝饱水,米粒的体积更加饱满。同时,内壳10为外凸的球釜形设计并结合锅具的双层结构,使得锅具的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避免了糊锅现象的发生,同时球釜形内壳10还能分散米粒间的重力叠加效应,优化糊锅现象。
由于相变腔对应壁面102的至少部分为无不粘层区域,因此有效降低了锅具糊锅现象的同时,降低了锅具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工艺,有效提高了锅具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应无不粘层区域的内壳10部分由铝制成。由此既保证锅具的成型效果,又保证锅具的导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壳10整体为铝制件或铁制件。由此,既保证锅具的成型效果,又保证锅具的导热性能,同时内壳10加工更加容易,且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壳10的锅口处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一环形翻边101,外壳20的锅口处设有向外弯折的第二环形翻边201,第一环形翻边101与第二环形翻边201密闭连接,以在内壳10和外壳20之间形成密闭的相变腔30。
优选地,第一环形翻边101和第二环形翻边201焊接成一体。
通过第一环形翻边101和第二环形翻边201的密封连接,如采用焊接工艺将内壳10上的第一环形翻边101和外壳20上的第二环形翻边201焊接密封,确保焊缝间完全密封而无缝隙,优选地,焊接后对焊缝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在内壳10和外壳20之间形成密闭的相变腔3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外壳20的外壁面的上部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处设有与相变腔30密闭连通的金属管60,金属管60用于向相变腔30的底部注射液态相变工质,使得液态相变工质沉积在相变腔30的底部,并使相变腔30内的空气通过金属管60排出。
在外壳20靠近上部的位置处开设连接口(如直径为3mm左右的小孔),然后插入同直径的金属管60(如金属空心铜管),再将金属管60与锅壁的接触位置进行焊接密封,实现金属管60与相变腔30的密闭连通,以通过该金属管60向相变腔30的底部注射液态相变工质,并排除相变腔30内的空气,使相变腔30内保持真空状态。
优选地,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为10-3Pa~10-1Pa。当然,相变腔的真空度也可以是上述的10-2Pa~102Pa。
控制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为10-3Pa~10-1Pa,以降低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温度,便于液态相变工质的循环汽化和冷凝,从而进一步保证锅具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的温度均匀性。当然,相变腔30内的真空度不限于上述具体数值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优选地,内壳10和外壳20均采用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冲压成型,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的厚度范围为0.6mm~2.5mm。
采用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冲压成型内壳10和外壳20,既保证锅具的成型效果,又保证锅具的导热性能;采用厚度范围为0.6mm~2.5mm的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既保证锅具的强度,又保证锅具的导热性能。
优选地,如图2所示,相变腔30的宽度范围为1.5mm~4mm;其中,相变腔30的宽度为内壳10的外壁面和外壳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宽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内壳10的外壁面和外壳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宽度保持基本一致。
进一步优选地,多孔泡沫金属件40的厚度与相变腔30的宽度相适配,多孔泡沫金属件40的平均孔径为0.2mm~0.4mm,孔隙率为70%~90%。
当然,上述多孔泡沫金属件40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用;优选地,多孔泡沫金属件40采用多孔泡沫铜或多孔泡沫铝,切割成条状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液态相变工质为水、氨气或正己烷。这样在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当锅具底部的温度增加至一定温度后(如温度>100℃),相变腔30内靠近底部位置处的液态工质会汽化挥发为气体,并沿着相邻两个多孔泡沫金属件40之间的导流间隙50传向相变腔30内靠近上部的冷凝端,与此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有效传导,使得靠近锅具其开口端的位置被加热,而受冷后的相变工质发生冷凝又重新转变为液体,液体吸附在多孔泡沫金属件40内的孔隙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多孔泡沫金属件40流至相变腔30的底部,然后重新受热后再蒸发,该加热冷凝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整个锅具各部位在加热数分钟后的温度场基本保持一致(如温差能够控制在±4℃),即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温度呈均匀分布状态,最终实现该锅具表面在煮饭时具有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下面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器具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锅具,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器具设置有上述锅具,因此该厨房器具能够明显降低糊锅现象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器具可以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和电磁炉,但不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和与所述内壳相连的外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腔,所述内壳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壳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内壳所采用的内壳材料的导热率大于制造所述外壳所采用的外壳材料的导热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厚度差不超过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厚度差为0.3mm-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厚度为1mm-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厚度为1.3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铝制件且所述外壳为铁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的真空度为10-2Pa-102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内设置有液态相变工质,其中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1/20-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1/15-1/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相变工质的最大体积为所述相变腔的体积的1/15-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壳内壁面包括与所述相变腔位置对应的相变腔对应壁面,其中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构造为无不沾层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适于与加热源正对的热源正对区域以及热源非正对区域,其中所述无不沾层区域包括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正对区域设置不粘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热源正对区域,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热源非正对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温度适于在所述锅具被加热时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度,其中所述无不粘层区域包括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区域设置不粘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构成所述第一温度区域,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构成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与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差为0°-8°。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无不沾层区域包括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设置不粘层;或者
所述相变腔对应壁面包括: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和相变腔对应周壁面,所述相变腔对应周壁面和所述相变腔对应底壁面均为所述无不沾层区域;或者
所述内壳内壁面整体构造为所述无不沾层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外凸的球釜形。
22.一种厨房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43626.6U CN207768082U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43626.6U CN207768082U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68082U true CN207768082U (zh) | 2018-08-28 |
Family
ID=6321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43626.6U Active CN207768082U (zh) | 2017-05-12 | 2017-05-12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68082U (zh) |
-
2017
- 2017-05-12 CN CN201720543626.6U patent/CN2077680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28918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428925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428927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5107386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 |
CN207928184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103417100A (zh) | 无油烟铁锅 | |
CN101612000B (zh) | 高效能加热容器 | |
CN207768082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101779910A (zh) | 安全型电磁感应加热陶瓷锅 | |
CN208144886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204764947U (zh) | 一种双层锅 | |
CN207768083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8259501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207768080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207768081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8144887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8144885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109124290A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207428924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768084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428928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103222797B (zh) | 一种电热煲具 | |
CN203290701U (zh) | 一种电热煲具 | |
CN207428923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768085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