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3527U -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63527U CN207763527U CN201721799274.7U CN201721799274U CN207763527U CN 207763527 U CN207763527 U CN 207763527U CN 201721799274 U CN201721799274 U CN 201721799274U CN 207763527 U CN207763527 U CN 207763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old
- cooling tower
- heat exchanger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110 jell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74 jell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包括蓄冷罐、冷却塔、冷冻机、冷却水池以及换热器,冷冻机与冷却塔之间经设置的第二管路连接;换热器内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经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蓄冷罐连接,蓄冷罐和冷冻机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冷却水池与第三管路之间连接第七管路,第七管路和冷冻机之间经设置的第八管路连接;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经设置的第九管路连接;换热器内另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第十管路和第十一管路;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放冷泵,第五管路上设置蓄冷泵,第八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第十管路上设置有工艺循环泵。冬季利用冷却塔代替冷冻机供冷,极大降低了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水蓄冷系统是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夜间采用冷水机组在水池内蓄冷,白天水池放冷而主机避峰运行的空调方式,该方式能有效的节省运行费用,水蓄冷系统一般是在夏季等用电高峰期启用;冷却塔供冷是指在冬季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低于一定值时,关闭冷冻机,用流经冷却塔的冷却水间接(一般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为冷水系统提供冷量,满足车间末端用冷负荷要求的系统,冷却塔供冷系统需要新增板式换热器、水泵、管道、电动阀等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供冷系统,包括蓄冷罐、冷却塔、冷冻机、冷却水池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却塔与冷却水池之间经设置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冷冻机与冷却塔之间经设置的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换热器内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经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蓄冷罐连接,所述蓄冷罐和冷冻机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
所述冷却水池与第三管路之间连接第七管路,所述第七管路和冷冻机之间经设置的第八管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经设置的第九管路连接;
所述换热器内另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第十管路和第十一管路,所述第十管路连接车间冷水集水器,所述第十一管路连接车间冷水分水器;
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第三电动蝶阀,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第四电动蝶阀,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第五电动蝶阀,所述第九管路上设置第六电动蝶阀;
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放冷泵,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蓄冷泵,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所述第十管路上设置有工艺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蓄冷罐为蓄冷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放冷泵、蓄冷泵、冷却水泵以及工艺循环泵为变频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传统的水蓄冷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管道及阀门即可在冬季使用冷却塔供冷,减少了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水泵等设备的投资。
二、冬季利用冷却塔代替冷冻机供冷,极大降低了运行费用。
三、该套系统能在夏季用冷高峰期使用水蓄冷系统,在冬季能使用冷却塔供冷,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示意图;
其中,1、换热器,2、放冷泵,3、蓄冷泵,4、冷却水泵,5、工艺循环泵,6、第一电动蝶阀,7、第二电动蝶阀,8、第三电动蝶阀,9、第四电动蝶阀,10、第五电动蝶阀,11、第六电动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塔供冷系统,包括蓄冷罐、冷却塔、冷冻机、冷却水池以及换热器1,冷却塔与冷却水池之间经设置的第一管路连接,冷冻机与冷却塔之间经设置的第二管路连接。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为板式换热器1。
换热器1内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经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蓄冷罐连接,蓄冷罐和冷冻机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
冷却水池与第三管路之间连接第七管路,第七管路和冷冻机之间经设置的第八管路连接;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经设置的第九管路连接。
换热器1内另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第十管路和第十一管路,所述第十管路连接车间冷水集水器,第十一管路连接车间冷水分水器。
第七管路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6,第三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7,第四管路上设置第三电动蝶阀8,第五管路上设置第四电动蝶阀9,第六管路上设置第五电动蝶阀10,第九管路上设置第六电动蝶阀11。
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放冷泵2,第五管路上设置蓄冷泵3,第八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4,第十管路上设置有工艺循环泵5。
本实施例中,蓄冷罐可以选择为蓄冷水池。本实施例中,放冷泵2、蓄冷泵3、冷却水泵4以及工艺循环泵5为变频泵。
当夏季启用水蓄冷系统蓄冷模式:运行前关闭第一电动蝶阀6、第二电动蝶阀7、第三电动蝶阀8、第六电动蝶阀11,运行蓄冷泵3、冷冻机、冷却水泵4以及冷却塔。
当夏季启用水蓄冷系统放冷模式:运行前关闭第一电动蝶阀6、第六电动蝶阀11、第四电动蝶阀9以及第五电动蝶阀10,打开第二电动蝶阀7、第三电动蝶阀8,运行冷却水泵4、工艺循环泵5;
当冬季冷却塔供冷模式:运行前先关闭第二电动蝶阀7、第三电动蝶阀8、第四电动蝶阀9、第五电动蝶阀10,打开第一电动蝶阀6、第六电动蝶阀11,冷却塔通过冷却水泵4将冷却水池中的冷却水降温,车间工艺用冷冻水通过工艺循环泵5与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1换热降温。
通过简单的改进,在传统的水蓄冷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管道及阀门即可在冬季使用冷却塔供冷,减少了冷却塔、板式换热器1、水泵等设备的投资。冬季利用冷却塔代替冷冻机供冷,极大降低了运行费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蓄冷罐、冷却塔、冷冻机、冷却水池以及换热器(1),所述冷却塔与冷却水池之间经设置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冷冻机与冷却塔之间经设置的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换热器(1)内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经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与蓄冷罐连接,所述蓄冷罐和冷冻机之间设置有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
所述冷却水池与第三管路之间连接第七管路,所述第七管路和冷冻机之间经设置的第八管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经设置的第九管路连接;
所述换热器(1)内另一侧换热管两端分别连接第十管路和第十一管路,所述第十管路连接车间冷水集水器,所述第十一管路连接车间冷水分水器;
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第一电动蝶阀(6),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第二电动蝶阀(7),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第三电动蝶阀(8),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第四电动蝶阀(9),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第五电动蝶阀(10),所述第九管路上设置第六电动蝶阀(11);
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放冷泵(2),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蓄冷泵(3),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4),所述第十管路上设置有工艺循环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蓄冷罐为蓄冷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放冷泵(2)、蓄冷泵(3)、冷却水泵(4)以及工艺循环泵(5)为变频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器(1)为板式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99274.7U CN207763527U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99274.7U CN207763527U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63527U true CN207763527U (zh) | 2018-08-24 |
Family
ID=6318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9927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3527U (zh) | 2017-12-20 | 2017-12-20 |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635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4743A (zh) * | 2020-03-20 | 2021-10-12 | 上海九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冷却蓄冷的节能供冷系统 |
-
2017
- 2017-12-20 CN CN201721799274.7U patent/CN2077635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4743A (zh) * | 2020-03-20 | 2021-10-12 | 上海九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冷却蓄冷的节能供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65140U (zh) | 一种冬季低能耗的制冷系统 | |
CN205717678U (zh) | 一种冰蓄冷热泵系统 | |
CN203928227U (zh) | 基于消防水池与冷却塔的水冷冷水空调系统 | |
CN201666706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202521848U (zh) | 带有过冷铜管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 |
CN207763527U (zh) | 基于水蓄冷系统的冷却塔供冷系统 | |
CN204187900U (zh) | 双蒸发器冰蓄冷热泵机组的电气控制装置 | |
CN201731694U (zh) | 双工况制冷蓄冷系统 | |
CN207424709U (zh) | 一种用于高温试验系统的换热装置 | |
CN203798001U (zh) | 一种风冷工业用冷水机组系统 | |
CN209445529U (zh) | 桶泵分布直膨式热源塔 | |
CN204176953U (zh) |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 |
CN201706776U (zh) | 混合生产中的冷热水管道系统 | |
CN203336879U (zh) | 一种冷凝器热回收装置 | |
CN208871906U (zh) | 一种自驱动装置的模块空气源热泵节能机组 | |
CN202204228U (zh) | 节能型制冷装置 | |
CN205860553U (zh) | 一种壳管式水源热泵机组 | |
CN2684108Y (zh) | 高水温换热器 | |
CN203501388U (zh) | 一种恒温恒湿新风处理机组再热盘管冷量回收装置 | |
CN2919100Y (zh) | 一种水环热泵装置 | |
CN220303803U (zh) | 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 | |
CN203396175U (zh) | 一种节能型气调库 | |
CN204063369U (zh) | 一种冷藏水存储切换系统 | |
CN202166172U (zh) | 一种水冷装置 | |
CN203615656U (zh) | 高效风冷热泵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Qin L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Yongfeng Inventor before: Chen Youchao Inventor before: Ye Qin Inventor before: Qin Lian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