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1769U -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1769U
CN207761769U CN201820140595.4U CN201820140595U CN207761769U CN 207761769 U CN207761769 U CN 207761769U CN 201820140595 U CN201820140595 U CN 201820140595U CN 207761769 U CN207761769 U CN 207761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converter
way catalytic
outlet
tapered end
conver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05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玉芬
何战慧
陈勇
孟欢玲
俞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05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1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反应器,三元催化反应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进气锥端,第二端设有出气锥端,第一端连接有进气法兰,进气法兰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上的螺栓孔连接,安装孔与螺栓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出气锥端上安装有前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反应器上安装有支架,出气锥端连接波纹管,波纹管连接出气弯管,出气弯管远离波纹管的一端设有出气法兰,出气弯管上设有后氧传感器和挂钩。该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满足装配要求以及与其它零部件的安全间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汽车。

Description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作为附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转化为CO2和H2O。排气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寿命,从而影响整车的性能、寿命及环保性。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排气系统中三元催化反应器催化器的布置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元催化反应器一端与发动机出气口相连,一端连接排气消声装置,中间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或底盘上。
当整车在各种工况下运行时,发动机也会随之与车身发生相对运动,因此要求排气系统的零部件不仅需要提供一定运动自由度用于适应发动机的运动,还需保证与周边零部件的安全间隙。三元催化反应器作为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零件,其布置空间需求较大,且载体应尽可能靠近发动机出口端。然而当发动机舱空间较为局促时,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设计难度较大,且气体流速不均匀,难以满足装配要求以及与其它零部件的安全间隙,进而影响排气系统功能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难以满足装配要求以及与其它零部件的安全间隙的问题。
一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反应器,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进气锥端,所述第二端设有出气锥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有进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上的螺栓孔连接,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出气锥端上安装有前氧传感器,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汽车的发动机连接,所述出气锥端远离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的一端连接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所述出气锥端的一端连接出气弯管,所述出气弯管远离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设有出气法兰,所述出气弯管上设有后氧传感器和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汽车的前副车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进气法兰与汽车发动机的出气口上的螺栓孔连接,即采用紧耦合连接,保证稳定性,同时进气法兰的安装孔为均匀分布,进气法兰上的安装孔与发动机出气口上的螺栓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就把累积公差放在了安装孔上,也即将三元催化反应器的最大移动量转加到进气法兰的安装孔上,方便后续装配,这样既可以满足整车排放要求,又可以满足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与其它零部件的安全间隙要求以及运动自由度要求,以保证排气功能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发动机与三元催化反应器之间是硬硬连接,且发动机有一定的运动量,而通过在出气锥端连接一波纹管,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摆动量,降低排气系统的运动量,进一步满足了装配要求,提升了排气系统功能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或螺母连接,所述安装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螺栓或螺母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为9mm,所述螺栓或螺母的直径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与所述前副车架通过减振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法兰与所述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法兰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法兰与所述进气锥端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锥端和所述出气锥端分别与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气法兰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以及支架与发动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挂钩与汽车前副车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反应器10,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进气锥端20,所述第二端设有出气锥端30。其中,进气锥端20起导流作用,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由出气锥端30向外排出。三元催化反应器10是包含涂敷后载体的筒体封装,主要是将经由出气锥端30导出的废气与载体上的贵金属反应后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向外排出。
所述第一端连接有进气法兰40,所述进气法兰40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40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01的数量为3个,3个安装孔401均匀分布。
所述安装孔401用于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200上的螺栓孔201连接,所述安装孔401与所述螺栓孔201之间为间隙配合,具体的,所述安装孔401与所述螺栓孔201通过螺栓或螺母连接,实现紧耦合连接,保证稳定性。所述安装孔401的尺寸大于所述螺栓或螺母的尺寸,以实现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01的孔径为9mm,所述螺栓或螺母的直径为8mm。
所述出气锥端30上安装有前氧传感器50,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10上安装有支架60,所述支架60用于与汽车的发动机连接,具体实施时,发动机上也可以设置安装支架500,支架60与发动机上的安装支架500可以采用螺栓的连接方式。
所述出气锥端30远离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10的一端连接波纹管70,所述波纹管70远离所述出气锥端30的一端连接出气弯管80,所述出气弯管80远离所述波纹管70的一端设有出气法兰90。
所述出气弯管80上设有后氧传感器100和挂钩110,所述挂钩110用于与汽车的前副车架300连接,具体的,所述挂钩110与所述前副车架300通过减振环120连接。由于三元催化反应器10与发动机通过支架60连接,而挂钩110通过减振环120与前副车架300连接,能够实现减振,保证该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与整车有较小的晃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法兰40与所述汽车发动机出气口200之间设有密封垫130,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且所述密封垫130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法兰40的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法兰40与所述进气锥端20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气锥端20和所述出气锥端30分别与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10焊接在一起,焊接时要注意不能有焊渣掉落,且所有焊接部位均不得有漏焊、脱焊等现象,以防止漏气,影响整车排放。波纹管70为单独采购件,进气法兰40、出气法兰90、进气锥端20和出气锥端30均为冲压成型件,各零部件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工装组成总成件,工装要保证进/出气法兰、前/后氧传感器位置、挂钩及各个零部件状态与数模状态一致,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根据本实施例提出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进气法兰40与汽车发动机的出气口200上的螺栓孔201连接,即采用紧耦合连接,保证稳定性,同时进气法兰40的安装孔401为均匀分布,进气法兰40上的安装孔401与发动机出气口200上的螺栓孔201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就把累积公差放在了安装孔401上,也即将三元催化反应器10的最大移动量转加到进气法兰40的安装孔401上,方便后续装配,这样既可以满足整车排放要求,又可以满足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与其它零部件的安全间隙要求以及运动自由度要求,以保证排气功能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发动机与三元催化反应器之间是硬硬连接,且发动机有一定的运动量,而通过在出气锥端30连接一波纹管70,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摆动量,降低排气系统的运动量,进一步满足了装配要求,提升了排气系统功能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至少包括第一实施例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采用该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汽车能够在满足整车排放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的装配要求,满足三元催化反应器的空间安装需求和运动自由度要求,排气功能可靠性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进气锥端,所述第二端设有出气锥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有进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上的螺栓孔连接,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出气锥端上安装有前氧传感器,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汽车的发动机连接,所述出气锥端远离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的一端连接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所述出气锥端的一端连接出气弯管,所述出气弯管远离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设有出气法兰,所述出气弯管上设有后氧传感器和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汽车的前副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或螺母连接,所述安装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螺栓或螺母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为9mm,所述螺栓或螺母的直径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所述前副车架通过减振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法兰与所述汽车发动机出气口之间设有密封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的形状与所述进气法兰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法兰与所述进气锥端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锥端和所述出气锥端分别与所述三元催化反应器焊接在一起。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
CN201820140595.4U 2018-01-26 2018-01-26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07761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0595.4U CN207761769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0595.4U CN207761769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1769U true CN207761769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0595.4U Active CN207761769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17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824A (zh) * 2018-01-26 2018-09-28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CN112901317A (zh) * 2021-03-16 2021-06-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催化器封装结构、发动机组件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824A (zh) * 2018-01-26 2018-09-28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CN112901317A (zh) * 2021-03-16 2021-06-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元催化器封装结构、发动机组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1769U (zh)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CN20163580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
CN202273741U (zh) 一种不锈钢排气歧管结构
CN209067333U (zh) 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
JP5054613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2017539U (zh) 一种集成scr重型柴油车消声器
CN209494613U (zh) 尿素箱支架及汽车
CN108590824A (zh) 三元催化反应器总成及汽车
US11518235B2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engin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system on crane carrier
CN102454517A (zh) 三箱复合的组合式油箱
CN201554535U (zh) 一种带催化器的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
US9670816B2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device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CN20178643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与催化器的隔热罩支架
CN105308278A (zh) 用于端盖模块的铸造安装子结构
US10947889B2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module support assembly
CN107956568A (zh) 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
CN201521330U (zh) 快修快换尿素还原剂喷嘴结构
CN2913650Y (zh) 新型便拆装竖式空滤器支架
CN210622894U (zh) 叠放式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喷射系统
CN214741613U (zh) 尾气后处理封装
CN204921108U (zh) 一种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
CN208364216U (zh) 用于轻型柴油车尾气的催化还原装置
CN201575238U (zh) 一种波纹管
CN102454518A (zh) 组合式油箱
CN201874708U (zh) 组合式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