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3355U -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3355U
CN207753355U CN201820221178.2U CN201820221178U CN207753355U CN 207753355 U CN207753355 U CN 207753355U CN 201820221178 U CN201820221178 U CN 201820221178U CN 207753355 U CN207753355 U CN 207753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ainer
heat exchanger
finned heat
wind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11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慧
郭凤朝
葛跃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 Coo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l Coo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 Coo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ol Cool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11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3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3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3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同程式风道、空水冷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泵组模块和控制系统;变流器、同程式风道和空水冷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内形成集装箱内气体循环;绝热闭式冷却器和泵组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外,外水循环将自然环境的冷量输送至集装箱内的空水冷模块。供回风风道采用同程式设计确保集装箱内供风温度均匀,以及变流器冷却能力一致;绝热闭式冷却器的风机、泵组模块的水泵采用变频设计,泵组模块的阀采用调节阀,并都由控制系统控制,节约了能耗;泵组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现场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涉及风力和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和风力发电领域采用集装箱式变流站,集装箱式变流站集变压器、整流器、直流柜集成于一体,模块化运输使用,无需现场安装施工,光伏和风力电站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一般位于内陆地域广阔或沿海地段,淡水资源稀缺,应用环境各异,在满足散热通风的前提下,集装箱房需要有良好的防尘、防水、防腐蚀的能力。变压器的发热量较大且发热源集中,变流器由多个PCS柜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若干个小的发热单元组成,发热量大但分散。
集装箱变流站的冷却技术要求需要良好的防尘、防水,集装箱内循环风的温度全年满足发热设备冷却需求,且供风温度要均匀;集装箱内发热设备常年发热需要冷却,耗电量耗水量越低越好;集装箱变流站为模块化,要求冷却系统也应模块化运输和安装;集装箱式变流站要求维护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现有集装箱式变流站冷却技术主要有几种:
1、外界环境空气经过过滤后,由引风机直接输送至集装箱内,经过发热单元加热后排出室外,该冷却方式利用环境的冷量进行自然冷却,引风机的耗电量低,使用成本低,但当夏季环境温度高时,集装箱内空气温度较高,集装箱内最低的温度为环境空气的干球温度,夏季冷却能力不足;外界空气直接吸入,考虑到防尘需求,需要频繁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装置,避免引起堵塞,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空气质量较优的区域。
2、采用工业空调冷却,集装箱内安装内机,集装箱侧面安装外机,该冷却方式冷却能力充足,但是工业空调常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机功率相对高,耗电量大;标准化工业空调机组循环风量小,集装箱内循环次数少,且风管通道采用简单式异程式设计,集装箱内变流器进风温度高低不均匀,不利于整流器的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冷却技术中风机直流冷却技术夏季冷却能力不足、适用性差、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空气在不同区域不适用的局限,以及工业空调冷却技术耗电量大且冷却能力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同程式风道、空水冷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泵组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变流器、同程式风道和空水冷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内,所述集装箱内置多个变流器,每个变流器内置排风机,所述同程式风道包括经过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经过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的总长度相一致,所述空水冷模块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第一风机抽送每个变流器的回风通道内的气体,使气体经过第一翅片换热器降温后再排送至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内;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和泵组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外,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包括第二风机、第二翅片换热器、壳体、进风窗和绝热加湿装置,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第二风机抽送环境空气,使环境空气从进风窗进入壳体内,依次经过绝热加湿装置和第二翅片换热器而对第二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泵组模块包括水泵和三通阀,三通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且该管路上设置水泵,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及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相连接,水泵将第二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输送至第一翅片换热器内,第一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利用管道余压回流至第二翅片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水泵和三通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变流器相对称地布置成两排且每排变流器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水冷模块还包括空调箱壳体和静压箱,空调箱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上面设有回风口,空调箱壳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空调箱壳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静压箱和第一翅片换热器,静压箱与第一风机上下对应,静压箱将第一风机的风向由从上至下转为水平,第一翅片换热器位于静压箱和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的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二风机,壳体内的对应第二风机下方处设置第二翅片换热器,第二翅片换热器下方设有绝热加湿区,绝热加湿区是由多块进风窗围成,绝热加湿装置设置于绝热加湿区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翅片换热器相对称地倾斜设置而整体侧面排布呈V字形,进风窗的数量为三块且三块进风窗整体侧面排布呈倒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泵组模块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于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控制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送风通道的进口处,并且所述三通阀为三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低调节开度;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处,并且所述水泵为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的运行频率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所述绝热加湿装置连接有补水管,电磁阀设置于补水管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泵组模块还包括膨胀罐,膨胀罐设置于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补水管分支出管路与膨胀罐相连。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机为变频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泵组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和集装箱的各个接口采用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外水循环将自然环境的冷量输送至集装箱内的空水冷模块,内部的风循环将冷量从空水冷装置均匀输送至各个整流器进行冷却,外界空气不进入集装箱内部,保护内部整流器等设备与环境隔绝,大大降低设备主设备和冷却设备的维护频率;
2、闭式冷却系统的运行耗电主要是空水冷模块风机、变频循环水泵和绝热闭式冷却器风机的耗电,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冷量,耗电量大大降低;
3、空水冷模块的风量与标准化工业空调风机风量相比较大,减小换气次数,降低供回风温差,且供回风风道采用同程式设计,各风道风阻一致,确保集装箱内供风温度均匀,以及变流器冷却能力一致;
4、绝热闭式冷却器采用变频风机引风,夏季对环境空气绝热加湿冷却,降低空气温度至湿球温度,与现有技术中的空冷器相比可以降低换热器表面温度,满足冷却需求,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相比,耗水量大大降低,外循环水盘内细菌滋生、水质污染问题,大大减少运行维护,因此采用绝热闭式冷却器可以常年满足集装箱内送风温度低于设计温度,且除夏季炎热天气外的季节采用干式冷却,降低变频风机的运行频率,大大节约能耗;
5、泵组模块变频水泵设计,提供闭式水系统循环动力,可实现稳压供水、变频节能运行水泵、模块化制作和运输,减少现场施工的周期;
6、集中控制系统控制集装箱内的供风温度低于设计温度,通过调节泵组变频水泵、三通调节阀、绝热闭式冷却器的变频风机和绝热加湿电磁阀,确保供风温度低于设计温度,且最大程度利用自然环境的冷却能力,降低水泵和风机的运行频率,实现系统节能化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式冷却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集装箱内设备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C截面示意图。
图6为绝热闭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绝热闭式冷却器内部的侧视图。
图8为泵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同程式风道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1为异程式风道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变流器;
2同程式风道、201送风通道、202第一回风段、203第二回风段、204第三回风段、205第四回风段、206第五回风段;
3空水冷模块、301回风口、302第一风机、303端子箱、304静压箱、305检修门、306空调箱壳体、307第一翅片换热器、308温度传感器、309出风口;
4绝热闭式冷却器、401第二风机、402第二翅片换热器、403支架、404压力传感器、405进风窗、406电磁阀、407绝热加湿装置;
5泵组模块、501水泵、502过滤器、503管件、504三通阀、505膨胀罐、506底座;
6控制系统;
7软管;
8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包括变流器1、同程式风道2、空水冷模块3、绝热闭式冷却器4、泵组模块5和控制系统6。所述变流器1、同程式风道2和空水冷模块3设置于集装箱内;所述集装箱内置多个变流器1,每个变流器1内置排风机,所述同程式风道2包括经过每个变流器1的送风通道201和回风通道,经过每个变流器1的送风通道201和回风通道的总长度相一致,所述空水冷模块3包括第一风机302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第一风机302抽送每个变流器1的回风通道内的气体,使气体经过第一翅片换热器307降温后再排送至每个变流器1的送风通道201内,由此构成闭式冷却系统的内循环。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4和泵组模块5设置于集装箱外;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4包括第二风机401、第二翅片换热器402、壳体、进风窗405和绝热加湿装置407,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的冷却介质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第二风机401抽送环境空气,使环境空气从进风窗405进入壳体内,依次经过绝热加湿装置407和第二翅片换热器402而对第二翅片换热器402内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泵组模块5包括水泵501和三通阀504,三通阀504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且该管路上设置水泵501,三通阀504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的冷却介质进口及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的冷却介质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的冷却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相连接,水泵501将第二翅片换热器402内的冷却介质输送至第一翅片换热器307内,第一翅片换热器307内的冷却介质在对集装箱内部气体降温后升温,利用管道余压回流至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由此构成闭式冷却系统的外循环。
在具体实施时,集装箱内变流器1的构造:参见图2,所述多个变流器1相对称地布置成两排且每排变流器1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布置。
同程式风道2的构造:参见图2至图5,每排变流器1对应一条送风通道201和一条回风通道,每排变流器1的送风通道201和回风通道分别为所在排的每个变流器1送风和回风,两排变流器1的送风通道201为同一部分,每排变流器1的回风通道从变流器1开始依次分为第一回风段202、第二回风段203、第三回风段204、第四回风段205和第五回风段206;第一回风段202贴合集装箱长度方向侧壁且沿集装箱高度方向走向设置,第一回风段202内气体流向参见图2中风向朝外方向、图3中箭头向上方向和图4中箭头向上方向;第二回风段203贴合集装箱长度方向侧壁和集装箱顶面,并且沿集装箱长度方向走向设置,第二回风段203内气体流向参见图2中箭头向左方向、图3中箭头向左方向和图4中风向朝外方向;第三回风段204贴合集装箱顶面和集装箱宽度方向侧壁,由于两排变流器1为对称结构,使得两排变流器1的第三回风段204相向布置,两排变流器1的第三回风段204内气体流向参见图2中最左侧竖直相向的两个箭头方向和图4中最上侧水平相向的两个箭头方向,两排变流器1的第三回风段204内气体相汇集;两排变流器1的第四回风段205为同一部分,第四回风段205贴合集装箱顶面且沿集装箱长度方向走向设置,第四回风段205为两排变流器1之间的过道,汇集于第四回风段205内的气体流向参见图2中箭头向右方向、图4中风向朝里方向和图5中箭头向右方向;两排变流器1的第五回风端也为同一部分,第五回风段206沿集装箱高度走向设置且用于连接第一风机302的回风口301,第五回风段206内气体流向参见图4中箭头向下方向和图5中箭头向下方向。而且,每排变流器1回风通道的第一回风段202、第二回风段203、第三回风段204、第四回风段205和第五回风段206分别设有防止与送风通道201窜风的隔板,图2至图4中的隔板采用加粗线条绘制。
空水冷模块3的构造:参见图5,所述空水冷模块3除包括第一风机302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外,还包括空调箱壳体306和静压箱304,空调箱壳体306的顶部设置第一风机302,第一风机302上面设有回风口301,用于回风通道回风,空调箱壳体306的侧面设有出风口309,用于送风通道201送风,空调箱壳体306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静压箱304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静压箱304与第一风机302上下对应,静压箱304将第一风机302的风向由从上至下转为水平,第一翅片换热器307位于静压箱304和出风口309之间。当集装箱内温度较高的回风进入空水冷模块3时,先是进入回风口301,经第一风机302增压后进入下面的静压箱304内,静压箱304将风向在从上至下转为水平,并均匀了风速和提高了静压而能供风得更远,温度较高的风经过第一翅片换热器307冷却后,由出风口309输送送风通道201内。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风机302为涡轮风机;所述空水冷模块3还包括端子箱303,端子箱303设置于空调箱壳体306内,用于线路转接;所述空调箱壳体306上设有检修门305,便于对空调箱壳体306内的部件进行检修。
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构造:参见图6和图7,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二风机401,壳体内的对应第二风机401下方处设置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第二翅片换热器402下方设有绝热加湿区,绝热加湿区是由多块进风窗405围成,绝热加湿装置407设置于绝热加湿区内。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相对称地倾斜设置而整体侧面排布呈V字形,进风窗405的数量为三块且三块进风窗405整体侧面排布呈倒三角形,壳体由支架403支撑起一定高度,V字形的第二翅片换热器402、倒三角形的绝热加湿区及具有一定高度的壳体有利于环境空气的抽送,环境空气的流向参见图7中带箭头线所示方向。
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绝热加湿装置407连接有补水管8,为绝热加湿装置407给水,补水管8上设有电磁阀406,电磁阀406使得绝热闭式冷却器4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分为两种运行模式,当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电磁阀406打开,绝热加湿装置407工作,环境空气经过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绝热加湿装置407绝热加湿后降低温度,确保夏季冷却能力;其他季节环境温度低,电磁阀406关闭,关闭绝热加湿装置407,为干式空冷器,该模式下第二风机401采用降速运行,保证出水温度恒定,降低第二风机401的运行功率,大大降低冷却器能耗。
泵组模块5的构造:参见图8,所述泵组模块5除包括水泵501和三通阀504外,还包括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502,过滤器502设置于三通阀504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更具体地,所述过滤器502为篮式过滤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空水冷模块3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08,温度传感器308设置于出风口309处,或者说送风通道201的进口处,所述三通阀504为三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根据温度传感器308的温度高低调节开度,温度越高,三通调节阀的开度越小,三通调节阀的开度为30%~90%,当三通调节阀的开度为最低30%时,温度传感器308检测的温度仍低于设定温度,则降低第二风机401的频率,以降低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运行能耗;所述第二风机401为变频风机,绝热闭式冷却器4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04,压力传感器404设置于第二翅片换热器402的冷却介质进口处,所述水泵501为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的运行频率根据压力传感器404的信号调节,运行压力高于设定压力,降低变频水泵运行频率,低于设定压力,升高变频水泵运行频率。其中,参见图9,所述第一风机302、温度传感器308、第二风机401、压力传感器404、电磁阀406、水泵501和三通阀504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6,并由控制系统6控制。
为稳定变频水泵的吸水压力、吸收闭式系统内冷却介质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泵组模块5还包括膨胀罐505,膨胀罐505设置于三通阀504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307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补水管8分支出管路与膨胀罐505相连,为膨胀罐505给水。泵组模块5的各部件可采用管件503相连接且固定于一底座506上,如此构成模块化设计,泵组模块5可实现稳压供水、变频节能运行水泵501、模块化制作和运输,减少现场施工的周期。泵组模块5、绝热闭式冷却器4和集装箱各个接口采用保温软管7连接,无需现场管道施工,采用膨胀罐505可以吸收软管7由于水泵501开、停引起的胀缩应力。
第一翅片换热器307和第二翅片换热器402在实际使用中采用具有极佳换热特性的铜管铝翅片换热器。
现有冷却技术采用直流式空气或工业空调对集装箱内部的变流器1进行冷却,但是存在分别存在维护频繁、影响变流器1寿命和能耗高、供风温度不均匀的弊端,本发明的闭式冷却系统采用的绝热闭式冷却器4为一次侧冷却设备,利用外循环系统将冷量传输至内循环,通过二次侧冷却设备空水冷模块3冷却内循环风温。集装箱内变流器1的供风空气温度要求35~40℃,若采用传统的空冷器进行自然冷却,夏季炎热天气下环境的干球温度超过35~40℃,空冷器的出水温度超过35~40℃,空冷器的冷却能力不够,夏季时打开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绝热加湿功能,对进风空气进行绝热加湿,加湿至湿球温度,以上海为例,可将进风空气分别降温至28.3℃,冷却出水温度可以降至32℃,设计空水冷换热温差5℃,因此可以保证供风温度低于37℃,满足夏季炎热天气冷却需求,供风温度越低,需要设计的冷却设备换热器越大。
参见图10和图11,本发明的集装箱内部风道设计成同程式风道2,即流经各变流器1的风道长度一致,因此风阻一致,各变流器1的冷却风量相同,可确保供风通道温度均匀,而采用异程式风道设计,距离送风近的变流器1送风流量大,温度较低,远离送风口的变流器1送风流量小,温度相对较高,会存在远离送风口的变流器1温度过高的情况。
现有技术采用工业空调冷却,以额定发热量126kw为例,工业标准空调的风量为10000m3/h,而为了应对数量较多的变流器1保证送风温度偏差小于1℃,设计风量应提高至30000m3/h,对于工业空调而言为非标设计,本发明的空水冷模块3的风量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满足。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工业空调冷却相比,节能特性明显,第一,对比空调的压缩式制冷系统,无压缩机,本发明的空水冷风机功率、水泵501功率、绝热闭式冷却器4的额定总和功率为11kw,远低于工业空调的压缩机功率54kw;第二,本发明采用节能控制系统6,配置变频水泵、变频风机,当运行在非夏季炎热工况,运行频率下降,可保证出水温度恒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冷量。从运行经济性对比看出,该系统有明显优势。具体对比参见下面表1。
表1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流器、同程式风道、空水冷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泵组模块和控制系统;
所述变流器、同程式风道和空水冷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内,所述集装箱内置多个变流器,每个变流器内置排风机,所述同程式风道包括经过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经过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的总长度相一致,所述空水冷模块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第一风机抽送每个变流器的回风通道内的气体,使气体经过第一翅片换热器降温后再排送至每个变流器的送风通道内;
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和泵组模块设置于集装箱外,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包括第二风机、第二翅片换热器、壳体、进风窗和绝热加湿装置,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第二风机抽送环境空气,使环境空气从进风窗进入壳体内,依次经过绝热加湿装置和第二翅片换热器而对第二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降温,所述泵组模块包括水泵和三通阀,三通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且该管路上设置水泵,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及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之间的管路相连接,水泵将第二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输送至第一翅片换热器内,第一翅片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利用管道余压回流至第二翅片换热器;
其中,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水泵和三通阀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变流器相对称地布置成两排且每排变流器沿着集装箱长度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水冷模块还包括空调箱壳体和静压箱,空调箱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上面设有回风口,空调箱壳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空调箱壳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静压箱和第一翅片换热器,静压箱与第一风机上下对应,静压箱将第一风机的风向由从上至下转为水平,第一翅片换热器位于静压箱和出风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闭式冷却器的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二风机,壳体内的对应第二风机下方处设置第二翅片换热器,第二翅片换热器下方设有绝热加湿区,绝热加湿区是由多块进风窗围成,绝热加湿装置设置于绝热加湿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翅片换热器相对称地倾斜设置而整体侧面排布呈V字形,进风窗的数量为三块且三块进风窗整体侧面排布呈倒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模块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于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控制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送风通道的进口处,并且所述三通阀为三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低调节开度;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处,并且所述水泵为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的运行频率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所述绝热加湿装置连接有补水管,电磁阀设置于补水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模块还包括膨胀罐,膨胀罐设置于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一翅片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补水管分支出管路与膨胀罐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为变频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模块、绝热闭式冷却器和集装箱的各个接口采用软管连接。
CN201820221178.2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Active CN207753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178.2U CN20775335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178.2U CN20775335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3355U true CN207753355U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1178.2U Active CN207753355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3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1066A (zh) * 2018-02-07 2018-08-31 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器闭式冷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1066A (zh) * 2018-02-07 2018-08-31 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器闭式冷却系统
CN108471066B (zh) * 2018-02-07 2024-02-27 酷仑冷却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器闭式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8314B (zh) 数据机房用蒸发冷却-机械制冷复合式节能型空调系统
CN110191619B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CN205065912U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4566661A (zh) 一种模块式机房空调
CN102353112B (zh) 填料式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8281913B (zh) 复叠式循环通道降温除湿防凝露电气设备保障系统及方法
CN111447787A (zh) 基于数据中心机房的蒸发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CN207753996U (zh) 一种集装箱式变流站的内循环风道
CN207753355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站的闭式冷却系统
CN209165653U (zh) 一种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4388242U (zh) 一种模块式机房空调
CN101404867A (zh) 电气柜冷却送风系统
CN202284834U (zh) 再循环紧凑型复合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9263231U (zh) 多通道全年运行的空调冷却装置
CN209563107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06642445A (zh) 干式间接蒸发制冷与机械制冷复合供冷装置及其空调制冷方法
CN215490076U (zh) 一种多用途热泵除湿系统及机构
CN108471066A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变流器闭式冷却系统
CN203215898U (zh) 一种叉流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室外机
CN109496111A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2709356U (zh) 分体式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复合空调
CN202738357U (zh) 新型仓储式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1745085U (zh) 一种与数据中心建筑耦合的蒸发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CN102762082A (zh) 新型仓储式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6347649U (zh) 全年运行空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