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2471U -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2471U
CN207722471U CN201721855614.3U CN201721855614U CN207722471U CN 207722471 U CN207722471 U CN 207722471U CN 201721855614 U CN201721855614 U CN 201721855614U CN 207722471 U CN207722471 U CN 207722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filter screen
blo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56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亮
张永利
何凌峰
王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8556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2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2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24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隔板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建筑污水进行充分的净化,净化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防止颗粒杂质堵塞滤孔,保证净化的顺利执行,杜绝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对污水净化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并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杂质。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污水在排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以便清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然而,现有的净化设备在对污水净化的过程中,颗粒杂质很容易堵塞滤孔,影响过滤的效率,甚至会导致净化的中断,并且净化效率低,净化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对建筑污水净化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隔板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右壁上的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隔板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移动块、位于所述移动块左右两侧的弯曲杆、位于所述移动块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移动块右侧的拉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集中板、位于所述集中板下方的挡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方的活塞、位于所述集中框右侧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活塞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的第一管道、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四过滤网,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右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
所述第一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挡住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框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所述隔板上设有位于其左右两端的第四通孔,所述移动块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贯穿所述密封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且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弯曲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挡住所述第六通孔。
所述第五过滤网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能够对建筑污水进行充分的净化,净化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防止颗粒杂质堵塞滤孔,保证净化的顺利执行,杜绝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对污水净化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1、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下方的隔板装置3、位于所述隔板装置3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下方的电缸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6、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6内的净化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设置于所述壳体11右壁上的密封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过滤网1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13,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及第三通孔113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密封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113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12采用密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网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1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13挡住所述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固定块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包括移动框21、收容于所述移动框21内的第二过滤网22、位于所述移动框21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23。所述移动框21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框2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移动框21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框21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过滤网22收容于所述移动框21内且与所述移动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2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所述第一弹簧2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3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移动框2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装置3包括隔板31、位于所述隔板31上方的移动块32、位于所述移动块32左右两侧的弯曲杆33、位于所述移动块32左侧的第二弹簧34、位于所述移动块32右侧的拉线35、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右侧的电机36、设置于所述电机36上的输出轴37。所述隔板31呈长方体,所述隔板3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1位于所述第三通孔113的下方,所述隔板31上设有位于其左右两端的第四通孔311,所述第四通孔311呈方形。所述移动块32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移动块32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3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块32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块32的前后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弯曲杆33设有两个,所述弯曲杆33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3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杆33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框21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32固定连接。所述拉线35的左端与所述移动块32固定连接,所述拉线35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37固定连接,所述拉线35贯穿所述密封块1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拉线35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电机3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3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36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7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6连接,使得所述电机36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37旋转。所述电机36为伺服电机,进而使得所述电机36可以随意控制输出轴37的转向。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包括海绵块41、位于所述海绵块41下方的第三过滤网42、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42下方的集中板43、位于所述集中板43下方的挡板44。所述海绵块41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4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4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42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板43呈倾斜状,所述集中板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板43的前后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挡板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4的前后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5包括集中框51、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的第二固定块5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2上方的活塞53、位于所述集中框51右侧的第三固定块54、位于所述活塞53下方的第一推动杆55、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55下方的第一电缸56、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56上的第一支架57。所述集中框5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集中框5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集中框5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块52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3呈圆柱体,所述活塞53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且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活塞53可以在所述集中框5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55的上端与所述活塞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5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56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56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55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固定块54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5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5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5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5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壳体装置6包括第二壳体6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4上方的第一管道61、第一固定杆63、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61上的第一阀门6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4下方的第二管道65、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65上的第二阀门66、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64内的第四过滤网67。所述第二壳体64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壳体64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64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六通孔642。所述第一管道6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641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61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6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6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6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61内水的流量。所述第一固定杆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6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642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6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6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65内水的流量。所述第四过滤网67呈弯曲状,所述第四过滤网6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67挡住所述第六通孔642。
如图1所示,所述净化装置7包括第五过滤网71、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7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7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4右侧的第二固定杆7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73上的第二电缸74、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4上的第二推动杆75。所述第五过滤网71呈弯曲状,所述第五过滤网71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64内且可以在所述第二壳体64内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72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7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2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7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五过滤网7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固定杆7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74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4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7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4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74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5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5贯穿所述第二壳体64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5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5的左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7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净化的污水倒入到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污水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然后进入到移动框21内,经过第二过滤网22的过滤后穿过所述第四通孔311进入到隔板31的下方,然后经过所述海绵块41、第三过滤网42的过滤后,且滑过所述集中板43的上表面流动到所述挡板44的右侧,然后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13的过滤后进入到第一管道61内,此时打开第一阀门62及第二阀门66,第一管道61内的水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64内,经过所述第五过滤网71及第四过滤网67的过滤后从第二管道65排出。为了提高净化的效率且防止堵塞的发生,此时可以通过电机36周期性的反向调整所述输出轴37的转向,使得所述移动块32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块32带动所述弯曲杆33随之不断的左右移动,由于弯曲杆33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框31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弯曲杆33左右移动时,所述移动框21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过滤网22上下移动,从而可以防止第二过滤网22的滤孔被堵塞住,并且可以提高第二过滤网22对污水的净化过滤的效率。使用者亦可以打开第一电缸56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55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活塞53在所述集中框51内不断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壳体11内空气的流动,活塞53向上移动时,集中框51内的空气向上移动且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然后从挡板44与集中板43之间的空间向右侧流动,从而可以将从集中板43上留下的水向右侧推动,水与空气向右侧喷到第一过滤网13上,从而可以清除第一过滤网13左表面上的颗粒杂质,保证第一过滤网13对污水的净化过滤,并且可以防止第一过滤网13被堵塞住。使用者亦可以打开第二电缸74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5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五过滤网71在所述第二壳体64内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加快第五过滤网71对污水的净化过滤,并且可以防止被堵塞住。直至污水全部为净化完毕为止。至此,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8)

1.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隔板装置、位于所述隔板装置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右壁上的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隔板装置包括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移动块、位于所述移动块左右两侧的弯曲杆、位于所述移动块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移动块右侧的拉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的集中板、位于所述集中板下方的挡板,所述电缸装置包括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方的活塞、位于所述集中框右侧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活塞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的第一管道、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四过滤网,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右侧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挡住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且与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下方,所述隔板上设有位于其左右两端的第四通孔,所述移动块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隔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左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贯穿所述密封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且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集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弯曲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挡住所述第六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过滤网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固定连接。
CN201721855614.3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2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5614.3U CN20772247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5614.3U CN20772247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2471U true CN207722471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56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247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2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6440B (zh)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04767818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雨水收集过滤器
CN203935689U (zh) 一种高效反冲洗微过滤装置
CN106223401B (zh) 一种雨水收集过滤器
CN106582173B (zh) 一种节水型石材加工用粉尘收集处理设备
CN11129849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方便收集的除杂装置
CN106902606B (zh) 一种节约资源的环保型雾霾净化系统
CN207722471U (zh)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CN106731393B (zh) 一种环保型除尘装置
CN2072956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领域的环保的污水除杂设备
CN108423725A (zh) 一种环保新型的污水处理过滤设备
CN20601585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弃流装置
CN108568156A (zh) 一种市政工程领域的污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设备
CN208599283U (zh) 一种便于收集化工污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445758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环保的建筑物污水处理设备
CN108585312A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雨水收集净化与再利用装置
CN207276412U (zh) 一种高效纤维滤池
CN107235522A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7478113U (zh) 一种环保的石油钻井液固体颗粒过滤清除设备
CN106957114A (zh) 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7998742A (zh)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用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CN106223402B (zh)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CN106422509A (zh) 一种工业及生活废水净化过滤装置
CN106337490B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CN111549896A (zh) 一种雨水泵站截油截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