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0489U -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0489U
CN207720489U CN201820021714.4U CN201820021714U CN207720489U CN 207720489 U CN207720489 U CN 207720489U CN 201820021714 U CN201820021714 U CN 201820021714U CN 207720489 U CN207720489 U CN 207720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elease film
fixed ring
driv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17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tate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tate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tate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tate Power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0217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0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0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04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电机,以及传动带和传动杆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电机运作带动辊轴转动,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固定环,以及固定环内球轴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传动杆与固定环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
目前多数离型膜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不佳,影响到了离型膜的生产质量以及正常性能,从而导致离型膜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解决了目前多数离型膜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传动带的一端,且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环内嵌有球轴,所述球轴的两侧分别贯穿固定环的两侧,且球轴内穿插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传动杆上套接有传动带的另一端,所述传动杆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圈,且两个限位圈分别位于固定环的两侧,所述传动杆相背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套接有辊轴。
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和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内活动连接有辊轴远离固定环的一端,所述凹槽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且两个导向板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块顶部的两侧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除静电器,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盒体,两个所述盒体内腔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的顶端,且两个第二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背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块,两个所述盒体的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内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稳定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盒体的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通槽并通过两个联轴器与转杆的两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两个连接板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该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直角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电机输出轴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直径大于传动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大于球轴的直径,且两个限位圈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环的两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移动块的自重,且第一弹簧的侧表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活动块的自重,且第二弹簧的侧表面与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电机,以及传动带和传动杆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电机运作带动辊轴转动,从而能够将离型膜收卷于辊轴上,同时通过盒体内第二弹簧和活动块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将离型膜夹紧在转杆与除静电器之间,达到了充分消除离型膜上静电的效果,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多数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不佳导致离型膜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2)、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固定环,以及固定环内球轴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传动杆与固定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传动杆的转动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避免传动带脱落的情况出现,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传动杆的正常转动,极大地保证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板、4支撑腿、5电机、6第一限位块、7传动带、8固定环、9球轴、10传动杆、11第二限位块、12限位圈、13辊轴、14凹槽、15第一弹簧、16移动块、17拉环、18夹紧板、19导向板、20除静电器、21盒体、22第二弹簧、23活动块、24稳定块、25滑槽、26通槽、27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4,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两个连接板3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四个支撑腿4分别位于该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直角处,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该装置的下部结构稳定性,从而能够有效保证该装置的正常使用,第一支撑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传动带7的一端,且电机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8,固定环8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环8内嵌有球轴9,球轴9的两侧分别贯穿固定环8的两侧,且球轴9内穿插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1,且传动杆10上套接有传动带7的另一端,第一限位块6的直径大于电机5输出轴的直径,第二限位块11的直径大于传动杆10的直径,通过在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固定环8,以及固定环8内球轴9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传动杆10与固定环8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传动杆10的转动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11的配合设置能够有效避免传动带7脱落的情况出现,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传动杆10的正常转动,极大地保证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传动杆10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圈12,且两个限位圈12分别位于固定环8的两侧,限位圈12的直径大于球轴9的直径,且两个限位圈12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环8的两侧贴合,传动杆10相背第二限位块11的一端套接有辊轴13。
第二支撑板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且凹槽1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的一端,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6,且移动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7和夹紧板18,第一弹簧15的弹力大于移动块16的自重,且第一弹簧15的侧表面与凹槽1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弹簧15带动夹紧板18固定辊轴13,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夹紧板18对辊轴13夹持过紧影响到辊轴13正常转动的情况出现,有效保证了辊轴13对离型膜的收卷效果,夹紧板18内活动连接有辊轴13远离固定环8的一端,凹槽14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19,且两个导向板19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块16顶部的两侧滑动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稳定移动块16在凹槽14内的移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移动块16从凹槽14内脱落的情况出现,通过拉环17能够使移动块16带动夹紧板18远离辊轴13,从而能够将离型膜收卷完成后的辊轴13取出,保证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性。
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除静电器20,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盒体21,两个盒体21内腔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2的顶端,且两个第二弹簧2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块23,第二弹簧22的弹力大于活动块23的自重,且第二弹簧22的侧表面与盒体2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将活动块23抵至盒体21的内腔底部,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第二弹簧22在盒体21内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从而能够有效保证第二弹簧22的设计合理性,两个活动块23相背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块24,两个盒体21的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25,且两个滑槽25内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稳定块24的一侧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稳定块24与滑槽25能够有效稳定活动块23在盒体21内的移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活动块23在移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两个盒体21的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通槽26,两个活动块23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通槽26并通过两个联轴器与转杆27的两端活动连接,通过在第一支撑板1顶部设置电机5,以及传动带7和传动杆10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电机5运作带动辊轴13转动,从而能够将离型膜收卷于辊轴13上,同时通过盒体21内第二弹簧22和活动块23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将离型膜夹紧在转杆27与除静电器20之间,达到了充分消除离型膜上静电的效果,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多数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不佳导致离型膜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工作时,通过电机5运作带动传动带7在传动杆10上传动,从而使传动杆10在固定环8上的球轴9内转动,从而带动辊轴13在夹紧板18内转动,从而将离型膜收卷至辊轴13上,从而通过盒体21内的第二弹簧22带动活动块23将离型膜夹在转杆27与除静电器20之间,达到了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好的特点。
综上可得,该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板1顶部设置电机5,以及传动带7和传动杆10的配合设置,从而通过电机5运作带动辊轴13转动,从而将离型膜收卷于辊轴13上,同时通过盒体21内第二弹簧22和活动块23的配合设置,有效将离型膜夹紧在转杆27与除静电器20之间,达到了充分消除离型膜上静电的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多数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效果不佳导致离型膜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固定环8,以及固定环8内球轴9的配合设置,有效降低了传动杆10与固定环8之间的摩擦力,有效保证了传动杆10的转动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11的配合设置有效避免了传动带7脱落的情况出现,有效保证了传动杆10的正常转动,极大地保证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4),所述第一支撑板(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传动带(7)的一端,且电机(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环(8)内嵌有球轴(9),所述球轴(9)的两侧分别贯穿固定环(8)的两侧,且球轴(9)内穿插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1),且传动杆(10)上套接有传动带(7)的另一端,所述传动杆(10)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圈(12),且两个限位圈(12)分别位于固定环(8)的两侧,所述传动杆(10)相背第二限位块(11)的一端套接有辊轴(13);所述第二支撑板(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且凹槽(1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6),且移动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7)和夹紧板(18),所述夹紧板(18)内活动连接有辊轴(13)远离固定环(8)的一端,所述凹槽(14)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19),且两个导向板(19)的底部分别与移动块(16)顶部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的相对一侧设置有除静电器(20),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盒体(21),两个所述盒体(21)内腔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22)的顶端,且两个第二弹簧(2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块(23),两个所述活动块(23)相背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块(24),两个所述盒体(21)的内壁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25),且两个滑槽(25)内壁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稳定块(24)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盒体(21)的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通槽(26),两个所述活动块(23)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通槽(26)并通过两个联轴器与转杆(27)的两端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两个连接板(3)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四个所述支撑腿(4)分别位于该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直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直径大于电机(5)输出轴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块(11)的直径大于传动杆(1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12)的直径大于球轴(9)的直径,且两个限位圈(12)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环(8)的两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5)的弹力大于移动块(16)的自重,且第一弹簧(15)的侧表面与凹槽(1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22)的弹力大于活动块(23)的自重,且第二弹簧(22)的侧表面与盒体(2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CN201820021714.4U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0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1714.4U CN207720489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1714.4U CN207720489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0489U true CN207720489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217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20489U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0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0489U (zh) 一种离型膜静电消除装置
CN201556580U (zh) 低压框架断路器
CN214506767U (zh) 一种永磁水泵的无刷电机
CN107069367A (zh) 一种同时具有转动和滑环两种接触功能的导电滑环
CN209516876U (zh) 一种风力电机定子转子套装工装
CN206790260U (zh) 一种高效三相永磁同步电动
CN109286288A (zh) 一种风力电机定子转子套装工装
CN2930026Y (zh) 轴承式换向器
CN209224091U (zh) 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连接机构
CN204289124U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CN208581099U (zh) 一种安装稳定性较高的电机
CN214625099U (zh) 一种圆柱吸盘极片贴胶装置
CN207571370U (zh) 自动调焦对焦镜头模组
CN212739706U (zh) 一种滚动式芯片托盘上料台
CN209730975U (zh) 一种带式直流电机
CN218844893U (zh) 一种一体式联轴器
CN205092670U (zh) 一种节能电机的转子
CN207953609U (zh) 一种用于抛丸机的压辊装置
CN220797980U (zh) 一种新型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CN219839036U (zh) 摆轮分拣机的摆轮机构
CN111664173B (zh) 一种用于双轴反向旋转结构的双层异位轴承及防尘机构
CN204721181U (zh) 一种新型的机械式电机
CN220796619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
CN214045287U (zh) 一种直线发电机固定结构
CN220925928U (zh) 一种松紧线加工用卷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