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4602U - 燕尾键槽砖 - Google Patents

燕尾键槽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4602U
CN207714602U CN201721825761.6U CN201721825761U CN207714602U CN 207714602 U CN207714602 U CN 207714602U CN 201721825761 U CN201721825761 U CN 201721825761U CN 207714602 U CN207714602 U CN 207714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isosceles trapezoid
key
slot
b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57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刘菊梅
王国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8257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4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4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4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燕尾键槽砖,由多种砖形组合而成的,砖槽和砖键能相互制约的建筑用砖,它由包括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竖向合顶拱砖(9)、横向合顶拱砖(10)等10种砖形组成,在砖槽和砖键相互制约和砖孔中拉绳的作用下,它们在建筑中可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立体网状结构,以增强建筑的牢固性和抗震性。

Description

燕尾键槽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组建墙体和拱顶的组合式燕尾键槽砖。
背景技术
公知公用的建筑用砖一直是传统的长方体砖,用它及传统的建筑方法,所筑成的建筑是靠墙缝中凝固了的灰浆和重力作用来相互连接和相互制约的,它在静态时,既耐压,又有一定的弹性;其优点是造价低、使用寿命较长、防火性较好,缺点是所构成的建筑抗拉性较差,一旦遇到水灾、风灾、或较大的地震时,凝固了的灰浆就很容易被破坏,影响建筑的承受力和牢固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种砖形组合而成的、由砖槽和砖键互为制约的燕尾键槽砖,每种砖形与其周围的结构具有二维或三维定位性,具有一定抗拉性的建筑用砖。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燕尾键槽砖,包括底层起始墙砖、顶层起始墙砖、同向墙砖、转向墙砖、竖向拱砖、横向拱砖、竖转横拱砖、横转竖拱砖、竖向合顶拱砖、横向合顶拱砖。
所述底层起始墙砖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
所述顶层起始墙砖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上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同向墙砖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下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转向墙砖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上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长方体砖身的下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纵向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竖向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横向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竖转横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横转竖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外侧形成边槽;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竖向合顶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所述横向合顶拱砖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所述等腰梯形砖身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键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
其中,两个边槽正好能够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槽,两个直角梯形砖键正好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键和小等腰梯形砖槽配合,大等腰梯形砖键和大等腰梯形砖槽配合。
底层起始墙砖、顶层起始墙砖、同向墙砖、转向墙砖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
以竖向合顶拱砖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横向拱砖、竖转横拱砖、横转竖拱砖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以横向合顶拱砖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横向拱砖、竖转横拱砖、横转竖拱砖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燕尾键槽砖是个组合体,为了便于相互组合,每个砖的构件大小要统一,布署要合理;每种砖的构件包括砖身、砖键、砖槽,每种砖的砖身上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砖槽和砖键;燕尾键槽砖除起始砖外,一般为三层结构,上下层为键槽层,中层为砖身层;起始砖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为砖身,上层为键槽层;砖身部分根据其横截面的不同,有截面为长方形和等腰梯形之分;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砖身与传统砖一样是个长方体形,其上表面有方形或长方形;砖身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砖,一般是用在建筑的直墙上的,称为墙砖;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砖身是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形,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砖,一般是用在拱形建筑上的,称之为拱砖;键槽层部分有砖键和砖槽,根据其横截面的形状来分:砖键分别有直角梯形键、小等腰梯形键、大等腰梯形键,砖槽分别有直角梯形槽(边槽)、小等腰梯形槽、大等腰梯形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直角梯形键可组合成一个大等腰梯形键,两个直角梯形槽可组合成一个大等腰梯形槽;每种相应的砖键与相应的砖槽的大小形状都相同,在砖的上下层中,砖键与砖槽为对应设置,左右对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该燕尾键槽砖由于采用了模具压制成形,所以砖厚度均匀,砖面平整,为组建时减小墙缝和组建平整美观的建筑墙面创造了条件。
2、该燕尾键槽砖组建成墙体后,可以在墙体侧面和拱形墙顶设置有抹灰挂孔,为背墙的抹灰创造了条件,墙灰不易脱落。
3、该燕尾键槽砖由于相应砖槽与砖键的大小和形状都接近相同,每种砖形与其周围的结构又具有二维或三维定位性,所以在砖键和砖槽倾角的相互配合下,它相似于古建中的榫卯结构,在建筑中形成的一个链式结构,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可增强建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虽结构简单,但它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将本新型的每一种砖,将它纵向或横向平分为二,它仍具有一定的可组合性;或将每一种砖纵向或横向延长,便会形成一种类似于本新型砖的较长型材,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长短的情况进行裁切,可用它做组合式梯子和建筑用的重型网架等。
5、本实用新型虽结构简单,但易于组合,对缝搭接非常规整,又便于建筑的塑形,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可制成空心或实心的儿童建筑玩具砖,及构建家具和装饰用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它不仅利用了建筑材料的抗压性,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建筑材料的抗拉性;还有在自然微动情况的适应性等,如果使用天然石材、或用铝酸盐或硅酸盐制成的本新型石砖、耐火砖、瓷砖、玻璃砖等来进行建筑,会使这些建筑的材料更广泛、更廉价,寿命更长、更牢固、跨度和承受力会更大、防火能力会更好等;如果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制成的本新型砖,如用工程塑料、金属泡沫砖组合成的写字台、衣柜等家具,这些家具不仅可储仓物品,在地震时它们还可起到保护人的作用等等;有望随时代切割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在以后的一些建筑中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以推进建筑行业技术的普及性,建筑队伍的普遍性,建筑造价的低廉性,建筑材料选择的广泛性,建筑速度的快捷性,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建筑寿命的长久性和牢固性,为人类实现对土地面积和生活空间的需求而发挥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底层起始墙砖。
图2表示顶层起始墙砖。
图3表示同向墙砖。
图4表示转向墙砖。
图5表示竖向拱砖。
图6表示横向拱砖。
图7表示竖转横拱砖。
图8表示横转竖拱砖。
图9表示竖向合顶拱砖。
图10表示横向合顶拱砖。
图11表示同向方式砖墙组建示意图。
图12表示转向方式砖墙组建示意图。
图13表示横向合顶方式拱建平面示意图。
图14表示竖向合顶方式拱建平面示意图。
图中:1-底层起始墙砖,2-顶层起始墙砖,3-同向墙砖,4-转向墙砖,5-竖向拱砖,6-横向拱砖,7-竖转横拱砖,8-横转竖拱砖,9-竖向合顶拱砖,10-横向合顶拱砖,11-直角梯形砖键,12-小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4-边槽,15-小等腰梯形砖槽,16-大等腰梯形砖槽,17-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8-长方体砖身,19-等腰梯形砖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燕尾键槽砖,包括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竖向合顶拱砖9、横向合顶拱砖10。
如图1所示,底层起始墙砖1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上层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它一般是在建筑的起始层使用的一种墙砖。
如图2所示,顶层起始墙砖2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上层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一般是在建筑的收尾层使用的一种墙砖。
如图3所示,同向墙砖3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上层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下层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建筑中主要使用的一种墙砖。
如图4所示,转向墙砖4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上层从前至后依次排列为横向的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6,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下层依次排列为纵向的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建筑中主要使用的一种墙砖。
如图5所示,竖向拱砖5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左层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为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右层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为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采用竖直方向插装的方式组建拱顶时,使用的一种拱砖。
如图6所示,横向拱砖6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左层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为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边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右层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采用横向插装的方式组建拱顶时,使用的一种拱砖。
如图7所示,竖转横拱砖7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左层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为横向的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右层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为纵向的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组建拱顶时,需要将竖直插装方向改为横向插装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拱砖。
如图8所示,横转竖拱砖8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即左层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为纵向的边槽(直角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大等腰梯形砖槽、小等腰梯形砖键、边槽(直角梯形砖槽);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右层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为横向的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组建拱顶时,需要将横向插装方向改为竖向插装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拱砖。
如图9所示,竖向合顶拱砖9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对称相同,为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为纵向的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组建拱顶时,需要用竖直插装的方式进行合顶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拱砖。
如图10所示,横向合顶拱砖10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以拱砖的等腰梯形砖身端面中心线17为正面,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对称相同,为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即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为横向的直角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大等腰梯形砖键、小等腰梯形砖槽、直角梯形砖键。它是组建拱顶时,需要用横向插装的方式进行合顶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拱砖。
其中,如图3、4、5、6,对于同向墙砖或者拱砖来说,小等腰梯形砖键12和小等腰梯形砖槽15的位置对应,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大等腰梯形砖槽16的位置对应,边槽14和直角梯形砖键11的位置对应。而且,两个边槽14正好能够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槽16,两个直角梯形砖键11正好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键13,小等腰梯形砖键12和小等腰梯形砖槽15配合,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大等腰梯形砖槽16配合。
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如图11所示,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及同向墙砖3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如图12所示,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转向墙砖4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当然,再形成墙体时同向墙砖3和转向墙砖4也可以混用,底层起始墙砖1和顶层起始墙砖2的位置可以颠倒。
如图13所示,以横向合顶拱砖10为中,其两侧采用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如图14所示,以竖向合顶拱砖9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应用,这些改进和应用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燕尾键槽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竖向合顶拱砖(9)、横向合顶拱砖(10);
所述底层起始墙砖(1)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
所述顶层起始墙砖(2)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同向墙砖(3)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转向墙砖(4)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6),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竖向拱砖(5)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向拱砖(6)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竖转横拱砖(7)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转竖拱砖(8)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竖向合顶拱砖(9)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向合顶拱砖(10)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其中,两个边槽(14)正好能够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槽(16),两个直角梯形砖键(11)正好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键(13),小等腰梯形砖键(12)和小等腰梯形砖槽(15)配合,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大等腰梯形砖槽(16)配合;
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
以竖向合顶拱砖(9)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以横向合顶拱砖(10)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2.一种燕尾键槽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
所述底层起始墙砖(1)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
所述顶层起始墙砖(2)是上下两层结构,包括作为下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同向墙砖(3)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转向墙砖(4)是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长方体砖身(18),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上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长方体砖身(18)的下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6),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其中,两个边槽(14)正好能够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槽(16),两个直角梯形砖键(11)正好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键(13),小等腰梯形砖键(12)和小等腰梯形砖槽(15)配合,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大等腰梯形砖槽(16)配合;
底层起始墙砖(1)、顶层起始墙砖(2)、同向墙砖(3)、转向墙砖(4)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墙体。
3.一种燕尾键槽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竖向合顶拱砖(9)、横向合顶拱砖(10);
所述竖向拱砖(5)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向拱砖(6)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竖转横拱砖(7)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横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转竖拱砖(8)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纵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两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之间形成大等腰梯形砖槽(16),每个小等腰梯形砖键(12)外侧形成边槽(14);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右层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竖向合顶拱砖(9)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两侧纵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纵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所述横向合顶拱砖(10)是左、中、右三层结构,包括作为中层的等腰梯形砖身(19),所述等腰梯形砖身(19)左层结构和右层结构相同,为上下横向对称设置有直角梯形砖键(11)、中间横向设置有大等腰梯形砖键(13),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直角梯形砖键(11)之间分别形成有对称的小等腰梯形砖槽(15);
其中,两个边槽(14)正好能够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槽(16),两个直角梯形砖键(11)正好构成一个大等腰梯形砖键(13),小等腰梯形砖键(12)和小等腰梯形砖槽(15)配合,大等腰梯形砖键(13)和大等腰梯形砖槽(16)配合;
以竖向合顶拱砖(9)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以横向合顶拱砖(10)为中,其两侧采用竖向拱砖(5)、横向拱砖(6)、竖转横拱砖(7)、横转竖拱砖(8)经过键槽配合后形成拱形墙顶。
CN201721825761.6U 2017-12-25 2017-12-25 燕尾键槽砖 Active CN207714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5761.6U CN207714602U (zh) 2017-12-25 2017-12-25 燕尾键槽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5761.6U CN207714602U (zh) 2017-12-25 2017-12-25 燕尾键槽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4602U true CN207714602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4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5761.6U Active CN207714602U (zh) 2017-12-25 2017-12-25 燕尾键槽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4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375A (zh) * 2020-01-06 2020-05-08 东台市宏大耐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点阵榫接式耐高温隔热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375A (zh) * 2020-01-06 2020-05-08 东台市宏大耐热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点阵榫接式耐高温隔热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2871U (zh) 一种预制轻钢龙骨框架增强微孔混凝土装配式墙板
CN102268902A (zh) 抗震节能保温砖
CN207714602U (zh) 燕尾键槽砖
CN208379891U (zh) 一种带有榫卯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抗震砌块
CN202611082U (zh) Z形多孔石面墙体砖及其搭接结构
CN201047130Y (zh) 复合保温空心砖
CN207032628U (zh) 建筑用空心砖
CN210032303U (zh) 适用于“十”字型交接的装配式砌块体系
CN204626698U (zh) 一种空心砖墙体
CN207144284U (zh) 轻质保温砖
CN103866880B (zh) 一种正六棱体抗震节能自保温隔音砌块墙体
CN207582795U (zh) 全腔囊高整稳优性能砼板式结构及腔囊结构及钢筋架构
CN208586845U (zh) 一种瓷砖
CN201865232U (zh) 凹凸型空心双功能砌块
CN209099621U (zh) 一种阻燃性好的混凝土砖块
CN201326236Y (zh) 防震砖
CN203230063U (zh) 墙体结构
CN213143579U (zh) 一种多孔隔音隔热自保温烧结空心砖
CN205875498U (zh) 一种新型房建保温砖
CN209780010U (zh) 一种高强度保温多孔砖
CN202044757U (zh) 空心魔方
CN203383389U (zh) 自保温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复合砌砖
CN220889272U (zh) 一种贴墙式玻璃砖、一种贴墙式玻璃墙
CN203334506U (zh) 一种侧面具有竖向矩形凸缘的抗震的建筑墙体砌块
CN211038066U (zh) 一种混凝土拼装干垒挡土砌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