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7111U - 粘虫诱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虫诱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7111U
CN207707111U CN201820047946.7U CN201820047946U CN207707111U CN 207707111 U CN207707111 U CN 207707111U CN 201820047946 U CN201820047946 U CN 201820047946U CN 207707111 U CN207707111 U CN 207707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thimna separata
liquid
fluid reservoir
traps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79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嵬
高月波
苏前富
周佳春
程志加
杨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00479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7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7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7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虫诱集装置,涉及粘虫防治技术领域。该粘虫诱集装置包括箱体、储液罐及发散槽。箱体侧壁上设有诱集孔;储液罐设置在箱体顶部;发散槽设置在箱体底部;发散槽通过补液管与储液罐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粘虫诱集装置,发散槽内盛有诱集液,用于诱集粘虫,粘虫由诱集孔进入,随着发散槽内的诱集液蒸发,储液罐内的诱集液自动通过补液管补入发散槽内,实现发散槽内的诱集液的自动补给,诱集液的一次配制即可使用较长时间,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应用简便,经济有效,能够实现糖醋诱蛾法在田间的大规模应用,能够完善针对于粘虫成虫的测报、防控技术,解决了防治粘虫所需人力过多的问题,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粘虫诱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粘虫诱集装置。
背景技术
粘虫是我国重要防治的农业害虫,其大发生时,常造成农作物生产的严重损失。对于粘虫发生危害的防治,成虫的发生测报及防治是重点。
目前,针对于粘虫成虫的测报方面,主要应用诱蛾器及灯光诱集的方式开展。诱蛾器是针对粘虫测报的一种传统工具,利用了粘虫对于糖醋液气味的趋性以诱集粘虫,相对于灯光诱集粘虫有着更好的效果,且有成本低廉、所需设备少、应用条件低等优势。
但是,应用诱蛾器诱集粘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糖醋液蒸发量较大,液体减少后,需要及时补充,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因其较高的人工成本投入,使得诱蛾器在应用上受限,无法适用于防治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虫诱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治粘虫所需人力过多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包括箱体、储液罐及发散槽;
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诱集孔;
所述储液罐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
所述发散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
所述发散槽通过补液管与所述储液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中空结构的箱体,天然具备诱虫区,即箱体内部为诱虫区,结构简单,并且,也便于储液罐和发散槽的设置,使得装置整体的组装更加地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状。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为长方体状。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储液罐与箱体在形状上统一,便于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有加液口。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加液口用于向储液罐内灌装诱集液,且还能够用于储液罐的内部清洗,使得储液罐内部的清洗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发散槽的顶部设有发散口。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发散槽内的诱集液由发散槽蒸发,发散槽的设置使得诱集液的蒸发量得到一定的保证,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补液管的数量为多个。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多个补液管共同将发散槽与储液罐连通,在发散槽内的诱集液蒸发的同时,保证储液罐内的诱集液能够实时地补入到发散槽内,使得发散槽内的液位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侧壁上还设有取虫口。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取虫口直接取虫,取虫口的设置,使得取虫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诱集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长方形的诱集孔,与外界的连通性更理想,有利于诱集液的蒸发及扩散。
进一步地,所述诱集孔的数量为多个。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多个诱集孔共同作用,使得诱集液能够快速散发,有助于提高装置的蒸发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虫诱集装置,储液罐和发散槽分别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发散槽通过补液管与储液罐连通,箱体侧壁上设有诱集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虫诱集装置,发散槽内盛有诱集液,用于诱集粘虫,粘虫由诱集孔进入,随着发散槽内的诱集液蒸发,储液罐内的诱集液自动通过补液管补入发散槽内,实现发散槽内的诱集液的自动补给,诱集液的一次配制即可使用较长时间,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应用简便,经济有效,能够实现糖醋诱蛾法在田间的大规模应用,能够完善针对于粘虫成虫的测报、防控技术,解决了防治粘虫所需人力过多的问题,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中的储液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中的发散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箱体; 200-储液罐; 300-发散槽;
400-补液管; 101-诱集孔; 102-取虫口;
201-加液口; 301-发散口; 302-清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虫诱集装置,包括箱体100、储液罐200及发散槽300;箱体100侧壁上设有诱集孔101;储液罐200设置在箱体100顶部;发散槽300设置在箱体100底部;发散槽300通过补液管400与储液罐20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罐200和发散槽300分别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和底部,发散槽300通过补液管400与储液罐200连通,箱体100侧壁上设有诱集孔101,发散槽300内盛有诱集液,用于诱集粘虫,粘虫由诱集孔101进入,随着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蒸发,储液罐200内的诱集液自动通过补液管400补入发散槽300内,实现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的自动补给,诱集液的一次配制即可使用较长时间,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应用简便,经济有效,能够实现糖醋诱蛾法在田间的大规模应用,能够完善针对于粘虫成虫的测报、防控技术,解决了防治粘虫所需人力过多的问题。
当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的液位低于补液管400的底端时,储液罐200内的诱集液自动由补液管400补入发散槽300内,实现诱集液的自动补给,只需在储液罐200内的诱集液消耗殆尽时,再向储液罐200内补入诱集液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补液管400的顶端不高于储液罐200的底部内壁,能够保证储液罐200内的诱集液尽可能多地补充到发散槽300内;补液管400的底端不低于发散槽300的顶部内壁,能够使得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的液位尽可能地高,保证发散槽300内具有足够多的诱集液。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箱体100为中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内部中空,箱体100顶部敞口,储液罐200卡接在箱体100顶部;箱体100底部封闭或者同样敞口,发散槽300套接在箱体100内部,位于箱体100底部,或者发散槽300固定连接在箱体100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结构的箱体100,天然形成诱虫区,即箱体100内部为诱虫区,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储液罐200和发散槽300的设置,使得装置整体的组装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箱体100为长方体状。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为长方体状,且为中空结构,储液罐200和发散槽300均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箱体100的内部,且分别位于箱体100的顶部和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长方体状的箱体10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储液罐200为长方体状。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罐200的截面形状与箱体10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罐200与箱体100在形状上统一,储液罐200便于组装到箱体100上。
同样地,发散槽300也为长方体状,其截面形状也与箱体10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可以理解,箱体100也可为其他形状,对应地,储液罐200和发散槽300的形状优选为与箱体100对应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图3所示,储液罐200的顶部设有加液口201。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在正常诱集粘虫时,加液口201为封闭状态,使得储液罐200整体上为密封结构,具体地,加液口201的直径为10cm。
在本实施例中,加液口201用于向储液罐200内灌装诱集液,且还能够用于储液罐200的内部清洗,使得储液罐200内部的清洗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所示,发散槽300的顶部设有发散口301。
在本实施例中,发散口301位于发散槽300的顶部中心位置。
具体地,发散口301的形状优选为与发散槽300的形状相匹配的长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由发散槽300蒸发,发散槽300的设置使得诱集液的蒸发量得到一定的保证,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
并且,发散槽300的顶部还设有清洗口302,清洗口302的形状为圆形;清洗口302的设置使得对发散槽300的清洗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补液管400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补液管400均匀设置在储液罐200与发散槽3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补液管400共同将发散槽300与储液罐200连通,在发散槽300内的诱集液蒸发的同时,保证储液罐200内的诱集液能够实时地补入到发散槽300内,使得发散槽300内的液位更加稳定。
具体地,补液管400的数量为4个,补液管400的顶端分别连接在储液罐200底部,且靠近储液罐200的四个角;补液管400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发散槽300的顶部,且靠近发散槽300的四个角。
可以理解,补液管400的数量及管径可根据实际的单位时间蒸发量而定。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箱体100侧壁上还设有取虫口102。
在本实施例中,取虫口102设置在箱体100的1个侧壁上,正常诱集时,取虫口102处于关闭状态;另外3个侧壁上均设有诱集孔10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取虫口102直接取虫,取虫口102的设置,使得取虫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诱集孔101的形状为长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诱集孔101竖向设置在箱体100的侧壁上;诱集孔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或者诱集孔101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具体地,诱集孔101的长优选为24cm,宽优选为5cm。
在本实施例中,长方形的诱集孔101,与外界的连通性更理想,有利于诱集液的蒸发及扩散。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诱集孔101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诱集孔101均匀地设置在箱体100的侧壁之上。
并且,位于箱体100的同一侧壁上的多个诱集孔101中,相邻诱集孔101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诱集孔101共同作用,使得诱集液能够快速散发,有助于提高装置的蒸发量。
本实施例的粘虫诱集装置,避免了传统的诱蛾器需频繁添加及配制诱集液的繁琐操作,填补了传统的诱蛾器在粘虫成虫测报及防治上的不足之处,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适合于基层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储液罐(200)及发散槽(300);
所述箱体(100)侧壁上设有诱集孔(101);
所述储液罐(20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顶部;
所述发散槽(30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底部;
所述发散槽(300)通过补液管(400)与所述储液罐(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为长方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200)为长方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200)的顶部设有加液口(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槽(300)的顶部设有发散口(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400)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侧壁上还设有取虫口(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孔(101)的形状为长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诱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孔(101)的数量为多个。
CN201820047946.7U 2018-01-11 2018-01-11 粘虫诱集装置 Active CN207707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946.7U CN207707111U (zh) 2018-01-11 2018-01-11 粘虫诱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946.7U CN207707111U (zh) 2018-01-11 2018-01-11 粘虫诱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7111U true CN207707111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7946.7U Active CN207707111U (zh) 2018-01-11 2018-01-11 粘虫诱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71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906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林炳雄 一种用于烟草储存过程中的虫害防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9060A (zh) * 2018-11-27 2019-04-16 林炳雄 一种用于烟草储存过程中的虫害防治装置
CN109619060B (zh) * 2018-11-27 2021-11-05 山东沂南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草储存过程中的虫害防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3092U (zh) 一种自动引诱杀虫器
CN214257702U (zh) 一种林业植保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07707111U (zh) 粘虫诱集装置
CN204949215U (zh) 一种农业用夜间捕虫器
CN10873890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大棚
CN112205374A (zh) 一种智能害虫诱捕器
CN209846019U (zh) 林业场地用害虫诱捕装置
CN104396916A (zh) 太阳能光伏有害昆虫防控车
CN203646367U (zh) 马蜂诱捕装置
CN204707795U (zh) 一种蚜茧蜂收集器固定装置
CN203735309U (zh) 智能电子杀蚊仪
CN211721593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04907622U (zh) 农业用杀虫装置
CN205196791U (zh) 一种太阳能灭虫装置
CN104521919A (zh) 一种蝗虫捕灭方法
CN204350919U (zh) 太阳能光伏有害昆虫防控车
CN207476455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保护的诱捕装置
CN204168920U (zh) 夜蛾诱捕器
CN103719058A (zh) 马蜂诱捕装置
CN208783606U (zh) 一种农用灭虫灯
CN206978495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灭虫装置
CN206402986U (zh) 一种无毒性园林用害虫诱捕灯
CN205813338U (zh) 一种捕虫器
CN218218930U (zh) 一种野外昆虫标本诱集装置
CN206238156U (zh) 一种中药种植基地的病虫害防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