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5882U -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5882U
CN207705882U CN201820018618.4U CN201820018618U CN207705882U CN 207705882 U CN207705882 U CN 207705882U CN 201820018618 U CN201820018618 U CN 201820018618U CN 207705882 U CN207705882 U CN 207705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wind
sensor
electric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86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明
李泽宇
葛玲
申玉
于涛
骆锐东
田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0186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5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5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58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支撑平台上;风机转轴转动时带动转子转动,与定子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整流,与太阳能板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统,浮子通过传动轴与上方的活塞装置相连,活塞装置与上方的发电机相连,发电机通过输电装置与电能处理系统相连;潮汐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浮体下方;传感器分布系统为平台上设置的各项传感器的集合;水下传感器组设于纵向布置的链条上,随海水的不同深度可拆卸地设置不同的传感器;电能处理系统设于浮体内部空腔内,对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转化而来的电能进行处理、存储和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属于海上供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装置,一般只可作为发电使用,无法作为海上供电的装置,也不具备海上数据监测和通讯的功能,因此功能比较单一,此外,现有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装置,在部件的设置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难以同时满足高灵活度和高自由度条件下的风、光、浪、流发电以及供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形成集风、光、浪、流发电,对内供电,对外充电,兼具海上数据监测与通讯的一体化平台。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包括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电能处理系统;所述主支撑体包括浮体1,浮体1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风力发电保护壳4、风机叶片5、风机转轴7、风电整流器8、太阳能板25、转子31、定子32、风光互补控制器34;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整流,与太阳能板25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34中;所述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统,包括输电装置10、发电机11、活塞装置13、浮子14;浮子14通过传动轴与上方的活塞装置13相连,活塞装置13与上方的发电机11相连,所述发电机11通过输电装置10与所述电能处理系统相连;在海面波浪的作用下,浮子14产生上下振动,带动活塞运动,将动力传给发电机11,发出电流,电流通过输电装置10流向电能处理系统;所述潮汐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浮体1下方,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轮叶片17、水轮发电机18、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所述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与电能处理系统相连;所述传感器分布系统为平台上设置的各项传感器的集合,浮体1周围固定设置传感器支撑板15,所述传感器支撑板15上采用散点分布的方式固定设置气温计26、空气质量仪29、气压计30;所述浮体1下部一圈固定设置水下传感器组19,水下传感器组设于纵向布置的链条上,随海水的不同深度可拆卸的地设置不同的传感器;浮体1上还设有与岸边和海岛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的信号发射仪27和信号接收仪28;所述电能处理系统设于浮体1内部空腔内,对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转化而来的电能进行处理、存储和输出。
进一步的,电能处理系统包括充电插座9、传感器供电器16、电线35、整流单元36、升压器37、传感器供电控制器38、充电稳定器39、充放电控制器40和蓄电池41;波浪能发电装置提供的电能依次通过整流单元36进行整流,流经升压器37进行升压,与其他三组发电装置的电能一起流入充放电控制器40,充放电控制器40对蓄电池41的充放电进行稳定控制;电能随后进入到蓄电池41进行储存;充电插座9通过充电稳定器39及电线35与蓄电池41连接;蓄电池41与所述传感器供电器16连接,传感器供电器16与各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三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及充电插座9呈相隔90度四点分布,相互之间配重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水下传感器组19呈链条状纵向分布,能够伸缩和拆卸,不同海水深度设置不同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叶片支撑板6,太阳能板底座24,风机叶片5与叶片支撑板6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下方固定设置锚链22,所述锚链22下部与锚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是集风、光、浪、流发电,对内供电,对外充电,兼具海上数据监测与通讯的一体化平台。
2)内部设置电能处理系统和充电装置,可为海上其它设备及船只等供电和充电,并且为可移动式充电,灵活度和自由度比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等装置更加高。
3)下方设置链条状纵向分布的水下传感器组,特点为可伸缩、可拆卸、可根据海水深度设定不同传感器,使监测指标更为专门化,使数据更为准确。
4)浮体周围设有散点式传感器组,可对各个方向的气象指标进行监测,使监测数据不受浮体位置和移动的影响,更加可靠。
5)三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与后面的充电装置呈90度四点分布,相互之间配重平衡,起到使整个平台平衡运行的作用。
6)结构设计合理,从而较好的实现了风、光、浪、流发电,对内供电,对外充电,以及海上数据监测与通讯的复合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的俯视图。
图4是电能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振荡浮子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风力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潮汐能发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浮体、2支撑平台、3防护架、4风力发电保护壳、5风机叶片、6叶片支撑板、7风机转轴、8风电整流器、9充电插座、10输电装置、11发电机、12发电机支撑板、13活塞装置、14浮子、15传感器支撑板、16传感器供电器、17水轮叶片、18水轮发电机、19水下传感器组、20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1支撑架、22锚链、23锚、24底座、25太阳能板、26气温计、27信号发射仪、28信号接收仪、29空气质量仪、30气压计、31转子、32定子、33气象传感器组、34风光互补控制器、35电线、36整流单元、37升压器、38传感器供电控制器、39充电稳定器、40充放电控制器、41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海洋多能集成供电平台,可进行自供电,也可为海上其它设备进行充电。由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联合供电,设置一整套电能处理系统以及充电装置,是多能集成的供电平台;就观测设备而言,在上方设有气象测量仪组,四周设置散点分布式传感器组,在底部水下设有纵向分布的传感器组平台。内部装有电能处理装置,可为其它海上工作设备充电和供电。
装置主要由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和电能处理及输出装置组成。
参见图2,主支撑体由浮体1、支撑平台2、防护架3、支撑架21组成,浮体1和支撑平台嵌套连接,支撑平台可以拆卸安装,对浮体内零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浮体内部装有电能处理系统。防护架3和支撑架21均焊接于浮体1上,分别对浮体上的设备和水下的发电机以及锚链起支撑保护作用。
参见图2-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4风力发电保护壳、5风机叶片、6叶片支撑板、7风机转轴、8风电整流器、24底座、25太阳能板、31转子、32定子和34风光互补控制器组成。风机叶片5与叶片支撑板6通过螺栓连接,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进行整流,与太阳能板25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34中,方便进行后面的电能处理。
参见图2-3,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统,主要由输电装置10、发电机11、发电机支撑板12、活塞装置13和浮子14组成。发电机11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板12上,支撑板12下方连有活塞装置13,浮子14通过传动轴与活塞相连。在海面波浪的作用下,浮子产生上下振动,带动活塞运动,从而将动力传给发电机11,发出电流。电流通过输电装置10流向后面的电能处理系统。三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与后面的充电装置呈90度四点分布,相互之间配重平衡,起到使整个平台平衡运行的作用。
参见图2、7,潮汐能发电装置主要由水轮叶片17、水轮发电机18、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组成。海中的潮流作用于叶片,使叶片转动,同时带动发电机运动,产生电流,由整流器进行整流,流向后面的电能处理系统。
参见图1-4,传感器分布系统为此平台上布置的各种传感器的集合,可对风、空气、天气、水文等自然要素进行监测和测量。主要由传感器支撑板15、水下传感器组19、气温计26、信号发射仪27、信号接收仪28、空气质量仪29、气压计30和气象传感器组33。其中,气温计、空气质量仪和气压计均分布于支撑板上,采用散点分布的方式,对不同区域和方向进行定向监测,使数据更为可靠;水下传感器组设于纵向布置的链条上,随海水的不同深度设置不同的传感器,同时,各个传感器均可拆卸和置换,可根据不同时间和不同海水状态进行不同传感器的替换,使海上诸多指标的监测更加精确和细致。同时,在浮体上设有信号发射仪和信号接收仪,可与岸边和海岛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完成对整片海域的观测。
参见图1、2、4,电能处理系统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空腔内,是对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转化而来的电能进行处理、储存和输出,是整个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模块。主要由充电插座9、传感器供电器16、电线35、整流单元36、升压器37、传感器供电控制器38、充电稳定器39、充放电控制器40和蓄电池41组成。波浪能发电装置提供的电能通过整流单元进行整流,然后流经升压器进行升压,然后与其他三组发电装置的电能一起流入充放电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可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稳定控制,确保输入和输出的电能足够有效安全。电能随后进入到蓄电池进行储存。充电时,电流从蓄电池中流出,通过充电稳定器而后进入充电插座,从而为外接的设备进行充电。充电稳定器可根据外接的具体设备进行调节,提供外接设备所需的电能。同时,蓄电池中的电能也流入到传感器供电控制器,此控制器可对外面分布的各种传感器进行供电控制,随后电流进入传感器供电器,准备给传感器组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利用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流能进行发电;能够为其它海上设备或者平台进行供电和充电;集成了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气压、空气质量的仪器以及水下纵向分布的传感器组,实现海上各种自然参数的观测,并设置信号发射和接收仪,可与海岛和岸边进行通讯交流和信息交换,并且上述功能均由自供电支持。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支撑体、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波浪能发电系统、潮汐能发电装置、传感器分布系统、电能处理系统;
所述主支撑体包括浮体(1),浮体(1)上设有支撑平台;
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包括风力发电保护壳(4)、风机叶片(5)、风机转轴(7)、风电整流器(8)、太阳能板(25)、转子(31)、定子(32)、风光互补控制器(34);风机转轴(7)转动时带动转子(31)转动,与定子(32)作用产生电流,通过风电整流器(8)整流,与太阳能板(25)产生的电流一起汇集到风光互补控制器(34)中;
所述波浪能发电系统为振荡浮子式发电系统,包括输电装置(10)、发电机(11)、活塞装置(13)、浮子(14);浮子(14)通过传动轴与上方的活塞装置(13)相连,活塞装置(13)与上方的发电机(11)相连,所述发电机(11)通过输电装置(10)与所述电能处理系统相连;在海面波浪的作用下,浮子(14)产生上下振动,带动活塞运动,将动力传给发电机(11),发出电流,电流通过输电装置(10)流向电能处理系统;
所述潮汐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浮体(1)下方,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轮叶片(17)、水轮发电机(18)、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所述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与电能处理系统相连;
所述传感器分布系统为平台上设置的各项传感器的集合,浮体(1)周围固定设置传感器支撑板(15),所述传感器支撑板(15)上采用散点分布的方式固定设置气温计(26)、空气质量仪(29)、气压计(30);所述浮体(1)下部一圈固定设置水下传感器组(19),水下传感器组设于纵向布置的链条上,随海水的不同深度可拆卸的地设置不同的传感器;浮体(1)上还设有与岸边和海岛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的信号发射仪(27)和信号接收仪(28);
所述电能处理系统设于浮体(1)内部空腔内,对来自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转化而来的电能进行处理、存储和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电能处理系统包括充电插座(9)、传感器供电器(16)、电线(35)、整流单元(36)、升压器(37)、传感器供电控制器(38)、充电稳定器(39)、充放电控制器(40)和蓄电池(41);波浪能发电装置提供的电能依次通过整流单元(36)进行整流,流经升压器(37)进行升压,与其他三组发电装置的电能一起流入充放电控制器(40),充放电控制器(40)对蓄电池(41)的充放电进行稳定控制;电能随后进入到蓄电池(41)进行储存;充电插座(9)通过充电稳定器(39)及电线(35)与蓄电池(41)连接;蓄电池(41)与所述传感器供电器(16)连接,传感器供电器(16)与各传感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三组振荡浮子发电装置及充电插座(9)呈相隔90度四点分布,相互之间配重平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传感器组(19)呈链条状纵向分布,能够伸缩和拆卸,不同海水深度设置不同的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还包括叶片支撑板(6),太阳能板底座(24),风机叶片(5)与叶片支撑板(6)通过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能发电整流器(20)下方固定设置锚链(22),所述锚链(22)下部与锚(23)连接。
CN201820018618.4U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5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618.4U CN207705882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618.4U CN207705882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5882U true CN207705882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3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861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5882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588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3294A (zh) * 2019-12-12 2020-02-21 北京致感致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漂式水下信息智能监测系统
CN111114698A (zh) * 2019-12-13 2020-05-08 浙江大学 一种太阳能、波浪能和涡激振动能联合发电的多功能浮标
CN112339923A (zh) * 2020-11-24 2021-02-0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浮动式海上充电平台
CN114826131A (zh) * 2022-06-28 2022-07-29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倾角的水上用光伏发电站
WO2022161127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海流能互补发电供能的海洋浮标及方法
CN117514577A (zh) * 2024-01-05 2024-02-06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适用于极端海况下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和保护方法
CN117514577B (zh) * 2024-01-05 2024-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适用于极端海况下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和保护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3294A (zh) * 2019-12-12 2020-02-21 北京致感致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漂式水下信息智能监测系统
CN111114698A (zh) * 2019-12-13 2020-05-08 浙江大学 一种太阳能、波浪能和涡激振动能联合发电的多功能浮标
CN112339923A (zh) * 2020-11-24 2021-02-0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浮动式海上充电平台
WO2022161127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海流能互补发电供能的海洋浮标及方法
CN114826131A (zh) * 2022-06-28 2022-07-29 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倾角的水上用光伏发电站
CN117514577A (zh) * 2024-01-05 2024-02-06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适用于极端海况下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和保护方法
CN117514577B (zh) * 2024-01-05 2024-05-31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一种适用于极端海况下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和保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4827A (zh)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CN207705882U (zh) 一种海上多能源集成发电供电监测平台
CN101922418B (zh) 海上风力及洋流发电系统
CN101300421B (zh) 涡轮机驱动电力产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963183A (zh) 自调节海流发电装置
EP2175127A2 (en) Wind turb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a wind turbine
AU2008281311A1 (en) Buoyancy hydro power generator and method
CN107956645A (zh) 一种风能和波浪能互补发电的海洋浮标
CN104655393B (zh) 一种简易风场模拟系统
CN208564859U (zh)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设备
CN205333310U (zh) 一种基于压缩空气恒压供水的模型水轮机测试装置
CN102943734B (zh) 一种智能发电系统
CN103573557A (zh) 潮汐风力一体发电机
CN111120208B (zh) 一种水力恒压储释能系统与智能调控方法
CN108252863A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风力发电装置
CN110318955A (zh) 一种陆地风力发电机组用叶片光影影响范围监控装置
CN202228266U (zh) 集风式风力发电机组
CN106549624B (zh) 一种海上浮式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Allmark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lab-scale tidal stream turbine for the study of dynamic device loading
CN111271212A (zh) 一种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和潮流能组合发电装置
CN107387316B (zh) 一种基于压力变送器的风机独立变桨控制系统
CN102072093B (zh) 移动升降式风力发电站
CN107939602A (zh) 一种风力水力联合发电装置
CN106640508A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7093286U (zh) 一种基于压力变送器的风机独立变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