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4418U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04418U CN207704418U CN201721869685.9U CN201721869685U CN207704418U CN 207704418 U CN207704418 U CN 207704418U CN 201721869685 U CN201721869685 U CN 201721869685U CN 207704418 U CN207704418 U CN 2077044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screen
- layer
- capacitive touch
- screen structure
- capaci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激光形成雕刻图案;所述雕刻图案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强信号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优化了结构,使工艺更为简单,能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成本,也使整机更为紧凑和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ITO(Indiumtinoxide,铟锡氧化物)具备极佳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其已广泛用于制作于液晶面板、触摸屏等显示面板。
目前,全激光工艺生产的电容式触摸屏,其天线净空区无法像黄光工艺那样全部去除多余的ITO金属层,为了不影响天线发射及接收信号,天线净空区采用激光将ITO层切割成尺寸2.22mm×2.22mm的小方块,使天线正常工作。其中,标准菱形ITO图形是触控面板Sensing ITO层(感应铟锡氧化物层)一种经典的图形结构,但由于2G、3G、4G、5G的信号不同、功率不同,目前的2.22mm×2.22mm的ITO金属层小方块不能满足信号发射的接收要求,导致信号被部分屏蔽,信噪比较低、抑制某些特殊光学折射导致图形显现的能力较弱,此外,对于离地悬空进行触摸操作的灵敏度也较低。
近几年,电容式触摸屏发展迅猛,行业内存在多种触摸屏结构。天线也是所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备的硬件,如何将两者硬件能有效的结合起来,手机和平板设计首先要保证信号好,即RF性能好;其次要保证音频性能好,话都听不清打什么电话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含了与天线相关的基于外观、主板、结构等的总体环境设计。由于外观、主板、结构、天线是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天线的预留空间及内部的RF环境需要设计十分合理,如此才能使天线性能优越。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如何更好的解决两个硬件的兼容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激光形成雕刻图案;所述雕刻图案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强信号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优化了结构,使工艺更为简单,能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成本,也使整机更为紧凑和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激光形成雕刻图案;
所述雕刻图案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包括感应层、驱动层。
优选地,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基材。
优选地,所述玻璃基材包括:玻璃盖板、光学胶层、玻璃层;
所述玻璃层的顶面贴合所述驱动层,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盖板。
优选地,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设置于功能片上,所述功能片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功能片为双面矩形结构,所述感应层及所述驱动层的走线分布在所述功能片的两边,剩下的两边为所述天线净空区,天线丝印在所述天线净空区;
所述功能片上设有柔性电路板,其上具有集成电路,所述天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
优选地,所述天线远离所述感应层及所述驱动层的走线。
优选地,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布线时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
优选地,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布线时转弯处采用圆弧处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激光形成雕刻图案;所述雕刻图案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强信号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优化了结构,使工艺更为简单,能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成本,也使整机更为紧凑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天线净空区;
12-雕刻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种”、“所述”、“该”等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A、B、C、D等来描述,但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A也可以被称为B,类似地,C也可以被称为D。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当……时”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如果”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贴合”、“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智能手表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并假设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均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应用场景相互参照即可。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11激光形成雕刻图案12;
所述雕刻图案12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
由于ITO(Indiumtinoxide,铟锡氧化物)具备极佳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其已广泛用于制作于液晶面板、触摸屏等显示面板。
目前,全激光工艺生产的电容式触摸屏,其天线净空区11无法像黄光工艺那样全部去除多余的ITO金属层,为了不影响天线发射及接收信号,天线净空区11采用激光将ITO层切割成尺寸2.22mm×2.22mm的小方块,使天线正常工作。其中,标准菱形ITO图形是触控面板Sensing ITO层(感应铟锡氧化物层)一种经典的图形结构,但由于2G、3G、4G、5G的信号不同、功率不同,目前的2.22mm×2.22mm的ITO金属层小方块不能满足信号发射的接收要求,导致信号被部分屏蔽,信噪比较低、抑制某些特殊光学折射导致图形显现的能力较弱,此外,对于离地悬空进行触摸操作的灵敏度也较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11激光形成雕刻图案12,雕刻图案12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强信号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优化了结构,使工艺更为简单,能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成本,也使整机更为紧凑和美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包括感应层、驱动层。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基材。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包括感应层、驱动层。
所述玻璃基材包括:玻璃盖板、光学胶层、玻璃层;
所述玻璃层的顶面贴合所述驱动层,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该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玻璃盖板、氧化铟锡感应层和氧化铟锡驱动层,其中氧化铟锡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氧化铟锡感应层,氧化铟锡感应层的顶面贴合玻璃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该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玻璃盖板、光学胶层、氧化铟锡感应层、氧化铟锡驱动层和玻璃层,其中玻璃层的顶面贴合氧化铟锡驱动层,氧化铟锡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氧化铟锡感应层,氧化铟锡感应层顶面贴合光学胶层,光学胶层的顶面贴合玻璃盖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设置于功能片(sensor)上,所述功能片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所述功能片为双面矩形结构,所述氧化铟锡感应层及所述氧化铟锡驱动层的走线分布在所述功能片的两边,剩下的两边为所述天线净空区11,天线丝印在所述天线净空区11;所述功能片上设有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其上具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所述天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远离所述感应层及所述驱动层的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RF)布线时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布线时转弯处采用圆弧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由玻璃基板及功能片贴合在一起,功能片上方设有ITO图案层,ITO图案层设有感应层及驱动层,该功能片为双面矩形结构,感应层及驱动层的走线分布在功能片的两个边,剩下的两边为天线净空区11,天线丝印在净空区,否则会产生干扰,该功能片上设有FPC,FPC上具有IC,所述天线通过FPC连接到IC的引脚。
两边走线不能平行重叠,且符合电容式触摸要求。
天线要远离电容屏上感应层和驱动层的走线,天线布线符合天线的阻值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层多点式触摸屏结构,在功能片上,位置A布着电容屏感应层走线,位置B布着电容屏驱动层走线,这两层走线采用的是银粉为材质的银浆走线,工艺上采用印刷制程来实现,位置C和位置D是天线净空区11,此区域就可将天线的走线布置在此,其走线采用的是以铜粉为材质的铜浆走线,工艺上也是采用印刷制程来实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六层板目前的大部份以第三层做完整的地参考面),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从RF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净空区的中间层,设计在TOP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天线RF馈电焊盘应采用圆角矩形盘,通常尺寸为3×4mm,焊盘含周边≥0.8mm的面积下净空区所有层面不布铜。双馈点时RF与地焊盘的中心距应在4~5mm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设计在电容屏的净空区,使二者有效结合降低了成本,结构也更趋合理。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一、工作原理
电容屏要实现多点触控,靠的就是增加互电容的电极,简单地说,就是将屏幕分块,在每一个区域里设置一组互电容模块都是独立工作,所以电容屏就可以独立检测到各区域的触控情况,进行处理后,简单地实现多点触控。
电容技术触摸面板CTP(Capacity Touch Panel)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
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可以达到99%的精确度,具备小于3ms的响应速度。
二、分类
电容式触摸屏的类型分为表面式电容触摸屏和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两种。
常用的是表面式电容触摸屏,它的工作原理简单、价格低廉、设计的电路简单,但难实现多点触控。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却具有多指触控的功能。这两种电容式触摸屏都具有透光率高、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缺点是:随着温度、湿度的变化,电容值会发生变化,导致工作稳定性差,时常会有漂移现象,需要经常校对屏幕,且不可佩戴普通手套进行触摸定位。
投射电容屏可分为自电容屏和互电容屏两种类型,较常见的互电容屏为例,内部由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组成,驱动电极发出低电压高频信号投射到接收电极形成稳定的电流,当人体接触到电容屏时,由于人体接地,手指与电容屏就形成一个等效电容,而高频信号可以通过这一等效电容流入地线,这样,接收端所接收的电荷量减小,而当手指越靠近发射端时,电荷减小越明显,最后根据接收端所接收的电流强度来确定所触碰的点。
在玻璃表面用ITO制作成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这些横向和纵向的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这个电容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电容,也就是电极对地的电容。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屏体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
在触摸检测时,自电容屏依次分别检测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电容的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的触摸坐标。自电容的扫描方式,相当于把触摸屏上的触摸点分别投影到X轴和Y轴方向,然后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计算出坐标,最后组合成触摸点的坐标。
如果是单点触摸,则在X轴和Y轴方向的投影都是唯一的,组合出的坐标也是唯一的如果在触摸屏上有两点触摸并且这两点不在同一X方向或者同一Y方向,则在X和Y方向分别有两个投影,则组合出4个坐标。显然,只有两个坐标是真实的,另外两个就是俗称的“鬼点”。因此,自电容屏无法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摸。
互电容屏也是在玻璃表面用ITO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它与自电容屏的区别在于,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也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电容的两极。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互电容屏的优点是布线较少,而且能同时识别和区分多个触点之间的差异,自电容屏也可感测多个触点,不过由于信号本身模糊,故不能区分。此外,互电容屏的感应方案还有速度快和功耗低的优势,因为其能同时测量一条驱动线路上的所有节点,所以可减少50%的采集周期数。这种双电极式结构具有自我屏蔽外部噪声的功能,在一定功率级上可提高信号稳定性。
在任何情况下,触摸位置都是通过测量X电极和Y电极之间信号改变量的分配来确定的,随后会使用数学算法处理这些己改变的信号电平,以确定触摸点的XY坐标。
三、结构组成
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是:基板为一个单层有机玻璃,在有机玻璃的内外表面分别均匀的锻上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分别在外表面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四个角上锥上一个狭长的电极。其工作原理是:当手指触摸电容式触摸屏时,在工作面接通高频信号,此时手指与触摸屏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这相当于导体,因为工作面上有高频信号,手指触摸时在触摸点吸走一个小电流,这个小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流出,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直线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计算,即可得出接触点坐标值。
电容式触控屏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由四层复合屏构成的屏体:最外层是玻璃保护层,接着是导电层,第三层是不导电的玻璃屏,最内的第四层也是导电层。最内导电层是屏蔽层,起到屏蔽内部电气信号的作用,中间的导电层是整个触控屏的关键部分,四个角或四条边上有直接的引线,负责触控点位置的检测。
其中最上面的覆盖层是钢化玻璃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的优势在于触摸屏可以做到更薄,另一方面也比现有的塑料和玻璃材质更加便宜。绝缘层是玻璃(0.4~1mm)、有机薄膜(10~100um)、粘合剂、空气层。其中最重要的一层是氧化铟锡(ITO)层,ITO的典型厚度50~100nm,其方块电阻大约100~300欧姆范围。ITO的工艺三维结构对电容式触摸屏的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到触摸屏的2个重要电容参数:感应电容(手指与上层ITO)和寄生电容(上下层ITO之间,下层ITO与显示屏幕之间)。
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同时透光率更高,也能更好地支持多点触控。
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反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电容触摸屏的双玻璃不但能保护导体及感应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对触摸屏造成影响,就算屏幕沾有污秽、尘埃或油渍,电容式触摸屏依然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
由于电容随接触面积、介质的介电的不同而变化,故其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该种触摸屏适用于系统开发的调试阶段。
四、技术指标
精确度:99%的准确度。
材质:完全防刮玻璃材质(莫氏硬度7H),不易受尖物刮伤及磨损,不受常见污染源的影响,如水、火、辐射、静电、灰尘或油污等。兼具护目镜之护眼功能。
灵敏度:小于两盎司的施力即可感应,小于3ms的快速回应。
清晰度:三种表面处理(Polish,Etch,Industrial)可供选择。SMT控制器的MTBF大于572,600小时(每MILHANDBOOK-217-F1)。
触摸寿命:任何一点可承受大于5000万次的触摸,一次校正后游标不飘移。
电容触控技术是利用手指近接电容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电容变化的触控技术。电容触控有两个重要电容参数,其一是手指和上层感测材质(例如ITO)之间的感应电容,其二是感测材质之间(例如ITO上下层)或感测材质与光学面板之间(例如ITO和LCD)的寄生电容。
导体与导体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而当手指导体接近不同电压的感测导体时,也会产生感应电容变化。电容感测效应便是如何在较大的寄生电容值(30pico Farad;pF)下,侦测到0。1~2个pF单位微小的感应电容变化。电容触控技术较为稳定、可靠度高,藉由人体该身就是一个电容体的特性,在接触触控面板时所产生的电容变化达到感测触控效果。传感器设计可以是单面ITO图形,用于最低功能性接口,例如单触摸点用于大型虚拟按钮、滑块等应用,不过更常见的实施方案是两层设计(单独的X和Y层),这便需要复杂度更高的性能和精准度。
五、数据处理
电容式触摸屏接收到触摸信号之后,将触摸数据转换成电脉冲,传送到触摸屏控制IC进行处理。信号先经过一个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放大,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和解调,最后送到一个DSP进行数据处理。
电容式触摸屏一般有M+N(M列N行)个物理电容触摸传感器。这M+N个相互交错的传感器组成了M×N个电容感应点,当用户的手指接近触摸屏的时候,其电容会随之改变。传感器的间隔(也就是相邻行或列间的距离)通常在几个毫米左右,这个间隔距离决定了触摸屏的物理分辨率M×N。
电容式触摸屏模块和LCD模块间的坐标系是完全不同的。LCD模块的像素坐标一般由它的分辨率决定,比如,一块WVGA的屏,它的分辨率为800×480,也就是说有800行,每行480个RGB像素。从而,一个具体位置可以由X和Y方向上像素点(x,y)来确定。而电容式触摸屏模块则是根据其X和Y的方向上的原始物理尺寸来确定坐标系的。两坐标系间必须存在一个合理的映射方法,才可以保证输入和输出操作的正确性。
所以,触摸屏控制IC的DSP处理器还得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电容式触摸屏模块和LCD模块间的像素映射转换,从而确保在触摸屏上感应到用户的触摸点就是用户所指的点。
另外,为了保持触摸坐标的稳定,触摸屏控制IC需要进一步处理触摸点的抖动,包括手指的抖动与电容数据的噪声,并根据坐标的变化来改变低通滤波器的滤波系数,实现对坐标的平滑处理。
最后,在把数据传到主机之前,还得使用软件分析数据,确定每次触摸是为了使用什么功能。这一过程包含确定屏幕上被触摸的区域大小、形状和位置。如果有必要,处理器会将相似的触摸整理分组。如果用户移动手指,处理器就会计算用户触摸的起点和终点间的差别。
六、优点
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而不需要压力来产生信号。
电容触摸屏在生产后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电阻技术需要常规的校正。
电容方案的寿命会长些,因为电容触摸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动。电阻触摸屏中,上层的ITO薄膜需要足够薄才能有弹性,以便向下弯曲接触到下面的ITO薄膜。
电容技术在光损失和系统功耗上优于电阻技术。
选择电容技术还是电阻技术主要取决于触碰萤幕的物体。如果是手指触碰,电容触摸屏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需要触笔,不管是塑胶还是金属的,电阻触摸屏可以胜任。电容触摸屏也可以使用触笔,但是需要特制的触笔来配合。
表面电容式可以用于大尺寸触摸屏,并且相成该也较低,但时下无法支持手势识别:感应电容式主要用于中小尺寸触摸屏,并且可以支持手势识别。
电容式技术耐磨损、寿命长,用户使用时维护成本低,因此生产厂家的整体运营费用可被进一步降低。
电容式触摸屏就是可以支持多点触控技术,而且不像电阻式触摸屏反应迟钝并且不易磨损。
七、缺点
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流: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漂移: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摸屏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摸屏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会漂移,使用者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摸屏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
其他: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系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系,电容触摸屏采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复杂。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准。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包括:玻璃基材、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的氧化铟锡导电薄膜;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在所述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的天线净空区激光形成雕刻图案;
所述雕刻图案为多个并排或并列布置的,尺寸在1.59mm×1.59mm以下的菱形或正方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包括感应层、驱动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基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基材包括:玻璃盖板、光学胶层、玻璃层;
所述玻璃层的顶面贴合所述驱动层,所述驱动层的顶面贴合所述感应层,所述感应层的顶面贴合所述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的顶面贴合所述玻璃盖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铟锡导电薄膜设置于功能片上,所述功能片与所述玻璃基材贴合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片为双面矩形结构,所述感应层及所述驱动层的走线分布在所述功能片的两边,剩下的两边为所述天线净空区,天线丝印在所述天线净空区;
所述功能片上设有柔性电路板,其上具有集成电路,所述天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远离所述感应层及所述驱动层的走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布线时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的布线在关联射频布线时转弯处采用圆弧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9685.9U CN207704418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9685.9U CN207704418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04418U true CN207704418U (zh) | 2018-08-07 |
Family
ID=6302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9685.9U Active CN207704418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044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4857A (zh) * | 2019-08-05 | 2019-11-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21869685.9U patent/CN2077044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4857A (zh) * | 2019-08-05 | 2019-11-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WO2021022940A1 (zh) * | 2019-08-05 | 2021-02-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 |
CN110444857B (zh) * | 2019-08-05 | 2021-07-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 |
US12015192B2 (en) | 2019-08-05 | 2024-06-18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Terminal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66295U (zh) | 智能手机 | |
CN105302398B (zh) | 触摸输入装置及电极片 | |
CN207965848U (zh) | 触摸输入装置 | |
CN100403243C (zh) | 数字电阻型触摸面板 | |
WO2017045382A1 (zh) | 触摸屏及其压力触控检测方法 | |
CN201247458Y (zh) | 一种具有双模式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 |
US20080231605A1 (en) | Compound touch panel | |
TWI394067B (zh) | Multi - sensor touchpad | |
JP2008217784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1667085A (zh) | 双模式输入装置 | |
WO2015154361A1 (zh) |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20200333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 |
CN105308541A (zh) | 传感阵列的场线中继器(flr)结构 | |
CN203759677U (zh) |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2722295A (zh) | 一种触摸屏 | |
TWI409684B (zh) | 電容式觸控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3084702U (zh) | 电磁感应天线基板、复合基板、电磁输入装置及具触控与书写输入功能的装置 | |
CN206003066U (zh) | 智能手机 | |
EP3796137A1 (en) |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207704418U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结构 | |
CN202404565U (zh) | 层叠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 |
CN104915045B (zh) | 基于触控笔的触摸屏及其透明导电膜、触控移动终端 | |
CN202383648U (zh) | 单层玻璃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显示屏结构 | |
CN105487738B (zh) | 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 |
GB2456311A (en) | Compound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