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7968U - 救生手环 - Google Patents

救生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7968U
CN207697968U CN201721280569.3U CN201721280569U CN207697968U CN 207697968 U CN207697968 U CN 207697968U CN 201721280569 U CN201721280569 U CN 201721280569U CN 207697968 U CN207697968 U CN 207697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let
gas cylinder
thimble
lifesaving
sleev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05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泳
陈冠颖
梁智伟
杨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805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7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7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7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救生领域,公开了一种救生手环。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的救生手环,一方面可通过翻盖的方式,利用杠杆原理及借助扭簧的形变恢复特性,使顶针撞击延伸部撞击顶针的受击部,进而可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去联动顶针刺破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使高压气体泄漏出来并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实现有效救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是采用开壳方式联动顶针,不但可确保膨胀气囊撑破手环,还可以利用气囊的膨胀形态撑开手环壳,使顶针撞击延伸部与顶针的受击部一直相抵,防止顶针会因高压气体的作用而向外弹出。此外,还可使手环本体具有体积小巧和美观大方的特点,并减小手环本体在水中的阻力,方便佩戴使用。

Description

救生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救生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的救生手环。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不但可以减肥,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心肺功能,而且能锻炼肌肉,尤其是坚持有规律的强化训练,几个月的功夫便效果明显,在水中人的骨骼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这对于挺拔的身材很有好处,于此同时,游泳还可以增强心肌功能,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在其中,耗能多,血液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但是,如果游泳的同时不注意安全的话,极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游泳时难免会发生危险的情况,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人),卫生局估计的实际数字可能还要高一倍。哪怕是优秀的游泳健将,也会突然面临紧急情况无法自救而溺水身亡的风险,熟悉水性的人通常不会携带救生圈下水,不会水性的人如果随身携带救生圈,因救生圈体积通常较大,且容易破损,故携带及其不方便,并且影响了不会水性的人学习游泳效果。
基于上述背景,可见游泳安全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佩戴在手腕上的救生手环,其通过顶针刺穿高压气瓶的方式,来开启对内置压缩膨胀气囊的充气,实现自救目的。但是现有的救生手环仍存在如下问题:(1)它们一般是通过拉杆方式联动顶针刺穿高压气瓶,不能做到轻松开启,即由于力量不够,可能导致顶针无法成功刺穿高压气瓶,导致充气开启失败;(2)在通过拉杆方式开启充气后,需等待膨胀气囊冲到一定程度才能撑破救生手环的外壳,有时会导致外壳撑破失败;(3)现有救生手环没有考虑顶针防弹出的设计,由于气瓶高压气体的作用,很容易导致顶针向外弹出;(4) 现有救生手环通常是高压气瓶和膨胀气囊分离式设计,不仅体积大,还增加了在水中的阻力,不易携带,此外也不美观大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救生手环所存在的诸多使用不便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救生手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救生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手环本体左右两侧的柔性表带,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容腔壳和手环盖,其中,在所述手环容腔壳的容腔内部容纳有高压气瓶、三通连接件和顶针;
所述高压气瓶、所述三通连接件和所述顶针沿从后至前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密封,所述三通连接件的后端面开设有气瓶套接孔,所述三通连接件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的气囊套接孔,所述三通连接件的前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气瓶套接孔同轴且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的顶针插入孔,所述顶针包括位于前端的受击部、位于中端的连接杆和位于后端的且可刺破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的尖刺部;
所述气瓶套接孔紧密连接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部,所述气囊套接孔紧密连接膨胀气囊的囊口端部,所述顶针的连接杆和尖刺部插入所述顶针插入孔,且使所述受击部伸出所述手环容腔壳的前端壳体,使所述尖刺部对准且靠近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同时在所述连接杆上套有弹性密封圈;
所述手环盖的前端部通过铰接销与所述手环容腔壳的前端壳体活动铰接,并在所述手环盖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撞击所述受击部的顶针撞击延伸部,在所述手环盖的后端部设有弹性卡片,同时在所述铰接销上套有扭簧,并使所述扭簧的其中一扭臂与所述手环盖相抵,使所述扭簧的另一扭臂与所述三通连接件相抵;
当所述手环容腔壳与所述手环盖闭合时,所述弹性卡片与所述手环容腔壳的后端内壳面相抵,所述膨胀气囊处于无气压缩状态且位于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所述扭簧处于扭曲形变状态。
优化的,所述气瓶套接孔设为内螺纹孔,同时在所述瓶口端部的外周表面设有可与所述气瓶套接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手环容腔壳的后端壳体中开有气瓶插入孔;所述高压气瓶在螺纹连接所述气瓶套接孔时,使所述高压气瓶的瓶底端部伸出所述气瓶插入孔。
优化的,所述气囊套接孔设为内螺纹孔,所述囊口端部通过内置的螺钉卡件紧密连接所述气囊套接孔,其中,在所述螺钉卡件的轴心线上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二通气孔。
优化的,在所述顶针插入孔的内壁面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弹性密封圈的环形限位槽。
优化的,所述尖刺部为空心管,并在该空心管的前端壁体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
优化的,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弹性密封圈套在所述环形卡槽中。
优化的,所述膨胀气囊为环形气囊体。
优化的,在所述膨胀气囊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LED闪烁灯。
优化的,所述扭簧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套在所述铰接销的左右两端。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救生手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救生手环,一方面可通过翻盖的方式,利用杠杆原理使顶针撞击延伸部撞击顶针的受击部,另一方面可借助扭簧的形变恢复特性,使手环盖在翻开一定幅度后,省力地或自动地联动顶针撞击延伸部撞击顶针的受击部,进而可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去联动顶针刺破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使高压气体泄漏出来并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实现有效救生的目的;(2)由于是采用开壳方式联动顶针,不但可确保膨胀气囊撑破手环,还可以利用气囊的膨胀形态撑开手环壳,使顶针撞击延伸部与顶针的受击部一直相抵,防止顶针会因高压气体的作用而向外弹出; (3)通过将高压气瓶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膨胀气囊均内置在手环本体中,不但可使手环本体具有体积小巧和美观大方的特点,还可减小手环本体在水中的阻力,方便佩戴使用;(4)通过采用具有环形状结构的膨胀气囊,可方便溺水者将手臂伸入中心圆洞中,节省体力,防止溺水者因体力不支导致气囊滑走,避免再次发生不必要的二次溺水事件;(5)通过将顶针的尖刺部设计为在管壁开有通气孔的空心管结构,可以使高压气体更快的泄漏出来,实现快速充气,节约溺水者上浮自救的时间;(6)通过在膨胀气囊的外表面布置LED闪烁灯,可以利于在夜间溺水时,更容易被搜救者发现;(7)所述救生手环还具有气密性高、高压气瓶易更换、顶针可安装限位、顶针联动平衡性好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在充气开启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中三通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中顶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手环容腔壳;101-气瓶插入孔;2-手环盖;201-顶针撞击延伸部;202-弹性卡片;3-高压气瓶;301-瓶口端部;302-瓶底端部;4-三通连接件;401-气瓶套接孔;402-气囊套接孔;403-顶针插入孔;404-环形限位槽; 5-顶针;501-受击部;502-连接杆;503-尖刺部;504-第一通气孔;505-环形卡槽;6-膨胀气囊;601-囊口端部;602-LED闪烁灯;7-弹性密封圈;8-铰接销; 9-扭簧;10-柔性表带;11-螺钉卡件;111-第二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 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在充气开启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中三通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生手环中顶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救生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手环本体左右两侧的柔性表带10,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容腔壳1和手环盖2,其中,在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容腔内部容纳有高压气瓶3、三通连接件4和顶针5;
所述高压气瓶3、所述三通连接件4和所述顶针5沿从后至前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密封,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后端面开设有气瓶套接孔401,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的气囊套接孔402,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前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同轴且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的顶针插入孔403,所述顶针5包括位于前端的受击部501、位于中端的连接杆502和位于后端的且可刺破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的尖刺部503;
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紧密连接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部301,所述气囊套接孔402紧密连接膨胀气囊6的囊口端部601,所述顶针5的连接杆502和尖刺部503 插入所述顶针插入孔403,且使所述受击部501伸出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前端壳体,使所述尖刺部503对准且靠近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同时在所述连接杆502 上套有弹性密封圈7;
所述手环盖2的前端部通过铰接销8与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前端壳体活动铰接,并在所述手环盖2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撞击所述受击部501的顶针撞击延伸部201,在所述手环盖2的后端部设有弹性卡片202,同时在所述铰接销8上套有扭簧9,并使所述扭簧9的其中一扭臂与所述手环盖2相抵,使所述扭簧9的另一扭臂与所述三通连接件4相抵;
当所述手环容腔壳1与所述手环盖2闭合时,所述弹性卡片202与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后端内壳面相抵,所述膨胀气囊6处于无气压缩状态且位于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所述扭簧9处于扭曲形变状态。
如图1~4所示,所述柔性表带10用于实现手腕佩戴。所述手环本体为由所述手环容腔壳1和所述手环盖2构成的可翻盖盒体,由于在闭合时,所述弹性卡片202与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后端内壳面相抵,即可利用由所述弹性卡片202 产生的形变弹力维持两者的有效闭合,又可以方便实现翻盖操作,确保产品的有效性。所述高压气瓶3用于存储高压气体。所述三通连接件4用于为所述顶针5 提供线性导轨(通过所述顶针插入孔403实现),实现对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的准确刺破,并在刺破后将泄漏出的高压气体导入所述膨胀气囊6(通过介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与所述气囊套接孔402之间的通道实现)。所述扭簧9用于存储动能,以便在所述手环盖2翻开一定幅度后,省力地或自动地联动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撞击所述顶针5的受击部501。
所述救生手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翻开所述手环盖2后,联动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同时释放所述扭簧9,进一步联动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使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撞击所述顶针5的受击部501,进而联动所述尖刺部503 向后移动并刺破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使高压气体泄漏出来并对所述膨胀气囊6进行充气,最终实现有效救生的目的。
由此通过前述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描述,一方面可通过翻盖的方式,利用杠杆原理及借助扭簧的形变恢复特性,使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撞击所述顶针5 的受击部501,进而可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去联动所述顶针5刺破所述高压气瓶3 的瓶口端面,使高压气体泄漏出来并对所述膨胀气囊6进行充气,实现有效救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是采用开壳方式联动所述顶针5,不但可确保所述膨胀气囊6撑破手环,还可以利用气囊的膨胀形态撑开所述手环壳2,使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与所述顶针5的受击部501一直相抵,防止所述顶针5会因高压气体的作用而向外弹出。此外,通过将所述高压气瓶3和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膨胀气囊6均内置在手环本体中,不但可使手环本体具有体积小巧和美观大方的特点,还可减小手环本体在水中的阻力,方便佩戴使用。
优化的,所述气瓶套接孔401设为内螺纹孔,同时在所述瓶口端部301的外周表面设有可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如图1和3所示,通过前述设计,不但可以方便安装所述高压气瓶3,还可以确保所述三通连接件4与所述高压气瓶3的连通密封性。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后端壳体中开有气瓶插入孔101;所述高压气瓶3在螺纹连接所述气瓶套接孔401时,使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底端部302伸出所述气瓶插入孔101。如图2所示,由此还可以在不翻盖的情况下,方便安装或更换所述高压气瓶3。
优化的,所述气囊套接孔402设为内螺纹孔,所述囊口端部601通过内置的螺钉卡件11紧密连接所述气囊套接孔402,其中,在所述螺钉卡件11的轴心线上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二通气孔111。如图1和3所示,通过前述设计,不但可以方便安装所述膨胀气囊6,还可以确保所述三通连接件4与所述膨胀气囊6的连通密封性。
优化的,在所述顶针插入孔403的内壁面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弹性密封圈7 的环形限位槽404。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所述环形限位槽404,可以对所述弹性密封圈7进行安装限位,确保所述顶针5的连接杆502和尖刺部503能够插入合适的深度(即靠近但不刺破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方便产品组装。
优化的,所述尖刺部503为空心管,并在该空心管的前端壁体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504。如图3和4所示,在该空心管的前端壁体(在本实施例中,前后、左右方向均同一为在图2中所示的坐标系方向)中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通气孔504,由此通过将所述顶针5的尖刺部503设计为在管壁开有通气孔的空心管结构,可以使高压气体更快的泄漏出来,实现快速充气,节约溺水者上浮自救的时间。
优化的,在所述连接杆502设有环形卡槽505,所述弹性密封圈7卡在所述环形卡槽505中。如图3和4所示,通过设置所述环形卡槽505,可以防止所述弹性密封圈7在所述连接杆502上来回移动,实现定位目的。
优化的,所述膨胀气囊6为环形气囊体。如图1所示,该环形气囊体为椭圆环形气囊体,由此通过采用具有环形状结构的膨胀气囊6,可方便溺水者将手臂伸入中心圆洞中,节省体力,防止溺水者因体力不支导致气囊滑走,避免再次发生不必要的二次溺水事件。
优化的,在所述膨胀气囊6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LED闪烁灯602。如图1所示,通过在所述膨胀气囊6的外表面布置所述LED闪烁灯602(需要配置串联所述LED 闪烁灯602的蓄电池和启动开关),可以利于在夜间溺水时,更容易被搜救者发现。
优化的,所述扭簧9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套在所述铰接销8的左右两端。通过前述设计,可以确保联动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的平衡性,使所述顶针撞击延伸部201准确撞击所述受击部501。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救生手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救生手环,一方面可通过翻盖的方式,利用杠杆原理使顶针撞击延伸部撞击顶针的受击部,另一方面可借助扭簧的形变恢复特性,使手环盖在翻开一定幅度后,省力地或自动地联动顶针撞击延伸部撞击顶针的受击部,进而可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去联动顶针刺破高压气瓶的瓶口端面,使高压气体泄漏出来并对膨胀气囊进行充气,实现有效救生的目的;(2)由于是采用开壳方式联动顶针,不但可确保膨胀气囊撑破手环,还可以利用气囊的膨胀形态撑开手环壳,使顶针撞击延伸部与顶针的受击部一直相抵,防止顶针会因高压气体的作用而向外弹出;(3)通过将高压气瓶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膨胀气囊均内置在手环本体中,不但可使手环本体具有体积小巧和美观大方的特点,还可减小手环本体在水中的阻力,方便佩戴使用; (4)通过采用具有环形状结构的膨胀气囊,可方便溺水者将手臂伸入中心圆洞中,节省体力,防止溺水者因体力不支导致气囊滑走,避免再次发生不必要的二次溺水事件;(5)通过将顶针的尖刺部设计为在管壁开有通气孔的空心管结构,可以使高压气体更快的泄漏出来,实现快速充气,节约溺水者上浮自救的时间; (6)通过在膨胀气囊的外表面布置LED闪烁灯,可以利于在夜间溺水时,更容易被搜救者发现;(7)所述救生手环还具有气密性高、高压气瓶易更换、顶针可安装限位、顶针联动平衡性好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救生手环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救生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手环本体左右两侧的柔性表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容腔壳(1)和手环盖(2),其中,在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容腔内部容纳有高压气瓶(3)、三通连接件(4)和顶针(5);
所述高压气瓶(3)、所述三通连接件(4)和所述顶针(5)沿从后至前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密封,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后端面开设有气瓶套接孔(401),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的气囊套接孔(402),所述三通连接件(4)的前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同轴且连通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的顶针插入孔(403),所述顶针(5)包括位于前端的受击部(501)、位于中端的连接杆(502)和位于后端的且可刺破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的尖刺部(503);
所述气瓶套接孔(401)紧密连接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部(301),所述气囊套接孔(402)紧密连接膨胀气囊(6)的囊口端部(601),所述顶针(5)的连接杆(502)和尖刺部(503)插入所述顶针插入孔(403),且使所述受击部(501)伸出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前端壳体,使所述尖刺部(503)对准且靠近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口端面,同时在所述连接杆(502)上套有弹性密封圈(7);
所述手环盖(2)的前端部通过铰接销(8)与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前端壳体活动铰接,并在所述手环盖(2)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撞击所述受击部(501)的顶针撞击延伸部(201),在所述手环盖(2)的后端部设有弹性卡片(202),同时在所述铰接销(8)上套有扭簧(9),并使所述扭簧(9)的其中一扭臂与所述手环盖(2)相抵,使所述扭簧(9)的另一扭臂与所述三通连接件(4)相抵;
当所述手环容腔壳(1)与所述手环盖(2)闭合时,所述弹性卡片(202)与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后端内壳面相抵,所述膨胀气囊(6)处于无气压缩状态且位于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所述扭簧(9)处于扭曲形变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设为内螺纹孔,同时在所述瓶口端部(301)的外周表面设有可与所述气瓶套接孔(401)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环容腔壳(1)的后端壳体中开有气瓶插入孔(101);
所述高压气瓶(3)在螺纹连接所述气瓶套接孔(401)时,使所述高压气瓶(3)的瓶底端部(302)伸出所述气瓶插入孔(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套接孔(402)设为内螺纹孔,所述囊口端部(601)通过内置的螺钉卡件(11)紧密连接所述气囊套接孔(402),其中,在所述螺钉卡件(11)的轴心线上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二通气孔(1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针插入孔(403)的内壁面设有用于卡住所述弹性密封圈(7)的环形限位槽(4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503)为空心管,并在该空心管的前端壁体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5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502)的外周面设有环形卡槽(505),所述弹性密封圈(7)套在所述环形卡槽(505)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气囊(6)为环形气囊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气囊(6)的外表面布置有若干LED闪烁灯(60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9)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套在所述铰接销(8)的左右两端。
CN201721280569.3U 2017-09-30 2017-09-30 救生手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0569.3U CN20769796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救生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0569.3U CN20769796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救生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7968U true CN207697968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1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05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968U (zh) 2017-09-30 2017-09-30 救生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796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3A (zh) * 2019-04-03 2019-06-2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微型膨胀式可降解泡沫手环及其泡沫的制作方法
CN111828689A (zh) * 2020-07-16 2020-10-27 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
CN112193388A (zh) * 2020-10-09 2021-01-08 桃源县第八中学 一种遇水自充气式救生用安全手环及其连接机构
CN112519989A (zh) * 2020-11-09 2021-03-19 湖南湖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防溺水设备
WO2022126517A1 (zh) * 2020-12-17 2022-06-23 赖南龙 便携式救生装置及伞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3A (zh) * 2019-04-03 2019-06-2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微型膨胀式可降解泡沫手环及其泡沫的制作方法
CN111828689A (zh) * 2020-07-16 2020-10-27 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
CN111828689B (zh) * 2020-07-16 2022-03-15 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的释放装置
CN112193388A (zh) * 2020-10-09 2021-01-08 桃源县第八中学 一种遇水自充气式救生用安全手环及其连接机构
CN112519989A (zh) * 2020-11-09 2021-03-19 湖南湖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防溺水设备
CN112519989B (zh) * 2020-11-09 2022-08-12 湖南湖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智能防溺水设备
WO2022126517A1 (zh) * 2020-12-17 2022-06-23 赖南龙 便携式救生装置及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97968U (zh) 救生手环
CN205059968U (zh) 一种溺水救生手环
CN206265270U (zh) 一种防溺水救生手环
CN206691345U (zh) 充气式救生安全书包
CN105539778B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105182725B (zh) 一种防溺水手表及其实现方法
CN207773407U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205366019U (zh) 一种微型便携自动充气防溺水装置
CN109334907A (zh) 一种防漏气的救生圈
CN206307254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CN205524888U (zh) 一种便捷式水中急救设备
CN207106825U (zh) 一种救生腰带
CN205256613U (zh) 一种新型防溺水救生环
CN207403906U (zh) 一种救生圈
CN209126941U (zh) 一种防溺水泳衣
CN207607621U (zh) 一种游泳器材
CN203727633U (zh) 远距救生装置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03246576U (zh) 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婴儿漂浮具
CN207737479U (zh) 充气装置及使用该充气装置的水上自救器
CN209064332U (zh) 一种防溺水护腕
CN216601783U (zh) 一种带有落水紧急救生气囊的校服
CN206087236U (zh) 一种防溺水救生手环
CN205186484U (zh) 一种水下救生装置
CN205337870U (zh) 一种儿童救生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