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2993U - 雨衣 - Google Patents

雨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2993U
CN207692993U CN201721558460.1U CN201721558460U CN207692993U CN 207692993 U CN207692993 U CN 207692993U CN 201721558460 U CN201721558460 U CN 201721558460U CN 207692993 U CN207692993 U CN 207692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coat
edge
supporting rod
sleev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84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招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Cheb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Cheb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Cheb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Cheb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84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2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2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29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一种雨衣,包括雨衣本体、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和帽子,所述雨衣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衣和下摆,所述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帽子和下摆分别与所述上衣连接,所述下摆的远离所述上衣的第一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摆的邻近所述上衣的第二边缘的直径;所述雨衣本体还包括衣撑组件,所述衣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若干袢耳,所述支撑杆可弯曲,所述若干袢耳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摆的第一边缘,所述支撑杆依次穿设每一所述袢耳,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与第一边缘的直径相等。上述雨衣,兼具更大范围和挡雨作用及引流作用,避免弄湿衣物。

Description

雨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衣。
背景技术
雨衣通常配合雨鞋使用,为了保持通风透气以及穿戴方便,通常雨衣只有衣身,并没有衣裤,且衣身并不会设计的完全遮住人的身体,而由于雨衣的传统下垂结构设计,尤其在大雨的冲刷作用力下,雨衣通常会贴身,使得身体在未被雨衣遮挡的以下位置会被淋湿大部分,挡雨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大雨的冲刷作用力下,雨衣通常会贴身,使得身体在未被雨衣遮挡的以下位置会被淋湿大部分,挡雨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雨衣。
一种雨衣,包括雨衣本体、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和帽子,所述雨衣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衣和下摆,所述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帽子和下摆分别与所述上衣连接,所述下摆的远离所述上衣的第一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摆的邻近所述上衣的第二边缘的直径;所述雨衣本体还包括衣撑组件,所述衣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若干袢耳,所述支撑杆可弯曲,所述若干袢耳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摆的第一边缘,所述支撑杆依次穿设每一所述袢耳,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与第一边缘的直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边缘的直径为40~5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边缘的直径为30~4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头部和尾部通过弹簧机关扣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多节伸缩杆,相邻两节所述伸缩杆之间相互套设,且每节所述伸缩杆均可伸缩和弯曲,位于两端的其中两节伸缩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衣的长度为30~4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摆的长度为30~5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袢耳的数量为4-8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袢耳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袖子的袖口和所述第二袖子的袖口均为可收缩袖口。
上述雨衣,通过在雨衣下摆设置衣撑组件,使雨衣的下摆可以往外撑起,且往外撑起的雨衣的下摆形成一定坡度,不会在雨水的冲刷作用力下,以致贴住身体,另外,由于雨衣被设置在边缘一圈的衣撑组件在各个方向都撑起,尽管通常雨水都是斜的,但不管雨水斜向哪个方向,衣撑组件都能够固定住雨衣的下摆张开,而当雨衣的下摆张开时,兼具更大范围和挡雨作用及引流作用,由于雨衣的下摆张开的面积更大了,能够有效的挡住未被雨衣遮挡的以下位置不被淋湿,同时由于下摆具有坡度,能够有效地引导落在雨衣上的水流落向远离身体的地面,避免弄湿衣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雨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一种雨衣,包括雨衣本体、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和帽子,所述雨衣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衣和下摆,所述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帽子和下摆分别与所述上衣连接,所述下摆的远离所述上衣的第一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摆的邻近所述上衣的第二边缘的直径;所述雨衣本体还包括衣撑组件,所述衣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若干袢耳,所述支撑杆可弯曲,所述若干袢耳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摆的第一边缘,所述支撑杆依次穿设每一所述袢耳,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与第一边缘的直径相等。
上述雨衣,通过在雨衣下摆设置衣撑组件,使雨衣的下摆可以往外撑起,且往外撑起的雨衣的下摆形成一定坡度,不会在雨水的冲刷作用力下,以致贴住身体,另外,由于雨衣被设置在边缘一圈的衣撑组件在各个方向都撑起,尽管通常雨水都是斜的,但不管雨水斜向哪个方向,衣撑组件都能够固定住雨衣的下摆张开,而当雨衣的下摆张开时,兼具更大范围和挡雨作用及引流作用,由于雨衣的下摆张开的面积更大了,能够有效的挡住未被雨衣遮挡的以下位置不被淋湿,同时由于下摆具有坡度,能够有效地引导落在雨衣上的水流落向远离身体的地面。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雨衣,又一个例子是,请参阅图1,一种雨衣10包括雨衣本体100、第一袖子200、第二袖子300、帽子400和衣撑组件500。雨衣本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衣110和下摆120,第一袖子200、第二袖子300、帽子400和下摆120分别与上衣110连接,衣撑组件500设置在下摆120上。第一袖子200和第二袖子300分别用来保护手臂不被雨淋湿;帽子400用于保护人的头部不被雨淋湿;上衣110用于保护身体的上部不被雨淋湿,下摆120用于保护身体的下部不被雨淋湿;衣撑组件500用于辅助保护身体的下部不被雨淋湿。例如,上衣的长度为30~40厘米。又例如,下摆的长度为30~50厘米。例如,第一袖子的袖口和第二袖子的袖口均为可收缩袖口。
具体地,下摆120的远离上衣110的第一边缘121的直径大于下摆120的邻近上衣110的第二边缘122的直径。即下摆120远离上衣110的边缘为第一边缘121,下摆120邻近上衣的边缘为第二边缘122。例如,下摆120的从邻近上衣110的横截面到远离上衣110的横截面逐渐增大。即,下摆120相对上衣扩张形成扇形。衣撑组件500包括支撑杆510和若干袢耳520,支撑杆510可弯曲。例如,支撑杆510可弯曲并将两端相接而形成一个圆。若干袢耳520相互间隔设置在下摆120的第一边缘121,可以理解,袢耳520间隔设置围成一圈。例如,袢耳的数量为4-8个。例如,各所述袢耳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支撑杆510依次穿设每一袢耳520,且支撑杆51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支撑杆510的直径与第一边缘121的直径相等。可以理解,裤袢520与下摆120的第一边缘121形成间隙,支撑杆510可以穿设间隙,且将首尾两端固定,支撑杆510围成一圈的直径与第一边缘121的直径相等,即支撑杆510围成一圈的直径与袢耳520间隔设置围成一圈的直径相等。这样,支撑杆510可以使下摆 120展开,增大下摆120的保护范围同时使下摆120具有引流作用。
为了使雨衣的下摆120展开后不妨碍走路,例如,第一边缘121的直径为 40~50厘米。即支撑杆510使下摆120扩张后第一边缘121形成的最大范围的直径为30~40厘米。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挡雨水,同时也不会过分的占用地方,以致于妨碍走路。例如,第二边缘121的直径为30~40厘米。
设置了支撑组件500的雨衣,由于支撑组件500设置在雨衣上时会使得雨衣不方便折叠放置,因此当需要将雨衣收容起来时,需要将支撑杆510取下来,因此,支撑杆51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而为了更方便支撑杆510的拆卸,例如,支撑杆510的头部和尾部通过弹簧机关扣可拆卸连接。这样,能够将支撑杆510 的两端很容易就解开,从而将支撑杆510从雨衣的下摆拆下来,方便雨衣的收容。
为了更好的收容支撑杆510,例如,支撑杆510为多节伸缩杆,相邻两节伸缩杆之间相互套设,且每节伸缩杆均可伸缩和弯曲,位于两端的其中两节伸缩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这样,将支撑杆510拆下之后,可以将支撑杆510收缩到最短以方便保存,同时,如果不想要将雨衣的下摆扩张的太开,也可以适当的收缩支撑杆510,以将雨衣的下摆扩张到合适的直径大小。
能够理解,现有的雨衣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便。雨衣是在下雨的情况下使用的,在冬季或者夏季都可能会下雨。而在冬季时,在下雨的同时还伴随着刺骨的大风,这个时候雨衣没有保暖作用,人们很容易受冻生病,尤其是小朋友,身体抵抗力差;而在夏季时,在下雨的同时还伴随着闷热的天气,这个时候雨衣没有散热作用,人们很容易汗流浃背,身体感到不舒适,尤其是如果早上被淋湿,不能及时的更换衣服,将会长时间感到不舒适。
一实施例中,雨衣本体包括透气散热层及保暖防水层,透气散热层与保暖防水层连接。
这样,当在闷热的下雨天时,人们可以通过将透气散热层的一面位于里侧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透气散热层具有较好的透气和散热效果,能够使人们感觉较为清爽,并且保暖防水层用来挡住雨水,同时能够达到雨衣挡雨的效果;
当在寒冷的冬天时,人们可以通过将保暖防水层的一面位于里侧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保暖防水层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能够使人们感觉较为温暖,并且保暖防水层具有防水效果,也能够与透气散热层共同挡住雨水,达到雨衣挡雨的效果。
一实施例中,透气散热层包括散热子层和透气子层,散热子层设置于保暖防水层上,透气子层与散热子层远离保暖防水层的侧面连接。这样,当在闷热的下雨天时,人们将透气散热层的一面位于里侧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其中,透气子层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可以发挥到最好的透气效果,避免本体与身体接触不透气而感到闷热,继而散热子层邻近人们的身体,分别通过透气子层和散热子层可以有效地将人们在走动的过程中,身体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在透气散热层更外侧具有隔离层,可以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有效地挡雨。
例如,散热子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墨烯20份~25份,聚乙烯纤维20份~25份,聚酰胺40份~45份,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15 份~20份,氮化硅4份~6份,环氧树脂3份~4份,铝酸酯偶联剂1份~1.5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5份~1份。优选的,散热子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墨烯25份,聚乙烯纤维25份,聚酰胺40份,EVA热熔胶16份,氮化硅5份,环氧树脂3.5份,铝酸酯偶联剂1.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8份。
上述石墨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聚酰胺的共聚反应形成有效散热的结构,从而提高了透气隔离层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添加了聚乙烯纤维,其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与人体贴合能够吸取身上的汗水,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湿热性能也较好,恰好适合人体的体温,并且使用纤维材料重量更轻。
例如,透气子层由聚乙烯(PE)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将PE高分子透气膜形成透气子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例如,透气子层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又如,若干透气孔间隔分布,又如,若干透气孔呈蜂窝状,这样,能够提高透气子层的透气能力。
一实施例中,保暖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子层、保暖子层和第二防水子层,第一防水子层设置于透气散热层上,第二防水层的边缘和第一防水子层的边缘相互密封连接,并形成容置腔,保暖子层位于容置腔内并与第二防水子层连接。例如,第一防水子层设置于散热子层上。例如,第一防水子层设置于散热子层上,亦即散热子层设置于第一防水子层上,透气子层与散热子层远离第一防水子层的侧面连接。
这样,当在寒冷的冬天时,人们可以通过将保暖防水层的一面位于里侧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保暖防水层具有较好的保暖和防水效果,能够给身体取暖,并且,保暖防水层用来挡住雨水,同时能够达到雨衣挡雨的效果。
例如,第一防水子层由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备而成。一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子层也由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备而成。将PTFE微孔薄膜与普通织物通过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形成防水子层,形成的隔离层具有优良的防水透气性能。
例如,保暖子层包括若干硅橡胶加热带,各硅橡胶加热带位于容置腔内且分别与第二防水子层连接,雨衣还包括安装部和电池,安装部位于容置腔外且与第二防水子层连接,安装部包括安装主体和盖体,安装主体开设有安装槽,盖体位于安装槽外且与安装主体连接,盖体活动密封安装槽,电池设置在安装槽内,且各硅橡胶加热带分别与电池电性连接。例如,盖体与安装主体拉链接连,以活动密封安装槽。例如,容置腔内部容置正极线路与负极线路,各硅橡胶加热带分别通过正极线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各硅橡胶加热带分别通过负极线路与电源负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不需要使用雨衣的保暖功能的时候,将电池取下来,这样可以防止雨衣在夏季使用时将保暖层位于外侧时,电池遇水。上述硅橡胶加热带在连接电池通电后能够迅速发热,这样,当在寒冷的冬天时,人们将保暖层的一面位于里侧与人们的身体直接接触,使人们的身体持续感到温暖,能更好地经受住大风大雨的侵袭。
为了避免雨水模糊视线,进一步地,所述帽子设置有本体与帽檐组件,所述本体与所述上衣连接,所述帽檐组件包括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所述第一帽檐和所述本体的边缘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帽檐背向所述本体的边缘延伸,所述第二帽檐和所述第一帽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帽檐朝向所述上衣延伸,所述第二帽檐邻近所述第一帽檐的边缘远离所述第一帽檐凹陷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和所述第一帽檐之间形成视野通道。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帽檐,第一帽檐背向所述本体的边缘延伸,即第一帽檐向着视野前方延伸,第一帽檐能够抵挡住大部分上方落下来的雨水,通过设置第二帽檐,并使第二帽檐朝向上衣延伸,即第二帽檐向着地面延伸,第二帽檐能够抵挡住斜向进入第一帽檐内的雨水,有效地保护了人们的脸部,避免脸部被雨水击打;另外,通过在第二帽檐设置凹部,使第一帽檐和凹部之间形成视野通道,避免了第二帽檐遮挡视野,尤其是在下雨天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上极易形成水雾而模糊,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帽檐组件包括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第一帽檐和本体的边缘可拆卸连接,第一帽檐背向本体的边缘延伸。即第一帽檐在穿戴后朝向前方延伸,以抵挡住落下的大部分雨水。例如,第一帽檐的边缘和本体的边缘扣接。即第一帽檐的边缘和本体的边缘通过扣子扣合连接。例如,本体的边缘间隔设置有若干公扣,第一帽檐的边缘对应设置有若干与公扣一一对应的母扣,各公扣与其所对应的母扣扣接。又例如,第一帽檐的边缘与本体的边缘魔术贴连接。又例如,第一帽檐的边缘和本体的边缘拉链连接。第二帽檐和第一帽檐可拆卸连接,第二帽檐朝向上衣延伸。即第二帽檐在穿戴后朝向地面延伸,以挡住前方从第一帽檐底下倾斜落下的雨水,保护人的脸部,避免脸部被雨水击打。第二帽檐邻近第一帽檐的边缘远离第一帽檐凹陷设置有凹部,凹部和第一帽檐之间形成视野通道。即凹部和第一帽檐之间正好形成使眼睛可以漏出的缝隙,第二帽檐遮挡住眼部以下的部位。这样,避免了第二帽檐遮挡视野,尤其是在下雨天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上极易形成水雾而模糊,造成安全隐患。例如,第二帽檐的边缘和第一帽檐的边缘扣接。即第二帽檐的边缘和第一帽檐的边缘通过扣子扣合连接。具体地,第一帽檐的内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母扣,第二帽檐朝向第一帽檐的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一对母扣相对应的一对公扣,各母扣分别与其对应的公扣扣接。这样,易于拆装第一帽檐及第二帽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雨衣,包括雨衣本体、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和帽子,所述雨衣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衣和下摆,所述第一袖子、第二袖子、帽子和下摆分别与所述上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的远离所述上衣的第一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摆的邻近所述上衣的第二边缘的直径;
所述雨衣本体还包括衣撑组件,所述衣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若干袢耳,所述支撑杆可弯曲,所述若干袢耳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摆的第一边缘,所述支撑杆依次穿设每一所述袢耳,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与第一边缘的直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第一边缘的直径为40~5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第二边缘的直径为30~4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头部和尾部通过弹簧机关扣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多节伸缩杆,相邻两节所述伸缩杆之间相互套设,且每节所述伸缩杆均可伸缩和弯曲,位于两端的其中两节伸缩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的长度为30~4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的长度为30~5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袢耳的数量为4-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袢耳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袖子的袖口和所述第二袖子的袖口均为可收缩袖口。
CN201721558460.1U 2017-11-17 2017-11-17 雨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2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8460.1U CN207692993U (zh) 2017-11-17 2017-11-17 雨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8460.1U CN207692993U (zh) 2017-11-17 2017-11-17 雨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2993U true CN207692993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84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2993U (zh) 2017-11-17 2017-11-17 雨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2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92993U (zh) 雨衣
CN207444306U (zh) 非机动车雨衣
CN211532894U (zh) 一种自发热纤维防风帽子
CN107692360A (zh) 雨衣
CN212545616U (zh) 一种新型防寒服
CN213096162U (zh) 一种袖长可调的棉服
CN105394984A (zh) 一种野战控温睡袋
CN207803495U (zh) 一体式雨衣
CN215381609U (zh) 一种多功能拉链服装
CN216393096U (zh) 一种三合一冲锋衣
CN211483042U (zh) 一种超长保暖棉衣
CN213719965U (zh) 一种挡风导湿透气卫衣
CN218278725U (zh) 户外运动冲锋衣
CN207100585U (zh) 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
CN219422258U (zh) 一种防水防寒服装
CN206238511U (zh) 一种多功能夏季警用雨衣
CN210076617U (zh) 一种多用途的雨衣
CN107692359A (zh) 非机动车雨衣
CN214547304U (zh) 一种户外防雨雪保暖儿童连体衣
CN214962716U (zh) 带有呼吸阀且可拆卸式面罩的雨衣
CN221059645U (zh) 防水保暖风衣
CN205005963U (zh) 一种连体雨衣
CN218245768U (zh) 一种新型棉服
CN216165304U (zh) 一种雨衣帽下方带有伸缩结构的新型雨衣
CN215455575U (zh) 一种带有护胸的围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