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9764U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9764U
CN207679764U CN201720168177.1U CN201720168177U CN207679764U CN 207679764 U CN207679764 U CN 207679764U CN 201720168177 U CN201720168177 U CN 201720168177U CN 207679764 U CN207679764 U CN 207679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cavity
water seal
seal cavity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81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益荣
薛兆年
孙静
余婷婷
陈露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eal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1681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9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9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97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本体,所述引流瓶本体内具有引流腔、水封腔以及负压腔,所述引流腔与水封腔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隔板上开有排气口,所述水封腔内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接排气口,另一端延伸至水封腔底部,所述水封腔和负压腔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有通气口,所述负压腔顶部通过软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相连的引流腔、水封腔以及负压腔完成胸腔引流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液逆流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感染,将现有两个引流瓶之间的外连接管改为内置连接进行相连,减少临床上连接管脱落的危险,同时在设置负压腔连接负压吸引器,促进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胸腔密闭引流装置多采用单腔引流装置,其原理是利用重力及胸膜腔内压力随呼吸变化进行引流,对病情较重的患者不利于彻底排尽胸腔积液和积气;对严重肺不张的患者还会引起反流的现象,造成胸腔感染。很多医院采用两个或三个独立的引流装置,且引流瓶之间用连接管链接,会出现连接管脱落等不安全的因素,容易出现胸膜腔内重新进入气体,造成引流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液逆流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感染,促进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本体,所述引流瓶本体内具有引流腔、水封腔以及负压腔,所述引流腔与水封腔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所述引流腔通过其顶部的引流管接口连接引流管;
所述第一隔板上开有排气口,所述水封腔内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接排气口,另一端延伸至水封腔底部;
所述水封腔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水封腔底部设有常闭出液口;
所述水封腔和负压腔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有通气口,所述负压腔顶部通过软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腔侧壁上设有一层刻度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装有密封液的储液瓶,所述进液口内设有电磁阀,所述水封腔侧壁上设有与电磁阀通信连接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底端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内设有过滤片。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防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通过相连的引流腔、水封腔以及负压腔完成胸腔引流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液逆流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感染,将现有两个引流瓶之间的外连接管改为内置连接进行相连,减少临床上连接管脱落的危险,同时在设置负压腔连接负压吸引器,促进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透明的引流瓶本体1,引流瓶本体1内具有引流腔2、水封腔3以及负压腔4,引流腔2与水封腔3之间通过第一隔板5分隔,引流腔2通过其顶部的引流管接口21连接引流管,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和废气引入引流腔2内。
引流腔2侧壁上设有一层刻度板22,方便记录引流量。
第一隔板5上开有排气口51,水封腔3内设有L型排气管31,排气管31一端连接排气口51,另一端延伸至水封腔3底部。水封腔3用于盛放密封液,密封液采用生理盐水,起到密封作用,从而保证从引流管接口21到排气管31之间是密封的,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患者胸腔内。
水封腔3顶部设有进液口32,进液口32通过管道连接装有密封液的储液瓶33,进液口32内设有电磁阀,水封腔3侧壁上设有与电磁阀通信连接的水位传感器34,水位传感器34设置在排气管31底端上方3cm-4cm处,使用时,电磁阀打开,储液瓶33内的密封液经过进液口32进入水封腔3内,当水封腔3内的密封液液面达到水位传感器34的位置时,水位传感器3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关闭,此时排气管31底端完全没入密封液中,密封效果好。
水封腔3底部设有常闭出液口35,当引流工作完成后,打开出液口35,将水封腔3内的密封液排出。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上均设有密封圈36,防止漏液漏气。
水封腔3和负压腔4之间通过第二隔板6分隔,第二隔板6上开有通气口61,连通水封腔3和负压腔4,通气口61内设有过滤片62,防止水封腔3内的水汽进入负压腔4。
负压腔4顶部通过软管41连接有负压吸引器42,通过使用负压吸引器42,在负压腔4内形成负压,促进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引流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防滑块7,增加瓶体的稳固性,减少引流装置倾倒的机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通过相连的引流腔、水封腔以及负压腔完成胸腔引流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液逆流而引起的胸膜腔内感染,将现有两个引流瓶之间的外连接管改为内置连接进行相连,减少临床上连接管脱落的危险,同时在设置负压腔连接负压吸引器,促进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流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本体(1)内具有引流腔(2)、水封腔(3)以及负压腔(4),所述引流腔(2)与水封腔(3)之间通过第一隔板(5)分隔,所述引流腔(2)通过其顶部的引流管接口(21)连接引流管;
所述第一隔板(5)上开有排气口(51),所述水封腔(3)内设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一端连接排气口(51),另一端延伸至水封腔(3)底部;
所述水封腔(3)顶部设有进液口(32),所述水封腔(3)底部设有常闭出液口(35);
所述进液口(32)通过管道连接装有密封液的储液瓶(33),所述进液口(32)内设有电磁阀,所述水封腔(3)侧壁上设有与电磁阀通信连接的水位传感器(34),所述水位传感器(34)设置在排气管(31)底端上方;
所述水封腔(3)和负压腔(4)之间通过第二隔板(6)分隔,所述第二隔板(6)上开有通气口(61),所述负压腔(4)顶部通过软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41);
所述通气口(61)内设有过滤片(62);
所述引流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防滑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2)侧壁上设有一层刻度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上均设有密封圈(36)。
CN201720168177.1U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9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77.1U CN20767976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77.1U CN20767976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9764U true CN207679764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817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9764U (zh) 2017-02-23 2017-02-23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97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0740A (zh) * 2019-12-30 202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测量出血量的负压引流器
CN111282040A (zh) * 2020-02-28 2020-06-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0740A (zh) * 2019-12-30 2020-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测量出血量的负压引流器
CN110960740B (zh) * 2019-12-30 2022-05-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测量出血量的负压引流器
CN111282040A (zh) * 2020-02-28 2020-06-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52827U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CN207679764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4364532U (zh) 一种膜式氧合器
CN207871196U (zh)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CN206687949U (zh) 防堵吸引管及吸引系统
CN206007660U (zh) 一种负压吸引瓶
CN206252687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8564988U (zh) 一种滑阀真空泵的储油装置
CN201389216Y (zh) 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
CN206889938U (zh)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多通管接头
CN206355364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CN203663149U (zh) 一种膜式氧合器
CN204972604U (zh) 一种气管插管导管
CN209916968U (zh) 一种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装置
CN200966792Y (zh) 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
CN216021336U (zh) 一种手术室用负压吸引装置
CN213964567U (zh) 一种胸腔用的具有自动测压功能的浮标式引流瓶
CN215537093U (zh) 一种抗反流多功能胸瓶
CN209059125U (zh) 一种防浸液内窥镜
CN208678008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用电动引流器
CN204932388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器
CN208660004U (zh) 一种防逆流胸腔引流结构
CN218685433U (zh) 胸腔闭式引流瓶
CN207341966U (zh) 一种可冲洗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7286374U (zh)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3